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Canstatin与细胞毒药物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治疗结肠癌的效果,以期探索结肠癌治疗新途径。方法结肠癌SW-480细胞(1×107/只)注射到30只裸鼠皮下,建立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当肿瘤长至2--3 mm时,随机分6组。给药途径均为腹腔注射给药。治疗期间,定期用圆规和游标卡尺测量皮下移植瘤大小。疗程结束时,取下瘤体,常规病理切片,观察药物毒性反应,CD3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①各试验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FU+Canstatin组低、高浓度联合治疗组抑瘤作用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其瘤重抑制率分别为74.76%和82.04%。②免疫组化:5-FU+Canstatin组低浓度组(22.6±3.6)和5-FU+Canstatin组高浓度组(15.0±2.8)治疗小鼠肿瘤组织内MVD显著低于对照组(36.4±5.6)和5-FU治疗组(31.2±4.0)(P〈0.05),而5-FU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不良反应:各实验组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结论重组人Canstatin蛋白能有效抑制人结肠癌生长,无明显毒副作用,为结肠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有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许潇卿 《海峡药学》2009,21(2):24-26
目的观察华塘素与紫杉醇配伍对小鼠S180腹水瘤和肉癌移植瘤的作用。方法ICR小鼠分别于腹腔和腋下接种1×10^6个S180肿瘤细胞.腹腔注射华蟾素注射液(80-20,5mg·kg^-1)或(80,20,5mg·kg^-1)同时腹腔注射紫杉醇注射液5mg·kg^-1连用9天。腹水瘤模型连续给药9d后停药。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计算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肉癌模型连续给药9d后,次日取瘤块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百分率。结果在腹水瘤模型中,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17.3±1.3)d比较。华塘素高,中,低剂量单用组小鼠存活时间分别为(21.5±2.4)d(P〈0.05)。(18.6±1:4)d,(18.3±2.4)d;合用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平均小鼠存活时间分别为(26.6±1.6)d(P〈0.001),(24.3±2.1)d(P〈0.001),(21.8±1.1)d(P〈0.01);对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是56.4%,40.4%和26.0%。肉癌模型中.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1.55±0.52)g比较,单用组:S180癌平均瘤重分别为(1.05±0.48)g(P〈0.01),(1.44±0.41)g,(1.39±0.60)g;合用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平均瘤重分别为(0.61±0.40)(P〈0.001),(0.88±0.38)(P〈0.001),(1.09±0.55)(P〈0.01)g;抑瘤率分别为60.7%.43.3%和30.0%。目结。呛华蟾素与紫杉醇合用有明显的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绒毛钩藤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绒毛钩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方法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其镇静作用;戊巴比妥钠阁下催眠实验观察其催眠作用;士的宁致小鼠惊厥实验观察其抗惊厥作用。结果自主活动试验中.绒毛钩藤提取物(0.16g·kg^-1)灌胃给药后,小鼠60min时的自主活动计数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在戊巴比妥钠阁下催眠实验中,绒毛钩藤低(0.16g·kg^-1),中(0.32g·kg^-1)剂量灌胃给药后,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个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明显增多(P〈0.01)。士的宁致小鼠惊厥实验中。绒毛钩藤提取物灌胃给药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中(0.32g·kg^-1)剂量组小鼠死亡数目明显减少(P〈0.01),高(0.64g·kg^-1)剂量组小鼠死亡数目明显增多(P〈0.01)。结论绒毛钩藤在低剂量和中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在高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榄香烯联合氟尿嘧啶(5-FU)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小鼠左腋窝下皮下种瘤造实体瘤模型。将35只荷瘤小鼠等分为5组,分别以榄香烯高剂量(100mg·kg^-1)、榄香烯低剂量(50mg·kg^-1)、5.FU(20mg·kg^-1)、榄香烯低剂量(50mg·kg^-1)联合5.FU(20mg·k^-1)及生理盐水(0.2mE)处置10d,记录各组小鼠治疗期间体质量及移植瘤的体积并计算抑制率,HE染色法观察各切片中瘤组织的差异。结果荷瘤小鼠经药物处置5d后,各用药组瘤体积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有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优于单独用药组;对小鼠体质量影响,联合组及5-FU组均大于榄香烯组及对照组;组织切片中可见各用药组对瘤组织不同程度的破坏。结论榄香烯能有效地抑制H22肿瘤的生长,可以作为化疗药5-Fu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5.
