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浅谈学生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指人们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的反应。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特别是对于十五六岁的中专生来说,更易产生挫折感。如何教育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善于战胜挫折,也就成为学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作为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班主任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中专生心理挫折的形成及消除中国医科大学卫校(110000)许连萍心理挫折对中专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都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任其自流,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研究中专生心理挫折的成因及消除方法,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3.
调查分析显示,对青年学生心理障碍影响的最大因素是中学时期受过严重的挫折,遭遇人际关系的苦恼,对家庭生活不满意等,说明挫折已成为困扰中专生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中专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是:部分中专生原本将升入重点中学作为他们的第一目标,进而升入大学,上中专本非所愿,由于各种原因进了中专,他们的目标没有实现,便感到前途渺茫;有的中专生并不喜欢学医,由于家长的意愿而上了卫校,失去学习信心,整天闷闷不乐;有的中专生由于高中、中专都没有考上,在走投无路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自费上了中专,学习难以适应,变得自暴自弃,…  相似文献   

4.
1 挫折挫折是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 ,遇到障碍不能克服时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在现实生活中 ,需要的满足和动机的实现往往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 ,从而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平衡 ,产生挫折和冲突。这在人们生活中时有发生。1 1 挫折产生的原因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的分析 ,产生挫折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类。客观原因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所造成的困难和限制 ,使人的动机不能实现。如自然环境中的天灾、人祸、生离死别、亲人亡故、疾病和环境的污染。社会环境中的政治动荡、某种委屈、物价波动、子女的学业…  相似文献   

5.
谢旭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2):120-121
挫折教育能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调节心理平衡,产生新的情绪体验,以增强耐挫折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和乐观,这是一种崭新的德育理论和德育模式。目前,不少学校已经开始进行“挫折教育”,但在中专教育中还很少有人问津,所以.对中专生进行“挫折教育”刻不容缓.这是培养跨世纪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走在护士长岗位的护士们热情洋溢,但管理经验不足,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角色转变.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大致有:①挫折心理:打算做好的一件事遇到挫折,致使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于是灰心丧气,牢骚满腹;②从众心理:迫于压力,一方面对领导要惟命是从,另一方面又担心群众有意见,只好做一些偏离原则的事;③心里偏见:办事不能客观公正,自以为是.此外护士长还容易产生接受任务时的胆怯心理、碰到困难时的畏惧心理、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的急躁心理等等.  相似文献   

7.
心理调节技能训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遭遇到一些外来的生活事件,或者是个人的理想、愿望不能实现,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精神应激。总之一句话:不想发生的事情发生了,而想实现的事情终于没有实现,此时必然产生心理应激或心理危机。而度过难关,恢复心理平衡,重新适应生活,首先并且主要的是靠自己解决问题:或者改变客观环境来适应自己的要求(如另谋职业,重  相似文献   

8.
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笔者在中专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有所体会,现提出来与同行共同探讨。中专生常见的特殊心理一般为:(1)意志薄弱,遇到挫折后一蹶不振。许多中专生原本将升入重点中学作为第一目标,进而升入大学,上中专并非所愿;一旦目标无法实现,便感到前途茫茫,严重的会自暴自弃,荒废学业。(2)满足现状,停滞不前。有些中专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以考入中专、转成非农业户口为满足,学习上失去动力,终日无所作为。(3)嫉妒心强,存在不健康的竞争意识。为在某一方面出人头地,常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高职院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适应和谐社会发展需求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有识人士的关注,因为高职学生除了要面对高职教育本身带给他们的一些特殊问题之外,还要面对像其他普通高校学生所要面临的一般问题。例如自我意识还不完善,不能正确对待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现出自卑或自负;由于对信息的选择标准偏狭,对当前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和现象不能正确、客观的认识,以偏概全,错认主流,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导致迷茫、失落和困惑等心理问题出现;因生活阅历浅,缺乏各方面的锻炼,在问题、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出耐挫力低下等。如:有学生因未能当选学生会干部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因一件小事与同宿舍的同学大打出手,甚至长期不和;有同学因基础差而跟不上学习而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甚至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视学习为畏途,以逃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于是把精力转向其他不良活动方面,有的整日沉迷于网络中,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违纪行为;有的因失...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遭遇到一些外来的生活事件,或者是个人的理想、愿望不能实现,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精神应激.总之一句话:不想发生的事情发生了,而想实现的事情终于没有实现,此时必然产生心理应激或心理危机.而度过难关,恢复心理平衡,重新适应生活,首先并且主要的是靠自己解决问题:或者改变客观环境来适应自己的要求(如另谋职业,重组家庭),或者改变自己原来的主观愿望来适应坚冰、硬铁般的现实环境;其次,是寻求社会支持,与配偶、父母、兄弟姐妹、亲戚、老师、同学、同事、好朋友商量,谈心,倾听他们的意见,接受他们对问题处理的指导意见,同时获得他们的同情、关怀和鼓励;最后,在上述各种尝试与措施均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时候,少数人(目前仅限于知识分子阶层,同时,经济收入较为宽裕的成员)通过热线电话,网络服务,或登门求诊于心理咨询医师,使问题获得进一步的较为恰当的解决.但这样作并不一定就能获得满意的解决,正如纠纷告到法庭之上,原告也常有败诉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但就总的情况而言,人们心中的苦恼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摆脱苦恼是许多人的共同愿望,若想知道怎样摆脱苦恼,就必须先搞清楚苦恼是从哪里来的。现代医学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挫折是引起苦恼,导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挫折是因为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所造成的,没有某一方面的需要,也就不会有相应的挫折。因此,要想驾驭欲望,促进心身健康,必须要从调节需要着手。1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及其缺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需要及规律有很系统的独到研究,他把人的多种需要,按照  相似文献   

