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 1996年~ 2 0 0 0年 ,笔者运用骶管封闭加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 6例 ,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 6 0例中 ,男 40 6例 ,女 15 4例 ;年龄 2 2岁~ 70岁 ,平均年龄为 41岁。发病部位 :L4 ~L5间盘突出者 2 92例 ,L5~S1间盘突出者 174例 ,L4 ~L5、L5~S1间盘突出者 80例 ,L3~L4 、L4 ~L5间盘突出者 6例 ,L3~L4 、L4 ~L5、L5~S1间盘突出者 4例。有明显外伤史者 5 2 0例。经CT检查确诊者 5 0 4例 ,其余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参考X线片而确诊。2 治疗方法2 1 骶管封闭准备 10ml一次性注射器 …  相似文献   

2.
手法辨证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 ,笔者运用手法辨证分期治疗 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98例中 ,男 130例 ,女 68例 ;年龄在2 1岁~ 71岁 ,平均年龄 4 1 5岁 ;病程 4天~ 12年。其中L3~ 4 间盘突出者 6例 ,L4~ 5间盘突出者10 9例 ,L5~S1间盘突出者 60例 ,L4~ 5、L5~S1两处突出者 2 3例。2 分期论治2 1 早期 (急性期 )一般发病 3周以内。腰腿剧烈疼痛 ,转侧不能 ,直腿抬高在 30度以内。突出椎旁压痛及下肢放射痛明显 ,出现相应节段感觉障碍及肌力减退。屈颈试验阳性。治以缓急止痛 ,手法宜…  相似文献   

3.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6以来 ,笔者采用静脉滴注、推拿牵引及中药熏蒸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98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8例中 ,男 6 8例 ,女 30例 ;年龄最小者 19岁 ,最大者 6 5岁 ,平均 37岁 ;单侧下肢放射痛者 76例 ,双下肢放射痛者 19例 ,单纯下腰痛者 3例。CT片示 :L4 ~L5椎间盘突出者 5 1例 ,L5~S1椎间盘突出者 4 2例 ;L4 ~L5、L5~S1同时突出者 5例 ;合并椎管狭窄者 17例。2 治疗方法(1)静脉滴注 :10 %葡萄糖液 5 0 0ml ,加地塞米松10ml、灯盏花素 30mg、6 45 - 2 10mg ,静滴 ,1次 /d ;2 0 %甘…  相似文献   

4.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 0 2例 ,均为住院患者 ,经腰部CT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女性 40例 ,男性 6 2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6 9岁 ;病程短者为发病即刻 ,长者达 5~ 6年 ;L3 - 4间盘突出者 2 2例 ,L4- 5间盘突出者 42例 ,L5 -S1间盘突出者 2 8例 ,两节以上突出者 1 0例 ;伴椎缘增生者 3 4例 ;伴椎管狭窄者 1 9例。1 .2 方法   1 0 2例患者分为两组 :一般针刺组 40例 ,傍针刺组 6 2例。1 .2 .1 取穴 主穴 :病变相应节段的腰夹脊穴、白环俞。配穴 :秩边、阳陵泉。下肢症状外侧重者 ,加悬钟、丘墟 ;后侧重者 ,…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的多发病 ,其治疗方法颇多 ,笔者在几年的实践学习中 ,逐渐总结出在俯卧牵引中进行闪腰的方法 ,加以电针对 5 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 0例中 ,男 32例 ,女 1 8例 ;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1 8岁 ,2 5~ 45岁者 34例 ,占 68% ,病程最长者 7年 ,最短者 1周。其中 :L3~4 突出者 8例 ,L4~5突出者 1 6例 ,L5~S1 突出者 1 0例 ,L3~4、L4~ 5突出者 7例 ,L4~ 5、L5~S1 突出者 9例。 5 0例患者均有典型的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 ,均查CT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 治…  相似文献   

