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PN加谷氨酰胺治疗老年手术病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口服谷氨酰胺对老年手术病人的治疗作用。 方法 :肠外营养 (PN )加口服谷氨酰胺 (Gln)治疗2 0例老年中、大手术病人作为研究组 ,并与 2 0例 PN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 结果 :1研究组感染率下降 ,平均住院日为 (14.7± 3.1)天 ,与对照组为 (17.5± 4.2 )天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 2研究组术后 7天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回升 (36 .32± 4.12 g/ L ) ,与对照组 (32 .72± 3.13g/ L )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3术后第三、七天研究组获得正氮平衡 ,且第七天与对照比差异显著。 4研究组对疲劳的主观感觉普遍较对照组轻。 结论 :PN加口服 Gln能有效改善老年创伤病人负氮平衡 ,提高血浆白蛋白浓度 ,加速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
观察口服谷氨酰胺 (Gln)对老年肝胆手术病人的治疗作用。采用肠外营养 (PN)加口服 Gln治疗 2 0例老年肝胆手术病人并与 2 0例 PN常规治疗组作对照。结果 :1研究组感染率下降 ,平均住院日 (13.5± 3.2 )天 ,与对照组 (16 .9± 4.1)天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 2研究组术后 7天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回升 (36 .41± 4.12 ) g/L,与对照组相比 (32 .81±3.2 2 ) g/L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3术后 3、7天研究组获得较好的正氮平衡。 4研究组对疲劳的主观感觉普遍较对照组好。结论 :PN加口服 Gln能有效改善老年肝胆手术病人负氮平衡 ,提高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与肠外营养支持 (PN)在腹部外科危重病人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选择有严重创伤、感染并伴有低白蛋白血症 (<30g/L)的腹部外科危重病人 4 0例 ,2 0例为对照组 (PN) ,2 0例为实验组 (rhGH PN) ,观察治疗前后病人氮平衡及血浆蛋白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干预后 ,负氮平衡均逐渐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负氮平衡减少更为明显 (P <0 .0 5 ) ,治疗后第 5天达到正氮平衡。治疗前两组病人血清蛋白指标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均升高 ,而实验组血清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二者差异显著。 结论 :rhGH与PN联合应用可明显纠正负氮平衡 ,促进蛋白质合成 ,因而必将成为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TPN加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手术创伤病人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人生长激素对手术创伤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TPN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组)治疗23例中重度创伤病人,并与同期仅用TPN治疗病人作对照。结果:①rhGH组感染率下降,平均住院日(12.9±4.1天)与对照组比(16.1±6.1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rhGH组术后7天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回升(34.27±3.26)g/L,而对照组仅升至(31.92±3.01)g/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术后3天和7天rhGH组均获得较好正氮平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④rhGH组对疲劳的主观感觉普遍较对照组好,术后下床早、活动增加。结论:rhGH能有效改善病人负氮平衡,提高血浆白蛋白浓度,合理调节脂肪和糖的利用,加速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肝硬化病人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肝硬化病人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方法 :将 48例肝硬化病人随机分为rhGH组 (2 2例 )和对照组 (2 6例 )。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但不使用人血白蛋白、血浆及其他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肝细胞再生的药物。rhGH组给予rhGH 4U皮下注射 ,每天 1次 ,共 10天 ;对照组给予等渗盐水皮下注射。动态检测病人血清生长激素 (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水平 ,同期检测血浆蛋白和肝功能。 结果 :治疗前所有病人GH水平 ,rhGH组 (40 .2 1± 3.86 ) μg/L ,对照组 (36 .75± 4.6 7) μg/L ,均高于正常值 (<10 μg/L) ;IGF 1水平 ,rhGH组 (7.34± 0 .84)nmol/L ,对照组 (8.0 2± 1.14)nmol/L ,均低于正常值 (15~ 35nmol/L) ;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 ,rhGH组 (2 8.5 2± 3.13) g/L ,对照组 (2 9.14± 6 .32 )g/L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rhGH治疗后IGF 1水平提高 ,为 (7.34± 0 .84)nmol/Lvs (2 4.5 2± 1.18)nmol/L(P <0 .0 5 ) ,同时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提高 ,为(2 8.5 2± 3 .13) g/Lvs (35 .86± 7.12 )g/L(P <0 .0 5 ) ,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rhGH可以改善肝硬化病人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消化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20例,试验周期为7天。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一周(术后第1天和第2天分别提供热卡19.33~19.97Kcal/kg,氮量0.14~0.15g/kg;术后第3天至第7天每日提供热卡26.9~28.55kcal/kg,氮量0.2~0.21g/kg)。