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损伤是门诊外科的常见情形,开放性损伤其伤口清创缝合术后,一旦感染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和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作者2004年-2008年将传统交替使用肥皂水刷洗和盐水冲洗,0.1%新洁尔灭溶液冲洗,改为3%过氧化氢消毒液刷洗和盐水冲洗,经过观察180例伤口缝合后均获满意效果,现将自己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学校师生人数常达数千多人,常因日常生活不慎或体育运动发生意外,引起皮肤开放性损伤,有的浅表性伤口因种种原因难以愈合。现介绍经过十多年不断摸索总结的治疗该类伤口经验如下。1新伤口的常规处理1.1清创:由于一般的开放性伤口是污染的伤口,进入创口的细菌一般在12小时以后,即可繁殖侵入创面组织形成感染。所以清创时间越早越彻底效果越好,其感染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清创的方法应视伤口的污染程度而定,较清洁的伤口,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即可;污染较严重的伤口,可先用3%双氧水擦拭,以除去创缘、创面的污痂,再用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3.
开放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护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保护创面和防止休克 开放性颅脑损伤在现场急救时,尽量使伤员头部保持不动,有活动性出血时立即用钳夹出血点或行伤口包扎.创面或伤道内的异物,决不可冒然祛除,也不可轻易地撼动及拔出嵌入颅腔内致伤物,因为会造成进一步的血管和脑组织的损伤,导致颅腔内大出血的危险.神志不清或躁动者,除进行必要的镇静处理外,应特别注意,防止四肢和头部乱动,以避免存留在头部的致伤物移位或脱落时对脑结构造成加重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清创术     
清创术对伤口的感染率有直接的影响,在开放性损伤的治疗中,凡重视和正确进行清创术的,术后发生感染的机会就少。防止感染的发生是治疗开放性损伤的主要原则,因此,做好清创术就成为治疗开放性损伤的关键。清创术不仅是薄薄地切除一层伤口内受污染的组织,而且也是应该切除当时并未暴露在伤口内,但由于创伤已失去生活能力的组织,特别是肌肉和皮肤。因此,所谓清创,就是清除受污染的组织和失去生机的组织。清创术有以下几步骤: 1.刷洗大多数开放性损伤都是在劳动中发生的,伤口常被泥沙、机油、草木屑等污染。即使是日常的生活中刀切伤等,由于伤口的皮肤上附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持续灌注冲洗疗法在创伤骨外科中的广泛应用的经验。方法:通过灌注冲洗一期治疗25例各种类型(Ⅰ度、Ⅱ度、Ⅲ度)的开放性骨干骨折和开放性骨关节损伤。15例开放性骨干骨折,10例开放性骨关节损伤,伤后时间约10~36 h不等。结果:平均随诊4个月,根据伤口愈合、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的临床结果,其中优5例,良18例,一般1例,差1例,优良率92%。伤口经久不愈1例,伤口感染1例,引起骨髓炎,二次手术拆除内固定,通过外固定处理治愈。结论:对于严重开放性骨与关节损伤(即伤口污染重或伤口已有感染),且伤后时间较长,常规处理办法:①力争变开放性损伤为闭合性损伤,二期行骨与关节损伤的处理;②特重型伤口除去可见的异物或坏死组织,伤口酌情开放,择期闭合,后再处理骨与关节损伤。通过灌洗可以一期处理伤口及骨与关节损伤内固定,达到缩短病程,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可尽早行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后遗症,保全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狗咬伤,不管是疯狗,还是正常狗,都应以最快速度,就地用大量清水(10000毫升以上)冲洗伤口。若周围一时无水源,那么可先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然后再设法找水。冲洗伤口要彻底。狗咬伤的伤口往往是外口小里面深,这就要求冲洗的时候尽可能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周围软组织,设法把沾污在伤口上狗的唾液和伤口上的血液冲洗干净。若伤口出血过多,应设法立即上止血带,然后再送医院急救。记住:不要包扎伤口!狗咬伤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清创术是对一个开放性损伤受污染的新鲜伤口 ,经过外科手术处理去除伤口异物 ,切除受污染的组织 ,清除灭活组织 ,使其成为一个接近无菌的新鲜创面 ,以期能一期愈合伤口[1] 。而在整个清创过程中 ,护士对清毒剂的选择使用 ,直接关系到创面愈合情况 ,临床观察有明显差异 ,现报道如下。1 对象方法1.1 对象 选择 2 0 0 2年 2~ 11月我科手术外伤患者 110例。患者年龄 9~ 5 6岁 ,平均年龄 38.5岁。1.2 方法  110例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 6 0例 ,对照组 5 0例。 1)实验组 :a .用软毛刷蘸消毒肥皂水刷洗伤肢的正常皮肤 8~ 10min ,包括…  相似文献   

