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晓昌  陶丽丽 《北京中医》2009,(12):948-950
目的总结中药复方清眩调压汤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病例收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其中单用培哚普利组(A组)和培哚普利+清眩调压汤组(B组)各32例。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等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血脂、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ngⅡ水平的改变。结果A组、B组显效率分别为53.1%、75.0%,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3.8%,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HR)、收缩期血压(SBP)、舒张压(DBP)、周围脉博(PP)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5.6%、96.8%,显效率分别为46.9%、50.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方面,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在降低LDL—C方面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Hs—CRP、AngⅡ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浆HCY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胺碘酮、替米沙坦、吲达帕胺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阵发性房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胺碘酮+非洛地平组)60例和B组(胺碘酮、替米沙坦、吲达帕胺治疗组)60例。首次治疗后,进行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左房前后径、血压情况。结果:治疗后12个月,A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49.1%,与B组(74.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左心房前后径明显大于B治疗组(P〈0.05);A,B两组血压情况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替米沙坦、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胺碘酮、非洛地平治疗组,且有效阻止左心房重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瘀降浊方结合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T2DM)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和化瘀降浊方治疗组(B)各33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结果:治疗前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IMT值和粥样斑块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B组IMT值和粥样斑块面积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O.01)。B组急性冠脉综合症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6.1%和9.1%,显著低于A组的18.2%和21.2%(P〈0.05)。结论:化瘀降浊方结合常规疗法具有改善T2DM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曾均 《光明中医》2013,28(4):763-764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合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A组)20例口服补中益气汤,穴位埋线组(B组)20例,中药穴位埋线组(c组)20例给予补中益气汤合穴位埋线;对照组(D组)21例口服蒙脱石散剂。4组均连续治疗6周后观察评估各组临床疗效及停药半年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自身配对四组均P〈0.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腹痛:A组与B组、D组间,B组与C组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间、B组与D组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胀:A组与B组、D组间,B组与C组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间、B组与D组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便次数:A组、C组、D组与B组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C组、D组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粘液便:A组、B组、c组、D组间P〉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A、c组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C组分别与B、D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率:C组与A、13、D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中益气汤合穴位埋线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降低患者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A组(“不寐四穴”组)、B组(常规针刺组)及C组(西药组),每组35例。治疗4星期后,对比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OI)分值的改变。结果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愈显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SQI值较B组下降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寐四穴”组在疗效方面稍优于常规针刺组,在疗效及安全性两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5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40例予硝苯地平片10~20mg,每日2~3次口服。2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颈动脉IMT和左室相关数据,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IMT、LV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MT、LV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可有效降低血压,降低颈动脉IMT、LVMI的增加,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和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对调理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控制血压、提高生存质量和降低血脂的作用。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食疗。比较2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痰湿体质分值的变化情况、干预前后血压、血脂变化以及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①对照组干预4、8、12周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收缩压及舒张压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干预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照组生活质量问卷(QLQC-30)各项指标评分均要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医食疗对调理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控制血压、提高生存质量和降低血脂均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与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1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据血脂达标与否分为两组,血脂达标组与血脂未达标组。两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奥美沙坦20mg/d~40mg/d)与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mg/d~10mg/d),两亚组血脂未达标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40mg/d)。4组患者均连续服药9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时,测定各组的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血脂达标组两亚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血压及hs—CRP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或P〈0.01);两亚组在治疗后6个月、9个月时颈动脉中膜厚度(IMT)、斑块最大长度(Lmax)、斑块最大厚度(Lmax)与治疗前相比减少(P〈0.05)。血脂未达标组两亚组在治疗后血压及hs—CRP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或P〈0.01);两亚组在治疗后3、6、9个月IMT、Hmax、Lmax、Tmax与治疗前相比进行性减少(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亚组血压下降幅度及hs—CRP、颈动脉粥样硬化各指标减小幅度,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与氨氯地平的降压幅度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太极拳运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和康复效果。方法:90例早期DN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替米沙坦联合太极拳运动),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UAER、β2-MG、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及替米沙坦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较替米沙坦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三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较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太极拳运动对早期DN临床和康复疗效确切,可积极稳定的控制血压和显著减少患者尿蛋白排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及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同时检测血脂,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颈动脉IMT变薄及斑块面积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3%,对照组为35.