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蒙药沙棘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青 《中药材》1989,12(7):44-46
沙棘系蒙医习用药材之一,蒙古文名译音为“沏其日甘”,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本文就沙棘的源流、基源、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供参考。一、源流探析据考,最早记载沙棘的医药书当推公元八世纪初叶的藏医药书《医药月帝》(藏名《索玛拉扎》)。其文曰:“大尔卜对金属、宝类药物具有解毒之功效和主治肺病。”藏文“大尔卜”意为“沙棘”,蒙  相似文献   

2.
通过检索文献资料对藏药"桑蒂"的基源、代用品来源、资源、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历史与现状进行文献考证研究,区分"桑蒂"药材的正品和地区代用品,以期为藏药新药研究和藏医药临床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藏药"蒂达"基原复杂,混用、替代使用现象较为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该文通过查阅藏医药经典著作,结合藏医临床访谈和现代文献,明确了藏药"蒂达"的基原物种、药性以及临床效果。经考证,"蒂达"包括龙胆科獐牙菜属Swertia、扁蕾属Gentianopsis、花锚属Halenia、肋柱花属Lomatogonium、喉毛花属Comastoma,以及虎耳草科虎耳草属Hedyotis和十字花科糖芥属Erysimum的部分植物,药性以苦、寒为主,临床多用于治疗热病、肝胆疾病。藏药"蒂达"的研究,应在藏医药理论和临床用药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进行本草考证、鉴定、药效学等现代研究,从而达到保障藏药"蒂达"的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可控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李涛  王天志 《中草药》2003,34(6):567-569
目的 通过对藏药加哇的本草学研究,考证其基源及藏医药用品种。方法 查阅有关历代藏医药文献,实地考察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加哇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历代藏医药本草文献中所记载的功能主治与现代藏医临床应用基本一致。结论 藏医使用加哇的正品药材为伞形科棱子芹属植物西藏棱子芹Pleurospermum hookeri var.thomsonii.  相似文献   

5.
沙棘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棘是药食兼用的功能植物,果实中含有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黄酮醇苷、植物甾醇、原花青素等多种活性物质,并具有解重金属毒、放射保护、抗氧化应激、抗肿瘤、抗炎、抗溃疡、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介绍近年来对沙棘的植物资源、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6.
沙棘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金怡  姚敏 《中医药信息》2003,20(3):21-22
将沙棘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作一综述。说明沙棘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沙棘果和沙棘叶是来源于同一基原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多作为民族药使用,在蒙古族和藏族具有较长的用药史。该文综述了沙棘果和沙棘叶在化学成分及其差异的相关研究,发现二者在黄酮类、三萜类、甾类、有机酸类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的组成和含量上,具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二者的主要差异为:沙棘叶黄酮含量高于沙棘果,沙棘果所含黄酮种类多于沙棘叶;沙棘果所含甾类、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均高于沙棘叶;沙棘果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类成分,沙棘叶含有较多种类的酚类化合物。最后,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沙棘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文章归纳沙棘的不同部位(果实、种子、叶、花、根、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内容,为今后沙棘资源的全方位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藏药“唐冲”基原复杂,混用及替代使用现象频繁,影响其临床疗效。本文通过查阅藏医药经典著作,对藏药“唐冲”进行本草考证,并结合藏医临床使用情况及资源调查,明确了藏药“唐冲”的品种、亲缘关系及其药性与药效。藏药“唐冲”包括茄科山莨菪属Anisodus、马尿泡属Przewalskia、天仙子属Hyoscyamus、曼陀罗属Datura、茄参属Mandragora、泡囊草属Physochlaina等植物,其药性凉,主要功效为镇静消炎,消肿止痛,解毒,灭“森”,主治“森”病,炭疽、白喉、鼻窦炎、牙痛,胃肠绞痛,外用痈肿疔毒,皮肤病,其种子能壮阳生精。本文以藏医药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为基础,并结合本草考证、实地调查等研究,阐明了唐冲类藏药的基原、亲缘关系及其药性,为藏药“唐冲”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分析、归纳藏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相关文献,从藏医学理论的病因病机,药物治疗、联合治疗两个方面对藏医药治疗子宫肌瘤进行综述,总结其用药和治疗技法方面的特色,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提供藏医药的诊治思路及方法,并以此为基,就如何推广民族医药以及如何彰显民族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特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蒙药五味沙棘散进行方解分析、基原考证、临床应用,为该药物的更深层次研究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文献考证法对蒙药五味沙棘散的基原考证、方解分析、临床应用、质量标准、工艺研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蒙药五味沙棘散出自《医海法鉴》,属传统蒙药剂型。该方是由沙棘(30 g),木香(25g)、栀子(10 g)、甘草(15 g)、白葡萄干(20 g),共研细末,混匀组成的散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于寒证、热证疾病用药方式有所不同而出现单味药在处方中的出入药量有所改变。用于治疗肺部陈热、伏热、搏热、肺脓肿、慢性咳喘病等。结论:蒙药五味沙棘散对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具有探索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粗茎秦艽是药典规定的"秦艽"药材的四种基原植物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藏药。通过文献检索,对粗茎秦艽的药用历史、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该物种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沙棘是民间传统草药,资源丰富.从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综述了沙棘近三年来研究概况,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沙棘籽中的原花色素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樊金玲  丁霄霖  徐德平 《中草药》2006,37(4):514-517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1]。我国是沙棘属植物分布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国家。沙棘具有祛痰、利肺、化湿、壮阴、升阳、健脾养胃与破瘀止血等多种功效[2],其化学成分研究多见于黄酮化合物[3],原花色素成分研究较少。原花色素是黄  相似文献   

