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白晓明 《上海针灸杂志》2013,(12):1051-1051
眼外肌麻痹是临床上常见病,是由于神经核或眼外肌本身器质病变使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或部分麻痹而引起的眼球突然向内偏斜,向外活动受限,“视一为二”为特征的眼病,中医学称为“风牵偏视”。笔者采用循经取穴针刺治疗眼外肌麻痹52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视光学(optometry)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词optos和metron,分别是“看”和“测量”的意思,即将其定义为与“眼睛”和“视觉”紧密相关。在20世纪中期,人们将视光学理解为:“确定正常人眼视觉状态或通过眼镜来矫正异常状态的一门艺术”,对视觉的理解和矫正更富具体化。我国的眼视光学是将传统的视光学和眼科学有机整合,并具现代科技特征的医学专业,“眼”为工作对象,“视”为工作目的,即将提高或改进视力和视觉功能为医疗目的。“光”为工作和治疗手段,即光学器具、光学药物、激光、化学药物和手术等。它涵盖了基础医学、物理光学、几何光学、材料学、器械学、眼科学和视光科学。  相似文献   

3.
《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云:“经不往下行,而从口鼻者出,名曰逆经”。即行经期间出现眼、鼻出血或吐血,同时伴有经量明显减少或不行经,称为“经行吐衄”或“倒经”。笔者在临床上针对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清火”之法,获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面瘫”即现代医学的颜面神经麻痹症。中医称为“口眼喎斜”或“口痹”。笔者采用针药合用治疗面瘫,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国庆教授在治疗甲亢突眼方面有独到的中医临床思维,认为“气、痰、瘀互结”为本病的病机,治疗以“养阴清热,解郁化痰”为原则。马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得出结论:单纯的西药或中药治疗甲亢突眼效果并不理想,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后突眼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属中医学“瘿病”范畴。约50%甲亢患者合并突眼症,部分患者的突眼症随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逐渐消失,但有些患者突眼症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出现或加重(以下简称甲亢后突眼)。在1993-2004年间,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后突眼,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前期眼针“络脑通脏腑”理论成果及临床实践的指导下,从“目系”角度整理挖掘古代文献,进一步阐明“眼与脑”的关系、“脑与神”的关系以及“眼-脑-神”的相关性,论证了眼通过“目系”及十二经络与脑形成协同一体的网络结构,及“脑-神”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眼-脑-神”一体的理论体系。并通过阐明“眼-脑-神”体系与中风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眼针通过“眼-脑-神”体系对中风病治疗作用,即眼针通过“络脑”联通脏腑经络,进一步调整四肢百骸、经络脏腑;通过“调神”加强中枢神经与肢体运动功能之间联络、整合、反应系统,该理论的完善丰富了眼针治疗中风病的中医理论证据链,为日后探索眼针作用机制及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眼珠突高即突眼症,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侧或双侧眼球突出的病证,属眼部常见疾病。自战国时期首次提出“目纵”,元明清时期拓展为“鹘眼凝睛”“状若鱼胞”以来,突眼症的中医病名持续丰富与发展。随着历代医家对突眼症认识的不断深入,其病程被分为慢性与急性,病因病机也被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以风、火、毒为主,病位与五脏、气分、三焦相关;虚证以五脏虚极,精亏气衰为主,病位与五脏、太阴相关。治疗方面,多采用针药并用、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笔者通过梳理中医古籍中突眼症的病名及症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期理清其学术脉络,为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突眼症提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9.
活血祛障汤治疗老年性白内障2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淤”并存为本病的发病机理,拟活血祛淤汤治疗,根据不同证型适当加减。结果272只眼中,显效125眼,有效141眼,无效6眼。视力提高3~5排者125眼,提高1~2排者115眼,保持原视力或下者30眼。  相似文献   