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不仅有调整血脂的作用,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并能显著减轻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卒中再发。支持阿托伐他汀钙具有降脂以外的多效性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并能消除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阿托伐他汀钙可预防卒中再发,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透脓散对低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恢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132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与B组(对照组)。结果:A组总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创面肉芽生长积分与B组在第5天和第15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额意义(P〉0.05);第10天创面肉芽生长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第5天创面面积减小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第10天和第15天创面面积减小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脓散能有效提高低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恢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吲哒帕胺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吲哒帕胺联合替米沙坦治疗,B组给予替米沙坦单药治疗,连续治疗30d后评价疗效,并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血脂代谢水平(TC、TG、HDL-C、LDL-C)。结果:高血压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29/30),B为73.3%(22/30),A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明显改善,SBP、DBP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A组血脂代谢紊乱明显改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和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B组血脂代谢紊乱改善不明显。结论:吲哒帕胺联合替米沙坦能有效降压和改善患者脂质代谢,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金锁固精丸加味方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金锁固精丸加味方联合福辛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白蛋白/肌酐比值(A/C)、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3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分为单纯服用金锁固精丸加味方的中药组、单纯服用福辛普利的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用药的中西医结合组,检测UAER、A/C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结果:平均动脉压、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UAER和A/C治疗前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其中中西医结合组最低,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又低于西药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各微量白蛋白尿期(Ⅲ期糖尿病肾病)亚组Ccr平均值均高于正常范围,而经治疗后均降至正常范围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肾病期(Ⅳ期)亚组Ccr均低于正常范围,经治疗后上升,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Cer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Ⅲ期糖尿病肾病亚组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而中药组与西药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血压、血糖控制程度相同的情况下,金锁固精丸加味方联合福辛普利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减少和肾功能保护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针刺加微生态制剂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寻找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最佳方案。方法:将95例IBS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用针刺加微生态制剂治疗; B组35例,口服润肠通便药和微生态制剂治疗;C组30例,单用针刺治疗。结果:A、B、C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7.2%、66.7%,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肠道有益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与治疗前比较,3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P〈0.05),大肠埃希菌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针刺加微生态制剂治疗便秘型IBS确有较好效果,不失为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月后,2组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TG、TC、LDL—C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月后,治疗组颈动脉癍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而斑块数量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均小于对照纽(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程度。  相似文献   

16.
黄学振  刘紫阳 《河南中医》2014,(7):1386-138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蒌炙甘草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IMT、斑块面积与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均有意义(P〈0.05),治疗组IMT、斑块面积、Tg、TC、LDL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HDL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对原发性高血压(PH)患者焦虑评分(SAS)及血压的影响,进一步探索耳穴贴压法治疗PH伴焦虑症的疗效。方法:采用SAS评分表对120例符合PHl级或2级诊断患者进行测查。根据SAS评分值分为3组,SAS阴性者为A组,共32例,予坎地沙坦治疗,SAS阳性者随机分为B组和C组各44例,B组予坎地沙坦治疗,C组予坎地沙坦结合耳穴贴压法治疗,随访4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SAS评分及血压变化。结果:A组与c组降压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降压有效率明显低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较B组能显著降低PH1级和2级患者血压及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法治疗可降低PH患者SAS评分,辅助降低血压,可尝试作为PH伴焦虑症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软坚散结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软坚散结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32例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7例,治疗组采用心脉康方每天1剂口服;对照组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2组均给药3月。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对照组治疗后TG、TC、LDL—C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斑块消退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斑块消退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再住院情况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软坚散结法能降低血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消瘴片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的影响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将96例IG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采用消瘴片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安慰剂组30例,采用维生素B。治疗。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安慰剂组总有效率为43.33%,与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89%;对照组为6.67%;安慰剂组为10.00%。治疗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脘腹胀、肢体麻木、口干、大便干燥、头身困重5个症状的证候积分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及安慰剂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BMI、血糖、血脂、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安慰剂组除P2hBG外,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用药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与肾功能、心电图均无异常,也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消瘅片能降低IGT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对IGT患者有治疗作用,无明显肝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福辛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和肾功能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和肾功能指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血脂,可以使患者血压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能改善血脂各项指标和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