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患者,男,24岁,我驻苏丹维和人员。因在丛林执行任务时,蚂蚁咬伤背部致红肿痒痛8h就诊。皮肤科检查:背部有5处红色包块,边界清楚,大小不一,最大一处约5cm×4cm,其余约2cm×2cm,包块无水肿、水疱或瘀斑,患处剧烈瘙痒,伴针扎样疼痛,诊断为蚂蚁咬伤致局部变态反应。立即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维生素C注射液2g+地塞米松注  相似文献   

2.
静脉滴注氟罗沙星致片状皮下出血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例】 男,37y。因咳嗽半月而入院。经胸片诊断为右下肺炎。查体全身皮肤无淤点、淤斑及皮下出血。血小板150×109/L。给氟罗沙星(山东天福制药厂,批号990308)0.4g加入5%GS250ml中ivgtt(经右手背静脉),用药200ml时发现患者右前臂的屈侧距进针点约18cm处出现两片皮下出血斑,约8cm×8cm,5cm×5cm大小,色红,压之不褪色,未给特殊处理。次日在密切观察下在左手背再次ivgtt上述药物,用药100ml时左前臂出现约5cm×5cm大小的皮下出血,位置与前日右前臂的对称,立即停用氟罗沙星。未给特殊处理,两前臂皮下出血1wk后消退静脉滴注氟罗沙星致片状皮…  相似文献   

3.
梁元太  夏琴谱 《中国药业》2003,12(10):39-39
目的:研究氟罗沙星注射液的稳定性,以延长其使用有效期。方法:对生产时间在两年以上的氟罗沙星注射液(2mL:0.2g)按照部颂标准进行检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生产两年以上的氟罗沙星注射液的检测结果与出厂时的比较,无显差异。结论:生产两年以上的氟罗沙星注射液(2mL:0.2g)性能稳定,可以延长其使用有效期。  相似文献   

4.
邱栋发  黄窕姮 《医药导报》2001,20(5):308-309
目的:评价氟罗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氟罗沙星注射液0.2-0.4g稀释于5%-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qd,7d1个疗程。结果:氟罗沙星治疗有效率90.0%,细菌清除率87.0%,不良反应发生率6.0%。结论:氟罗沙星注射液是一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氟罗沙星注射液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氟罗沙星注射液在 5 0和 1 0 0 g.L- 1 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平衡液、右旋糖酐 40葡萄糖注射液、 5 0 g.L- 1 碳酸氢钠注射液 6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将氟罗沙星注射液加入 6种输液中 ( 1 .0g.L- 1 ) ,放置室温下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输液中的氟罗沙星含量。结果 氟罗沙星在 6种输液中 8h内含量均在 96%以上 ,外观、p H值、紫外吸收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氟罗沙星注射液可与上述 6种输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6.
临床工作中发现,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后接着输氟罗沙星注射液或二者顺序相反,氟罗沙星注射液滴入茂菲氏滴管中2~3滴,茂菲氏滴管中液体立即出现乳白色浑浊,即刻关闭输液调速器,更换输液器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5~8min再换上氟罗沙星注射液,未发现上述现象,患者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氟罗沙星引起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2 4a ,因咽痛 ,发热 1d ,于 2 0 0 2年 7月 2 5日夜间来我院就诊。既往健康 ,有青霉素过敏史。检查 :神清貌可 ,扁桃体Ⅰ度肿大 ,T39.5℃ ,P10 2次 /min ,血压正常 ,两肺听诊无异常。血常规 :WBC 13× 10 9/L ,N90 %。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予氟罗沙星注射液 (山东枣庄百科亨迪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 :0 2 0 6 0 72 1) 10mL :0 .2 g加入 5 %葡萄糖 2 5 0mL中静滴 ,6 0滴 /min ,同时给予复方氨基比林 2mL肌注一次。输到 30min时 ,患者面部出现两处明显水肿斑块 ,舌体及四肢麻木 ,腹胀 ,憋气 ,继之双上肢出现剧烈抽搐 ,腋下体温39 .…  相似文献   

8.
头孢替唑钠致过敏性紫癜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宏波 《医药导报》2003,22(6):377-377
患者 ,女 ,5 1岁。因中耳炎在我院门诊五官科就诊 ,给予头孢替唑钠 4.0g加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 ,静脉滴注 ,在输液过程中自感不适 ,全身痒感 ,以大腿内侧较重 ,未引起重视 ,坚持静脉滴注完毕。回家后发现大腿内侧有较大面积的紫斑 ,面部潮红。第 2天到皮肤科就诊。患者自述无青霉素过敏史 ,但平时经常发生荨麻疹 ,属过敏体质。体检 :面部潮红 ,大腿内侧有约 2 0cm× 40cm紫斑 ,两侧对称 ,深红色 ,压不腿色 ,边缘清晰 ,无瘙痒感。诊断 :药物性过敏性紫癜。停用头孢替唑钠 ,给予地塞米松 5mg ,维生素C 2 .0g加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  相似文献   

