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凯 《中外医疗》2013,(30):2-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6例产妇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评价麻醉效果,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临床应用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04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则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52例患者采取罗哌卡因行剖宫产麻醉,研究组52例患者采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剖宫产麻醉。对两组产妇的临床麻醉起效时间、剖宫产手术时间、麻醉镇痛时间以及新生儿评分情况作出记录、分析与比较,同时记录并对比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剖宫产手术时间、麻醉镇痛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产妇采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麻醉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13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麻醉用药为罗哌卡因,观察组63例麻醉用药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比较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满意度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为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麻醉起效快,镇痛满意度高,且安全性可靠,是临床更好的麻醉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使用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共3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4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产妇生命体征等情况。结果①观察组镇痛后5min、10min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产程、产妇生命体征、剖宫产率、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分娩镇痛中,镇痛效果明显,对于分娩过程中产妇和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研究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防控产妇宫颈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3月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的6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未镇痛组)和观察组(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组).每组各30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水肿发生率、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干预前后的宫颈微循环状态。结果观察组宫颈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程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的宫颈微循环状态也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镇痛在防控产妇宫颈水肿中的效果较好.且可有效缩短产程及改善宫颈微循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阶梯式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和阴道分娩禁忌症足月妊娠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I组(对照组)始终应用0.15%的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Ⅱ组(阶梯镇痛组)在产妇宫口〈3cm时应用0.075%的罗哌卡因+O.5μg/ml。的舒芬太尼,待产妇宫口≥3cm时应用0.15%的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记录两组产妇各时点的VAS评分,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Bromage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各时点的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Ⅱ组潜伏期比I组时间短(P〈0.05),缩宫素使用率低,产妇运动阻滞轻微。结论:产程潜伏期应用0.075%的罗哌卡因+0.5μg/mL的舒芬太尼,活跃期应用0.15%的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阶梯分娩镇痛对产妇子宫收缩干扰小,产程影响小,运动阻滞轻微,适合潜伏期就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探讨国产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产科采取无痛技术分娩的1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产妇均采用国产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产妇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产妇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镇痛效果、产时疼痛评分、产程时间、阴道自然分娩率、出血量、产后下肢肌力、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其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其产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自然分娩率、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产后下肢肌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无痛分娩中,采取国产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可促使麻醉药物快速起效,维持长时间镇痛效果,有利于减轻分娩疼痛,促进产程进展,且不会对产妇阴道自然分娩率、出血量、产后下肢肌力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熹  和儒林  许峰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9):86-87,9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合用罗哌卡因硬腰联合阻滞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96例足月、单胎、拟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3μg舒芬太尼混合3mg罗哌卡因硬腰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6μg舒芬太尼阻滞麻醉,观察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作用维持时间、各时间点VAS评分情况、各产程所需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产程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瘙痒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舒芬太尼合用罗哌卡因硬腰联合阻滞用于无痛分娩,具有镇痛效果好、起效时间快、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无痛分娩镇痛药物选择的一种较佳方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剖宫产的孕妇7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5)。研究组给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独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2组镇痛效果、麻醉前后血压心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肌松效果、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前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手术开始时研究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镇痛效果较好,对产妇血压心率影响较小,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并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90例。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的麻醉药物采用0.75%罗哌卡因10 m L,B组麻醉药物采用0.75%罗哌卡因10 m L与舒芬太尼10μg,C组麻醉药物采用0.75%罗哌卡因10 m L与舒芬太尼20μg。观察并比较三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术中肌松等级、取胎时VAS疼痛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同时观察娩出时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B组与C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快于A组(P0.05或P0.01),而C组较B组起效更快(P0.05);B组与C组镇痛持续时间均长于A组(P0.05或P0.01),而B组与C组镇痛持续时间相当(P0.05);B组与C组取胎时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或P0.01),而C组较B组VAS评分更低(P0.05);三组孕妇Bromage评分、术中肌松评分、新生儿娩出1 min、5 min时Apgar评分、术后并发症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0.75%罗哌卡因复合20μg舒芬太尼能取得最好的麻醉效果,产妇感觉与运动阻滞快、镇痛持续时间长、取胎时VAS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在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l02/2012—10月作者医院入院治疗的124例进行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剖宫产,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进行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情况,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相关指标,两组麻醉方案的临床效果和新生儿的Apgar评分,并比较两组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输液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镇痛方案对新生儿的影响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牵拉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更快的达到阻滞效果,麻醉效果更佳,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明显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少,明显好于单纯的连续硬膜外麻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镇痛在镇痛分娩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2011年5月~2013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单胎头位且足月的初产妇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孕妇随机分成3组,每组24例。