徐冰  林焕冰  王茜  徐江平 《中国药房》2013,(43):4040-4043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栓线法制备大鼠急性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1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依达拉奉(6mg/kg)组与白藜芦醇苷①、②、③、④(40、20、10、5mg/kg)组。再灌注1h后舌下静脉给药。给药24h后断头取脑行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与脑组织含水量。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依达拉奉(6mg/kg)组与白藜芦醇苷高、中、低剂量(20、10、5mg/kg)组。再灌注3h后舌下静脉给药,每天1次,连续8d。在给药第2、4、6、8天时称定体质量并计算变化率,进行姿势反射、肢体不对称实验。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与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苷①、②、③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与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减少(P〈0.01或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变化率显著增加(P〈0.01),姿势反射、肢体不对称实验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苷高剂量组大鼠在给药第2、6、8天时姿势反射实验评分显著降低(P〈0.01),白藜芦醇苷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在给药第4天时姿势反射实验评分显著降低(P〈0.01或P〈0.05),白藜芦醇苷高剂量组大鼠在给药第2、6天时肢体不对称实验评分显著降低(P〈0.01或P〈0.05),白藜芦醇苷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在给药第4天时肢体不对称实验评分显著降低(JP〈O.01或P〈0.05)。结论:白藜芦醇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蒙成药阿那日-4对小鼠乙醇及应激反应引起胃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蒙成药阿那日-4对小鼠乙醇及应激反应引起胃溃疡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小鼠乙醇及应激性胃溃疡模型,检测小鼠胃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醇(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比较胃图片溃疡指数来观察蒙成药阿那日-4对两个模型的影响。结果蒙成药阿那日-4对乙醇致胃溃疡小鼠,3个剂量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增高SOD及NO含量(P〈0.05)、中剂量给药组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3个剂量给药组的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5),抑制率分别为13.4%,28.1%,59.2%;对应激反应引起的胃溃疡小鼠,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SOD含量显著提高(P〈0.01);中剂量组MDA显著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NO含量显著提高(P〈0.01)、溃疡指数显著降低(P〈0.01),抑制率分别为31.4%,51.0%,44.3%。结论蒙成药阿那日-4对小鼠乙醇及应激反应引起的胃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与抗氧化、增高胃浆中的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乙酰唑胺对小鼠缺氧耐受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心得安对照组、乙酰唑胺高剂量组和乙酰唑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予以乙酰唑胺1g/kg、低剂量组予以乙酰唑胺0.2g/kg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心得安0.16g/kg灌胃,正常对照组用20g/kg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小鼠均每天灌胃一次,连续5天并于末次给药1小时后测定小鼠在室温空调25℃条件下的常压缺氧耐受能力;同时在小鼠死亡时尽快断头取血,以3000r/min,离心5分钟,按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清胆碱酯酶(T-ChE)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乙酰唑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耗氧率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均P〈0.01),与心得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分别P〈0.01和P〈0.05);乙酰唑胺高剂量组T-ChE活性和T—AOC均明显比生理盐水组高(均P〈0.01),比心得安组显著增高(分别P〈0.01和P〈0.05)。结论:乙酰唑胺高、低剂量均能提高小鼠抗常压的缺氧耐受能力,与提高T-AOC和T-Ch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小分子抑制剂蒽贝素对三氧化二砷抑制白血病干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白血病干细胞分成三氧化二砷干预组、蒽贝素干预组、联合干预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采用MTT法考察各组对白血病干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考察各组对三氧化二砷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考察各组对白血病干细胞的运动性和迁移能力.以非糖尿病型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non-obese diabetic severely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NOD-SCID)小鼠制备白血病动物模型,考察蒽贝素联合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和单独给药组相比,联合干预组能明显抑制白血病干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结果显示蒽贝素能够通过抑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促进白血病干细胞凋亡.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联合干预能够有效抑制白血病干细胞的迁移.体内治疗实验结果显示,蒽贝素与三氧化二砷联合干预能够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中位生存期.结论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小分子抑制剂蒽贝素能够有效增强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干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蒽贝素联合三氧化二砷是一种潜在治疗白血病干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牙痛灵喷雾剂的镇痛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小鼠实验性疼痛模型,观察牙痛灵喷雾剂的镇痛作用。