8.
皮肤染毒时,用纱布或纸沾去皮肤上的毒剂(注意不可擦拭导致毒剂扩散到正常皮肤),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水疱液先用注射器空针抽吸干净后,再将疱皮、腐皮剪去。然后创面用高锰酸钾液、过氧化氢液冲洗,以减轻芥子气毒剂浸润。创面采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或用油纱敷料包扎治疗中,应增加换药次数。通过局部换药及时清除残留芥子气的污染,减少毒剂吸收,减轻对创面的损伤。有报告先用有机溶剂如汽油、乙醇、丙酮、戊烯等洗涤,再用棉球擦干,效果较好。眼污染可用2%碳酸氢钠或大量等渗液、清水冲洗。局部用0.5%氯霉素或0.1%新霉素滴眼,或涂1%丁卡因眼…  相似文献   

9.
外伤及化脓性感染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上药、换药是门诊经常进行的治疗工作.换药人员应在换药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创面处理.现浅谈几点换药体会.1 表浅创面的处理根据创口的轻重分别进行处理.若清洁的浅表伤口,包括浅表的擦伤或不需缝合的切割伤等,清创时一定要彻底,以3.5%碘酊和75%酒精消毒.有异物的创口局麻后再清除.用3%双氧水清洗后,再用生理盐水把伤口冲洗干净,然后涂以红汞或龙胆紫消毒,必要时伤口上可敷盖凡士林纱条或雷夫诺尔无菌包扎.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的:用消毒敷料包扎缝合的外科伤口常被认为是常规的无菌操作方法。伤口常常需要至少包扎3~5d。包扎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伤口避免术后细菌的感染,因为它是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来源。该研究旨在比较小儿外科伤口完全愈合前,包扎与否和局部感染的风险。方法:将有无菌外科缝合伤口的451例患儿预先随机分为接受包扎(216例)和暴露伤口(235例)两组。结果:接受伤口包扎组的儿童,发生伤口感染的有3例(1.4%),而暴露伤口组有4例(1.7%)。结论:缝合伤口后对于无菌的外科伤口,无论包扎与否,伤口感染无显著性差异。包扎清洁的外科伤口也许是不必要的。小…  相似文献   

11.
开放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急症之一,由于病情重,发展快,在抢救治疗中,护理质量将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现将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有关护理,简介如下:1保护创面和防止休克 开放性颅脑损伤,在现场急救时,应尽量保持伤员头部不动。有活动性出血时,应加压包扎,若创口较大应根据创口大小,选择酒杯,或碗扣住加压包扎,创面或伤道异物,绝不可冒然取出,也不可轻易地撼动及拔出嵌入颅腔内的致伤物,因会加重血管和脑组织损伤,导致颅内大出血。神志不清  相似文献   

12.
一、A1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计40分)1、多发性损伤时,应该首先急救的损伤是A开放性气胸B单根肋骨双处骨折C下肢开放性损伤D包膜下脾破裂E严重脑挫裂伤2、有关创伤的急救和转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外露骨折断端应及时复位B开放性伤口用无菌纱布覆盖,缠上绷带C四肢动脉大出血时可上止血带D脊柱骨折的伤员必须卧床板E已明确无颅脑及腹部内脏损伤而疼痛剧烈者,可注射止痛剂3、创伤救护中,遇到肠管脱出体外,转运前下列处理哪项最适当A立即送回腹腔,包扎伤口B缝线缝扎,将肠管固定于腹壁再行包扎C直接用急救包覆盖包…  相似文献   

13.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因致伤原因不同而产生不同种类伤口,伤口污染情况也因损伤时的环境等致伤因素不同而污染程序各异.又开放性损伤创口的处理主要是清创,其次是尽可能修复损伤的组织,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  相似文献   

14.
来我们医院急诊的开放性手外伤病人中,经常可以见到,有的用帽子、劳动手套,甚至擦机器的棉纱覆盖包扎伤口;有的用绳索、细橡胶管作为止血带绑缚伤肢,而数小时未放松过;有的注射过各类止痛药物,甚至有的向心脏内注射过强心剂的;有时也可以看到把离断的手指浸泡在生理盐水或抗菌素溶液中。上述这些做法,虽然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实际上增加了伤口污染的机会,或进一步影响伤肢血液循  相似文献   

