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新生儿脐血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情况。方法 :新生儿分娩断脐后立即抽取脐血 4ml+肝素抗凝 ,并立即送检 ,采用北京普利生 L BY- N6 A自清洗旋转式粘度计检验。结果 :母体为正常生理妊娠的新生儿组 :全血低切粘度 8.91± 6 .79m pa· s,全血高切粘度 5 .6 6± 2 .0 mpa· s,血浆粘度 1 .46± 0 .2 4m pa· s,红细胞压积 5 0 .1±1 8.4% ,血沉 2 .1 4± 1 .36 mm/ h,红细胞电泳 1 5 .82± 3.79s;母体为妊高征的新生儿组 :全血低切粘度 1 1 .96± 7.38m pa· s,全血高切粘度 6 .48± 1 .5 7mpa· s,血浆粘度 2 .5 3± 1 6 .4mpa· s,红细胞压积 31 .47± 0 .35 % ,血沉 1 .6 8± 1 .43mm/ h,红细胞电泳1 5 .6 8± 3.43s;正常妇女组 :全血低切粘度 2 2 .33± 6 .88mpa· s,全血高切粘度 4.5 0± 0 .5 4mpa· s,血浆粘度 1 .73± 0 .0 9mpa· s,红细胞压积 41 .0 9± 2 .6 0 % ,血沉 1 7.0 9± 6 .35 mm/ h,红细胞电泳 2 1 .0 4± 1 .44 s。结论 :孕期母体血液流变学变化对新生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食道癌根治术中持续泵注不同剂量丙泊酚与吸入异氟醚麻醉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探索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围麻醉手术期改善微循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36 例ASA分级为I-II级择期行食道癌根治术(开胸)的患者,术前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无肺部疾患;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无合并感染及免疫系统疾病,随机分为A、B、C3组,A、B两组分别持续泵注丙泊酚4 mg/(kg·h)、8 mg/(kg·h),C组吸入异氟醚,吸入浓度1%~2%.3组患者均用瑞芬太尼0.2 μg/(kg·min)和维库溴铵 0.03 mg·kg-1维持镇痛和肌松.所有患者于颈内静脉穿刺后(T1)(麻醉前),切皮后60 分钟(T2)、120 分钟(T3)、180 分钟(T4)抽取中心静脉血各12 mL检测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上述各时间点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髙切、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统计学处理:应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两两比较的q检验,与常值比较应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取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血液流变学指标:组内比较:A组患者全血高、中、低切粘度和全血高、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在T2、T3、T4均比T1显著降低(P<0.05),纤维蛋白原T4比T1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髙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T3、T4比T1显著降低(P<0.05),全血中切粘度T4比T1显著降低(P<0.05),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T4比T1显著降低(P<0.05);C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髙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T2、T3、T4均比T1显著降低(P<0.05),全血中、低切粘度和全血低切还原粘度T3、T4比T1显著降低(P<0.05),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略有增高,但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术中持续输注4 mg/(kg·h)丙泊酚可以有效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2)术中持续输注4 mg/(kg·h)丙泊酚在维持麻醉同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干扰较小,并且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比持续输注8 mg/(kg·h)更有宜,因此建议丙泊酚输注速度为4 mg/(kg·h);(3)食道癌患者术前均为高粘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稳心颗粒口服,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能明显改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4.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31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和30名同龄组正常人(均为男性)血流变学11项指标。结果显示,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0.001),其它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SAS患者血细胞聚集性明显升高,而变形性明显下降。患者冠心病发病率高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体外血栓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慧霞  王喜洪 《现代医学》2000,28(6):394-395
目的探讨体外血栓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血栓形成仪、血液粘度仪、血小板聚集仪分别测定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体外血栓。结果56例体外血栓形成亢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低切为(4.54±1.101)mPa·s,中切为(3.92±0.853)mPa·8,高切为(3.15±0.634)mPa·s;血小板聚集率2min0.47±0.21;体外血栓长度为(51.5±19.82)mm,湿重为(112.5±2.76)mg,干重为(43.6±21.7)mg。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除低切P<0.05外,余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体外血栓形成与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测定30只6 ̄11周龄,体重75 ̄120g叙利亚金黄仓鼠的颊囊微血管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以及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得数值分别为0.36±0.01mm/s、104.55±4.27×10^3μg^3/s,14.45±1.03cP(低初)/6.71±0.77cP(高切)、1.54±0.08cP,26.61±3.8mm、4.49±0.87s,无性别和周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流动力学检测在老年性牙周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R8Oa锥板旋转式血粘度测试仪 ,测定老年性牙周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老年性牙周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0 .0 0 1)。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相对粘度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全血中切粘度、卡松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粘度差异也存在着显著性。然而 ,全血高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虽也增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老年性牙周病患者的病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逆型梗阻性黄疸兔血液流变性改变。方法用止血钳钳夹胆总管造成实验兔可逆型梗阻性黄疸。以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胆红素(TBIL和DBIL)、胆汁酸(BA);用STEELLEX R20血液粘度仪测定血液流变性。结果对照组(假手术后7d)TBIL、DBIL、BA为(5.90±1.49)(、1.60±0.58)和(21.06±5.86)μmol/L;梗阻黄疸组(7d)分别为(31.13±6.98)(、16.70±5.20)和(61.52±20.54)μmol/L,显著升高(P<0.01);梗阻3~30d,TBIL、DBIL、BA均逐渐增加。对照组全血粘度(低切、中切L、中切H、高切)值为(3.63±0.12)、(4.65±0.16)、(7.58±0.44)、(13.73±1.10),血浆粘度值(2.82±0.51),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梗阻黄疸组(7d)全血粘度值为(4.17±0.33)、(5.38±0.60)、(9.07±1.09)(、16.88±2.9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血浆粘度值为(1.62±0.10),显著低于对照组。梗阻3~14d,实验组全血粘度逐渐增大,血浆粘度逐渐减小;梗阻30d组全血粘度不再增大,血浆粘度不再减小。结论梗阻性黄疸可显著影响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及载脂蛋白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使用血液流变学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98例冠心病患者与80例正常健康者相关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及载脂蛋白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8例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血浆粘度、载脂蛋白B100明显增高,而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载脂蛋白A1显著降低。结论: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全血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的血液粘度高于正常,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对估价病情发展和评定临床疗效有一定实用价值.我们测定了40例维吾尔族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全血比粘度(高切速、低切速)、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时间,计算了全血还原粘度(高切速,低切速及)血沉方程 K 值,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40例维吾尔族男性冠心病患者均为本院心脑血管病专项体检中检出,其中心绞痛3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10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65.02岁.另外观察了39例健康维吾尔族男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1.92岁,作为对照组.2.方法:使用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生产的 XN—5型自动计时毛细管粘度计和细胞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97-99
