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手术治疗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我科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经早期手术治疗2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在24h内行动脉瘤夹闭术.全部病例均采用Yasargil入路,手术分离和夹闭动脉均在显微镜下进行,同时采用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方法预防和处理术中发生的动脉瘤破裂。结果所有动脉瘤均给予夹闭,其中瘤颈未闭23例,瘤颈夹闭t包裹3例,单纯包裹2例,按GOS评分评价预后,恢复良好26例(92.9%),中残2例,无重残及死亡病例.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经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手术及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16例患者中15例行单侧翼点人路,1例纵裂入路(胼周动脉的动脉瘤),手术夹闭动脉瘤16枚。结果术后因脑积水行V—P分流2例。3例出现精神症状,1周后消失。1例偏瘫,经康复治疗后3个月后遗留轻度偏瘫,生活可自理。本组无手术死亡。结论翼点入路是处理前循环颅内动脉瘤的很好入路,充分的术前准备,耐心细致地解剖脑池显露载瘤动脉和动脉瘤,控制性降压,适当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及术后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可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鞍区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鞍区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对疑为鞍区动脉瘤者行CTA、MRA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其中15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3例采取介入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20例鞍区动脉瘤中19例术前诊断明确,1例误诊。15例手术治疗均获成功,其中12例显微外科手术成功夹闭动脉瘤,同时保留了载瘤动脉的通畅,1例行载瘤动脉近端阻断瘤栓清除术,1例行动脉瘤包裹术,1例行患侧颈动脉结扎治疗术,3例介入手术治疗成功。2例保守治疗分别随访2年和4年未破裂。结论:鞍区动脉瘤诊断困难,易与鞍区肿瘤混淆,对可疑者应及时行CTA、MRA或DSA检查,确诊后选择恰当治疗方案,有明确占位效应的鞍区动脉瘤选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来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鞍区动脉瘤选择介入治疗,对无症状的海绵窦段动脉瘤可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要点、远期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颅内动脉瘤行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术,其中19例第1枚球囊同时闭塞了动脉瘤口.结果 24例中21例病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全组术后并发脑缺血和脑梗死3例, 其中1例死亡;术中及术后均无动脉瘤破裂出血.结论以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是治疗某些不可手术夹闭或因故不能行瘤腔栓塞的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闭塞载瘤动脉后有可能导致脑缺血及其他并发症,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颅内宽颈动脉瘤无论血管内介入治疗还是手术夹闭,都是神经外科非常棘手的难题。随着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的推广应用,血管内栓塞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手段。但据报道,85%的窄颈动脉瘤可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获得完全闭塞,而宽颈动脉瘤中只有15%可获得完全闭塞。鉴于单纯弹簧圈栓塞时弹簧圈易于突入载瘤动脉,无法致密填塞,  相似文献   

6.
颅内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的急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和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急诊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30例术中成功夹闭瘤颈,2例行包裹加固术.本组术中动脉瘤破裂8例,予临时阻断载留动脉后夹闭;术前考虑颈内动脉颅内段有粥样硬化的2例开颅前先行解剖暴露颈内动脉颈部;出血破入脑室的6例在处理完动脉瘤后均行终板造瘘术.出院时恢复良好24例,中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死亡各2例.结论:急诊手术治疗破裂性前交通动脉瘤是积极防治动脉瘤再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上的异常膨出部分,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最常见原因,是潜在的致死性疾病。目前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法是开颅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即在显微镜下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将瘤颈夹闭,使动脉瘤排除于血循环之外,以防发生再次破裂,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保证灌注区供血。