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发性口腔粘膜溃疡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健康家兔口腔粘膜为抗原,建立复发性口腔粘膜溃疡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免疫技术建立复发性口腔粘膜溃疡的动物模型。结果:实验动物出现口腔粘膜溃疡,在最后一次免疫注射后10天,溃疡开始增多,抗体效价显著增高,2个月后溃疡减少,抗体水平降低。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动物模型其体征表现和病理组织变化同人类复发性口腔粘膜溃疡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甘润口含片能否用于治疗口腔粘膜溃疡及口腔炎症,为其临床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小鼠扭体法、二甲苯致小鼠耳壳炎症法来了解甘润口含片的镇痛、抗炎作用;应用家兔口腔溃疡模型观察甘润口含片促进口腔粘膜溃疡的愈合作用。结果:甘润口含片具有镇痛、抗炎、促进口腔粘膜愈合的作用。结论:甘润口含片可以用于治疗口腔粘膜溃疡及口腔炎症的临床实验。  相似文献   

3.
口腔粘膜感染后常形成溃疡,且不易愈合,影响饮食,病人常感痛苦。我们用甲硝唑片外用治疗口腔粘膜感染24倒,18例在三日内痊愈。治愈率75%。用法:每次进食后,先将溃疡面用双氧水清洗,然后将甲硝唑1片加VB21片压碎后取适量散于溃疡面上,再用棉球盖在其上。病例:王某,口唇外伤后感染,粘膜有0.6×1.3cm溃疡面,17天连续用抗生素治疗,外用双氧水,龙胆紫等均无效,经用甲硝唑片外涂,仅两天愈合。口腔内的环境适于某些厌氧菌生长。甲硝唑有抗厌氧菌的作用,但口服常用胃肠道及其它不良反应。因此,小面积的口腔粘膜溃疡局部用药即…  相似文献   

4.
口腔粘膜结核较少见,但近几年来有增加趋势。我科1990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口腔粘膜溃疡型结核病11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诊断标准:①口腔粘膜溃疡(表浅豆状或伴有肉芽组织片状溃疡)。②溃疡局部直接涂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康片对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胃粘膜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康片低剂量组、复康片高剂量组共4组,每组12只。实验第90天,处死所有大鼠。取胃组织在光镜下观察胃粘膜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胃粘膜萎缩、腺体减少、胃粘膜上皮细胞水肿,粘膜下层组织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炎细胞浸润,浅表渍疡形成。部分腺体发生肠上皮化生。中药复康片低剂量组表现胃粘膜上皮细胞轻微水肿,偶见浅表溃疡形成,并可见粘膜下层组织轻微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可见炎细胞浸润。中药复康片高剂量组表现胃粘膜上皮细胞轻微水肿,未见浅表溃疡形成,粘膜下层组织轻微水肿,毛细血管无扩张充血。仅粘膜固有层见少量炎细胞浸润。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效果要好于低剂量组。结论:复康片可预防卡马西平对胃粘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肌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肌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愈合过程,以寻求修复口腔粘膜缺损的好方法。方法:6只实验兔造成口腔粘膜缺损,用胸骨乳突肌瓣移植修复缺损区,对肌组织瓣的愈合分别于术后1,2,3,4,8,12周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露于口腔内的肌组织瓣表面3-4周后上皮化愈合,愈合后的修复性粘膜呈粉红色,光滑,类似正常口腔粘膜上皮,但有轻度瘢痕,结论:无覆盖的肌组织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能完全一层平滑的修复性粘膜覆盖,此法可减少病人供区皮肤缺损畸形,不影响美观,为口腔粘膜缺损修复提供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病常伴有肠外多系统多器官或组织损害。其发生机理多认为与免疫机制,尤其是与自身免疫参与有关,因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口腔、粘膜病变克隆病时常伴有牙龈、口腔及胃粘膜损害。牙龈呈弥漫性卡他性炎症,具有瘀滞性充血、乳头水肿、增生、瘙痒、器械接触时易出血等特点。口腔粘膜损害表现为:颊部粘膜及舌侧表面和口腔底部有肿胀、结节、疼痛感及溃疡。溃疡及结节的特点:常分布在粘膜皱褶间凹陷处,呈线形或阿弗他样溃疡,边缘增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口腔修复膜用于口腔粘膜缺损修复临床效果。方法:口腔粘膜缺损应用口腔修复膜修复24例,术后随访6~12个月,评价外形、弹性等功能。结果:口腔粘膜缺损24例应用口腔修复膜术后均成活,区域包括颊、舌、口底、腭、上唇粘膜、上下颌牙龈。均顺利愈合无脱落,口底区修复膜因收缩发生轻度舌粘连2例,腭部小面积洞穿2例。结论:口腔修复膜是修复口腔内不同部位粘膜缺损的好材料。用于口腔粘膜缺损修复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明显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9.
作者应用复方涂膜剂治疗口腔粘膜溃疡性疾病217例,经临床追踪观察,总有效率为94.9%,表明复方涂膜剂具有明显的消炎止痛、祛腐生肌、促进溃疡愈合之功效,是较为理想的口腔粘膜溃疡性疾病的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0.
朱越广  赵华婷  李玛 《广东医学》2000,21(5):377-378
目的 探讨EB病毒与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RAU患者的怕期粘膜损害、间歇期愈合粘膜标本各80例的EBV-DNA,并以60例健康口腔粘膜作对照。结果 EBV-D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RAU组溃疡期粘膜损害为39%(31/80),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粘膜的8%(5/60)(P〈0.05)。间歇期愈合粘膜为11%(9/80),低于溃疡期粘膜损害(P〈0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用黄芪、黄蜀葵花等制成的口乐药膜治疗人及动物的口腔粘膜溃疡的临床观察和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口乐药膜有良好的去除坏死组织、减轻炎症程度、促进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临床上有明显的消炎止痛、去腐生肌和促进溃疡愈合之功效  相似文献   

