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毅  肖瑞卿  林武存 《医学争鸣》2002,23(5):401-401
0 引言输血反应近来受到重视[1,2]. Miltenberger亚系统的抗原抗体反应在亚洲人群中的比率较其他人群高. 中国人在临床上有意义的同种抗体频率为0.169%,因此,Miltenberger系统的抗体与抗原的研究在临床上就显得较为重要. 我们报道抗-Mia引起的配血不合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西受血不规则抗体的检出频率及分布特点。方法对广西交叉配血不合者453例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同时用盐水法、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必要时进行放散试验和药物试验,并结合病史分析。结果确认248例同种特异性抗体,其中Rh系统抗体205例,抗体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抗-E>抗-D>抗-c>抗-C>抗-e;MNSs系统抗体26例;P血型系统3例;Lewis系统3例;Kidd、Duffy、Diego血型系统各1例;Rh血型系统+MNSs系统抗体2例;Kidd血型系统+MNSs系统抗体1例。结论广西同种特异性不规则抗体以Rh系统抗体为主,其中又以抗-E最为常见。特异性抗体在各血型系统的分布具有地区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不规则抗体在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选取2014年4~12月接受血型检查的23 940例患者血清,利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再对筛查阳性的标本进行特异性鉴定与分析。结果: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121例,阳性率0.51%;Rh-hr、Kidd、MNSs、Duffy、Lewis等血型系统的不规则抗体筛查构成比分别为89.26%、1.65%、6.61%、1.65%、0.83%;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0.71%,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的0.31%(P结论:对临床输血的患者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特别是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的确认应首先考虑Rh-hr、MNSs等血型系统。  相似文献   

4.
1.问:什么叫血型? 答:个体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清蛋白的抗原的差异叫血型。 2.问:哪些血型与临床的关系最大? 答:红细胞的血型与临床关系最大。目前已知红细胞中有近二十个系统和高低频率两组约400种以上的抗原。其中以ABO系统的抗原为最重要;Rh系统的抗原次之。因ABO系统存在着天然抗体(表1),且这种抗体(也叫凝集素)在37℃下有免疫活性,所以,在临床输血时,一旦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的抗体就会与输入的相应抗原起作用而发生血管内溶血。Rh阳性的人虽然在人群中占99%左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云南佤族人群Rh?Duffy血型系统抗原表现型的分布?抗原频率与不规则抗体产生几率的关系,从而为云南少数民族人群血型分布的多态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该民族群体稀有血型库的建立?组织配型和免疫性输血反应的预防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集云南省耿马县3代内无血缘关系的佤族人群(男女各150例)血样5 mL(EDTA抗凝),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 Duffy及抗体筛选,Duffy血型系统基因分型检测采用序列特异引物引导的PCR反应(PCR-SSP),所得结果与当地汉族人群为对照,作对比分析?结果:300例佤族人中RhD阳性率为99.0%,RhD阴性率为1.0%;Duffy基因分型检测结果:Fya基因频率0.994 5,Fyb基因频率0.003 5,Fya-b+检出1例;佤族女性有5例抗体筛选检测为阳性,均为同种抗体(E抗体),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占女性人群的3.33%?结论:云南佤族人群的Rh?Duffy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及抗原分布特征与当地汉族人群基本相符,但也有本民族的特点,佤族人群(尤其是妇女)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比当地汉族人群高?  相似文献   

6.
MNS血型系统是第二个被发现的血型系统,其复杂性仅次于Rh系统[1].M和N抗原是在1927年Landsteiner和Levine用人红细胞免疫家兔产生的抗体所鉴定的.中国汉族人群中M抗原频率在45%~ 50%之间[2].现有1例患者,女,16岁,2012年4月6日因腹腔良性包块收入本院普外科,拟行开腹包块剥离术.术前常规查血型发现正反定型不一致,进一步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检出抗-M抗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林秦燕  严建新  项静婉 《中国现代医生》2012,(23):117+121-117,121
目的探讨Miltenberger亚血型系统抗Mur抗体的血清学特性,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血。方法患者的血清与一组谱细胞分别用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法进行反应,分析鉴定该患者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在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法中患者血清均与7号谱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和其他谱细胞均无凝集现象。结论患者血清中存在Mihenberger亚血型系统抗Mur抗体。在亚洲Miltenberger亚血型系统的抗体需要引起临床输血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Lewis血型系统是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统之一,Lewis血型系统的抗原有6个,分别是Lea、Leb、Leab、Leb H、ALeb和BLeb,产生的血型抗体主要是Ig M性质的抗-Lea抗体和抗-Leb抗体,Ig G性质的抗体少见[1]。笔者近期发现1例由于Ig G性质的抗-Lea抗体导致的配血不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无输血史,有妊娠史,因胆结石入院治疗,经诊断需进行胆囊切除术,术前备血时因主侧配血不合而  相似文献   