本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施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估(附6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进行MSCTA检查,并与DSA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和分析。结果在62例患者中,MSCTA检出动脉瘤其66个,7例未检见动脉瘤,其中9例为多发动脉瘤,2个瘤灶者7例,3个瘤灶者2例。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者26个,大脑中动脉15个,颈内动脉12个,大脑前动脉4个,后交通动脉4个,小脑后下动脉3个,基底动脉2个。最大瘤体直径为18mm,最小瘤体直径2mm。经DSA和手术对照,MSCTA诊断准确55例,漏诊3例,动脉瘤位置判断不准3例,假阳性1例。MSCTA诊断动脉瘤敏感性883%,特异性100%,准确率91.7%,阳性预测值97.0%,阴性预测值71.4%。结论MSCTA可安全、快捷、无创性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瘤体(形态、大小、指向、轮廓)、瘤颈宽度、载瘤动脉及与颅骨之间的关系,推荐作为颅内动脉瘤检查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早期栓塞治疗的2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术后效果。结果:栓塞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瘤腔栓塞100%24例(88.9%),栓塞≥90%3例(11.1%);术后2周内发生2次出血2例(7.4%),其中死亡1例(3.7%);随访6个月,轻微意识障碍5例(18.5%);随访12个月,恢复良好23例(85.2%),不全偏瘫2例(7.4%)。结论:颅内动脉破裂出血早期栓塞治疗安全、可靠,可有效防止动脉瘤再破裂,降低致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32例颅内动脉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经验,探讨手术时机、显微手术技巧及有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在气管插全麻及控制性低血 压下进行显微手术。多采用改进的Yasargil入路,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解剖动脉瘤蒂,准确地夹闭瘤蒂。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行动脉瘤蒂夹闭术29例,切除术2例,包裹1例,治愈率90.6%,死亡率9.4%。术中动脉瘤破裂5例,死亡2例,死亡率40%。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提高了颅内动静脉瘤的手术成功率,术前病情过重及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是手术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对手术风险的影响。方法对56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显微外科技术临时阻断栽瘤动脉,显露动脉瘤颈部,清除颅内血肿并对动脉瘤实行手术夹闭。对患者手术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6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中共发现动脉瘤62个,其中进行临时阻断载瘤动脉为59个。阻断时间1.2~15.0 min,平均时间(8.3±5.1)min。56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后交通动脉瘤因动脉硬化较为严重在进行夹闭动脉瘤时发生动脉瘤整体脱落,导致载瘤动脉局部缺损行动脉瘤旷治术,术后患者出现肢体偏瘫;有2例患者发生小缺血病灶,但并无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有1例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严重的血管痉挛并导致梗死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手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能够有效降低动脉瘤内的压力,可以明显暴露动脉瘤颈,夹闭动脉瘤,短时间阻断载瘤动脉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与MR血管造影(MRA)的对比分析,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A和MRA资料,全部病例均行CTA检查,其中18例行MRA检查。图像后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和动脉瘤夹闭术作为参考标准,比较CTA和MRA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结果在37例中,DSA和动脉瘤夹闭术证实45个动脉瘤,其中35例42个动脉瘤CTA显示良好,16例21个动脉瘤MRA显示良好。CTA发现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3.3%(42/45),MRA为91.3%(21/23)。结论CTA可作为临床筛查大部分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必要时可选择MRA、DSA。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未成熟破裂是指载瘤动脉近端或动脉瘤颈得到充分暴露前发生的破裂,处理不当可以直接导致患者重残或者死亡[1~3].未成熟破裂多数发生在牵抬脑叶或解剖动脉瘤时,在硬脑膜剪开之前或刚剪开时即发生破裂者非常少见[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复发动脉瘤的临床影响因素和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微创手术治疗颅内复发性动脉瘤1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随访资料,其中颈内-后交通动脉瘤5例,颈内动脉三分叉处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和基底动脉瘤各1例,微创开颅手术夹闭复发动脉瘤9例,微创血管内介入栓塞3例。结果出院时优良8例,轻残3例,重残1例。术后随访4个月至5年,平均3.8年,11例生存良好,1例在术后4月死于肺部感染。结论颅内动脉瘤治疗后再复发的主要原因为:栓塞不致密、夹闭不全和血流动力学影响。