9.
氟罗沙星致不良反应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蓉  周宏波  张江兰 《医药导报》2002,21(11):744-744
例 1,女 ,2 2岁 ,因左乳房包块就诊 ,给予氟罗沙星 (商品名 :大克莎 ,山东枣庄建兴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 :0 0 0 3 0 8) 0 .4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 ,静脉滴注。滴注约 10min ,患者手前臂出现红、痒痛 ,头晕、胸闷 ,心率 10 0次·min 1 ,判断为氟罗沙星过敏 ,即停药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 10mg ,3min后症状好转。例 2 ,男 ,48岁 ,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来院治疗。给予氟罗沙星 (山东枣庄建兴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 :0 0 0 3 0 8) 0 .4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 ,静脉滴注 ,输入约 15 0mL时患者主诉头昏、心悸、眼前…  相似文献   

10.
氟罗沙星致过敏性紫癜休克并发DIC 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患者女 ,3 6岁。因患子宫颈平滑肌瘤于 2 0 0 1年 4月中旬来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各项体检生化指标均正常 ,术后给予氟罗沙星注射液 (大克莎 ) 2 0 0mg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50 0mLivdqd ,抗感染治疗。手术当日第一次用药 ,输完液后患者感腹痛。第 2天用药后 ,患者全身出现散在的出血性皮疹 ,腹痛加重 ,轻度腹胀 ,夜不能眠。术后第 3天上午 ,患者腹胀如鼓 ,剧烈腹痛。上午 8时第 3次使用氟罗沙星 ,输液进行中前往B超室进行检查。途中大约有 10min暴露于强阳光下。B超提示 :盆腔大量积液 ,肠管扩张。当时怀疑肠穿孔 ,实施紧急剖腹探查术。上…  相似文献   

11.
患者1,女,23岁,因腹泻7次来肠道门诊就诊,诊断:急性肠炎.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奈替米星针(商品名:安捷星,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0102)0.2g、10%氯化钾注射液10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维生素C注射液2g,维生素B6注射液0.2g,氟罗沙星注射液100mL,qd×3.滴注奈替米星组液体450mL左右,患者诉左侧颊部麻木感,无其它不适.第2天续注奈替米星组液体约200mL左右,患者又诉左侧颊部麻木,继续静滴不适未增,提示该患者不适系滴注奈替米星所致.医生嘱咐患者腹泻止明日可停用奈替米星,结果第3天无不适主诉.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2岁。因全身多处褥疮,T38.5℃,于2001-10-02收入院。入院时患者意识清,语言障碍,面无表情,被动体位,四肢僵硬、屈曲,双下肢中度水肿,营养差,极度消瘦,中度贫血。查体见骶尾部有6cm×6cm、8cm×9cm皮肤破溃,肩胛部有5cm×4cm、2.5cm×2cm皮肤破溃;左右踝关节处2cm×3cm、2cm×2.5cm的溃疡多处;左髂前上棘有16cm×20cm、11cm×8cm皮肤破溃,右髂前上棘有15cm×15cm皮肤破溃,呈口小底大烧瓶状,深达骨膜,伤口内有黑色及黄色坏死组织,大量恶臭脓液流出,周围皮肤为暗红色。入院抽血查血浆总蛋白为52g/L、白蛋白为26g/L,血红蛋白为60g/L,…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19岁。因感腹胀、便秘 2 0 d于 2 0 0 1年 4月 2 5日入院。既往体健。患者于 2 0 d前因腹胀在校附属医院做 B超示 :下腹囊实性包块约 12 cm× 10 cm× 9cm。诊断 :卵巢浆液性囊 ,转入我院手术治疗。查体 :体温 36℃ ,脉搏 80次/min,呼吸 2 0次 /min,血压 10 0 /6 0 m m Hg,一般情况可 ,心肺 (- ) ,下腹部偏右侧可触及一质韧、胎头大小包块 ,无压痛。妇查 :右侧卵巢可触及一约 10 cm× 10 cm× 9cm大小包块 ,活动可。术前复查 B超 :右下腹部一约 10 cm× 10 cm× 9cm实性不均回声。腹腔积液深约 5 cm ,肝脏无异常。考虑肿瘤包膜…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7岁。入院前4天因上腹痛,当地赤脚医生曾给予氨基比林、庆大霉素、654-2、阿托品治疗三天,腹痛仍未见缓解。第4天又肌注阿托品1支,加服茛菪片2片,服药后20分钟左右突然感觉全身瘙痒尤以四肢为著,口唇周围及四肢远端伸侧面出现皮肤潮红,继而出现水疱并逐渐增大,次日转来我院。检查:口唇周围可见大小不等多处疱疹,软鄂可见1cm×2cm水疱疹,右侧乳房前内方有4cm×6cm水疱1个,四肢远端伸侧面呈对称性大小不等的水疱,有的互相融合在一起,水疱周围皮肤均有潮红伴有痒痛感,四肢活动自如,无神经系统特征。入院后经抗感染、脱敏以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70岁。进食后阻挡感10个月。临床诊断:食管癌。手术所见:食管上段有一息肉样巨大肿物突入腔内。病理检查:食管中上段,长15cm,直径4.5cm,打开管腔,距近切线2.8cm,远切线8.5cm处查见4cm×3cm×2.5cm肿瘤,呈息肉  相似文献   

