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新社  杨珂  李遂一 《中国药业》2009,18(14):30-31
目的建立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中更昔洛韦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更昔洛韦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95:5),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1.0mL/min。结果更昔洛韦进样量在0.5986~1.596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0.27%(n=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中更昔洛韦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更昔洛韦乳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更昔洛韦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更昔洛韦为原料制备更昔洛韦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更昔洛韦的含量,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该制剂中主药更昔洛韦的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为0.15%(n=9)。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适用于医院制剂室配制和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
喻德雅  刘凤琴  杨常成 《中国药房》2010,(25):2363-2365
目的:制备更昔洛韦阴道栓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明胶等为基质、更昔洛韦为主药制备栓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更昔洛韦的含量。结果:所制栓剂类白色透明鸭嘴形栓剂,软硬度合适;鉴别、检查等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相应规定;更昔洛韦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2.0~90.0 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0.58%,n=9)。结论:更昔洛韦阴道栓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
更昔洛韦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素慧  任斌  熊建华  孙丽蓉 《天津药学》2006,18(1):17-18,73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N定配伍后6h内更昔洛韦的含量变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莪术油中莪术醇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和微粒的变化。结果:在4.25和37℃条件下,6h内配伍液全部澄明,pH值、微粒均无明显变化。更昔洛韦的含量〉99%,莪术醇含量〉94%。结论:更昔洛韦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6h内稳定。  相似文献   

5.
吴畏  陈雅  余颖 《医药导报》2011,30(2):236-238
目的建立复方更昔洛韦乳膏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双波长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更昔洛韦和甲硝唑的含量,并用初均速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更昔洛韦和甲硝唑的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均良好,复方更昔洛韦乳膏在室温下密闭保存,有效期为1 a。结论复方更昔洛韦乳膏性质稳定,制备简便,质控方法可靠,适于医院制备。  相似文献   

6.
复方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励  刘清红 《医药导报》2006,25(8):819-820
目的考察不同条件下更昔洛韦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制备复方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建立更昔洛韦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标准,考察影响稳定性的因素,通过加速实验和长期实验考察该注射液的性状、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变化。结果更昔洛韦对光、热稳定性较好。结论更昔洛韦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处方合理,质量稳定,有效期可定为2a。  相似文献   

7.
HPLC测定注射用更昔洛韦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HPLC检测注射用更昔洛韦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2nm,考察了方法的线性范围、回收率、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等指标。结果 线性范围是20~70μg/ml(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0.72%),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检测注射用更昔洛韦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更昔洛韦β-环糊精包合物,以提高更昔洛韦的水溶性和稳定性。方法:以更昔洛韦的包合率为指标,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更昔络韦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单因素考察,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验证包合物。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更昔洛韦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1:10,包舍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60min,更昔洛韦包合率约为80.6%。溶解度试验结果显示,形成包合物后药物的溶解度从3.23mg·mL^-1增加至34.22mg·mL^-1结论:本研究中更昔洛韦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简便易行,具有开发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口服制剂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吴畏  陈雅  余颖 《中国药师》2011,14(2):280-282
目的:制备复方更昔洛韦乳膏,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拟定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采用双波长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更昔洛韦和甲硝唑的含量,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更昔洛韦和甲硝唑的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均良好。结论:复方更昔洛韦乳膏性质稳定,制备简便,质控方法可靠,适于医院制备。  相似文献   

10.
更昔洛韦乳膏中更昔洛韦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更昔洛韦乳膏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更昔洛韦的含量。结果更昔洛韦在2-32 mg.L^-1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675C+0.0035,r=0.9 999;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为0.99%(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更昔洛韦乳膏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获得优化的更昔洛韦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考察更昔洛韦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主药的含量及其降解情况,获得处方的组成以及生产工艺。结果:获得了优选的更昔洛韦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处方与制备工艺。结论:该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2.
更昔洛韦凝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更昔洛韦凝胶剂。方法 以卡波普水凝胶为基质制备更昔洛韦凝胶剂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 ,并进行稳定性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更昔洛韦在 2 5 2nm处有最大吸收 ,在 4~ 16 μg ml浓度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更昔洛韦凝胶剂性质稳定 ,皮肤刺激性小 ,制备简单 ,易于质量控制 ,适用于医院配制。  相似文献   

13.
张红  刘祖雄  张孟佑 《中国药师》2009,12(5):606-60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更昔洛韦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色谱柱(125mm×4.0mm,5μm);以甲醇-水(7:9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52nm。结果:更昔洛韦的线性范围为2.0~90.0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5%(n=9)。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更昔洛韦凝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陆连英  郑芳  李志浩 《中国医药》2010,5(7):629-631
目的 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液用更昔洛韦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20±1)℃]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炎琥宁与更昔洛韦配伍后0~8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 检测波长为251 mm,炎琥宁的平均回收率为99.8%,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4%(n=9),更昔洛韦的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68%(n=9).8 h内配伍液的颜色、pH值以及炎琥宁与更昔洛韦的含量均变化较大.结论 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液用更昔洛韦不可以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更昔洛韦凝胶剂.方法以卡波普水凝胶为基质制备更昔洛韦凝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稳定性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更昔洛韦在252nm处有最大吸收,在4~16μg/ml浓度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更昔洛韦凝胶剂性质稳定,皮肤刺激性小,制备简单,易于质量控制,适用于医院配制.  相似文献   

16.
更昔洛韦凝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更昔洛韦凝胶剂。方法 以卡波普水凝胶为基质制备更昔洛韦凝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稳定性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更昔洛韦在252nm处有最大吸收,在4-16μg/ml浓度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更昔洛韦凝胶剂性质稳定,皮肤刺激 性小,制备简单,易于质量控制,适用于医院配制。  相似文献   

17.
洛韦滴眼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锡华 《医药导报》2006,25(9):0947-0947
目的制备更昔洛韦滴眼液。方法建立更昔洛韦滴眼液的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更昔洛韦的含量。结果更昔洛韦在4~16 μg·mL 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053 17C+0.010 4,r=0.999 9;平均回收率99.83%(RSD=0.45%,n=5)。结论该滴眼液质量稳定;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含量中更昔洛韦的方法。方法:采用Dikma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以甲醇-水(8∶9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2nm。结果:更昔洛韦在10.16~60.96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进样重复性RSD为0.40%(n=5),平均回收率为99.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中更昔洛韦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HPLC法测定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中更昔洛韦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大赢  张传霞  张杰 《齐鲁药事》2007,26(4):220-221
目的建立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中更昔洛韦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更昔洛韦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检测波长为252nm,流速1.0mL·min-1。结果HPLC法测得更昔洛韦在32.3968~48.595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28%。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中更昔洛韦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及α-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疗效。方法将45例确诊为IM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应用更昔洛韦联合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18例单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更昔洛韦联合旷干扰素治疗组总有效率96.2%,高于单用更昔洛韦治疗组总有效率94.4%,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肯定,联合应用α-干扰素并未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