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目的 评价同时测定腹水、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及其腹水/血清(F/S)比值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渗出性腹水患者(恶性52例,良性43例)腹水、血清中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和CA125浓度及其F/S比值的情况.结果 ①恶性腹水组中腹水CEA、CA19-9、CA125和血清AFP、CEA、CA19-9测得值分别高于良性腹水组(P<0.001).②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结果显示CEA和CA19-9对鉴别良恶性腹水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AFP对鉴别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较小,CA125无鉴别诊断价值.③CEA、CA19-9及其F/S比值>1.76的联合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94.2%、90.7%和92.6%,与单项肿瘤标志物腹水浓度测定或两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相比,敏感性和准确性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腹水CEA和CA19-9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高,腹水CA125在鉴别良恶性腹水时无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腹水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其F/S比值能显著提高对恶性腹水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癌胚抗原、端粒酶联合检测鉴别良恶性腹水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及端粒酶活性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 7例诊断明确的新鲜腹水标本。ELISA方法检测腹水中CEA含量,用PCR -TRAP技术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恶性组CEA ,端粒酶阳性明显高于良性组,其敏感性分别为5 6 .7%、73.0 % ,特异性分别为83.3%、86 .7%。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4 .6 % ,特异性为76 .7% ,准确性为86 .6 %。结论:联合检测CEA以及端粒酶活性可提高良恶性腹水的诊断率,对鉴别腹水性质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吕永晨  黄维莉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1921-1921,1944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腹水脱落细胞CA125、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学检查,为临床鉴别诊断良、恶性腹水提供依据.方法:采集52例各种类型腹水患者腹水,用TRAP-PCR-ELISA银染法检测腹水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腹水CA125及病理科常规细胞涂片行细胞学检查.结果:联合检测恶性腹水阳性率58.82%,单检细胞学阳性率29.41%,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联合检测腹水脱落细胞CA125及端粒酶活性能提高癌性腹水检出率,是腹水良、恶性鉴别及诊断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端粒酶TRAP-PCRELISA法分别检测70例胸腹水患者脱落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并与细胞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恶性胸腹水中的端粒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腹水,在良性腹水中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10%,明显低于恶性腹水中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85%,同时恶性腹水中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同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相比较,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良性胸水中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10%,亦明显低于恶性胸水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85%,但同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的阳性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清和腹水中CA19-9、CEA含量变化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CA19-9采用免疫放射法(RIMA)、CEA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192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前、后及126例正常人血清CA19-9、CEA的含量;并观察20例癌性腹水及28例良性腹水CA19-9、CEA的含量与变化。且对血清CA19-9、CEA单项与联检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测各种恶性肿瘤病人血清CA19-9、CE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手术后患者血清CA19-9、CEA的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P<0.01);术前、术后比较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联检较单检阳性率有明显提高(P<0.05);癌性腹水患者血清、腹水中CA19-9、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腹水患者(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和腹水中CA19-9、CEA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良恶性腹水的鉴别中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腹水患者的血清和腹水进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和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联合检测,结合外科手术、B超及CT检查等确诊腹水良恶性,分析检测结果与患者腹水良恶性的关系。结果:血清检测中,良性腹水组患者的CEA和CA19-9均明显低于恶性腹水组(P<0.05),CA12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水检测中,良性腹水组患者的CEA、CA19-9和CA125均显著低于恶性腹水组(P<0.05);三项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92.3%,敏感性为95.3%。