12.
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社会活动过程中 ,遇到障碍或干扰而又难以排除 ,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挫折对中专卫校女生心理的影响是有益的或是有害的则因人而异 ,一般说来 ,消极影响远远大于积极成分。个体若能采用积极的心理防卫方式 ,对其心理无疑是有益的 ;反之则是有害。如果消极影响 ,则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以克服其对个体心理带来的压力和行为偏差。1 中专卫校女生心理挫折影响的主要表现1.1 中专卫校女生心理挫折消极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是 :作为中专女生如果经常遭受失败 ,就会降低目标 ,甚至其…  相似文献   

13.
成人中专生的心理疲劳与对策(江苏省东台卫生职工中专) 张秀康成人中专生是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学生群体。他们大多是参加工作二年以上的青年职工,有的已婚。他们与普通中专生相比,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独立生活能力。但他们仍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人,有的...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说,中专生的闲暇时间是比较充裕的,那么中专生应如何利用这部分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对他们的个性发展有什么价值呢 ? 笔者认为,闲暇时间对中专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中专生能力发展的影响。 中专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必须具备各种“非专业能力”,包括自学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等,而这多种能力的发展,绝不仅仅靠教学活动就能培养形成的。随着中专生生理、心理的成熟,自我意识、社会评价能力的逐步增强,他们已不满足于书本知识的掌握,而日益重视实际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15.
中专生年龄多处于17~20岁.此年龄段是青少年过渡为成年人的一个特殊时期。此阶段他们的心理、行为、精神不稳定。班主任应根据其心理、精神特点.加强教育和引导,使其有一种健康的心态,很好地度过3年中专生涯,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做好中专生的心理引导、教育有多种方法和途径,笔者在工作中尝试让学生写“随记”,并及时给予引导。通过这一途径.在  相似文献   

16.
曹腊菊 《吉林医学》2011,32(14):2890-2891
<正>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与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意时的情绪状态。在现实生活工作中,挫折经常伴随着人们,且极易产生不良后果。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挫折情绪时有发生,这种不良情绪在损害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同时,该情绪伴随的消极行为更会严重影响护理工作安全,从而引发护理事故。因此,应该重视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的挫折问题,采取措施防止挫折心理给护理人员和护理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ECHO 《健康之友》2011,(11):18-18
生活在快节奏都市中的你,生活一定不会一帆风顺,不得不面对各种挫折与失败。海明威曾说过:“人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挫折,可以让你一蹶不振,也可以使你走向成熟。心理学家分析:当人遭受严重挫折后,会出现抑郁、消极、愤懑的心理反应;在生理上也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症状。那么,在水泥丛林里辛苦打拼的你,面对挫折时是选择坚强还是逃避呢?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人们在普遍关注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同时,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探索着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但相对来说,对中专卫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关注较少。处于青春期的中专生在心理、生理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过早地接受专业教育,过早地要步入社会。他们受到的心理困扰十分明显,心理矛盾更为突出。那么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他们的主要困扰是什么 ?从近年来我们在心理咨询活动中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类: 1学习方面的困扰 十五六岁的中专医学生由于抽象、概括思维能力较弱,一下子接…  相似文献   

19.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研究动物行为时发现的,后又在人的身上得到证实。它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习得性无助现象在学困生身上是比较普遍的,一般表现为认知上、情感上和动机上的缺失状态,这种状态弥漫到他们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方面。具体表现在,学困生由于长期学习困难,成绩低,缺乏进取心,遇到挫折时倾向于放弃,乃至对力所能及的任务也往往不能胜任,认为自己无论怎样也不会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升学的失败、工作的差错、生活的波折、恋爱的不幸、病残的袭击等。挫折会构成情感上的打击与威胁,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孤独感与愧疚感的增加等,使人陷入苦闷、焦虑、忧愁、恐惧、失望等恶劣的情绪之中。人遇到挫折时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能正视挫折的挑战,百折不挠;有的人则心灰意冷,意志消沉。这主要取决于一个人面对失败、失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自我调节的能力。战胜受挫心理,首先要对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生活犹如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麻,一应俱全。生活又如一面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