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76例胃癌胃镜活检与细胞学刷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胃镜活检与细胞学刷检在胃癌诊断上的价值,本文对自1988年1月~1994年6月收治的76例胃癌患者进行胃镜活检及细胞学刷检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膜活检联合胸膜刷检术对渗出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4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活检联合胸膜刷检术,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分析,刷检标本进行细胞学涂片检查以及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154例胸膜活检患者均1次取材成功,成功率为100%,病理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59例,胸膜活检恶性阳性率为38.3%。胸膜刷检脱落细胞阳性率为40.1%,胸水脱落细胞阳性率仅为30.5%,总恶性胸腔积液阳性率44.2%,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为37.0%,总病理确诊率为81.2%。结论:胸膜活检联合胸膜刷检是一种对渗出性胸腔积液诊断阳性率高,操作简单,相对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纤维胃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胃癌,现在大中型医院已普遍采用,但目前县以下许多医院尚不具备病理检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86年开始和本院胃镜室合作,对140例胃镜直视下拟诊为胃癌的患者进行活检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119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认为胃癌。其中,细胞学诊断阳性118例,阳性率99.16%,为此,我们认为胃活检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在基层医院可以代替病理检查,在大中型医院也是一种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们 1988年 9月~ 1998年 8月 ,检查胃癌 72 8例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采用胃镜活检、印检、刷检染色用 Wright-Giemsa(WG)快速染色法 ,另一组用胃镜活检法。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1 资料与方法胃镜活检、印检、刷检 ,Wright- Giem sa(WG)快速染色法6 14例 (Wright- Giem sa快速染色法为我院采用的一种染色方法 ) ,阳性 6 0 4例 ,阳性率 98.4% ;胃镜活检 HE染色共 114例 ,阳性 77例 ,阳性率 6 8%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P<0 .0 5 )。早期胃癌 5 3例 ,胃镜活检、印检、刷检 ,WG快速染色 37例 ,阳性 35例 ,阳性率 95 % ;胃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管刷检联合超声内镜对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胰管刷检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胰腺活检,对18例患者分别取细胞行HE染色。结果刷检细胞学检查敏感性72%,特异性100%;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敏感性78%,特异性100%;胰管刷检联合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敏感性88%,特异性100%,与单独胰刷检或细针穿刺活检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下胰管刷检联合EUS-FNA胰腺活检可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刷检联合术后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69例肺癌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疑是肺癌的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常规操作,行纤支镜活检、刷检,未发现病变者在影像所示病变部位行纤支镜盲刷,纤支镜检查后0.5h内留取痰一次。结果:69例肺癌中,纤支镜活检阳性者142例;刷检阳性者102例;术后痰液查脱落细胞阳性109例。结论:应用纤支镜活检、刷检联合术后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等多种手段,可提高肺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肺部纤支镜活检与刷检物涂片细胞学检查已普遍开展.这种方法提高了肺部肿瘤及可疑癌的检测率。为了探讨纤支镜刷检物涂片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上的价值,本文就我院对122例肺癌病人进行纤支镜两种检查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小探头(EBUS)联合刷检现场细胞学(C-ROSE)对肺周围型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将EBUS送至需探查部位,以获得最佳的超声图像及最佳取材位置,退出超声探头。根据EBUS进入的路径,先行刷检,将刷检所取得的细胞标本分为两份,其中一份行刷检C-ROSE评估,当刷检C-ROSE为恶性时,则停止刷检,如果为无诊断价值时则需在原部位再次刷检或换部位进行刷检或停止刷检进行下一步活检,在每一个部位刷检结束后均行经支气管肺活检。结果 59例患者中,恶性患者43例,肺活检敏感度为55.8%(24/43),刷检细胞学诊断敏感度为81.4%(35/43),两者联合可提高肺癌诊断率,刷检C-ROSE假阳性0.0%,敏感度为74.4%(32/43),刷检C-ROSE结果与刷检细胞学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值为0.902,P0.001)。病灶直径≥3 cm与3 cm的周围型肺癌刷检及联合活检的诊断率分别为88.9%和92.6%,68.8%和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叶之间刷检及联合活检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C-ROSE结果为阳性时平均刷检次数为(1.61±0.90),平均操作时间为(20.80±7.93)min;为阴性时平均刷检次数为(2.35±0.69),(26.60±7.22)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5.1%(3/59)的肿瘤患者为经刷检C-ROSE提示后更换部位取材发现。结论 EBUS联合刷检C-ROSE在肺周围型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刷检C-ROSE与最终病理结果有很好一致性,当刷检现场细胞为阳性时可减少气管镜操作时间、刷检等及其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小细胞未分化癌是恶性度高的肺癌类型,属APUD肿瘤。其生长迅速,转移早且浸润广泛诊断主要靠临床、胸片、CT扫描、支气管镜检查、及痰检等。支气管镜直视下活检诊断准确可靠[1],但因部分患者配合不佳,取材不当或因组织挤压等原因而漏诊。采用支气管镜直视下刷检细胞学与活检组织学检查同步进行有可能使其诊断敏感度提高,对此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984年~1997年在1205例内镜刷检中,细胞学与组织学共同诊断小细胞未分化癌140例。首次细胞学阳性126例,其中4例被证实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另有4例为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系统在肺癌患者支气管刷检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6例同时进行了刷检传统涂片细胞学检查,刷检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活检和/或手术)检查,计算涂片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系统(LCT)的阳性率。结果LCT诊断肺癌的阳性率为58.33%(73/126),传统涂片诊断肺癌的阳性率为33.19%(42/126),薄层液基细胞学与传统涂片的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CT是在支气管镜刷检制片、染色等方面便于实施质量控制的一项新技术,优于传统涂片检查,是一种诊断肺癌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学检查在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刷片细胞学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本文收集了纤支镜刷检细胞学及组织学活检均为恶性肿瘤 80 0例 ,探讨纤支镜刷检细胞学检查在肺癌中的应用。1 材料与方法我院 1993年 5月~ 2 0 0 1年 5月 ,纤支镜细胞学检查诊断为肺癌计 10 84例 ,其  相似文献   

12.