结论: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能够较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显著提高腹水良恶性判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判断腹水病因、制定治疗方案及改善患者预后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EA)、血清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囊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60例与良性组56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的CEA、CA19-9和CA12-5水平,并比较两组各指标水平和检测阳性率。结果:恶性组CEA、CA19-9、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时的阳性率均明显大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CEA、CA19-9、CA12-5是卵巢癌的重要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卵巢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在诊断良、恶性腹水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7例恶性腹水组及31例良性腹水组进行DNA倍体分析,同时检测2组患者腹水CEA、CA19-9的含量。结果:DNA倍体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腹水中可出现异倍体,且异倍体阳性检出率、DNA指数(DI)、增殖系数(PI)和S期细胞数(SPF)均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P〈0.05)。同时,DNA倍体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良性腹水CEA及CA19-9(P〈0.05)。结论:腹水DNA倍体分析对恶性腹水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 CA1 2 5、CEA、AFP检测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 ( ELISA)分别检测 1 8例结核性腹水、46例恶性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CA1 2 5、CEA、AFP水平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结核性腹水、原发性肝癌及卵巢癌腹水患者血清 CA1 2 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恶性腹水与良性腹水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当 CA1 2 5≥ 2 0 0 U/ml时 ,恶性腹水阳性率明显高于结核性腹水 ( P<0 .0 5 )。 3组血清及腹水中 CEA水平无明显差异 ( P>0 .0 5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及腹水中 AFP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组 ( P<0 .0 1 )。结论 :若以血清 CA1 2 5≥ 2 0 0 U/ml为阳性界值时 ,血清 CA1 2 5检测有助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 ;血清及腹水中 CEA水平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无明显意义 ;血清及腹水中 AFP检测有助于原发性肝癌腹水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CEA、CA19-9及CA72-4对消化道癌诊断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CA72-4对食管癌、胃癌及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量度分析法测定68例消化道癌及54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CA19-9及CA72-4水平。结果 血清CEA在胃癌阳性表达率为56.0%,大肠癌的阳性表达率为59.1%,在食管癌及消化道良性疾病的阳性率仅分别为4.8%和1.9%;CA19.9在胃癌及大肠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27.3%,而在食管癌和消化道良性疾病的阳性率分别为9.5%和9.3%;CA72-4在胃癌及大肠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0%和59.1%,而在食管癌和消化道良性疾病的阳性率为4.8%和1.9%。结论 血清CEA、CA19-9、CA72-4对鉴别胃肠道良恶性疾病有较大价值,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检测CEA和CA125在腹水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良、恶性腹水表达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25)的差别,以提高对肿瘤诊断与病性判断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恶性腹水患者58例、良性腹水患者63例,收集血清腹水为检测标本,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ECLIA)检测CEA、CA125。结果:恶性腹水组腹水CEA、CA125均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P〈0.01),恶性腹水组血清CEA显著高于良性腹水组(P〈0.05)。联合检测CEA和CA125可提高恶性腹水的检出敏感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和腹水中CEA和CA125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腹水,并可提高恶性腹水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癌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价值.方法:利用免疫放射分析方法和放射免疫析方法,检测癌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及血清中CA19-9、CEA水平,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胸腔积液及血清中CA19-9、CEA含量均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0.01),且恶性胸腔积液组胸腔积液中CA19-9、CEA含量高于血清.CA19-9阳性诊断癌性胸腔积液特异性高,CEA阳性诊断癌性胸腔积液敏感性高,两者联检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诊断率.结论: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和血清中CA19-9、CEA水平可作为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242(CA242)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鉴别诊断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对8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和52例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血清CA19-9、CA242和CEA进行检测,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对CA19-9、CA242和CEA单独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进行分析。结果: CA19-9、CA242和CEA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组的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梗阻性黄疸组(P < 0.01),CA19-9、CA242和CEA、AUC分别为0.882、0.904和0.843,阳性似然比依次为1.96、6.04和10.44,阴性似然比依次为0.11、0.30和0.42。