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盼  李娴  马珂珂  郭园丽 《全科护理》2021,19(19):2724-2727
目的:了解脑卒中病人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与照顾负担现状,并分析心理一致感与照顾负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0月医院门诊或者出院的脑卒中病人的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发放一般人口学问卷、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及照顾者负担量表(CBI)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脑卒中病人主要照顾者的心理一致感与照顾负担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42名脑卒中病人主要照顾者参与本次调查,其心理一致感得分为(59.03±13.42)分,处于中低水平;照顾负担得分为(41.03±13.42)分,处于中等水平;两者间呈负性相关(r=-0.228,P=0.006).结论:脑卒中病人主要照顾者承担中等的照顾负担,心理一致感处于较低水平,两者紧密联系.因此,临床人员可通过提高脑卒中病人主要照顾者的心理一致感水平降低其照顾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照顾者参与的安全饮食管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江苏省如东县中医院的初发脑卒中且伴有3~4级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1—12月接受常规安全饮食管理的40例患者及照顾者作为对照组,以2019年1—12月接受照顾者参与的安全饮食管理的40例患者及照顾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时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吞咽功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照顾者参与的安全饮食管理可有效改善初发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其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过敏性紫癜(AP)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及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AP患儿及照顾者各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集中宣教与个体指导、随访管理等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水平、照顾行为、AP患儿复发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主要照顾者坚韧、自强、乐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适应照顾角色、处理个人情绪、调整生活以满足照顾需求、照顾能力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复发率(1.92%)明显低于对照组(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过敏性紫癜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水平,促进照顾行为能力的养成,减少患者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减轻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压力的影响因素,采取减轻主要照顾者压力的措施,提高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主要照顾者实施心理干预,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采用主要照顾者负担问卷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入院时2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2组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主要照顾者实施心理干预,能使照顾者的压力减轻,照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照顾者的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评估标准,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住院的PSD患者的照顾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在常规对照顾者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干预,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分别于心理支持干预治疗前、后对其进行量表评估,对照组在入院和出院时对其照顾者进行量表评估。结果干预组照顾者的HAMD、SAS、SDS评分干预后均有降低(P均<0.05),对照组降低程度不明显(P均>0.05)。干预组干预后HAMD、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均<0.05)。结论心理支持治疗对PSD患者的照顾者心理状况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度管理方案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6例食管癌放疗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人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ra=52)采取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n=54)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度管理方案.干预时间从...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脑卒中病人配偶照顾者出院过渡期的心理适应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适应量表(PAS)、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CD-RISC-25)和相依关系量表(MS)对237例脑卒中病人配偶照顾者于出院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出院前1 d及出院后1、3、6个月脑卒中病人配偶照顾者PAS得分分别为60(52,68)分、61(53,70)分、67(57,76)分、72(61,80)分。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男性配偶、配偶有照顾经验、配偶高相依关系及高心理韧性是脑卒中病人配偶照顾者PAS得分的保护因素,家庭经济负担是脑卒中病人配偶照顾者PAS得分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病人配偶照顾者心理适应水平在出院后呈上升发展趋势,应提升配偶照顾者的相依关系及心理韧性,以改善其心理适应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并探讨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准备度、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4月1日~6月1日149名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准备度量表(CP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CD-RISC评分(72.75±13.32)分,家庭照顾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有无慢性病均影响其心理弹性水平(P0.05);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照顾准备度和主观社会支持呈正相关性(P0.01,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照顾者准备度及主观社会支持影响其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癫痫患儿直接照顾者心理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Zarit负担量表(ZBI)评价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107例癫痫患儿直接照顾者心理状况,从患儿及直接照顾者角度分析心理状况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07例直接照顾者SAS评分平均(42. 64±11. 48)分,焦虑检出率38. 32%,ZBI评分平均(37. 69±12. 84)分,轻度负担占57. 01%,中度负担占33. 64%,重度负担占9. 35%;患儿近半年发作频繁、照顾者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家庭月收入3000元/月、家庭居住地城市、社会支持度低是影响直接照顾者焦虑的危险因素(P 0. 05);患儿近半年发作频繁、照顾者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社会支持度低是影响直接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癫痫患儿直接照顾者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情绪及照顾负担,患儿发作频率、照顾者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社会支持度等对照顾者心理状况有重要影响,临床应予以针对性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方案对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主要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8月期间在本院胸科住院并准备行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的1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9月—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胸科住院并准备行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的1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家庭赋权方案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的照顾能力有无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照顾者准备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赋权方案对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主要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效提高主要照顾者的综合照顾能力及准备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Orem自护理论干预方案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其自护能力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依据出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者和对照组,其中,将我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办理出院手续的4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我院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办理出院手续的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Orem自护理论的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不同时间节点的消极情感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自护能力较对照组强,消极情感状况评分较对照组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脑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引入Orem自护理论干预方案能提高其自护能力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9名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以及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并分析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相关性。