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
微针针刺治疗肾绞痛9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微针针刺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5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应用0.22×25mm无菌针灸针针刺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太冲穴,手法为平补平泻,留针20~60min,观察镇痛效果。结果经治疗显效63例,有效20例,无效i2例,总有效率87.4%。结论微针针刺疗法具有止痛迅速,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特点,可做为治疗肾绞痛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翳风穴双侧扎针通电治疗精神分裂症,并按其症状配用心、肝、肾系经络穴位针刺通电补之,近愈率为100%.认为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主穴,三焦能调整人体气化功能“三元气”;针刺穴位通电能调节精神、行为、幻觉等使之转归正常.  相似文献   

3.
“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纪青山教授从脏腑辨证出发,通过针刺与痛经相关的肝、脾、肾三脏原气留止部位,即: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足太阴脾经原穴太白,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3穴配合以疏理气机,调养气血,滋补肝肾,使气血化生有源,经血充足,运行畅通。缓解及根治由肝、脾、肾三脏病变所导致“不荣则痛”及其经络病变所引起“不通则痛”的痛经,加之配合局部取穴,使周围经络气血运行通畅。二者相合,治疗原发性痛经,收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针刺镇痛,近年来文献报道较多,实验研究亦为针刺镇痛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运用祖国医学理论,郄穴功长止痛缓急,原穴善达三焦原气,调整内脏功能,采用郄原配穴法,治疗急性痛证,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胆绞痛 患者,女性,26岁,部队干部,住院号201010。患者因反复阵发性右上腹胀痛住院,住院检查确诊为胆石症、胆囊炎。经消炎及体外碎石治疗2次,夜间突感胸部憋闷,右上腹绞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弯腰抱膝,呻吟不止,腹痛拒按。诊断为胆绞痛发作。急深刺足少阳胆经的郄穴外丘,原穴丘墟;手少阳三焦经的原穴阳池,郄穴会宗;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郄穴中都。强力捻转,每5分钟行针1次,10分钟后,疼痛消失,留针30分钟出针,病人夜间休息好。  相似文献   

5.
郄原配穴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镇痛 ,近年来文献报道较多 ,实验研究亦为针刺镇痛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笔者运用祖国医学理论 ,郄穴功长止痛缓急 ,原穴善达三焦元气 ,调整内脏功能 ,采用郄原配穴法 ,治疗急性痛证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 :1胆绞痛周某 ,女 ,26岁 ,系84535部队干部。住院号201010。患者因反复阵发性右上腹胀痛住院 ,入院检查确诊为胆石症、胆囊炎。经消炎及体外碎石治疗2次 ,夜间突感胸部憋闷 ,右上腹绞痛 ,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 ,弯腰抱膝 ,呻吟不止 ,腹痛拒按 ,诊断为胆绞痛发作 ,急深刺足太阳胆经的郄穴外丘 ,原穴丘墟 ;手少阳…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肾绞痛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灸对泌尿系结石导致肾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针刺肾俞、委中、脾俞、足三里等穴治疗肾绞痛与西医传统止痛方法对比.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81.7%.结论 针灸对泌尿系结石导致肾绞痛的治疗效果与西医传统止痛方法相当,但副作用较少,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太溪、复溜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选择针刺太溪、复溜穴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选取与病变椎体相对应的双侧颈夹脊穴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差异不明显。结论针刺太溪、复溜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与针刺局部颈夹脊穴作用相当,但取穴少而精,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法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38例肾绞痛患者采用肾俞穴和京门穴相配治疗。结果治疗1次后总有效率为97.4%。结论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肾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报告5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经急诊ESWL后效果满意,结石一次治疗粉碎率为100%,结石粉碎后1~2周内排净率为100%。2例双侧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无尿者经急诊ESWL后均在1~12h内迅速排尿,肾功能得以恢复,51例急性肾绞痛患者经急诊ESWL后绞痛解除,结石排净。认为急诊ESWL是治疗尿石症引起的急性无尿、急性肾绞痛等患者的简单而有效方法之一,能获得立竿见影之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0例体会丰宁县医院马玉祥,乔心宽1选穴与刺法1.1穴位选择主穴为百会、病侧风池穴和双侧金门穴,配穴为太阳、合谷、头维和太溪穴。1.2针刺方法一般用单手快速进针法,主穴风池穴进针微向鼻尖方向刺入1寸,百会穴用平针刺入0.5寸,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与肾绞痛常规药物治疗止痛效果的比较,评价邱氏穴按压止痛在肾绞痛治疗中的临床优势。方法:急诊肾绞痛患者356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邱氏穴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采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邱氏穴治疗组采用穴位按压止痛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邱氏穴止痛后给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治疗,3组从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效果,不良反应,24 h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邱氏穴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相比,邱氏穴治疗组在止痛起效时间(0.91!0.53,18.97!5.07)、治疗后VAS评分(1.31!0.68,3.87!1.23)、显效率(90.83%,50.86%)、总有效率(98.33%,75.86%)均优于药物治疗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联合治疗组24 h复发率(10.83%)明显低于其余2组(P0.05),且邱氏穴未发现不良反应(P0.01)。结论:邱氏穴治疗组治疗肾绞痛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同时联合治疗组可以有效降低肾绞痛24 h复发率,说明邱氏穴单独使用和联合药物治疗都具有一定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渚穴为手少田三焦经穴,输穴、上明穴为经外寄穴.临床上对复视、斜视、麦粒肿、上眼睑下垂等病症,在常规的针刺疗法效果不佳者,用此二穴针刺,手法一般用泻法,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病机主要是:外感风热之邪,侵袭目窍,郁而不宜;或国肝胆火威,循经上饶,以致经脉闭阻臧因清志意郁,郁火内生,热极生风,目窍气滞脉用,故眼内收肌或外展肌经脉失去濡养,导致以上病症。用上明旨在局部取穴法,疏通服周经气,活血通络之功效;配以三焦经中渚穴,上病下取法,意在疏通痹阻,祛风通络,泻热情火之功,二穴合用则具有通络活络,祛风…  相似文献   

