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化痰降压方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病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全部病例按危险分层及个体化予西药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降压方,6wk后观察患者的血压、中医症状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5%,观察组总有效率82.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降压方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连东辉 《河南中医》2012,32(7):913-914
目的:观察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肥胖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痰湿壅盛型肥胖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加服加味温胆汤,日1剂,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 (P <0.05);治疗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63.33% (P <0.05).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温壅盛型肥胖性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痰安神熄风方治疗老年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治疗前测血压,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3周后进行血压、症状疗效评定。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0%,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症状积分值改善也较显著。结论:化痰安神熄风方对老年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疗效较佳,配合安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2例采用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对照组62例单纯用中医药治疗。2组均5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血压、症状变化。结果降压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88.71%,对照组总有效率67.74%;临床症状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70.9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症状、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同时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24小时动态血压的改善情况。结果①降压疗效:治疗组改善24小时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对舒张压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②.症状积分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χ2=4.319,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中医辨证属痰湿壅盛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疗效确切,且能明显改善眩晕、头重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化痰通络法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探讨化痰通络法治疗痰湿闭阻型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一 二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对比现察。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56、67%(P<0.005)。结论:化痰通络法能有效地降低血压,改善症状,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辽宁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且中医辨证为痰湿壅盛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予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服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加减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痰湿壅盛证主症评分以及患者BM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降压有效率88.4%,显著优于对照组69.8%(P 0.05);治疗组24 h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痰湿壅盛证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B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药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证较单纯应用西药降压疗效更加显著,可有效降低24 h平均动脉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有效减轻患者体质量,降低患者体质量指数。  相似文献   

8.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梅 《北京中医药》2008,27(5):363-365
目的 观察加昧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临床症状及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方药对临床症状眩晕、头沉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辅助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共96例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病患者纳入观察,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对照组2组均服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30 d,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及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率及血压控制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辅助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征候,与西药协同治疗高血压,较单用西药降压有更好的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10.
周红梅 《北京中医》2008,(5):363-365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临床症状及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方药对临床症状眩晕、头沉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将其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降压疗效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可行性较强,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而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寿比山对不同中医辨证类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刘望乐 《中医杂志》2002,43(6):455-456
目的:研究吲达帕胺(寿比山)对不同中医辨证类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辨证标准,将2000年10月~2001年8月我病区收治的高血压病住院患者67例,分为阴虚阳亢组30例,痰湿壅盛组37例,全部服用寿比山,经治疗4周评定结果。结果:降压显效19例,有效19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56.72%。阴虚阳亢组30例,降压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26.67%,痰湿壅盛组37例,降压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08%。痰湿壅盛组有效率与总体相比,痰湿壅盛组与阴虚阳亢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提示中医辨证分型具有客观性、可操作性。据此应用西药降压,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刮痧联合艾灸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Ⅰ、Ⅱ级痰湿壅盛型E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高血压病常规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刮痧和艾灸辅助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降压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 0%(27/30),对照组为83. 3%(25/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 3%(28/30),对照组为70. 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刮痧联合艾灸作为辅助疗法可有效降低痰湿壅盛型EH患者的血压,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赵锡民 《辽宁中医杂志》2012,(10):1995-1996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化痰除湿方对高血压病辨证属痰湿壅盛证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的改善作用。方法:入选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海捷亚,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痰除湿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两组在降低血压疗效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但是在改善SBP与DBP具体数值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较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眩晕、头痛、失眠的各自积分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中药化痰除湿方配合海捷亚能更好地降低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眩晕、头痛及失眠的症状更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柴苓降压汤治疗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病的疗效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 :将120例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柴苓降压汤,对照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及后第4、第8周血压的变化和中医症候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能够有效改善血压,在第4周时起效明显(P0.05,或P0.01);且能够改善中医证候评分(P0.05,或P0.01)。结论 :柴苓降压汤对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的患者降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半夏葛根通脉汤配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痰湿壅盛型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痰湿壅盛型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治疗原则服用雷米普利、非洛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葛根通脉汤,两组连续治疗28天。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疗效指数差异性比较(t≈6.63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葛根通脉汤治疗2级高血压病,能明显提高显效率和临床症状疗效。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从脾论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锁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1):2100-2100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2例,对照组70例,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口服卡托普利片,治疗组加服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中医养生指导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卡托普利片10 mg、替米沙坦片4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同时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和中医养生指导,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临床症状、证候的改善、中医养生知晓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血压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87.1%;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眩晕、头重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头痛和胸闷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证候积分值改善总有效率为90.3%;中医养生知晓率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提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中医辨证属痰湿壅盛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疗效确切,且能明显改善眩晕、头重等临床症状和提高对中医养生指导的认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把80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降压治疗,干预组加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干预,14d为1个疗程。结果:干预组的降压效果及改善临床症状均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不仅可以降低病人血压,而且能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湿壅盛型或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原有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除口服原有基础药物治疗外,痰湿壅盛型取人迎、太冲、足三里和曲池平补平泻,阴虚阳亢型取人迎、太冲、太溪和内关平补平泻,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6周.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的降压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高血压病降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