(1)扭体法:取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0mL/kg;牙痛灵喷雾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牙痛灵喷雾剂0.36、1.08、3.24g/kg。阳性对照组灌胃阿司匹林0.4g/kg。每日用药1次,10d后观察各组动物腹腔注射醋酸后5~20min内的扭体反应次数。(2)热板法:将小鼠放在(55±1)℃的热板上,以小鼠舔后足为疼痛反应指标,观察小鼠的热痛阈值。选用痛觉阈值在5~30s的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组与给药方法与(1)同。给药10d后记录各组小鼠热板法痛阂值,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1)扭体法实验结果显示,牙痛灵喷雾剂0.36、1.08、3.24g/kg灌胃10d使腹腔注射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对扭体反应次数的抑制率分别为25.6%、30.6%和43.5%(P〈0.05,P〈0.01)。(2)热板法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前各组小鼠热痛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10d后牙痛灵喷雾剂各剂量组小鼠热痛阂值均较给药前显著提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牙痛灵喷雾剂组给药后热痛阈值显著延长(P〈0.05,P〈0.01)。结论:牙痛灵喷雾剂对小鼠实验性疼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体外观察雷公藤红素与5-氟尿嘧啶(5-FU)联用在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及5-FU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结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利用中效原理判断联合用药的效果。结果雷公藤红素和5-FU单独应用时,随药物浓度增加对HCT-116细胞的抑制作用也增加,中效浓度分别为3.533μmol/L,9.254μmol/L,两药联用时在大部分效应范围(0〈fa〈83%)表现协同作用(CI〈1),中效浓度为6.433μmol/L.其中雷公藤红素0.099μmol/L,5-FU6.33μmol/L。两药合用给药时间及次序不同时不同时,合用效应无明显差异。结论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且药物效应与给药顺序无关。  相似文献   

11.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结直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结直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结直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组所用化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d-1治疗,共10 d。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对照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CD8^+、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较好地保护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瘤消胶囊对环己亚硝脲(CCNU)所致S180肉瘤小鼠骨髓造血功能与肝肾功能损害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在建立S180肉瘤小鼠模型的基础上,设荷瘤空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环己亚硝脲组(以40mg/kg的CCNU灌胃)及CCNU+小剂量NLX组、CCNU+中剂量NLX组、CCNU+大剂量NLX组5%平消胶囊混悬液和40mg/kg的CCNU灌胃);检测外周血象与肝肾功能、骨髓粒细胞、红细胞数,测定脾脏指教和(分别以2.5%、5%、10%的脑瘤消胶囊混悬液和40mg/kg的CCNU灌胃)和平消胶囊+CCNU组(以胸腺指数。结果脑瘤消胶囊在500、1000、2000mg/kg剂量并联合CCNU时,与CCNU单用组比较,可对抗环己亚硝脲引起的荷瘤S180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减少(P〈0.01),可使荷瘤S180小鼠骨髓柱细胞比值上升和骨髓红细胞比值回落(P〈0.01),可减轻CCNU引起的小鼠肝功能损害(P〈0.05),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可升高荷瘤S180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P〈0.01)。结论脑瘤消胶囊可对抗细胞毒药物环己亚硝脲所引起的骨髓遣血功能和肝功能损害及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管振华  李学良 《中国药房》2014,(25):2332-2334
目的:研究榄香烯乳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胃癌细胞AG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AGS细胞,分为榄香烯乳各剂量[0(对照组)、20、40、60、80μg/ml]组、5-FU组(40μg/ml)及其混合组(榄香烯乳80μg/ml+5-FU 40μg/ml),每个浓度3个复孔,采用MTT法考察榄香烯乳各剂量组作用12、24、48 h,5-FU组和混合组作用24 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照组、榄香烯乳组(80μg/ml)、5-FU组和混合组作用24 h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情况。以接种AGS细胞的裸鼠为模型,考察模型组、5-FU组[17 mg/(kg·d)]、榄香烯乳组[75 mg/(kg·d)]及其混合组荷瘤鼠体内的抑瘤率。结果:榄香烯乳能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P<0.05);混合组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二者单用组;与对照组比较,榄香烯乳组、5-FU组和混合组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3组细胞中Cyclin D1表达依次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榄香烯乳组、5-FU组和混合组的体内抑瘤率分别为45.16%、52.68%、65.59%。结论:榄香烯乳与5-FU具有协同抑制AGS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韩敏珍  冉群钗 《中国药房》2012,(23):2125-2127