颅内复发动脉瘤应进行个体化治疗,对再破裂的复发动脉瘤宜采取显微手术夹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根治性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颅内动脉瘤46例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结果 术前状态Ⅰ、Ⅱ级31例无死亡,Ⅲ、Ⅳ级15例中死亡3例,病死率6.52%.死亡原因为脑干功能衰竭及消化道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者5例.随访1~3年,Hunt Ⅰ、Ⅱ级31例中优22例,良9例;Hulit Ⅲ、Ⅳ级15例中优2例,良3例,差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 积极明确诊断,选择合适适应证,术中避免动脉瘤破裂,夹闭后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术后积极预防脑血管痉挛是应用本术式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1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经全麻下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证实的急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A检查(其中10例进行了DSA检查),对其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仿真内窥镜(VE)等方法进行图像重组,多角度显示脑动脉树,观察前交通动脉瘤的形状、指向、大小、瘤颈宽度,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周边血管及骨质的关系,并在CT工作站上模拟手术人路。将上述指标同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观察其一致性。结果手术证实32个动脉瘤,CTA检出31个,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98%。CTA测量瘤体最大径及瘤颈宽度与手术中测量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瘤体=1.51,P=0.14;t瘤颈=1.32,P:0.20,取α=0.05)。术前CTA清晰显示瘤颈、瘤体与载瘤动脉及颅骨的空间关系,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结论MSCTA可作为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首选的筛检方法,并独立指导手术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弹簧圈漂流法治疗脾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0年介入治疗25例共28个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16例,男性9例;年龄33-86岁,中位年龄54岁。真性动脉瘤占85.7%(24/28个),单发者占76%(19/25例),囊状占89.3%(25/28个),伴门脉高压者占36%(9/25例);瘤体直径15-65mm,中位直径32mm,瘤体位于脾动脉近端8个,中段9个,脾门以远11个。20例患者行经导管载瘤动脉远近段栓塞术+动脉瘤腔栓塞术,1例行动脉瘤腔填塞术,1例采用瘤腔完全填塞+远端脾动脉栓塞术。其中15例采用弹簧圈漂流法栓塞脾动脉远端分支,脾动脉近端采用NESTER弹簧圈+普通弹簧圈彻底栓塞;2例行覆膜支架植入术+远端脾动脉栓塞术;1例合并肝动脉瘤者因脾动脉瘤体直径〈2cm选择临床随访。结果:2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有10例(28%)患者中出现轻度栓塞后综合征,其余病例无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栓塞术后随访2-37个月(平均18.1个月)未见动脉瘤复发、增大或破裂出血。2例覆膜支架植入患者分别随访12和18个月,支架血流均保持通畅,瘤腔未见造影剂再灌注。1例未干预动脉瘤者随访48个月,动脉瘤体无明显增大。7例出现〈30%的脾梗死,无其他动脉瘤相关并发症。弹簧圈漂流法栓塞治疗组与非弹簧圈漂流法栓塞治疗组相比在一次手术成功率、30d病死率、栓塞后综合征、脾脏梗死例数、随访出现内漏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经导管弹簧圈漂流法治疗脾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显微手术对大脑后动脉巨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8-01—2013-12收治的10例行显微手术的大脑后动脉巨大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有5例行动脉瘤夹闭,3例行动脉瘤夹闭并实施瘤体切除术,2例行动脉瘤包裹术。术后9例患者恢复良好,1例仍存在不全象限性偏离。结论对大脑后动脉巨大动脉瘤患者行显微手术时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将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充分显露,并注意保护神经以及穿支血管,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01年3月~2007年5月,我们共收治颅内动脉瘤125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5例,男25例,女100例,32~72岁,平均47岁。均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瘤52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64例,大脑中动脉瘤8例,右颈内动脉-脑动脉瘤1例。1.2方法120例均行延期手术,开颅后置入显微镜分离瘤颈,夹闭瘤颈时均采用控制性低血压,解剖出载瘤动脉近端,以备动脉瘤破裂时暂时阻断。本组有1例在上瘤夹时破裂,阻断载瘤动脉退出瘤夹,再次夹闭[1]。5例在全麻下经皮股动脉穿刺,将微导管沿导丝…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行急诊颅内动脉瘤夹闭术43例,经积极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3例,男39例,女4例,15—70岁。其中颈内动脉瘤6例,前交通动脉瘤15例,大脑中动脉瘤6例,基底动脉瘤5例,后交通动脉瘤11例。手术时间平均3~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