检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病人的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血清氨基酸谱和累计氮平衡等营养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病人术后第8天的体重均明显下降(P<0.001),组间无差异。两组病人术后第8天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血浆白蛋白水平在术后第8天明显下降,而EN组较PN组下降幅度小(P<0.05)。两组病人的血浆转铁蛋白水平在术后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累计7天氮平衡EN组为(-26.1±15.3)g,而PN组为(-23.4±10.3)g,两组间无明显差异。EN组能明显升高血清天门冬氨酸(ASP)、丝氨酸(SER)、谷氨酸(GLU)、半胱氨酸(CYS)、异亮氨酸(ILE)及苯丙氨酸(PHE)的水平,对于其它氨基酸无明显影响。而PN组经过营养支持后,血清蛋氨酸(MET)浓度升高,组氨酸(HIS)浓度下降,其它氨基酸变化不明显。结论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可出现明显的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术后早期应激状态下,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均不能避免机体分解代谢状态。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有效的。肠内营养可以达到与肠外营养一样的维持体重和氮平衡的临床疗效。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能更好地维持血浆白蛋白水平和血清氨基酸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按照随机对照方法对比肠内营养对术后患者肝功能、肠通透性、血谷氨酰胺及费用等影响,以传统肠外营养作为对照。方法120例符合临床入选标准的食管和胃手术患者。按随机表进入研究组(接受肠内营养)或对照组(接受肠外营养)。研究计划经伦理委员会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在等氮、等热量摄入条件下对比氮平衡(包括大便氮排出量分析)、肝功能、肠通透性、血谷氨酰胺及费用等。数据用统计软件先做正态分布检查,按情况用ANOVA卡方或Wilcoxon分析。结果肝功能:对照组术后有4例患者肝转氨酶一过性升高,研究组无,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13)。氮平衡:研究组的6天累积氮平衡+93.2±149.2mg/kg,对照组的6天累积氮平衡+58.5±183.6mg/kg,无显著性差异(P=0.26)。两组血浆谷氨酰胺(GLN)水平,研究组术后与术前差值-4.0±67.6μmol/L,对照组术后与术前差值-50.3±69.2μmol/L,有显著性差异(P=0.0003)。肠粘膜通透性:研究组术后乳果糖/甘露醇比值上升0.01±0.016,对照组上升0.021±0.025,对照组上升明显为多(P=0.004)。研究组术后住院日(14.2±4.8)天,对照组术后住院日(16.3±7.7)天,对照组比研究组长2天,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7)。营养药费研究组(701±125)元(人民币),对照组(2721±560)元(人民币),组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观察口服麦滋林-S颗粒对中重度创伤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肠外营养(PN)加口服麦滋林-s颗粒治疗30例中重度创伤病人,并与28例PN治疗组作对照。结果1.研究组感染率下降,平均住院日13.1±4.1天,与对照组15.6±3.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研究组术后7天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回升(35.83±3.12),与对照组相比(31.52±4.13)差异有显著性(P<0.01)。3.术后3、7天研究组获得较好的正氮平衡。4研究组对疲劳的主观感觉普遍较对照组好。结论PN加口服麦滋林-s颗粒能有效改善病人负氮平衡,提高血浆白蛋白浓度,加速病人康复,同时无腹胀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体会(附2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可行性。 方法 :将 2 0例胃切除的病人在术后2 4h给予百普素 ,待肛门排气后改为能全力 ,整个过程持续 10天时间。肠内制剂的投入均通过留置于空肠或十二指肠降部的鼻十二指肠 /空肠管。 结果 :术后第 7天均转入正氮平衡 ,前白蛋白 :术前为 (0 .2 2± 0 .0 3) g/ L,术后第7天为 (0 .2 4± 0 .0 4) g/ L;转铁蛋白 :术前为 (2 .13± 0 .33) g/ L,术后第 7天为 (2 .5± 0 .2 5 ) g/ L。血浆蛋白的术前和术后第 7天的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差别。 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符合生理要求、简便、经济、实用 ,避免了与胃肠外营养相关的并发症 ,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应用谷氨酰胺双肽对血浆内毒素水平、血浆灭活内毒素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双盲和对照的研究设计,28例患者参加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接受的氮量和热卡相同;研究组在术前1天到术后3天接受谷氨酰胺双肽0.5 g@kg-1@d-1(20%Dipetiven,Fresenius Kabi),对照组接受相同氮量的平衡氨基酸.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天.术后3和24小时.4天和第7天取外周血.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血浆灭活内毒素能力.监测与感染有关的并发症、肠外营养用药费用、总住院费用和术后住院日.结果28例患者均完成研究.数据输入电脑,核对无误后开盲,进入对照组14例,研究组14例.两组术前术后各时间点血浆内毒素水平差值间无显著性差别(P=0.08~0.91);而血浆灭活内毒素能力在术后3 d研究组较对照组增强[差值分别为(+0.1 57±0 020)EU/ml和(+0.109±0.004)EU/ml,P=0.01].对照组出现2例与感染有关的并发症,研究组未出现,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31).研究组肠外营养用药费用(4302±749)元较对照组(3322±806)元高出(980±772)元,组间无显著性差别(P=0.12);总住院费用研究组为(24816±7291)元较对照组(26194±6372)元低(1 368±1081)元,组间无显著性差别(P=0.39);研究组术后住院日数(10.7±1.5)天较对照组(12.1±1.5)天减少(1.4±1.5)天,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4).结论围手术期应用谷氨酰胺双肽可增强血浆灭活内毒素能力及减少术后住院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