系列联合检测(三项检查)阳性,其特异性较单项检查明显增高;而平行联合检测(三项检查中有一项为阳性)阳性,则灵敏度较单项检查明显增高。结论: CA19-9、CA242及CEA联合检测对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CEA、ADA检测对诊断与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51例胸水患者经胸水常规细胞学检查,同时用TRAP-PCR-ELISA法对胸水中脱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氨试剂法测定胸水CEA、ADA.结果 51例胸水患者中12例肺癌胸膜转移,2例乳腺癌胸膜转移,1例脓胸,1例结核性胸膜炎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20例恶性胸水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平均A值、CEA、ADA分别为( 0.980±0.333)、( 45.3±13.3)ng/mL和(11.8±4.0) IU/L,31例良性胸水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平均A值、CEA、A-DA分别为(0.110±0.081)、(3.6±1.2 )ng/mL和(49.8±10.5 )IU/L(P <0.001).20例恶性胸水细胞学阳性率45%(9/20),端粒酶活性阳性率70%( 14/20)、特异性93.5%,胸水端粒酶活性、CEA、ADA三项联合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分别达95.0%和100%.结论 端粒酶的激活可作为肿瘤的一种生物学特性,在诊断与鉴别良恶性胸水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若与胸水CEA、ADA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检测癌胚抗原mRNA(CEAmRNA)和端粒酶活性(TA)鉴别诊断恶性腹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05份恶性腹液标本和103份良性腹液标本的CEAmRNA、TA、糖链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结果:恶性腹液组各指标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腹液组(P〈0.01)。CEAmRNA和TA诊断恶性腹液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CA19—9和CEA,CEAmRNA+TA+CA19—9联检组合的诊断效率最高。结论:CEAmRNA和TA的诊断恶性腹液的应用价值高于CA19-9和CEA,指标的联合实验可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6.
1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 5 0 (CA5 0 )和糖类抗原 19- 9(CA1 9- 9)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价值。 2方法分别测定良性和恶性腹水病人血清和腹水的 CA5 0 ,CA1 9- 9水平 ,用并联法评价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对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 3结果  5 0例恶性腹水病人血清和腹水中 CA5 0 ,CA1 9- 9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腹水病人 (t=7.2 1~7.5 2 ,P<0 .0 1)。血清、腹水 CA5 0 和 CA1 9- 9联合检测对恶性腹水诊断的灵敏度达 94%和 92 % .4结论  CA5 0 ,CA1 9- 9联合检测可使恶性腹水诊断的灵敏度明显增高 ,对鉴别诊断良恶性腹水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改良的PCR-ELISA法检测37例恶性、32例良性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并与胸水细胞学、癌胚抗原(CE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7例恶性胸腔积液中有26例端粒酶活性阳性(26/37),阳性率为70.27%,高于良性胸腔积液中端粒酶海性表达(2/32,P<0.01);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恶性胸水敏感性为70.27%,特异性为93.75%,与胸水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54.05%;其敏感性高于胸水CEA诊断结果(敏感性为51.35%)。结论:胸水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作为细胞学检查的辅助手段能提高恶性胸水的诊断率,有助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良、恶性腹水表达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 mRNA)的差别,探讨应用CEA mRNA诊断与鉴别诊断恶性腹水的价值.方法: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58例良性腹水和103例恶性腹水CEA mRNA的表达.结果:恶性腹水组CEA mRNA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P<0.01);CEA mRNA诊断恶性腹水的特异性为93.1%、敏感性为84.5%、诊断效率(准确率)为87.6%.结论:恶性腹水CEA mRNA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腹水,CEA mRNA具有良好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恶性腹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A-242和CA19-9联合检测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良恶性梗阻性黄疸各4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242和CA19-9指标,分析其单独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率、阴性率。结果恶性组CA19-9、CA242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明显高于良性组(P 〈0.05);良性组治疗前CA19-9高于正常值,治疗后恢复正常,恶性组治疗前后CA19-9与CA242水平无明显变化。CA19-9与CA242的阳性率分别为75.87%和93.54%,两者联合检测虽然降低了灵敏度,却提高了特异度和阳性率,与CA19-9单独检测相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 CA-242和CA19-9联合检测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端粒酶活性和腹水VEGF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 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腹水标本分为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27例),测SAAG、端粒酶活性及腹水VEGF水平,分别计算两组的SAAG均值及VEGF、端粒酶活性、阳性例数、阳性率.结果 恶性腹水组SAAG低于良性腹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恶性腹水VEGF、端粒酶活性高于良性腹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联合检测SAAG和腹水端粒酶活性及VEGF能显著地提高恶性腹水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