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536-3537
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00例病例并依据患者接受分娩方式分为2组;剖宫产组依据剖宫产指证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阴道分娩组依据阴道分娩指证行阴道分娩;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41例阴道试产患者中,有9例因产程中急症行剖宫产,试产成功率为78.0%。阴道分娩组产时出血、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值依次为(208.4±16.2)ml、(302.7±19.8)ml、(4.1±0.6)d,均较剖宫产组有显著降低(P<0.05),产褥病率仅为3.1%,亦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手术并非为唯一分娩方式,在严格掌握指证前提下,经阴道分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SCI、Cochrance Databace、EMbase、维普、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查找有关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相关文献,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员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估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文献11篇,共1 309例患者,观察组742例行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对照组567例仅行腹腔镜手术或联合应用安慰剂;Meta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患者的疾病完全缓解率明显提高(OR=0.40,95%CI:0.29~0.55,P=0.000),复发率明显降低(OR=0.40,95%CI:0.28~0.57,P=0.000),妊娠率提高(OR=0.40,95%CI:0.28~0.57,P=0.000)。结论腹腔镜手术后联合GnRH-a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完全缓解率,降低复发率,且可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对避孕效果及子宫异常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效果及子宫异常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根据需要放置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金属单环、带铜V型宫内节育器(Vgu280-IUD)、活性Y型宫内节育器(安舒环)、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欣悦),随机选取各50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金属单环子宫异常出血者34%、带器妊娠率12%;带铜V型宫内节育器(VGu280-IUD)子宫异常出血者36%、带器妊娠率4%;活性Y型宫内节育器子宫异常出血4%、带器妊娠率2%;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子宫异常出血者8%、带器妊娠率0%.结论 四种宫内节育器相比较:金属单环及带铜V型宫内节育器子宫异常出血、带器妊娠率最高,活性Y型宫内节育器及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子宫异常出血、带器妊娠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性Y型宫内节育器适合特别是月经量多者,宫内节育器适合宫颈松弛者.后两者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测激素替代周期胚胎移植中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等参数对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100例于激素替代周期行冻融胚胎移植的不孕症患者,根据妊娠结果分为妊娠组(n=60)与未妊娠组(n=40)。比较两组子宫内膜转化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ystolic-diastolic ratio,S/D)等参数。结果:两组内膜转化日的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on hormone,FSH)水平,优质胚胎数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未妊娠组比较,妊娠组内膜PI、RI、S/D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降低(P<0.05)。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8 mm者妊娠率低于子宫内膜厚度≥8 mm者(P<0.05)。妊娠组转化日内膜S/D>3者的比例低于非妊娠组(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测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有助于预测激素替代周期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甲亢(Graves病)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ves病(GD)为临床内分泌常见疾病,病因人遗传,神经精神内分泌-免疫网络体系到环境、感染等.近年研究认为GD的发病与细胞免疫功能失衡有密切关系.我院两年来开展了在传统治疗GD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的对照性研究,观察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指标,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8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54例,年龄16~48岁;纳入标准:①符合Graves病诊断标准者[1];②伴有高代谢症群,眼征、甲状腺肿及肌病之一者;③初发或未用过抗甲状腺药物者;④药物治疗后2年以上复发者.排除标准:①甲亢危象;②131Ⅰ治疗或手术治疗后复发者;③伴有妊娠者;④合并心脏病,突眼大于Ⅲ度者(眼球突度≥18mm)[2,3];⑤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及内分泌疾病.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9例患者既往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均有停经史和(或)阴道流血史,无明显腹痛。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阳性。B超检查有助确诊。5例早孕者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另1例外院行次全子宫切除术者,先行髂内动脉插管盆腔肿块供血动脉栓塞术再辅以化学治疗。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早期可行保守治疗,效果较好;妊娠晚期常因出血多而危及生命,必要时需行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中子宫内膜血流、厚度、类型与妊娠的相关性。方法对119例4组[克罗米芬(CC)、克罗米芬+补佳乐组(CC+PGV)、克罗米芬+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CC+HMG)、来曲唑(LE)]PCOS不孕患者进行145个周期促排卵对照研究,比较各组卵泡中、晚期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值PI(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S/D(收缩期与舒张期速度比值),内膜厚度,类型,妊娠率。结果 (1)CC+HMG及LE组卵泡中、晚期:子宫内膜血流值小于CC及CC+PGV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大于CC、CC+PGV组(P<0.05),两者间均有统计学差异。(2)CC+PGV组卵泡中期子宫内膜血流值小于CC组(P<0.05);两组间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3)各组间子宫内膜类型无统计学差异,CC+HMG组妊娠率较其它三组高(32.3%,P<0.05)。(4)妊娠者卵泡晚期子宫内膜血流值小于非妊娠者(P<0.05);内膜类型A型率(70%)大于非妊娠者(22%)(P<0.05),两者间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C+HMG和LE治疗PCOS不孕者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子宫内膜厚度优于CC及CC+PGV,CC+HMG有显著的妊娠率,加用PGV后可改善CC对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的影响。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值PI、RI、S/D,厚度和类型与妊娠率相关,是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较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采用不同的分娩方式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分娩,分为对照组(剖宫产分娩)和观察组(经阴道分娩),其中剖宫产43例,经阴道分娩55例。对比两种分娩方式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种分娩方式的新生儿感染、窒息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的观察组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剖宫产分娩的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如果符合阴道分娩标准,应尽量选择阴道分娩的方式,此分娩方式的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孕期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系统相关指标的观察,了解中药联合达肝素钠与单纯应用达肝素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既往有3次或3次以上的因子宫动脉血流异常引起复发性流产的60例孕妇纳入研究,采用阴道超声监测对应用中药联合达肝素钠与单纯应用达肝素钠比较子宫动脉血流及妊娠丢失率的不同。结果:对于子宫动脉血流异常引起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其中药联合达肝素钠与单纯应用达肝素钠相比,妊娠丢失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达肝素能显著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异常引起的复发性流产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瘢痕子宫妊娠是指前次剖宫产、肌瘤剔除、子宫穿孔修补术等子宫留有瘢痕而再次妊娠者.前置胎盘指妊娠28周后,胎盘部分或全部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在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3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患者的相关资料,以了解瘢痕子宫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