13.
肾,输尿管绞痛在泌尿外科急诊中极为常见,常常需要立即止痛治疗,以缓解绞痛。本组应用静脉缓慢推注安定10mg治疗肾、输尿管绞痛87例,其中79例肾,输尿管绞痛缓解,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4%。安定对肾,输尿管绞痛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探讨太溪与特定穴的配伍规律,拓展临床选穴应用思维和方法。[方法]查阅大量临床文献,选取太溪和特定穴配伍的相关文章,提取并归纳选穴思路,总结配伍规律。[结果]太溪治疗作用广泛,其中太溪多与心包经、心经、肝经的原穴相配,体现心肾相交、肝肾同源,与络穴合用则多采用异经原络配穴来加强气血流畅,与膀胱经经穴相配常常用于止痛。[结论]在太溪与特定穴的配伍应用中,医家选穴少但注重针感,灵活运用诸如原络配穴的方法,综合考虑五行生克、经脉表里、脏腑虚实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整体观,配伍选穴即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针刺外关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腰扭伤是常见病,我院运用针刺双例外关穴治疗急性腰扭伤40例,有立即止痛活动自如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9~58岁,其中工人18人,农民19人,学生1人,干部2人。均有急性腰扭伤史及持续性腰背疼痛。2治疗方法单纯针刺双侧外关穴。配合针刺腰部扭伤范围内找到压痛点。针刺手法:按常规用75%酒精消毒,针刺压痛点时要使针感上下扩散,胀麻等感觉明显,超出病痛范围,留针的同时,针刺双侧外关穴加强针感后留针。嘱患者两手臂保持原来时的姿势,腰部试作前后、左右转例或下蹲活动,留针15~20分…  相似文献   

16.
探讨“心胀咽痛,刺太冲必除之”理论依据,扩展太冲穴临床应用。从心与肝生理病理、气血调节联系、经络循行理论以及标本根结理论四方面分析,得出肝疏泄失常致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功能异常,故治心脏疾患需先调肝清其源;肝与心,气与血的调节相互影响,调气为主,调血为辅,不可忽视肝调节气机对维持其他脏腑生理功能的重要性;太冲穴为肝经的原穴,针刺其可治疗胸腹部疾病;针刺太冲可调理气机不畅,血行不利所致心神疾患,故“心胀咽痛,刺太冲必除之”理论可指导临床应用太冲穴治疗胸闷心烦、短气、咽痛、卧不安等。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指出,癃闭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膀胱、三焦,与肺、脾、肝、肾、督脉有关。〖JP2〗热邪客于膀胱和膀胱气化不利,针刺京骨、委中;从三焦辨治,实则泻之,注重调肝,针刺三焦下合穴委阳;从肺辨治,“当资化源,以助金气”;从脾论治,当分虚实,虚责之于中气不足,实责之于湿;从肝辨治,以疏肝、柔肝、泻肝为主,佐金平木、泻心补脾为辅;从肾辨治,也分虚实,针刺可选择足少阴肾经大钟穴;从督脉辨治,可选任脉之曲骨和阴交,轻者取督脉“脊背之骨穴”,重者取任脉“腹间之肉穴”。针刺治疗癃闭,应遵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原则,以选取肝肾二经、膀胱经、督脉的穴位为主。  相似文献   

18.
针刺镇痛,近年来文献报道较多,实验研究亦为针刺镇痛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运用社国医学理论,郄穴功长上痛缓急,原穴善达三焦原气,调整内脏功能,采用郄原配穴法,治疗急性痛证,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缓解急性肾绞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解痉止痛,观察组在单纯药物解痉止痛的基础上予中药烫疗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止痛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4.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缓解急性肾绞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用中药烫疗辅助治疗急性肾绞痛解痉止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大陵、太溪穴临床配伍应用举隅马仁智,孟云凤(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合肥230038)关键词大陵;太溪;配伍应用;针刺疗法大陵,心包原穴,《内经》称心之原;太溪,肾经原穴。《灵抠·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又云:“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