6.
旷运义 《中医药导报》2001,7(5):249-249
我科从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7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4 9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9例中男性 32例 ,女性 17例 ,年龄 15~67岁 ,病程 4天~ 2 7年 ;有明显腰部外伤史者 2 1例 ,慢性劳损者 18例 ;左侧 2 0例 ,右侧 2 3例 ,双侧 6例。L3/4间盘突出 5例 ,L4 /5间盘突出 2 7例 ;L5/S1间盘突出 8例 ;L3/4合并L4 /5间盘突出 2例 ,L4 /6合并L5/S1间盘突出 7例。2 治疗方法2 .1 骨盆牵引 患者仰卧于病床上 ,用骨盆牵引带进行牵引 ,牵引重量根据病人体重定 ,持续牵引 30分钟 ,日 2次 ,每次牵引完后必…  相似文献   

7.
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我科自 2 0 0 1年 4月以来 ,收住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 36例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其疗效、住院日比较 ,观察熏蒸治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 36例患者 ,均经CT或磁共振检查确诊。实验组 6 8例 ,其中男 4 0例 ,女 2 8例 ;年龄 2 1~ 6 6岁。对照组 6 8例 ,其中男 39例 ,女 2 9例 ;年龄 2 2~ 6 5岁。两组平均年龄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临床表现 :实验组L4 - 5突出者 5 2例 ,L5—S1突出者 1 2例 ,L4 - 5及L5—S1双节突出者 1 2例 ,L3 - 4及L4 - 5双节突出者 4 8例 ,L5…  相似文献   

8.
经穴磁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从1996年开始,在中医经络理论的基础上辨证取穴,以磁电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57例均为我院门诊及病房住院患者。其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0岁。急性期(发病3个月以内)11例,慢性期(发病3个月以上至1年者)14例,陈旧性复发者(病史1年以上)32例。57例中,接受CT或MRI检查者53例,其中L3~L4间盘突出者3例,L4~L5间盘突出者18例,L5~S1间盘突出者15例,多个椎间盘突出者17例。伴椎管狭窄者3例,韧带钙化、间盘钙化13例。未经影像学检查的4例中,临床诊断L5~S1间盘脱出3…  相似文献   

9.
骨宁骶管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雄辉  钟强 《中医正骨》2002,14(11):41-42
近年来作者采用骨宁注射液作骶管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2 0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2 0例中男 6 4例 ,女 76例。年龄 2 0~ 71岁。均经CT或MIR证实 ,其中L3~ 4椎间盘突出 11例 ,L4~ 5突出 72例 ,L5S1突出 2 1例 ,L4~ 5与L5S1突出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 ,约 10 %~ 2 0 %的患者需手术治疗 ,且术后遗留腰痛的病人也较多。笔者自 2 0 0 0年以来运用宁腰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 30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均系我院收治的手术病人。其中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最大 6 4岁 ,最小 2 3岁 ,2 3~ 30岁者 5例 ,31~ 5 0岁者 19例 ,5 1岁以上者 6例 ;L3~ 4突出者 3例 ,L4~ 5突出者 16例 ,L5~S2 突出者 11例 ;单节段突出者 2 1例 ,多节段突出者 9例 ;传统椎板间开窗者 2 1例 ,行椎间盘镜者 9例 ;中央型突出者 9例 ,侧方…  相似文献   