15.
张化 《中国伤残医学》2013,(10):133-135
目的:观察碘伏清创对预防开放性创伤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将开放性创伤3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常规用0.9%生理盐水清洗患肢,选用乙醚去掉油垢,刷洗患肢至清洁,然后用3%过氧化氢、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口2~3遍,彻底清创后再次使用3%双氧水及0.9%生理盐水冲洗创口1遍,然后修复损伤组织,合并骨折者予内或外固定骨折。治疗组:在清洁患肢、用3%过氧化氢、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口2~3遍的基础上,先用3‰碘伏液浸泡创口5分钟,彻底清创、骨折及软组织修复。缝合创口前再次用3‰碘伏液浸泡创口5分钟,以替代0.9%生理盐水冲洗。所有患者术后随诊6月,观察创口感染,创口、骨折愈合情况及肌肉萎缩、疤痕增生、骨髓炎等情况的发生。结果:治疗组感染率(1.3%)低于对照组(10%),p<0.05。1期伤口愈合率(68.0%)高于对照组(50.7%),p<0.05。术后随诊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伤口愈合不良、肌肉萎缩、疤痕增生、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及骨髓炎等情况发生。结论:碘伏浸泡清创可有效减少创口感染率,提高创面1期愈合率,更有利于后期组织修复,更有利于患肢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6.
时下,养宠物之风盛行,被犬咬伤的病例屡有发生,狂犬病免疫注射成为人们关注的事情。但狂犬病免疫失效的例子,国内外常见报道,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对伤口没有及时彻底清洗咬伤或抓伤的局部应立即进行处理,以清除可能存在的狂犬病病毒。可用20%肥皂水、去污剂、40%~70%乙醇、0.01%碘液或乙醇饮料等反复冲洗之后用清水冲掉。冲洗时间不少于20分钟。深部伤口可考虑麻醉下进行冲洗,伤口处不主张缝合。包扎亦不利病毒灭活或发生引流不畅而引起脓肿。如咬伤后几小时或几日后亦不要忽视局部处理。 没有及时、全程地注射人用狂犬疫苗 我国目前使用的为原代地鼠肾组织疫苗,一般咬伤者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在急诊门诊工作,经常遇到一些外伤病人,如: 刀伤、擦伤砸伤,皮肤裂伤等开放性损伤及缝合后伤口感染 等,我们试着在换药中采用庆大霉素外敷,起到了预防伤口 感染、治疗化脓伤口的作用。 具体方法是:用0.3%双氧水冲洗伤口,待过氧化氢遇 有机物氧化发泡后,再用0.1%新洁尔灭溶液冲洗干净,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便携式创伤脉冲冲洗装置对颗粒物污染和细菌污染的清除率。方法建立兔肢体污染外伤动物模型(颗粒污染物污染及细菌污染物污染),用便携式创伤脉冲冲洗装置法(低频、高频)、橡皮球冲洗法分别冲洗伤口,然后计算颗粒污物清除率,并于受伤后和冲洗后即刻取局部组织细菌定量,计算伤口细菌残留数。结果高频组和低频组污染物清除率分别为92.50%和80.67%,橡皮球冲洗组为39.67%。在清除伤口表面颗粒污物方面,低频、高频脉冲冲洗法与橡皮球法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减少伤口表面细菌数量方面,低频、高频脉冲冲洗法与橡皮球法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携式创伤脉冲冲洗装置并不增加冲洗创口处的损伤。结论便携式创伤脉冲冲洗装置在清除颗粒污染物和细菌污染方面优于传统冲洗方法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清创缝合术是临床普通的手术,在急诊科或门诊外科基本上每天都会遇见,可是在基层医疗单位由于条件的限制或年轻医生经验不足以及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无菌观念淡薄,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正确处理或失误,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以至产生不应有的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通过本人的经验并结合有关文献,将临床常见的几种失误介绍如下。1伤口周围皮肤清洗不当为了尽量减少感染机会,去除伤口周围泥土、油污、异物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方法是用软毛刷蘸肥皂水反复刷伤口周围皮肤,必要时用汽油刷洗油污,这是最简单有效并可能减少局部细菌数量的方法,然而…  相似文献   

20.
<正> 病历摘要男患,40岁。1985年9月12日急诊入院。于入院前6小时,患者阴茎被狗咬伤,因强力撕脱,致阴茎全部皮肤、皮下组织于根部套脱,部分阴囊皮肤损伤,套脱的阴茎皮肤呈衣袖状外翻于尿道外口处,仅与包皮口有少许连接。阴茎海棉体、尿道海棉体及筋膜均裸露在外。创面溢血并有污染。治疗立即行急诊手术。彻底清创,先用无菌肥皂水刷洗周围皮肤,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分别以1‰新洁尔灭、3%双氧水及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锐性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