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8、IL-12及TNF-α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2例合并肾脏损害)以及3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IL-8、IL-12及TNF-α水平,分别比较急性期和缓解期以及有无合并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L-8、IL-12与TNF-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HSP患儿血清IL-8、IL-12与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肾损害HSP与紫癜性肾炎(HSPN)组血清IL培、IL-1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HSPN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HSP血清TNF-α水平与IL-8正相关(r=0.524P〈0.01)。HSP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IL-12正相关(r=0.670,P〈0.01)。结论细胞因子IL-8、IL-12及TNF-α可能参与HSP/HSPN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吴庆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60-336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清白三烯B4(LT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及其在HSP发病与肾损害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分别检测40例HSP患儿、30例HSPN及20例健康儿童血清LTB4 、IL-6、IL-8与TNF-α水平,分析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HSP、HSPN患儿血清LTB4、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儿童(t=4.72,4.56,4.73,5.12,5.66,5.57,5.78,6.11,均P<0.05);HSPN患儿其血清LTB4、IL-6、IL-8、TNF-α水平高于HSP患儿(t=3.34,3.56,4.11,3.56,均P<0.05).结论 LTB4、IL-6、IL-8、TNF-α在儿童HSP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测定上述指标对小儿HSP的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尤宁 《河北医药》2011,33(17):2616-2617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血浆白介素(IL)、干扰素-γ(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有肾功能异常,并与60例健康儿童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4、IL-12、IFN-γ和TNF-α。结果HSP组的IL4和TNF-α明显升高,IL-12和IFN-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有肾损害患者的IL-4、IL-12和IFN-γ与无肾损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害患者的TNF-α水平浓度明显升高,与无肾损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4、IL-12、IFN-γ和TNF-α可能参与了HsP的发病进程,TNF-α与HsP肾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过敏性紫癜患儿65例(HSP组);其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 51例,无肾损害者14例(HSP单纯型).51例HSPN患儿分为:孤立性血尿或孤立性蛋白尿18例(HSPN 1型),血尿和蛋白尿14例(HSPN 2型),急性肾炎型11例(HSPN 3型),肾病综合征型8例(HSPN 4型).对照组为我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19例.分别测定血浆TM、vWF、IL-8水平,分析血浆TM、vWF、IL-8与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 HSP组血浆TM、vWF、Ⅱ-8高于对照组(P<0.05),HSPN 2、3、4型患儿血浆TM、vWF、IL-8明显高于单纯型(P<0.05).结论 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TM、vWF、IL-8水平随着临床分型不同而变化.联合测定有助于紫癜性肾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7例活动期UC患者(其中轻度15例、中度18例和重度14例),21例缓解期UC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8和TNF-α水平.结果 活动期UC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分别为(58.3±11.6)、(62.1±10.8)ng/L,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缓解期UC患者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重度活动期UC血清IL-8和TNF-α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活动期UC,中度活动期UC血清IL-8和TNF-α水平高于轻度活动期UC,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和TNF-α参与了UC的炎性过程,检测血浆IL-8和TNF-α可作为判断UC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变化及其在HSPN肾脏病理损害中的作用。方法:32例HSP患儿、38例HSPN患儿和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比较其与HSPN患儿肾脏病理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HSP、HSPN患儿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HSPN组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高于HSP无肾损害组(P<0.01)。2.HSPN组患儿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变化与其肾脏病理损害评分呈正相关(P<0.01)。3.HSPN组患儿血浆TNF-α水平和TGF-β1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TNF-α和TGF-β1水平升高参与了HSPN的发生、发展过程,且与临床肾脏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检测患儿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对于估计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过敏性紫癜皮肤型(HSP)组3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抽取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数。 HSP组和HSPN组在急性发作时、治疗前抽血检测IL-17水平和Th17细胞数。结果 HSP组和HSPN组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数及IL-17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但HSPN组患儿Th17细胞数和IL-17水平与HSP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浆IL-17水平增高,Th17细胞功能增强;Th17细胞和IL-17共同参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血浆IL-17水平是HSP活动的指标之一,并且可能成为HSP早期的重要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IL-6、IL-8和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儿科中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酮、西咪替丁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孟鲁司特口服药物.比较两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IL-6、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痊愈率(30%)、显效率(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7.5%比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孟鲁司特能够明显降低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孙兴珍  田向阳  朱从龙 《河北医药》2012,34(24):3708-3709
目的探讨血、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6例HSP患儿的血、尿TNF-α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与3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SP患儿血、尿TNF-α及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5,19.16,13.14;P均<0.01);肾损害组血、尿TNF-α及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2,8.09,7.92;P均<0.01);血、尿TNF-α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6,0.66;P均<0.01)。结论 TNF-α可能参与HSP及其肾损害的发病过程,TNF-α水平增高可作为儿童HSP早期肾损害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治疗前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TNF-α表达的变化,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HSP患儿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细胞因子的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L-10、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急性期患儿血清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活血化瘀中药对HSP患儿血IL-10、TNF-α有调节作用.②HSP患儿血IL-10、TNF-α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蔡晋  徐美玉 《江苏医药》2012,38(14):1646-1648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患儿65例(HSP组);其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51例,无肾损害者14例(HSP单纯型)。