16.
阿昔洛韦致血管炎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 ,46岁 ,农民。因左胸背部皮肤起簇状水疱伴疼痛 3d就诊。患者 3d前无明显诱因感左胸背部针刺样痛 ,1d后起族状水疱 ,沿肋间蔓延。皮肤科检查 :患者左胸背皮肤见族状水疱 ,呈带状分布 ,前后未超身体正中线 ,皮疹间皮肤正常。其它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4.0× 10 9/L ,RBC 4.5× 10 12 /L ,N 0 .83 ,L 0 .17,尿常规及肝功能无异常。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2 50mg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ivdtid ,维生素E0 .1g ,po ,tid ,吲哚美辛 (消炎痛 ) 2 5mgtid治疗。将阿昔洛韦溶解后注入液体 ,观察无异常 …  相似文献   

17.
氟罗沙星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克杰  张贵忠 《中国药房》2005,16(6):463-464
目的 :考察氟罗沙星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罗沙星注射液中氟罗沙星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 ,并考察光照、加热、pH值及卤族元素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氟罗沙星平均回收率为100.4 % (RSD=0. 87 % ) ;若pH值偏低、光照或加热时间较长 ,氟罗沙星注射液色泽则明显加深 ,降解产物含量增加 ;遇卤族元素离子则析出沉淀。结论 :氟罗沙星注射液对光、热不稳定 ,容易分解 ,对光尤为明显 ;pH值越低 ,越易降解 ;不宜与含卤族元素离子的药物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8.
氟罗沙星静脉滴注过程中患者突然死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例40岁女性患者,因患急性肾盂肾炎,先给予头孢噻肟钠2g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未见不良反应。其后给予氟罗沙星0.4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在输入氟罗沙星注射液约250ml时,出现寒战,查BP100/70mmHg,HR84次/min。停止输液,给予异丙嗪肌内注射、地塞米松静脉推注。约17min后患者突然四肢抽搐,血压未测及,心脏停搏,随后呼吸停止。经持续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4岁。双下肢多发性白癜风3年,于1992年3月4日来我科诊治。检查:病变呈对称性分布,左下肢内侧3处,分别为0.8cm×1.2cm、0.6cm×0.6cm、0.4cm×0.5cm。右下肢内侧2处,分别为0.6cm×0.7cm、0.5cm×0.5cm。左小腿前外侧4处,分别为0.6cm×0.5cm 2处,0.5cm×0.5cm 2处。右小腿前外侧2处,分别为0.cm×0.5cm,0.5cm×0.6cm。患处皮肤色素消失,呈白色,与正常皮肤界限清楚,无痒痛等自觉症状,经皮肤科确诊为白癜风。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4岁,因腹痛、腹泻于2002年7月15日来院就诊。拟诊为急性胃肠炎,给予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100ml(0.2g)静滴治疗。当输入药液约10min时,患者出现右侧大腿后侧疼痛,并发现其右大腿后侧出现多处皮损,较大的4处皮损大小约(7×7)cm、(1×2)cm、(3×3)cm、(1×1)cm,创面红润、渗液、表皮脱落,周围有触痛;其余皮损为大小不等水疱,内含少许淡黄色液体,触痛;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胸闷、气急、心悸、呼吸困难及意识障碍等。查体:T36.9℃,P70次·min-1,R20次·min-1,BP162/73mmHg(1mmHg=0.133kPa),患者神志清楚,治疗合作,双肺呼音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