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教师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教师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对各不同年龄组的5211例(男2247例,女2964例,年龄22-91岁)绵竹市教师人群进行体检调查分析。结果绵竹市教师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总体患病率为13.1%。其中:青年组2.1%,中年组15.3%、老年组24.8%。各危险因素中腹型肥胖36.0%、糖代谢异常22.1%、血脂异常25.9%、高血压22.0%。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四川省绵竹市教师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与全国大中城市相当。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农村中老年妇女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北京市周边农村中老年妇女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以便为本地区心血管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2-6月房山区良乡镇周边11个村,找到当地50岁以上妇女的年龄构成比,根据年龄构成比将按年龄顺序排列的人数进行随机抽样人数组成本次调查人群.对其体质量、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按我国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004年)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 北京市房山区周边农村地区中老年妇女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33.98%,高血糖患病率19.14%,高血压患病率62.89%,高脂血症患病率45.70%,肥胖患病率67.19%.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年龄、腰围均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腰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0岁以上组舒张压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地区中老年女性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已达很高水平,提示需进一步加强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北京某社区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特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部分高档社区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相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CDS工作定义对1996年5月至1997年5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683例65岁以上的北京部分高档社区老年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高血糖41.43%、高血压54.03%、血脂异常25.04%、肥胖50.51%(BM I≥25kg/m2)。②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4.60%。③存在代谢综合征的老年男性,冠心病、肾脏损害、脑血管疾病和胆石症的构成比都比较高。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 I、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和血甘油三酯、餐后2 h血糖水平和收缩压增高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①老年男性人群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危人群;②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血甘油三酯、餐后2 h血糖水平和收缩压增高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27例干部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方法通过对227例32~59岁干部体检,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订的代谢综合征定义作为标准进行诊断。结果干部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且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至少有两个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人占此人群的半数以上。结论干部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对人群进行干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郑州市某高校35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状况,探讨M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郑州市某高校35岁以上人员338人,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体检和诊断.结果 ①郑州市某高校35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22.8%,男性高于女性;②MS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③男性、超重、高血压、血脂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该高校35岁以上人群MS发病率较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6.
代谢综合征与10年中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i Y  Zhao D  Wang W  Liu J  Cheng J  Liu Q  Liu J  Jia YN  Sun JY  Qin LP  Wu Z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8):1245-1248
目的分析基线代谢综合征及其组份与10年中新发糖尿病的关系。方法1992年对北京大学和首钢地区年龄范围在35~64岁的4154人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于2002年对此人群进行随访复查,两次调查资料均完整者2740人,选择基线调查时未患糖尿病的2659人进行分析。结果(1)10年间新发糖尿病112例,总发病率为4.2%,男性为5.0%,女性为3.6%。(2)发生糖尿病的亚组人群代谢综合征各异常组份的患病率均比未发生糖尿病的亚组人群高;在发生糖尿病的亚组人群当中,空腹血糖异常的患病率最高,为71.43%。(3)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后,除血压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腹部肥胖、高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异常是新发糖尿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其中空腹血糖异常组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最大,相对危险度(RR)为7.14(4.62~11.03)。(4)与无代谢综合征且空腹血糖正常者相比,有代谢综合征但空腹血糖正常的亚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RR为2.91(1.17,7.21)。结论代谢综合征对新发糖尿病有独立的预测作用;在代谢综合征各异常组份当中,对新发糖尿病预测作用最大的是空腹血糖异常,但代谢综合征对新发糖尿病的预测作用不能全部被空腹血糖异常所解释,对于那些无空腹血糖异常但具有代谢综合征的亚组人群也应该采取早期干预措施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发病率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重庆建设集团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1月来我院门诊体检的40岁以上人群,采用墼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研究,以中国糖尿病协会的建议为诊断标准,对体检人群代谢综舍征的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中老年人群的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为20.1%,肥胖患病率42.6%,高血压为18%,高血糖为16.1%,高血脂为21.5%。高龄老年组的各项患病率均高于其它年龄组。结论重庆建设集团中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各组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人群进行干预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员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玲玲  胡美英 《广东医学》2006,27(4):577-579
目的了解员村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和现场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及血脂测定;空腹血糖≥5.6 mmol/L且无糖尿病史者进行糖耐量试验。对资料完整者进行分析。结果①员村社区20~84岁人群中50.1%有MS组分异常,有聚集现象者达24.7%,MS患病率为9.0%;②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和聚集程度呈增龄效应,50岁以上人群MS的患病率为50岁以下人群的3倍多;③50岁以后女性代谢状况的变化比男性更明显;④年龄、遗传、吸烟和缺乏运动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S组分异常的个体聚集在员村社区居民中已较普遍,50岁以上是MS的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干预是MS防治工作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腰臀比值、体质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5年8月深圳市企事业单位中高层职业人群1515例进行健康体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按腰臀比值、体质指数进行分组,分析各组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受检者肥胖、超重、中心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27.9%、21.6%、24.8%、55.2%、10.7%、7.9%、13.1%。中心型肥胖组(按WHR分型)和外周型肥胖组(按BMI分型)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和正常体重组。中心型肥胖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外周型肥胖组。中心型肥胖与外周型肥胖都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呈正相关。