目的本文就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就诊顺序随机编入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消心痛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的高切全血粘度和低切全血粘度未明显改善,其余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变形能力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性状。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 2 5项参数的变化。方法 对12 7例脑梗死患者和 5 3例建康人的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1)除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外 ,观察组急性期其它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 ;(2 )观察组恢复期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白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3)观察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参数异常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梗塞与血流变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血液比粘度计检测了14例小儿外伤性基底节梗塞的血粘度,结果Vb,Vp,HCT,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无差异;Vb_2,ESR,ESR-K,EAL,ED,红细胞聚集性较对照组增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4.
舒冠通糖浆具有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的功能,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胸闷、憋气等症。本文采用血液流变学实验,结果表明,家兔给药(灌胃)后2小时与给药前相比,除红细胞压积无显著性差别(P>0.05)外,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生理盐水与自身血浆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比粘度差别非常显著(P<0.01)。本文说明舒冠通糖浆有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44例冠心,肺心病心气虚分级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144例冠心、肺心病心气虚分级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61例正常人比较:心气虚Ⅰ级、Ⅱ级病人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延长,P<0.01。心气虚Ⅱ级男病人的全血还原比粘度与Ⅰ级男性比较,P<0.05。红细胞电泳与Ⅰ级男性比较,P<0.01,女病人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与Ⅰ级女性比较,P<0.05。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电泳与Ⅰ级女性比较,P<0.01。提示冠心、肺心病心气虚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是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和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并随心气虚损的程度而加重。  相似文献   

16.
芪丹通脉片对人犬心肌缺血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观察以益气活血、通脉止痛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芪丹通脉片 (QDTMT)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和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犬的血液流变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临床选择符合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患者 ,口服QDTMT 4片 ,3次·d-1,1mo为 1疗程 ,采用自身对照 ,检测治疗前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 ,造成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经十二指肠灌入实验药物 ,从实验犬心大静脉留取血样 ,检测急性心肌缺血犬实验条件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 :该中药制剂能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及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犬的全血高切 (ηbh)粘度 (6 .7±0 .4与 7.3± 0 .4 ;5 .3± 0 .2与 6 .7± 0 .9)、低切 (ηb1)粘度 (2 1.4± 1.4与 2 3.7± 2 .5 ;15 .2± 0 .3与 2 1.0± 4 .1)、血浆粘度 (ηp)(1.75± 0 .0 4与 1.81± 0 .0 8;1.5 3± 0 .0 3与 1.6 9± 0 .0 3)和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 (EET) (18.3± 0 .1与 19.0± 0 .6 )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 <0 .0 1) .结论 :QDTMT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及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犬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血液流变学行为有改善作用 .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家兔口服低分子肝素后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以未分级肝素为对照。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P<0.02或0.05)。未分级肝素组全血高切粘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两组对家兔的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定坤丹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流变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用冰浴及肾上腺素造成“血瘀”模型后,全血比粘度(高切和低切)明显升高,血浆比粘度亦明显升高。给予定坤丹后,能使全血比粘度及血浆比粘度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另外,“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压积指数显著升高,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延长,给予定坤丹后,模型大鼠的红细胞压积指数有下降的趋势,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缩短。本实验为定坤丹的“活血化瘀”作用提供了一定的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高温与CO联合作用对高脂膳食家兔血液流变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40d,高温加CO组全血粘度(7.878±0.525mPa·s)、血浆粘度(1.814±0.066mPa·s)、红细胞压积(0.327±0.031)、血红蛋白(145.0±0.6g/L)、红细胞(667.2±59.4×10~(12)/L)明显高于常温组。由此提示,高温与CO联合作用可引起高脂膳食家兔血液流变学变化异常,促使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1988年1月至1990年3月期间,我院对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后,全部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患者的全血粘度增加,红细胞弹性减低及触变性-滞环各个点的数值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滞环的面积-能量的消耗,两组相比(±SD)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的改变是参与了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