结果主观支持与坚韧、自强、心理弹性以及积极应对具有正关联(P 0.05),与消极应具有负关联(P 0.05);客观支持与受试者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均无明显相关性(P 0.05);支持利用度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与消极应对具有负关联(P 0.05);社会支持得分和坚韧、心理弹性分数以及积极应对具有正关联(P 0.05),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5)。结论脑卒中照顾者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社会支持度高的照顾者其心理弹性更高,且更倾向于实施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家庭赋权方案对脑卒中病人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6年2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研究,将其以抓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家庭赋权方案干预,分别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干预前低,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疾病相关知识、日常及疾病相关照顾技能、自我压力与健康管理、应对策略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度评分比干预前高,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家庭赋权方案可明显改善家庭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照顾能力和照顾准备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对脑卒中患者再入院的影响。方法选取出院的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庭主要照顾者139例进行为期90 d的随访。通过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疾病相关信息,运用中文版家属照顾能力量表(FCTI)评判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调查出院后30 d内、90 d内再入院次数。结果 139例脑卒中患者中,出院后30 d内再次入院患者12例(8.63%),出院90 d内再次入院患者22例(15.83%)。30 d内及90 d内出现再入院的脑卒中患者其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评分高于未再入院患者其家庭主要照顾者(P0.05)。结论采用家属照顾能力量表(FCTI)调查发现,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越高,照顾能力越低,30 d内、90 d内脑卒中患者更容易再入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织性思维工具图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顾者照护能力及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干预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0例及其照顾者50名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手术干预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0例及其照顾者50名作为试验组,对照组照顾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培训,试验组照顾者通过组织性思维工具图开展康复技能培训,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照顾者干预后康复训练知识技能评分与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组织性思维工具图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顾者康复技能培训实践中,可显著提高照顾者家庭康复知识技能水平,从而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康彦霞  王华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1):1714-1717
【目的】探讨叙事疗法对高龄(≥35岁)剖宫产初产妇负性情绪、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本院入院待产的高龄剖宫产初产妇9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49例、对照组(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剖宫产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叙事疗法入院当日、出院时,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价两组产妇负性情绪,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价两组产妇心理弹性,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叙事疗法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高龄剖宫产初产妇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照顾者护理技能示范培训对脑卒中家庭病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期间在上海市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脑卒中家庭病床的照顾者81例,根据建床顺序的奇偶编号分为实验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原有模式处理,即根据医生的临时医嘱执行治疗性护理为主,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入户实施一对一的护理技能示范培训。采用家庭护理质量量表,对照顾者在家庭病床建床初及培训3个月后的护理质量分别进行评估。[结果]培训后,两组护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照顾者护理技能示范培训,有助于照顾者护理能力的提高,改善脑卒中家庭病床的生活质量。培训后的照顾者可作为社区护理资源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对220名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得分为(69.96±13.69)分,处于中等水平;主要照顾者的性别、年龄、照顾时间和压力是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弹性水平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应针对影响因素给予主要照顾者个体化的干预措施,促进主要照顾者积极应对,提高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弹性,使其更好地照顾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TIR)的居家护理对中青年脑卒中病人自我护理及其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9例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及其家庭照顾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与随访的基础上采取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居家护理;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与随访,分别于病人干预前、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6个月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家属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价两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在各测量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在各测量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居家护理,能更有效地提高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安宁疗护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照顾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照顾者仅做常规宣教;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安宁疗护。比较两组主要照顾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以及家属应激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主要照顾者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主要照顾者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主要照顾者家属应激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主要照顾者家属应激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接受安宁疗护,可显著改善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应激、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