11.
中医和西医都是研究人的生、老、病、死。研究对象的同一性决定二者必然有相通、甚至有相同之处。中西医结合研究就是要找到中医、西医和其他现代科学之间的共同语言,使两种医学体系共同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2.
中药分类通常是以药材自然属性作为依据,如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真菌类中药”包括以子实体、菌核等入药的“药用真菌”和真菌的固体发酵产品一从古代的曲、酱、酒等至现代的“菌质”均属“真菌药物”,已有千年以上药用史。但因生物分类学长期来误将真菌视为低等植物,故使“真菌类中药”也随着属于植物药,就既缺乏科学的归属更难以解释“真菌药物”的性质,从而将影响它产品的定位,脱离中药范畴,与那些在理念、工艺、应用上都有显著差异的现代其他各类生物制品统一定位。固体发酵是中药传统范畴内仅有的一项生物技术,它的发展受益于中医药理念、经验的指导,工艺与应用也具有中药特色,近期又接受应用现代中药的研发内容要求与实验方法,其下游工程也和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一致,产品有合格质量标准,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因此它既有中药历史传统又符合现代中药的要求。虽然“真菌类中药”拥有研发潜力巨大、生产.Y-艺多种、临床涉用面广等优势,且现代中药生物技术一目体发酵工程更已有显著的重要进展,但至今仍因缺乏科学归属与合理定位,而影响它的发展。现代生命科学已确认真菌并非植物,早已成立了真菌界Fungi,又与一些貌似真菌的真核生物如卵菌Oomyces、粘菌Slimemoulds等被统称为菌物Fungi,因此建议在中药范畴内正式冠名一类真菌为主的菌物药,以药用真菌和真菌药物即真菌的“固体发酵系列工程”所产各类菌质将成为重要支柱。本文同时介绍了菌质的历史、理念、工艺、应用等情况和已研发的三种代表性菌质的基本情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药分类通常是以药材自然属性作为依据,如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真菌类中药"包括以子实体、菌核等入药的"药用真菌"和真菌的固体发酵产品--从古代的曲、酱、酒等至现代的"菌质"均属"真菌药物",已有千年以上药用史.但因生物分类学长期来误将真菌视为低等植物,故使"真菌类中药"也随着属于植物药,就既缺乏科学的归属更难以解释"真菌药物"的性质,从而将影响它产品的定位,脱离中药范畴,与那些在理念、工艺、应用上都有显著差异的现代其他各类生物制品统一定位.固体发酵是中药传统范畴内仅有的一项生物技术,它的发展受益于中医药理念、经验的指导,工艺与应用也具有中药特色,近期又接受应用现代中药的研发内容要求与实验方法,其下游工程也和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一致,产品有合格质量标准,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因此它既有中药历史传统又符合现代中药的要求.虽然"真菌类中药"拥有研发潜力巨大、生产工艺多种、临床涉用面广等优势,且现代中药生物技术--固体发酵工程更已有显著的重要进展,但至今仍因缺乏科学归属与合理定位,而影响它的发展.现代生命科学已确认真菌并非植物,早已成立了真菌界Fungi,又与一些貌似真菌的真核生物如卵菌Oomyces、粘菌Slimemoulds等被统称为菌物Fungi,因此建议在中药范畴内正式冠名一类真菌为主的菌物药,以药用真菌和真菌药物即真菌的"固体发酵系列工程"所产各类菌质将成为重要支柱.本文同时介绍了菌质的历史、理念、工艺、应用等情况和已研发的三种代表性菌质的基本情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杰 《河南中医》2002,22(3):3-4
循证医学对未来中医临床医学的影响有以下6个方面:(1)促进临床医疗决策科学化,避免乱医乱治,浪费资源;(2)促进临床医生业务素质的提高,紧跟科学发展水平;(3)发掘临床难题,促进临床与临床流行病科学研究;(4)促进临床教学培训水平的提高,培养素质良好的人才;(5)提供可靠的科学信息,有利于卫生政策决策科学化;(6)有利于患者本身的信息检索,监督医疗,保障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施治体系体现了精准医疗的基本精神,但中医辨证施治体系的精细化、精准化需要进一步升级和完善。中医精准医疗有别于西医精准医疗,其特点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专注于对整体状态的认识和把控,并能够融合西医的各种客观数据,体现了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发展系统中医学和系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精准医疗体系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一过程涉及以病规范证、系统科学、状态辨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与未来医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方医学是当今世界医学的主流,它植根于西方文化.中医学是世界上惟一有5000年连续历史的、独立于西方医学的医学,它植根于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来源于劳动人民实践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千百年来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护佑了华夏儿女的健康。然而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疾病谱亦随之改变。基于循证的现代医学具备系统化的诊疗策略和疗效评价体系,迅速占据了主流医学的地位。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如何探索出一条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发展之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确立中医学的"现象-状态医学"学科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方医学,都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1],统属于医学科学范畴。西方医学为“结构-功能医学”学科,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1确立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的依据“学科”,是指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  相似文献   

19.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是连接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其核心是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使患者更快地受益于生命科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儿科研究所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依据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对新的形势下中西医结合儿科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色变柱是液相色谱仪的心脏,色谱柱的选择是确立分析方法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的系统是否优化对色谱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阅相关文献对其进行了综述、分析和归纳,对中蒙藏药多组分定性及定量分析也许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