纤维胃镜直视下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是目前胃癌确诊的主要方法。如何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及胃镜诊断的正确性。我们从1990~1995年在胃镜活检时对怀疑胃癌的175例患者,做快速印片细胞学检查。其中发现胃癌75例。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中胆管刷检液基细胞学、DNA定量分析结果,探讨ERCP胆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及DNA定量分析在胆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ERCP胆管刷检病例同时做液基细胞学诊断及DNA定量分析,将其结果与组织学活检进行对比。结果:胆管刷检液基细胞学诊断恶性肿瘤41例,疑癌10例,核异质42例,阴性91例;DNA定量分析诊断见异倍体细胞102例,阴性82例;病理活检诊断癌90例,异型增生22例,阴性72例。液基细胞学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6.1%与70.8%。DNA定量分析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8%与95.8%。液基细胞学的诊断准确性为67.9%,DNA定量分析的诊断准确性为88.6%。DNA定量分析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度较液基细胞学诊断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及DNA定量分析联合检测能提高胆道疾病的检出率,降低漏诊及误诊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胃癌的CT诊断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胃癌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对患者的CT表现与手术所见、纤维胃镜及胃镜下活检、胃肠钡餐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能清楚地显示胃癌病变的全貌以及病变及周围脏器的关系,胃癌CT诊断准确性为71.43%。结论:胃CT检查能够发现淋巴结及脏器的转移灶,如结合纤维胃镜及胃镜下活检、胃肠钡餐等检查,能为临床及手术提供可靠的诊断及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肺部纤支镜活检与刷检物涂片细胞学检查已普遍开展,这种方法提高了肺部肿瘤及可疑癌的检测率.为了探讨纤支镜刷检物涂片细胞学检查在肺癌诊断上的价值,本文就我院对122例肺癌病人进行纤支镜两种检查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纤维支气管镜不同取材方法对肺肿瘤诊断价值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秦军  高媛  杜志强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7):695-696,699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不同取材方法对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78例经纤支镜检查病理及细胞学确诊为肺肿瘤的患者,根据其取材方法不同分为单纯钳夹活检、单纯刷检、钳夹活检加刷检、针吸活检、针吸活检加刷检、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经纤支镜肺活检加“盲刷”、经纤支镜检查前后痰细胞学涂片,对其诊断肺肿瘤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按上述方法所列顺序,其阳性率分别为78.30%、52.08%、93.02%、32.00%、62.86%、30.77%、65.52%、19.06%和56.12%。结论 根据肺肿瘤情况不同,采取不同取材方法,对肺肿瘤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联合不同取材方法比用单一取材方法诊断肺肿瘤的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支镜刷检物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9-12月于该院行脱落细胞学检测的纤支镜刷检物标本307例。记录检验结果,追溯患者临床资料(X线片,B超,CT内窥镜,病理活检,肿瘤标志物等)诊断结果,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刷检物阳性率,符合率)。结果纤支镜刷检物查脱落细胞找到可疑恶性及恶性肿瘤细胞与临床诊断恶性肿瘤符合率为71.76%(61/85),纤支镜刷检物查脱落细胞未找到可疑恶性及未找到恶性肿瘤细胞与临床未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95.95%(213/222),纤支镜刷检物查恶性肿瘤细胞的假阳性率为4.05%(9/222)、假阴性率为28.24%(24/85)。结论纤支镜刷检物脱落细胞学检测对于恶性肿瘤的筛查和辅助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胃嗜酸性肉芽肿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胃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镜病检诊断16例;另6例胃镜病检诊断为胃癌,术后病检诊断为胃嗜酸性肉芽肿并癌变;25例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均不升高。结论加强胃镜活检可提高诊断率,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支气管镜刷检、肺泡灌洗液的液基细胞学与DNA定量分析结果,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在支气管镜刷检及肺泡灌洗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支气管镜刷检+肺泡灌洗液,并进行细胞DNA定量分析与液基细胞学诊断的368例患者,将两者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支气管镜刷检细胞DNA定量分析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8%和79.8%,肺泡灌洗液DNA定量分析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8%和78.9%。液基细胞学在支气管镜刷检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8.1%和63.4%,在肺泡灌洗液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5.9%和60.8%。支气管镜刷检及肺泡灌洗液的细胞DNA定量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液基细胞学,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镜刷检、肺泡灌洗液的细胞DNA定量分析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5%和82.4%。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在支气管镜刷检和肺泡灌洗液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同时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能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降低漏诊和误诊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常规支气管镜检及支气管与肺活检、刷检和针吸细胞学、支气管肺泡灌洗等的临床应用使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难题得到了解决[1],然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经支气管活检、刷检和肺泡灌洗的确诊率分别为74%、59%和48%[2];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对直径约3cm的病灶,联合经支气管镜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确诊率也仅有5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