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以青少年多见,常有家族史,可癌变,属于错构瘤一类,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在全部消化道,以小肠最多见。在口唇及其周围、口腔粘膜、手掌、足趾或手指上有色素沉着,为黑斑或棕黄色斑,又称黑玩息肉病。此病由于范围广泛,无法手术根治,当并发肠道大出血或肠套叠时,可行部分切除术。本院于2006年12月收治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黑斑息肉病又称Pentz-Jegher综合征,有研究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高外显性,男女均可携带因子。一家族中有多人患此病并不少见,30%~50%的病人有阳性家族史Ⅲ。黑斑息肉病的临床特点:①口腔黏膜、口唇、双侧手掌及脚底部有色素沉着;②胃肠道多发息肉,息肉可发生于胃至直肠的任何部位,  相似文献   

3.
Peutz-Jeghers综合征又名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家庭性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特定部位的皮肤粘膜色素沉着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庭性三大特征,本病为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伴有粘膜、皮肤色素沉着。特点为:①家族遗传;②黑色素斑多见于唇颊、粘膜、齿龈、鼻眼周围、手掌、足底;③胃肠道多发息肉。  相似文献   

4.
吴梦涛  王晨龙  张小桥  范西红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872-1872,F0003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以消化道错构瘤性息肉和黏膜、肢体色素沉着为特点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院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黑斑息肉综合征又称为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胃肠道息肉、口唇黏膜与四肢末梢色素沉着为特征。本综合征较罕见,我科于2009-02诊断治疗1例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罕见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1例的护理体会黄素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200001)Cronkhite-Canada综合征是罕见的胃肠道息肉症,该症的主要特征有:胃肠道多发性息肉、色素沉着、脱发、指甲萎缩、腹泻,以60岁左右的男性多见。我院收...  相似文献   

7.
1例P-J综合征伴肠梗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J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胃肠道息肉病,伴黏膜、皮肤色素沉着,一般呈墨绿色,表现在下唇及指、趾端,息肉主要分布在小肠、胃、结肠次之。属于基因遗传病,为单个显性多效基因遗传,外显率高。同一家族患此病者甚多,息肉性质常为错构瘤,5%可伴有卵巢肿瘤。因发病率极低,患者生存年龄缺少具体的统计数字。我科2008年11月收治1例P-J综合征伴肠梗阻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Peutz-Jeghers息肉,即胃肠道错构瘤样息肉,部分病例可合并特定部位的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且有家族遗传性,称为Peutz-Jeghers综合征.本病少见,中国人Peutz-Jeghers综合征发病率不足百万分之一,CT诊断也少有报道[1-3].笔者对8例Peutz-Jeghers息肉患者行多种技术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旨在探讨其CT表现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Peutz-Jeghers息肉,即胃肠道错构瘤样息肉,部分病例可合并特定部位的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且有家族遗传性,称为Peutz-Jeghers综合征。本病少见,中国人Peutz-Jeghers综合征发病率不足百万分之一,CT诊断也少有报道[1-3]。笔者对8例Peutz-Jeghers息肉患者行多种技术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旨在探讨其CT表现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吴国霞  曹晶  申艳 《全科护理》2010,(16):1502-1503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又称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为一较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皮肤、口唇黏膜黑色素斑及其家族性为特征,并以少年型息肉多见,50%的病人有家族史。2006年12月我科收治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患儿女性,10岁。患儿自2岁时即出现口唇色素沉着,逐渐增大,曾于我院肠镜活检,息肉送病理检查,诊断错构瘤性息肉。现因阵发性腹痛10余小时伴停止肛门排气6小时入院。既往曾有多次类似发作史。入院后持续性腹痛,X线诊断肠道梗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CS)是一种罕见的非家族性综合征,又称息肉病一色素沉着一秃发一指甲萎缩综合征。特征是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伴皮肤色素沉着、脱发、指甲萎缩等外胚层的改变Ⅲ。主要见于日本和北美及欧洲。发病年龄在3l岁~86岁,无家族性和遗传性。CCS于1955年首次报道,此病至今全国报道42例[2]。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有学者认为,本病可能与感染、缺乏生长因子、砷中毒和免疫紊乱有关,精神刺激、过度劳累、长期服药或手术等是本病的高危因素[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 结果 患者女性,18岁,以“腹痛伴呕吐2天”就诊,剖腹探查术中见两处小肠套叠、肠坏死及1个息肉,予坏死小肠切除端端吻合、瘤体摘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家族息肉病改变,未见癌变。 结论 Peutz-Jeghers综合征少见,本病典型特征为口周色素沉着及胃肠多发息肉,治疗以处理胃肠道息肉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为主。  相似文献   

14.
黑斑息肉病(Peutz-Jegherssyndrome)系一种罕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以胃肠道错构瘤息肉和皮肤及粘膜的色素沉着为特点。临床症状除黑斑外,消化道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肠套叠、出血和肠梗阻。近年报道黑斑息肉病患者是典型的恶性肿瘤高发人群,因此对黑斑息肉病进行临床研究十分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5岁,因腹痛,呕吐咖啡色物,便柏油样便3 d。曾于2003年确诊为黑斑息肉病并发肠套叠、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家族中祖父、父亲都患黑斑息肉病。体格检查:口唇、口腔黏膜色素沉着,双手指掌侧、双足掌对称色素沉着。腹软,脐右切口疤痕长约6.0 cm,切口下直径约4.0 cm处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4岁,反复疼痛伴大便潜血2年人院。查体发现患者口腔粘膜和右手指均有色素沉着。乙状结肠镜检发现多发性息肉6个。临床诊断:黑斑息肉病。行肠息肉摘除术。病理检查圆形、扁圆形有蒂息肉6个,直径l-Zcm不等,镜下见息肉粘膜肌层的肌纤维呈树枝状增生,其上被覆大肠粘膜上皮。被覆的腺上皮增生,并见少量杯状细胞,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粘膜上皮及平滑肌核心保持正常的粘膜与粘膜肌层的关系。其中可见1校息肉腺上皮明显增生,腺体呈背靠背、共壁排列(图1),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像(图2)。病理诊断:皮肤粘膜黑斑息肉病…  相似文献   

17.
黑斑息肉病又称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s syndrome,PJS),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黏膜皮肤色素沉着与胃肠道多发性息肉.2009年2月我院收治1例黑斑息肉病病人,经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病人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吴宗英  王一平 《华西医学》2005,20(4):801-802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ughers syndrome, PJS)是以黏膜、皮肤色素沉着伴胃肠道多发息肉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国内有关报道亦较少,因此很容易被漏诊.本文就黑斑息肉综合征的发病及诊治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内镜下大肠黑变病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黑变病的病因与息肉及结肠癌的伴随情况。方法总结1327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病人所发现大肠黑变病的临床情况。结果1327例病人中发现57例大肠黑变病,并且3例伴结肠癌,9例伴结肠息肉,42例患者有服用蒽醌类药物史。结论大肠黑变病伴随结肠癌及息肉的可能与结肠黏膜色素沉着后,损伤肠黏膜相关。  相似文献   

20.
Peutz-Jegher(P-J)氏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肠道息肉病,伴粘膜、皮肤色素沉着,表现在下唇及指、趾端,息肉主要分布在小肠,胃、结肠次之,属于基因遗传病,为单个显性多效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