9.
吴敏华  蔡葵  朱琳睿 《黑龙江医学》2021,45(19):2112-2114
目的: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拟输血住院患者的血型不规则抗体发生频率和分布特点,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1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拟进行交叉配血的患者10423例,采用微住凝胶技术对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对抗体结果阳性者采用谱细胞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统计分析抗体的种类及分布.结果:10423例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112例,阳性检出率为1.07%,其中男性患者的阳性率为0.73%(49/5510),女性患者的阳性率为1.47%(72/4913)(P<0.001);有输血史患者阳性率为1.47%(56/3803),明显高于无输血史患者阳性率0.85%(56/6620)(P<0.05);有妊娠史患者阳性率4.97%(61/1228),明显高于无妊娠史患者0.30%(11/3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1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鉴定出107例,占87.70%,其中Rh血型系统最多占56.07%,其次为MNSs血型系统抗体占24.30%、Lewis血型系统抗体占8.41%;其中又以抗-E抗体检出率最高(35.51%)、其次为抗-M抗体(19.63%).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能降低由于不规则抗体导致的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对保障输血安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晖  刘长利  苗天红 《北京医学》2011,33(2):186-187
在已发现的30个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当属Rh血型系统,其中D抗原具有最强的免疫原性,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仅次于ABO系统。RhD阴性妇女有RhD阳性的免疫史,则可能产生IgG类抗-D抗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待输血患者红细胞Rh血型系统E抗原(RhE抗原)分布,结合抗-E抗体在上述患者中的检出频率及特点,分析常规检测RhE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待输血患者标本10 000例,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E抗原,并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10000例标本中,RhE抗原阳性率51.46%(5146/10000),RhE抗原阴性率48.54%(4854/10000)。患者标本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共78例,阳性率0.78%(78/10000);全部检出抗体中,抗-E抗体最多,占23.08%(18/78),检出的18例抗-E抗体阳性患者中17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抗-E抗体在有临床免疫史患者中检出率为0.33%(17/5120),与无免疫史患者检出率(0.02%,1/48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6,P<0.01)。结论:抗-E抗体是临床输血检测中最常出现的不规则抗体,对待输血患者进行RhE抗原常规检测,实现红细胞RhE血型同型匹配输血,可避免患者产生抗-E抗体,促进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自1900年兰斯坦纳发现并确立第一个ABO血型以来,新的血型抗原不断被发现,迄今至少已有15种血型,其中最重要的是ABO和Rh血型系统.ABO血型是根据人血红细胞膜外表面所含抗原而命名的.红细胞外表面有A抗原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抗体);红细胞外面有B抗原的为B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抗体);红细胞外表面同时有A、B两种抗原为AB型血(其血清中无抗体);红细胞外表面无A、B抗原的为O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ABO血型系统主要用于临床输血和法医鉴定亲生子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技术对输血患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情况及临床应用。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患者29208例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统计分析阳性结果,鉴定阳性抗体的特异性。结果29208例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90例,阳性率为0.31%。特异性抗体以Rh血型系统居多,抗-D抗体占2.22%、抗-E抗体占21.11%、抗-Ec抗体占11.11%;MNSs系统抗-Mur抗体11例(12.22%)、抗-M抗体7例(7.78%);Lewis系统抗-Lea抗体占8.89%;冷抗体占7.78%。非特异性抗体占13.33%。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血液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并鉴定其特异性,输注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Rh血型抗体的血清特异性及其输血反应中的临床意义。将患者血清与一组谱细胞在盐水、酶及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 ,分析鉴定其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 11例患者血清中含Rh血型系统特异性抗体。认为Rh血型抗体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原因 ,根据我国汉族人的Rh抗原分布特点 ,应重视RhD抗原阳性而E抗原阴性患者的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5.
血型不规则抗体是指除ABO血型系统以外的其他血型系统抗体。据文献资料,我国由血型抗原抗体免疫因素引起的输血反应占12.6%,其中,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为2.56%[1]。所以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提高输血疗效,应尽量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本文对我院2012年-2013年共53614例不规则抗体筛查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红细胞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是指红细胞膜上一系列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抗原型别。目前已知人红细胞至少有17个以上的血型系统,加上高、低频率组抗原,约有400多种特异性抗原。其中ABO血型系统在临床  相似文献   

17.
血型抗体主要以球蛋白IgM ,IgG和IgA等形式存在 ,它由相应血型抗原刺激而产生 ,最常见的免疫途径是血型不合的输血和妊娠。采用适当的方法检查出这些抗体 ,能使输血安全有效地进行。血型抗体的检查方法因抗体的性质不同而异。1 完全抗体检查法完全抗体 ,使用含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在盐水介质中的反应能检出其血清中抗体 ,凝集是IgM抗体的行为 ,但在ABO血型系统 ,A、B抗原位点多 ,当IgG抗A、抗B的浓度足够大时 ,在盐水介质里也能发生凝集。( 1)材料。①受检者血清 ;②受检者 5%红细胞盐水悬液 ;③已知表现型的标准红细胞…  相似文献   

18.
Rh血型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Rh血型抗体的血清特异性及其输血反应中的临床意义。将患者血清与一组谱细胞在盐水、酶及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分析鉴定其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11例患者血清中含Rh血型系统特异性抗体。认为Rh血型抗体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原因,根据我国汉族人的Rh抗原分布特点,应重视RhD抗原阳性而E抗原阴性患者的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9.
<正>Rh血型系统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最大的血型系统,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目前已发现Rh系统有50多个抗原,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抗原主要有D、C、c、E、e等5种抗原。由于RhD阴性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较低且导致临床上出现输血困难的情况时有发生,临床输血Rh血型不合可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因此为更好地保障RhD阴性血液的正常供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血型是1900年奥地利学者Landsteiner氏首先发现的,血型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状,是血液的主要特征之一。根据血型抗原的差异和相互关系以及遗传规律,分成不同的血型系统,其中抗原免疫性最强的是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最基本并与临床应用关系最密切和最重要的血型。血型抗原在人群中的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是有差异的。在我国各族人民中ABO血型的分布也不尽相同。为了了解米泉地区人群ABO血型的分布情况,现就健康体检的7832例血型资料进行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