3组分别给予舒芬太尼剂量为2μg(A组)、4μg(B组)和6μg(C组)。于L2~3行腰硬联合穿刺,成功后鞘内注射各组拟定剂量的舒芬太尼和2.5mg的罗哌卡因。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并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A泵)。记录各组首次用药持续时间、药物起效时间、鞘内注射给药后VAS疼痛评分、罗哌卡因总用量、运动阻滞情况、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等。结果 3组镇痛效果均良好,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舒芬太尼B组和C组较A组首剂给药后作用持续时间长、药物起效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舒芬太尼A组罗哌卡因总用量为(22.37±6.33)mg明显高于B组的(15.79±5.64)mg和C组的(14.76±5.17)mg(P<0.05);在运动阻滞发生情况方面,A组发生轻度运动神经阻滞明显多于B组和C组(P<0.05);3组在产程时间、出血量以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在镇痛分娩术中均安全有效,且4μg舒芬太尼联合2.5 mg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镇痛在镇痛分娩术中的剂量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产科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9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三组(n=30).分别应用0.2 μg/ml舒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A组),0.4 μg/ml舒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B组),0.6 μg/ml舒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C组).术后行PCEA,即负荷剂量(5 ml)+持续剂量(3 ml/h)+PCA剂量(1 ml/次).比较分析术后0~、3~、6~、12~24h 各时段切口痛、宫缩痛的VAS评分 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瘙痒、运动阻滞、嗜睡、呼吸抑制).结果 术后PCEA,24 h内随舒芬术尼浓度增大,切口痛VAS评分和宫缩痛VAS评分降低,其中B组、C组与A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不良反应中恶心、瘙痒的发生率随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大而增多,其中C组与B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呕吐、运动阻滞、嗜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剖宫产术后PCEA,0.4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哌卡因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和较少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时鞘内分别注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及单纯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无产科病理性因素及腰硬联合阻滞禁忌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A、B组。两组均鞘内注射罗哌卡因3mg,A组给予复合舒芬太尼3μg。硬膜外泵配伍为0.1%罗哌卡因复合0.2μg/mL舒芬太尼,当产妇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时启用。记录不同时间点两组VAS评分,鞘内注射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罗哌卡因用量、产程情况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A组鞘内注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效果均明显优于B组[(2.30±0.94)min vs(3.18±1.02)min,t=2.830,P〈0.01;(102.12±11.97)min vs(49.12±11.13)min,t=16.214,P〈0.011,罗哌卡因用量低于B组[(33.67±6.01)mg vs(41.60±7.45)mg,t=3.496,P〈0.01],对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和Bromage评分的影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及瘙痒发生率高于B组(X^2=25.714。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起效快、镇痛强、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5.
梁富华 《中外医疗》2014,(22):136-137
目的探究应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该院2010—2012年收治的足月初产妇共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产妇50例。对照组产妇不采取任何镇痛方法,为自然分娩,观察组产妇则接受盐酸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方法。对比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失血量、生命体征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下肢肌力等无显著差异性,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镇痛时间影响性以及产程时间等对比于对照组产妇具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之后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足月分娩产妇应用盐酸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临床效果突出确切,对产妇和新生儿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叶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115-116
目的探讨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64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64例产妇根据使用罗哌卡因比重情况随机分为I组(等比重罗哌卡因)、Ⅱ组(重比重罗哌卡因),各32例;比较两组MAP、HR、SPO2麻醉前后的变化;下肢运动阻滞评分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方法评定感觉阻滞胸椎平面、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两组不良反应(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8分)发生率。结果Ⅱ组心率(HR)麻醉后5min明显降低,术后10min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Ⅱ组SPO2(%)麻醉后5min明显降低,术后10min较麻醉前无显著变化(P〉0.05)。应用改良Bromage评分方法观察,l组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两组感觉阻滞胸椎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组(P〈0.05)。且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8分的例数为0,明显低于Ⅱ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8分的发生率(P〈0.05)。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能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对血压、心率影响小,麻醉术后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起效迅速、阻滞效果显著、阻滞后消退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及丁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能、母婴安全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90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产妇均分为三组(n=30):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组(L1组),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组(L2组)和1.0%丁卡因组(D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和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麻醉质量评价、术中BP、HR、SPO2变化、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新生儿1m in和5 m in Apgar评分。结果:L1组比L2组和D组起效慢,阻滞平面低,平面固定时间长。L2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比L1组和D组长。L2组和D组肌松评分优于L1组。D组术中低血压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L1组和L2组。结论: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术,其麻醉效能等同于1.0%丁卡因,而副作用较1.0%丁卡因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对产妇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健康足月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临床ASA分级为Ⅰ-Ⅱ级,临床检测未发现其他相关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0.75%罗哌卡因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则采用0.75%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2 mg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麻醉起效速度快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麻醉效果、腹膜牵拉和腹肌松弛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剖宫产术中,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2 mg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优于单纯采用0.75%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且起效快。  相似文献   

19.
袁宝洁 《黑龙江医学》2014,(11):1278-1279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选取了2013-01~2014-02间我院产科门诊82例足月、头位、单胎且自愿接受无痛分娩孕妇,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进行麻醉。同时,对产妇分娩时间、疼痛评分、下肢肌力以及新生儿Apart评分、产妇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两组产妇在生命体征、新生儿Apart评分以及下肢肌力上比较无显著差异。而在产程、产妇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上,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产妇无痛分娩的过程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见效快,产程短,镇痛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