目的:研究川芎嗪联合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等容生理盐水)、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地塞米松(5mg.kg-1)和川芎嗪+丹参酮ⅡA高、中、低剂量(40+12、20+6、10+3mg.kg-1)组。于肺缺血前3d灌胃给药,每天1次。测定大鼠血浆丙二醛(MDA)含量、肺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湿重/干重比值(W/D)和肺通透指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肺匀浆MPO活性显著增强(P<0.01),W/D、肺通透指数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丹参酮ⅡA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浆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或P<0.05),肺匀浆MPO活性显著减弱(P<0.01或P<0.05),W/D、肺通透指数显著减小(P<0.01或P<0.05)。结论:川芎嗪+丹参酮ⅡA联合用药对肺缺血再灌注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过氧化物代谢产物、减少中性粒细胞生成、增加肺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健脾复方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裸鼠人大肠癌转移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肠癌HT29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健脾复方低、中、高剂量组[0.25,0.5,1mL/d]和5氟尿嘧啶组[1mg/(kg·2d)]。给药第21天,各组均处死荷瘤鼠,测量肿瘤质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瘤体的β-catenin表达。Elisa检测裸鼠血清MMP-7表达。结果健脾复方低、中、高剂量组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23.49%、45.64%、65.7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健脾复方能够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下调肿瘤组织β-catenin蛋白表达。Elisa结果显示,健脾复方低、中、高剂量组裸鼠血清MMP-7表达量分别是模型组的0.84、0.62和0.45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复方能抑制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转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MMP-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吲哚美辛对小鼠癌性恶病质的治疗效果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健康对照组)10只、B组(荷瘤+生理盐水组)10只、C组(荷瘤+参芪扶正注射液组)10只、D组(荷瘤+吲哚美辛组)10只、,E组(荷瘤+参芪扶正注射液+吲哚美辛组)10只。用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T-26接种雄性BALB/C小鼠构建癌症恶病质实验模型,测定荷瘤28d后小鼠血清TNFα-、IL-1、IL-6水平变化及小鼠去瘤体质量变化,观察各组对癌性恶病质疾病进展的干预效果。结果在接种后第14天,A组小鼠体质量逐渐增加(P<0.05),B、C、D、E组小鼠体质量较A组减轻(P<0.05)。在接种后第28天,B组小鼠去瘤体质量低于C、D、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组去瘤体质量均低于E组(P<0.05)。第28天B组小鼠瘤体重量重于C、D、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低于B、C、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高于C组、D组、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高于C组和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吲哚美辛较单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或吲哚美辛可有效地延缓小鼠癌性恶病质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氧鸟苷(GCV)结合HSV—TK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体外及体内杀伤作用及其产生的旁观者效应。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GINaTK载体转入包装细胞PA317。取病毒上清液感染人乳腺癌细胞,得到带有HSV.TK基因的TK细胞,并将其分别用于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当TK细胞数占混合细胞10%时,低浓度(10ug/mL)的GCV就可将50%左右的肿瘤细胞杀死。体内实验结果显示GCV可明显抑制TK细胞在BALBPC小鼠体内的肿瘤形成。经GCV治疗后,肿瘤体积分别较对照组缩小约11.1%、30.6%和47.2%(P〈0.01);实验组肿瘤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论:逆转录病毒可介导HSV-TK基因转入小鼠乳腺癌细胞并获稳定表达,GCV结合HSV-TK基因在体内外对乳腺癌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且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牛蒡苷元对H89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蛋白激酶A抑制剂H89处理SH—SY5Y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将SH—SY5Y细胞分成正常组(正常细胞)、模型组(经H89处理的细胞)、H89+牛蒡苷元组(经H89处理后给予牛蒡苷元处理的细胞)和H89+丹酚酸B组(阳性对照组,经H89处理后给予丹酚酸B处理的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β-淀粉样肽和神经营养因子-3的表达以及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H89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造模成功。牛蒡苷元在低浓度(0.5μmol·L-1)用最佳,与模型组相比,H89+低浓度显著提高(P〈0.01),细胞中β-淀粉样肽的表达下调5.17%(P〈0.05),而神经营养因子-3的表达上调80.54%(P〈0.01).凋亡细胞百分比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低浓度牛蒡苷元对H89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联合FOLFIRI化疗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入组患者为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17例,应用尼妥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两周方案(FOLFIRI),尼妥珠单抗剂量200mg·m-1,每2周(200mg·m-1)1次维持。治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17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7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47.1%。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迟发性腹泻、胆碱能综合征等。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供临床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