12.
牙周脓肿     
一、口腔及牙周组织的一般介绍口腔与外界接触频繁,所以口腔中存在有各种细菌,其中一部分细菌长期寄居口腔,称为口腔长住菌。这些细菌包括致病力很强的链球菌、葡萄球菌、梭形杆菌及文森氏螺旋体等。皮肤或身体其他部位组织如果遭受这些细菌的侵袭,常常发生严重炎症,但口腔粘膜受伤时虽然处在这些细菌的包围中,却很少并发感染,而能迅速愈合,这是因为口腔粘膜有特殊的免疫性。感染侵入口腔粘膜的途径往往不是通过受伤的粘膜,而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伤,可自愈,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粘膜,发生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蓝色假膜溃疡,边界清楚,周围粘膜红而微肿,局部灼痛为主要特征。不少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溃疡面积增大,数目增多,疼痛加重,愈合期延长,间隔期缩短等,影响食和说话。笔者用西瓜霜喷剂加激素粉末局部涂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发现该法止痛迅速,可使病程缩短,效果良好,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复发性口疮是指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包括轻型口疮、腺周口疮、口疤性口炎、白塞氏综合征四型。本病以口腔粘膜溃疡疼痛为显著特点,腺周性口疮常伴有淋巴结肿大,发烧、流涎等,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且病程长,无特效药物治疗。其组织病理表现:早期固有层及邻近上皮内、血管周围有密集的淋巴、单核细胞浸润,随后变化为多形核白细胞和一些浆细胞浸润,上皮溶解后形成溃疡。大有层胶原纤维水肿、变性、破坏甚至消失。毛细血管充血,管腔闭塞形成局限性坏死区。其病因不十分明了。  相似文献   

15.
口乐药膜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用黄芪、黄蜀葵花等制成的口乐药膜治疗人及动物的口腔粘膜溃疡的临床和组织和病理学研究发现,口乐药膜有良好的去除坏死组织、减轻炎症程度、促进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临床上有明显的消炎止痛、去腐生肌和促进溃疡愈合之功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肿瘤化疗技术的进步,抗癌药物不断涌现,使肿瘤的疗效有所提高。然而多数抗癌药物在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器官也有损害或毒性作用,如抗代谢类的抗癌药物,在大剂量应用时常引起严重的口腔炎,表现为粘膜充血、出血、水肿、炎症、溃疡形成。近几年来,在本科化疗后引起严重口腔炎的有11例,经精心护理,恢复较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应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加强对口腔粘膜的观察,每日检查病人的口腔粘膜,嘱病人用软牙刷刷牙,用石蜡油涂口腔粘膜防止干裂。(2)根据药物的性质,注意给药的剂量…  相似文献   

17.
分离上皮的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诊断口腔天疱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口腔粘膜损害缘分离的上皮组织作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探讨应用该技术诊断天疱疮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2例口腔寻常型天疱疮,从患者口腔粘膜损害缘分离上皮,制成冰冻切片作为DIF的底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TTC)标记的兔抗人抗体染色检查,并与同一患者经传统活检取材的粘膜组织(含部分粘膜下层的完整粘膜块)的DIF检查作比较。结果:分离上皮的DIF,22例全部有IgG沉积在棘细胞间,并有3例  相似文献   

18.
口腔不良修复体及其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洪义文 《海南医学》2003,14(7):57-58
临床中 ,常遇到一些在不良私人诊所、游医处镶的假牙 ,它们通常是利用快速的方法、采用低廉的材料所做成的不良修复体 ,用自凝塑料或锤造无缝冠将多个余留牙联成一组多单位长桥以修复口腔内任何位置的缺失牙。口腔不良修复体给口腔组织造成的危害和临床表现及其处理方法如下 :1 临床表现1)牙槽嵴粘膜创伤 :患者以咬合时牙槽粘膜疼痛为主诉前来就诊。口腔检查可见不良修复体 ,轻者口腔粘膜红肿 ,重者可有较深的创伤性溃疡 ,并有组织增生。取下了不良修复体 ,嘱患者保持口腔卫生并用漱口液观察治疗一周后复查 ,如增生明显或无愈合倾向溃疡应…  相似文献   

19.
<正> 消化道吻合口的愈合过程是外科医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消化道各部分结构类似,其吻合口的愈合过程大致相同。一、消化道吻合口愈合过程中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吻合部位的组织病理学愈合过程可分为三期。一期:炎症水肿期,为术后0~4天,此期可见吻合部位出血、水肿和纤维蛋白沉积,有明显中性粒细胞和其它炎症细胞渗出,这一过程在术后24~48小时达到高峰,随后内翻肠壁固有肌层开始溶解,并发生广泛炎症反应,部分坏死脱落。术后第4天,增生的肉芽组织自粘膜至浆膜面填满吻合部位的缺损。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口腔粘膜溃疡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反复发作,长期不愈。本病目前的治疗有中西医两种方法及全身与局部治疗两个方面,而局部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消炎、止痛,以及促进溃疡愈合等〔1〕。本文探讨纯中药制剂养阴生肌膜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