10.
蛤蚧炮制的文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成杰 《中成药》1995,17(2):20-21
通过查阅历代医药文献,阐明了蛤蚧药用“效在尾”,“毒在眼”“去头足鳞片”炮制方法的历史渊源。综合历代文献的论述和现代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结果,阐明了蛤蚧“效在尾”,“毒在眼”的科学依据。认为蛤蚧炮制“去头”只是为了除眼;“去头足鳞片”没有科学道理,又浪费药材。建议临床药用蛤蚧不必去头足鳞片。  相似文献   

11.
有的人白天目光敏锐、视力正常,但到傍晚或光线暗的地方就看不清,甚至模糊一片。这就是俗称的“雀朦眼”或“鸡宿眼”,古医书上叫“雀目”,现代医学称“夜盲”。 你注意到这种情况吗?麻雀一到黄昏便两眼昏黑,停立不动。而猫头鹰白天茫无所见,一到夜间便高效率地捕捉老鼠。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  相似文献   

12.
义眼     
义眼江苏省中医院(210029)干祖望义眼“亦称假眼,是用塑料等物质摹仿人眼外形制成的假眼。用以代替萎缩或被摘除的眼球,借以改善仪容,无视觉或其他感觉功能”。这个解释出之于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5月刘福龄主编《现代医学辞典》中。因之说明这是现代...  相似文献   

13.
“面瘫”在现代医学中称“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在祖国医学文献中称作“口眼斜”,也称“口僻”。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气血虚弱,经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人中经络,气血阻滞,筋脉失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笔者在近20年的临床中采用透刺加艾灸治疗此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V”或“u”形截囊在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施行“V”或“U”形截囊235例239眼,用棱牌一次性皮试针头,直接从角巩缘板层切口或巩膜板层切口刺入前房,用针尖的侧面在前囊行“V”或“U”形截开,点剌10点左右,截开前囊膜。结果“V”或“U”形截囊速度快,截囊时前房稳定,晶体植入囊袋清晰可见,方便快捷;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尤其是在术中术后囊膜破裂时,可行前囊搭桥、睫状沟固定人工晶体植入。结论“V”或“U”形截囊在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比开罐式截囊有较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口腔粘膜溃疡的中医辨证论治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腔粘膜溃疡的中医辨证论治近况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张翠英(200032)关键词:口腔粘膜溃疡,辨证论治口腔粘膜溃疡中医称之为“口疮”“口糜”或“口疳”,其眼、口、生殖器综合征(即白塞氏综合征),则相当于中医的“狐惑”病。症状主要为口腔粘膜反复出...  相似文献   

16.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属中医学“口眼科”或“口僻”范畴。笔者采用拉针法治疗面瘫221例,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中医诊断为口眼斜或西医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例。在221例中,男性105例,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大多为“假性近视”,因为这时期眼球处于发育阶段,调节力很强,在学习劳累可引起一时性视力减退,经休息或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视力可改善或完全恢复,此称“假性近视”、“调节性近视”或“功能性近视”。本文简述了对578例1036眼青少年的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眼的检查与治疗。用雾视法、散瞳  相似文献   

18.
五轮学说刍谈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附属医院︵221006︶许洪涛关键词五轮学说五轮学说是眼科学的一种理论,始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五轮专指视觉器官分部的名称。《银海精微》曰:“风轮在眼为黑睛”,“血轮在眼为二眦”,“肉轮在眼为上下胞睑”,“气轮在眼为...  相似文献   

19.
面瘫亦称“口僻”,常与眼斜同时出现,故通称为“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之为面神经麻痹或周围性面神经炎。系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男性居多。笔者采用皮下透穴治疗此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药塞鼻治疗红眼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眼病急性结膜炎时,主要症状为眼红肿于涩、流眼泪、眼结膜充血、眼分泌物增多甚至出现角膜溃疡。本人祖传常用中药“白茫”一味卷在香橡树叶内(桔树叶也可),塞在鼻腔内12~24小时后,角膜溃疡即消退痊愈。效果比西药抗菌素、激素等眼药水还佳,同时,配合运用三校针,耳尖点针刺出血,或某油灯芯烫炙耳后淋巴结,若能发出“拍”的一声,所起的效果必定很佳。中药塞鼻治疗红眼病@张兰荪$浙江省东阳市红十字会医院!322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