51例HSPN患儿分为:孤立性血尿或孤立性蛋白尿18例(HSPN 1型),血尿和蛋白尿14例(HSPN 2型),急性肾炎型11例(HSPN 3型),肾病综合征型8例(HSPN 4型)。对照组为我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19例。分别测定血浆TM、vWF、IL-8水平,分析血浆TM、vWF、IL-8与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 HSP组血浆TM、vWF、IL-8高于对照组(P<0.05),HSPN 2、3、4型患儿血浆TM、vWF、IL-8明显高于单纯型(P<0.05)。结论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TM、vWF、IL-8水平随着临床分型不同而变化。联合测定有助于紫癜性肾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含量对支原体肺炎(MP)患儿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符合《实用儿科学》入选标准的MP患儿36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36例正常儿童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同时抽取其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TNF-α、IL-6、IL-8的含量。将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8的含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IL-6、IL-8的检测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的数值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5例患儿经X线检测显示肺部纤维化,检测其血清TNF-α、IL-6、IL-8的明显高于未发生纤维化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IL-6、IL-8在肺炎支原体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异性诊断作用,与肺部是否伴有纤维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对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黏膜内胃泌素(Gas)和核因子-кB(NF-кB)在溃疡3、8、25d时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TNF-α、IL-8在溃疡3、8、25d时的含量;并测定黏膜下炎细胞数、胃液量和胃液pH在溃疡3、8、25d时的量。结果:3d组的胃泌素积分光密度、核因子-кB积分光密度、TNF-α含量、IL-8含量、炎细胞数和胃液量高于8d组,8d组高于25d组;3d组的胃液pH低于8d组,8d组低于25d组。结论:胃酸分泌减少,导致炎症减弱,再通过某种机制引起NF-кB减少,进而使TNF-α和IL-8减少,TNF-α和IL-8减少又使炎细胞减少,导致溃疡逐渐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白介素-17(IL-17)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92例初发HSP患儿按尿常规结果分为HSP组(68例)和HSPN组(24例),将68例HSP患儿依据临床表现分为单纯型、关节型、腹型及混合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L-17和MMP-9的水平,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CysC),分析血清IL-17与MMP-9相关性,及其IL-17、MMP-9与CysC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儿急性期IL-17、MMP-9和CysC高于对照组( P <0汉.05);HSPN组急性期患儿IL-17、MMP-9和CysC高于HSP组( P <0.05);HSP组各型之间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HSP组中混合型MMP-9水平高于单纯型、关节型和腹型( P <0.05);单纯型、关节型、腹型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经相关分析,HSP急性期患儿IL-17、MMP-9水平分别与CysC呈显著正相关( P <0.01);HSP急性期患儿IL-17水平与MMP-9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05);2组患儿恢复期IL-17和MMP-9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 P <0.05);HSPN组患儿恢复期IL-17和MMP-9水平仍然高于HSP组( P <0.05)。结论 IL-17和MMP-9可能参与HSP急性期血管内皮细胞炎性以及肾脏损伤的机制,对HSP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对早期诊断紫癜性肾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杰  张剑白 《中国医药》2007,2(5):265-266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患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探讨其在早期诊断小儿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3例患儿分3组:HSP组为尿常规多次检查阴性的过敏性紫癜病例20例;HSPN组为尿常规检查阳性的过敏性紫癜病例13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用ELISA法,成批检测尿RBP,用免疫浊度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同时做尿肌酐的测定,以免因尿浓缩造成结果波动,结果用蛋白/肌酐(p/c)比值表示。RBP〉26.2mg/mol Cr时为异常。结果HSP组尿mALB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尿R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尿RBP和mAL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N组尿RBP高于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尿常规及尿RB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尽管尿常规正常,肾小球功能正常,其近端肾小管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而紫癜性肾炎肾小管损害更明显,尿RBP较尿常规敏感性更高。尿RBP可做为早期诊断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作用.方法:3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者的PBMCs,均分空白对照、地塞米松和染料木黄酮3组进行研究.NF-κB表达由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NF-α含量由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哮喘患者PBMCsNF-κB胞核染色阳性率及培养上清TNF-α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染料木黄酮抑制哮喘组NF-κB高表达及TNF-α高分泌,与哮喘空白对照组比较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抑制作用弱于地塞米松,且哮喘染料木黄酮组PBMCs NF-κB胞核染色阳性率与TNF-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哮喘患者NF-κB表达增高,TNF-α分泌增多.染料木黄酮可抑制哮喘患者PBMCs NF-κB的高表达及TNF-α的高分泌,对哮喘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及FEV1/FVC值.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TNF-α、IL-6、IL-8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炎症反应,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探讨IL-8、TNF-α水平与HIE和HIE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HIE患儿(其中轻度18例、中度14例、重度13例)和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IL-8、TNF-α水平,复查HIE患儿治疗后的血清IL-8、TNF-α。结果HIE患儿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恢复期血清IL-8、TNF-α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IL-8、TNF-α可能参与了HIE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其水平变化与HIE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IL-8、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5例AA患者及30名健康人血清中IL-8、TNF-α水平.结果 血清IL-8、TNF-α水平AA组及急性AA(AAA)亚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AA(CAA)亚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A亚组明显高于CAA亚组(P<0.05).AA组血清IL-8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682,P<0.05).结论 A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IL-8和TNF-α过量分泌可能在AA特别是在AAA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子宸  吴棣  王刚  李永刚  刘少斌  张献彩 《安徽医药》2015,19(12):2288-2291
目的:探讨金纳多注射液对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 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将24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 Control)、脂多糖组( LPS)和金纳多处理组( GBE)。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 LPS)的方法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每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B( TNF-αB)和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大鼠血清中TNF-αB含量升高(P<0.05),肺组织中NF-κB表达增加(P<0.05);与脂多糖组相比,金纳多处理组大鼠血清中TNF-αB含量减少(P<0.05),肺组织中NF-κB表达减少(P<0.05)。结论金纳多注射液可有效减轻ALI时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大鼠体内TNF-α含量、减少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