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临床发病特点及证候规律的总结,认为运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其独特的优势,尤其是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选用经方治疗新冠肺炎有其独特的疗效,在临床中形成了初步方案。认为新冠肺炎病发之初病在太阳,可继传少阳、阳明,若失治误治或素体正虚,可迅速内陷三阴,变生他证;临证中可单经发病,也可多经合病。不管病在何经,务需遵循"祛邪气,保胃气,存津液",莫忘"培土生金"。若能从六经精准辨证,遣方用药,在临证中往往能收到现代医学无法比拟的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2.
李发枝教授是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家组组长,学宗仲景,崇尚东垣,临床擅用经方、古方治疗疑难杂症。临证不拘泥于"艾滋病"之病名,通过认真辨识各并发症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选用古方为主加减,颇为有效,如:用清暑益气汤治疗艾滋病合并空泡性脊髓病;龙胆泻肝汤合瓜蒌红花散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升降散合犀角地黄汤治疗艾滋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等。文章通过三则验案的解析,揭示中医治疗艾滋病不能囿于"瘟疫"范畴,仍须圆机活法,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3.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医术高超,验识俱丰。颜老在临证时擅长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特别是在用中医药治疗消化道溃疡方面疗效卓著。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颜德馨  相似文献   

4.
辨证治疗急慢性胃炎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急慢性胃炎。[方法]回顾性总结临证经验,探究急慢性胃炎的病机、治疗大法及临证用药之纲纪。[结果]"胃不降"乃诸多胃为病之基本病机,法当补泻相兼、标本同治,辨明寒热、恰当选药系临证用药之关键。[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慢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胸痹胸痛是临床常疾病,中医药治疗具有药简价廉、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的优势,仲景之经方更是药简力宏、配伍精当。文章总结了杜廷海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临证经验,杜廷海教授认为在谨守病机、精准施治的前提下,运用经方治疗胸痹心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晚期癌症患者常常病机复杂、症状多、个体差异大,临证时要特别重视个体化治疗,辨证处方,因人而异,一人一方,证变方变。即使患者病机发生微小变化,也要及时调方,从而最大化发挥中医药疗效。  相似文献   

7.
总结曹玲仙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证经验。认为瘀热胶结为本病主要病机,治疗宜以化瘀凉血为法,擅用经方。并举典型案例1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邵明义  江锋  魏明  刘保延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4):2171-2173
目的:建立在经方临证指导的原则下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新模式。方法:通过分析现有疗效评价体系下,中医药临床研究过程中,疗效评价的现状和问题,同时根据经方临证应用的辨证、用药和评价的特点,建立中医疗效评价的新模式;结果:目前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尚缺乏符合现代循证医学思想的客观证据,借鉴经方临证特点,解决现有疗效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建立符合中医临证特点的疗效评价新模式是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有益尝试。结论:该模式的建立将为中医药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南方医院国家级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主任吕英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多年,深研医理,熟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四大经典,临证善用经方加减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危急重症,疗效显著,为众多患者解决实际问题,颇受患者喜爱。本文结合自身跟师之心得、临证之体悟,举小青龙变通方治疗水肿、痹症验案一例,试阐述师父临证之宗旨、用药之法门,以供同道参阅。  相似文献   

10.
《皮肤病效验秘方》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医皮肤科验方和专方的研究现状,突出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与优势。书中的效验方均精选临床实用、疗效可靠、并经作者临证应用过的处方,故本书是真正实用的效验方集。本书适用于皮肤科临床工作者临证参考。皮肤病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适合自己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癌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且逐步年轻化。刘亚娴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癌症,主张临证选方用药时要"善思""活法",擅长"新方创用""经方妙用""时方活用",并通过胃癌和癌症术后并发交肠2个病例进行解析,进一步明确其治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小儿咳嗽在临床治疗上存在西药治疗疗效不佳,病情反复的问题,中医药治疗具有改善症状,整体调节的优势。陆家龙教授治疗小儿咳嗽从燥热病机入手,以清宣凉润为法,同时注重顾护脾胃,临证选用“清热润燥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刘玉洁主任医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十五"重点学科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崇尚汉代医家张仲景,擅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我们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对刘主任治疗心悸的临证经验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14.
谢强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全国第三和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博士生导师,临证近40年,学验俱丰,擅用经方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其应用真武汤治疗梅尼埃病颇具用药心得,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现将谢师应用真武汤治疗梅尼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经方活用,随证化裁以增强疗效真武汤原方由附子、生姜、芍药、白术、茯苓5味药物组成,谢师在临证时往往会随证化裁。谢师常言:梅尼埃病的西医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目前存在多种假设,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3则病案阐述经方合用的临证心得,临证应方证对应,精准选用经方,并根据病证变化特点,合理进行经方的合用,以拓展经方使用范围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光明中医》2021,36(5)
临方炮制是我国中医学多年用药方案的体现,开展中药临方炮制能够有效发挥中药药效,有利于开展个体化给药及多样化治疗方案,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传承,也利于现代中医药健康发展。本次研究对中药"临方炮制"的传承性和创新进行概述,通过分析"临方炮制"的可行性及优点同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为中医院开展中药"临方炮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赵桂琴,第3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重点中医专科章丘区中医医院脾胃病专科学科带头人。赵桂琴老师在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方面颇有心得,临证善用运气方和经方,在疑难病治疗上屡获良效。兹举临床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所创名方,具有理气活血化瘀之功效。李海聪教授系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其临证中充分体现中医学"异病同治"的思想,善于一方治多病,用药加减灵活,临床经验丰富。李海聪教授尤善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多种疑难杂症,临证把握"抓主证"思路,总结出凡病见心烦、焦急、易怒等主证,并舌脉符合气滞血瘀表现者,均可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之,疗效显著。文章对李海聪教授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疾病经验做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9.
通过侍诊王瑞平教授,发现其在临证实践中运用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其具体临证治疗特点有:从虚立论,主张益气健脾;辨证论治,注意结合辨病;临证用药,时刻顾护胃气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国医大师夏桂成从事妇科临床工作60余年,熟读经典,勤于临证,博采众长,勤学善思,前期确立了"心-肾-子宫轴",提出"调整月经周期节律法"治疗妇科疾病,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夏老虽入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勤于临证,笔者有幸跟随其抄方,夏老近期诊病思路中突出强调了心脾在妇科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试用脑-肠轴探析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思路,旨在用现代医学阐明中医药治疗思想,同时为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探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