结论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以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表现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高脂血症值得关注。肥胖、高脂血症是诱发高血压、高血糖导致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心型肥胖比外周型肥胖危险性更大。腰臀比值与体质指数都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预测因素,腰臀比值比体质指数特异性更高,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代谢综合征风险预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使下肢组织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的疾病。我国文献报道,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为16.4%,代谢综合征人群为22.5%,糖尿病人群为19.4%。不同人群LEAD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LEAD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因此,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治疗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应用药物进行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改善跛行症状、严重肢体缺血和急性肢体缺血的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企业从业人员代谢综合征(MS)和脂肪肝在不同性别、年龄等的患病率,以及探讨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分析10 437例从业人员体检数据,用χ2检验比较MS与脂肪肝患病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对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不同指标患病率的优势比(Odds ratio,OR)。结果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代谢综合征和脂肪肝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01);除血脂紊乱外,其他各项的患病率在>20年工龄组中高于≤10年组和11~20年组。结论从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企业从业人员的体检数据可以看出,MS与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MS与脂肪肝有密切的关系。脂肪肝可作为MS的组分进行观察,进行早期的脂肪肝筛检,有助于提早发现MS。本研究为脂肪肝与MS的相关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35岁以上农村居民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取两阶段整群抽样的方式,2013年8-12月夷陵医院医护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后,对夷陵区7个乡镇14个村组中年龄≥35岁,且居住时间≥5年的3393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临床体检、心电图检查。将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标准的病例分为35-〈44岁、44-〈54岁、54-〈64岁和≥64岁4个年龄组,对其进行危险因素探讨。结果夷陵区35岁以上农村居民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0.17%,其中男性的患病率为12.94%,女性的患病率为8.19%。年龄段在44-〈54岁的患病率最高,达总数的10.96%,其次为35-〈44、54-〈64岁年龄组,患病率分别为10.29%、10.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每周体育锻炼频率、吸烟情况、每月饮茶量等为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35岁以上农村居民早期复极综合征在夷陵区患病率较高,其中男性、每周体育锻炼频率、吸烟情况、每月饮茶量等为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梳理我国代谢综合征健康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揭示该领域的热点主题和发展趋势。[方法]以收录在国内数据库关于代谢综合征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研究的学术论文为文献样本,借助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bliographic Items Co-occurrence Matrix Builder, BICOMB)及SPSS软件进行文献信息挖掘,并对高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现代文献研究方法,分析代谢综合征(Met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所收录的MetS相关文献,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建立Excel数据库,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MetS总体证型、证素分布以及不同地区、性别条件下证型分布进行频数统计或构成比分析。结果 从34篇文献中得到 32个证型和16个证素,痰热蕴结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是主要证型;病性证素依次以痰、火(热)、阴虚、气虚、湿、血瘀为主;病位证素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肝、肾、胃;不同地区、性别条件下证型分布存在差别。结论 各文献研究中MetS主要中医证型基本保持一致,但仍需应充分考虑地区、性别、合并疾病、年龄、病程等可能影响辨证偏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中血压组分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针对2005年北京市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监测样本,选用居民和社区两个水平拟合两水平Logistic模型,从而对代谢综合征中血压组分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影响血压组分异常的主要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中心型肥胖、零食、食用油摄入量、食盐摄入量。结论采用两水平Logistic模型分析比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更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常见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1979年1月—2014年1月的全部期刊进行高级检索,从符合研究标准的31篇文献中提取证候要素,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034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例中共获取43种证候类型,经证候规范后为24个证候类型,主要以肝脾不和、脾胃虚弱、肝郁气滞表现居多。其病理因素以气滞及气虚为主,病位在肠,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最易涉及到肝、脾两脏。结论: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辨证分型复杂多样,而证候要素相对简约,从构成证候的要素入手进行该疾病常见证候的分析研究,可为进一步确定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村成年女性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为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河南省选择两个农村自然村,以村(组)为单位,随机抽取18岁及以上的女性居民,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的方法调查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结果代谢综合征的粗患病率为15.30%,标化患病率为10.77%。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有增高的趋势。研究对象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病率高于初中以上。结论成年女性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在农村地区已趋于严重,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加强代谢综合征的宣传教育,做好有效的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衡阳农村地区常住人口为研究样本通过使用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导致代谢综合征患病的相关性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衡阳农村地区某社区≥40岁的450名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及生化指标检测,并统计患病率,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总样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北京市东城区〉40岁的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现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整群抽取北京市东城区5个社区共9416例〉40岁的居民,对所选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并测定空腹血糖及血脂。计算不同年龄及性别的调查对象MS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分析M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MS的粗患病率为20.20%,男性为22.90%,女性为18.28%,男女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200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年龄标准化,MS总患病率为16.21%,男性为18.13%,女性为15.50%。高血压、超重、血脂异常及高血糖的患病率分别为29.72%、40.36%、20.72%和25.47%。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超重、高血糖、血脂异常、民族、职业、收缩压、教育程度、饮酒类型是组成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东城区中老年居民中MS有较高的患病率;除组成MS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超重、高血糖和血脂异常外,民族、职业(机关人员、警察)、收缩压、教育程度(中专)、饮酒类型(白酒)也是组成M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