15.
随着藏医药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造成藏药材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升高,加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导致常用藏药材的资源匮乏、品种短缺,同时藏药长期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和多基原藏药品种多等问题。目前,资源短缺、质量控制标准落后成为制约藏医药事业和藏药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因此,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藏药研究的关键,藏药资源调查和藏药标准化是目前工作的核心问题。该文就青藏高原藏药资源调查及品种整理、种质资源库的建立、野生抚育与人工繁育、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以及用DNA条形码、1H-NMR代谢组学等新技术新方法应用诸方面进行述评,以期为解决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品种鉴定和质量标准化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沙棘为胡颓子科酸刺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别名醋柳、黑刺、酸刺、其察日嘎纳(蒙名)、达普(藏名)、吉汗(维吾尔名)。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东经2~115℃、北纬27~68.5℃的广大地区。我国主要产地在三北及西南地区。沙棘具有优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耐寒、耐旱、耐盐碱、耐瘠薄,萌生繁衍能力很强,其果实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沙棘的药用作用早在藏医药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有详细记载,1977年收入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17.
党参为大宗商品药材之一,是临床常用的补益类药材,同时也是药食同源物质,其地方习用品众多,尤以藏党参较为显著。藏党参是藏医临床常用药,又名鲁堆多吉,具有消炎散肿、健脾胃、补气等功效,其基原复杂,替代、混用现象严重。为对其名称、基原植物、药用部位及功效、地方习用品等进行考证,本文通过查阅《四部医典》《晶珠本草》及部颁、地方标准和藏医药现代文献等,并结合对四川、青海、西藏等各大藏医院和药材市场等的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党参地方习用品名称复杂,音译名众多,以“鲁堆多吉”为主;来源涉及桔梗科党参属Codonopsis 14种植物和沙参属Adenophora 1种植物,其中主流品种为脉花党参Codonopsis foetens subsp. nervosa,长花党参C. thalictrifolia var. mollis,灰毛党参C. canescens,高山党参C. alpina和党参C. pilosula 5种;文献记载药用部位包括根、地上部分和全草,但临床实际应用与其有一定差异,藏医药人员为了保护药用资源,多采其地上部分;藏医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黄水、风湿病、岗巴病、麻风病等。通过对党参地方习用品的文献梳理及基原植物的考证,可为其标准提升、药效学研究等奠定基础,对党参的药源扩展及临床合理使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沙棘膏为民族常用药,本文对沙棘膏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薄层鉴别以及指纹图谱等进行归纳,为其质量标准建立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藏医药学60年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以更好了解藏医药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方法:以藏医药学为研究主题,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自196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文献,进行发文量统计,并利用CiteSpace与VOSviewer软件对作者及机构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主题路径及学科前沿突现词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 282篇,文献在近10年增长迅速,年平均发文345篇;共包含8 122位作者,涵盖384个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以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张艺团队等为代表;共得到9 347个关键词,通过聚类分析等得出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四部医典》为代表的文献研究、临床疗效评价、化学成分研究以及藏区植物资源研究等内容。结论:藏医药研究目前研究整体呈上升态势,形成了稳定的研究团队与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应继续加强团队间合作,优势互补,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及机制探索,以促进藏医药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怡  贺春荣  杨学东  郭丽娜  王伟平 《中草药》2018,49(16):3950-3956
藏锦鸡儿作为藏药始见于公元8世纪的《四部医典》,后被《晶珠本草》和许多汉、藏医药著作收录。不同文献记载的藏锦鸡儿名称、基原等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考证相关的文献记载,对藏锦鸡儿的名称、基原植物及其代用品、药用部位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相关植物的形态、名称、资源分布及传统用药等进行了总结。现有文献分析表明,虽然在不同文献中藏锦鸡儿涉及10余种豆科植物,但产于青藏高原的鬼箭锦鸡儿与多数经典文献的描述一致,其红色木部心材作为藏锦鸡儿正品使用。昌都锦鸡儿和川青锦鸡儿在一定范围内可作为基原植物使用,而锦鸡儿属中的其他5种植物以及苏木等常用作藏锦鸡儿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