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对于提高社区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以及减少发病率的作用。方法:对社区高血压管理人群进行以防治结合为主的一体化综合干预,通过随访5年来管理人群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以及发病率,作出记录和分析。结果:5年来高血压管理人群的血压降低以及各率变化有显著差异。结论:在社区内对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的模式,对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控制率,改变社区人群不良生活习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社区居民身心健康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药学服务方式。方法对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药学咨询服务,并进行医学干预,共随访290例。干预前后对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认知率进行调查统计;干预前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率、血压控制率、血压知晓率评价和全年血压指标变化分析。结果干预后人群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认知率达到90%以上;干预后血压动态观察96%的患者血压降至正常水平。290例高血压患者经药学服务干预后,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采用主动的药学服务方式,有助于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及与血浆D-二聚体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90例自愿接受社区干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1级、2级、3级各30例,分别检测社区干预前后的血压值及血浆D-二聚体,分析社区干预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结果:社区干预后各组血压有效控制率分别为76.67%、63.33%、40.00%;2级和3级高血压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控制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高血压组血浆D-二聚体浓度控制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社区干预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与血压变化无直线回归关系。结论:社区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高血压,降低血浆D-二聚体。  相似文献   

4.
社区干预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67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方法:于2009-03对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2 a以上的672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建档前后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变化.结果:实施社区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治疗率、控制率明显提高(P<0.01);服药的依从性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也得到改善.结论:社区干预是控制和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促进社区居民健康,对本社区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内已确诊并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6例,进行社区综合干预,观察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相关资料的变化情况。结果:社区综合干预提高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了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和高血压的控制率。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良好,能够对血压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89例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档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分2组,对照组(88例)采用常规个体化药物治疗,分析2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高血压相关知识(knowledge)、态度(attitude)和行为(behavior)评分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血压水平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综合干预组患者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干预组高血压患者在干预后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显著高于干预前水平(P〈0.01),并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综合干预组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综合干预后健康行为比例提高,该组患者K、A、B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水平和对照组干预后水平(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可提高社区人群保健意识,降低社区人群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是有效的低成本保健。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农村社区个体化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个农村社区216位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个体化干预,通过对患者干预前后卫生知识知晓率、规律服药率、高血压控制率等评价指标的分析和比较,评价个体化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平均得分由46.39分上升到干预后的84.68分,规律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由干预前的35.19%和16.67%上升到干预后的63.96%和53.24%,患者的生活方式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社区个体化干预对控制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减少了危险因素,提高卫生知识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某社区高血压防治模式变化与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本社区在10年间不断完善高血压防治模式的过程中,各阶段高血压综合防治效果。方法1995年在对本社区35~74岁居民高血压普查基础上探索高血压防治管理模式,采用3个时间横断面调查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知晓率及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并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优化人员组合和综合干预内容,增加服务形式,本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知晓率以及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随时间变化不断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随时间变化不断下降(P〈0.01)。结论社区全科团队高血压综合防治对提高社区居民和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治意识和血压控制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冷水滩区运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社区进行高血压健康管理和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肖家园社区居民中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各200名,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对干预前后进行评价。结果经过3年的综合干预,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分别为65.4%、51.3%;行为改变率为50.3%、40.8%,坚持规律服药率达33.5%,血压控制率25.5%。结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病管理与干预中,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知晓率、行为改变率和控制率,为控制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提高患者人群的生活质量等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农村35周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探索适合金坛市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析人群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健康行为方式形成率、血压控制率水平。结果:高血压正常值知晓率,定期测量血压、限盐、规律服药的健康行为方式形成率,血压控制率,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戒烟、限酒、规律运动等健康行为方式形成率,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35周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以患者自我管理为主,社区卫生服务为辅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金坛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降低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社区高血压管理效果评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控制率、血压水平以及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方法]对深圳市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的513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血压、知晓率及行为的改变率. [结果]综合干预措施后,血压控制率由17.93%提高到42.11%(P<0.01),血压平均水平下降(P<0.01),有不良行为如吸烟、过量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的患者比例下降(P<0.05). [结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自我管理联合对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方法:对某社区确诊的12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单、双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取医院-社区-自我管理联合的模式进行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该类患者的建档率、规范管理率;两组患者对疾病知晓率、血压控制率等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建档率、总规范管理率提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5、37.99,P < 0.05)。观察组规范管理率、血压达标率、知识知晓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31.404、14.39,P < 0.05)。结论:采取医院-社区-自我管理联合对高血压患者干预,可以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建档率、规范管理率、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专案管理行为干预措施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对可园社区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86例进行专案管理,定期随访,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患者专案管理前后生活行为的变化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专案管理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知晓率显著提高,生活行为明显改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专案管理行为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纠正其不良生活行为,从而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控制社区中老年妇女高血压病的意义。方法分析175例社区中老年妇女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主要问题,并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跟踪随访等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监测血压控制状况。结果经过一年的护理干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参加体育锻炼率、血压控制率分别由干预前的24.6%、44.6%、49.7%、35.4%提高到89.1%、82.9%、75.4%、74.9%,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社区中老年妇女高血压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参加体育锻炼率、血压控制率,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社区系统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对广州市站前社区6个居委会中参与社区高血压系统管理的435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饮食、用药、生活行为、运动、心理健康指导以及健康宣传等措施进行健康干预,比较社区健康系统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及实验室指标控制情况.结果 健康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系统管理满意率均有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指标及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变化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控制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社区健康系统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身防治切实有效,此方法在社区中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吕仲群  吴伟文 《现代医院》2012,12(2):141-143
目的探讨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顺德新桂社区的96例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空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因素。结果针对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识缺乏、用药不规范、不定期自我监测、拒绝控制饮食、不定期进行运动、心理调节失衡等因素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收缩压水平由(164±10)mmHg降至(134±10)mmHg,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加强对空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宣教,使其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空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定期的社区随访,采用个性化干预,是提高社区空巢老人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社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及用药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控制血压的稳定。结果显示: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了明显的认知,改善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使血压的控制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问题的自我管理。方法选取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方案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者血压控制率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病自我管理可以降低发病率、提高控制率,适宜慢病防治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对自愿加入综合干预组的无锡市华庄社区8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综合干预,开展问卷调查、持续强化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体格检查、个体化用药指导、定期血压监测以及血生化检查等指标,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5.93±11.63)mm Hg和(86.12±9.36)mm Hg,均低于干预前的(145.01±12.58)mm Hg和(93.16±8.38)mm Hg(P〈0.00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81.71%、90.24%和84.15%,较干预前的62.20%、71.95%和63.41%提高(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血压水平控制良好,提高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促进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坚持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可使高血压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苏城市社区高血压控制率及相关因素,为社区高血压病人的规范治疗、系统干预、动态管理提供改进建议。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江苏三个城市若干个社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36.07%。患者中文化程度越高者血压控制率越高,离退休人员的血压控制率较在职人员高,定期测血压的患者血压控制率高。此外,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与吸烟与否、是否服药,医生是否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及患者自身遵医嘱服药、控制危险因素等方面有一定关系。结论定期随访、让患者自己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针对不同患者给予用药指导不仅可以确保患者得到规范治疗,更能提高系统干预和管理效果,提高城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