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结合已有乳腺癌侵袭、转移病机的认识,提出内风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内风暗旋"是导致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键。其产生与阴阳冲逆、五脏虚损、厥阴风动、痰瘀生风密切相关,故预防乳腺癌转移应注重"内风"因素,侧重从"内风"论治,或和阳育阴、补虚固本以宁风,或缓肝健中、祛痰化瘀以熄风,皆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伍以风药,以平熄内动之风邪,从而预防及控制乳腺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秦润笋  金杰  张振铎 《新中医》2021,53(13):217-219
帕金森病(PD)是临床常见严重危害中老年健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本文从六郁学说源流、病机病理及临床运用进行探讨,认为肝风为病之标,六郁为病是PD的主要病机,诸郁不除,则肝风不熄。结合临床,可从外风、肝郁化风、风痰郁阻、瘀血动风、水泛动风和阴虚动风对PD进行辨证论治,以期提高本病的证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风药具有升阳调气、引经报使、祛风胜湿、开通玄府等功效。认为“内风暗旋”是肿瘤的主要病理特点,肿瘤患者机体因正虚邪实、气血阴阳失调,导致气机逆乱,引动内风的产生。内风又易与积聚之邪相和,挟痰、毒、瘀流窜全身脏腑经络,终致“稽留不去”而为患。提出风药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调节气机、扶助正气,引导药物直达病所,针对邪实辨证治疗等作用与优势,可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风袭于外,肝必内应”,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以“风”为主,是一个由咳嗽逐渐发展为哮喘的动态阶段,其病程与病机展现出“由外及内,日久则伏”的特点。中医学将以“风”为因的疾病责于肝之失常,本文基于此进行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探索,并根据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分期与病证的标本,以“祛外风—煦肝风—搜伏风”为基本方法,从理论基础、病机阐释与临床应用等方面分别论述了从肝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依据与临床价值。疾病初起,拟“祛外风”为首则,以防肺风扰肝;至中期须用“煦肝风”法治本,以平肝气之乱;久病入络,则以“搜伏风”为要,防肝风之受引复动;三法相辅相成,分期分层次地应用,共奏良功。  相似文献   

5.
吕明 《中国中医急症》2023,(6):1096-1098+1108
心悸是以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以阵发性胸闷、心慌为主要表现的心系疾病。范平主任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为理论基础,结合李东垣“风药”理论,从“风”论治心悸疾病,总结“风”的病理生理特点为“风行于经则为气,风行于外则为邪”,认为心悸病位在心肝,因脏腑阴阳失调、阳气亢逆,肝风内动,风袭心脏,而出现心悸,治疗上以养肝疏风的理念贯彻始终,并结合益气健脾、滋阴养血、温阳通脉、活血逐瘀、祛湿化痰等治法调理阴阳,补虚祛实,最终达到“阴平阳秘,肝平悸定”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6.
郭子光对几种"肝风内动"治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杨 《中医杂志》2004,45(10):739-740,783
清代叶天士发明内风,认为"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其后,张山雷更明确指出:"内动之风,皆肝木之旺,木火生风"(《中风B378诠*中风总论》).近现代医家将其概括为"肝风内动",并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的论述,将"肝风内动"的临证特点表述为:凡具有头摇眩晕,昏扑,肢体麻木、拘挛、动、抽搐,半身不遂,角弓反张,舌强不语,两眼直视等,具"掉眩"、"强直"特征的证候,皆属"肝风内动"所致.而在引起"肝风内动"的原因方面,除"肝阳化风"外,更有"热极生风"、"阴虚风动"等发挥.不过,就"肝风内动"的临床表现特点而言,尚不止于"掉眩"和"强直".《素问*风论》指出:"风者善行而数变."由此可见,风病的共通性特点是"变",即其证候表现变化多端;"动",即其证候表现异常动态,且可发生于内外任何部位.这就说明"肝风内动"的证候表现除"掉眩"和"强直"以外,还具有"变"和"动"的特点.换言之,凡具有"变"和"动"特点的证候,都要考虑"肝风内动"的可能.这意味着"肝风内动"证候表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郭子光教授在临床上经治了几种少见的"肝风内动"顽症,印证了古人关于风病的"变"和"动"的认识.兹录于此,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内耳性眩晕病机为脾虚痰生,痰湿上蒙,兼挟肝风上扰清窍所致。病机关键是痰湿肝风,治宜燥湿祛痰,平肝熄风,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平肝熄风,痰化湿祛脾健,肝风平熄,则眩晕自止。  相似文献   

8.
“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是叶天士在前人的基础上所发明的一个重要观点,其治疗以理偏就和为大旨,以“甘味熄风”为要法,而标本缓急上颇多讲究,又非“甘味熄风”所能尽述。“身中阳气之变动”标本变症百出,不唯中风、肝风、眩晕、虚劳,在不寐、胃脘痛、木乘土、遗精、咳嗽等一系列医案中多见论述,须前后参看,才能对其辨证论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本试论述其论治特点。  相似文献   

9.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辨证施治规律。认为肝风内动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痰”是抽动症主要的病理产物。中医临床证型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实证中肝郁化火、肝风内动型,治宜疏肝泻火、镇肝熄风;痰火扰心、肝风内动型,治宜涤痰清心、,凉肝熄风;外感风邪,引动肝风型,治宜疏风宣肺、平肝熄风。虚证中肝肾阴虚、风阳内扰型,治宜滋水涵木、柔肝熄风;肺肾阴虚、虚风内动型,治宜滋养肺肾、熄风止痉、脾虚肝旺,木火刑金型,治宜培土生金、抑木熄风。用药时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熄风之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名中医张钟爱教授临证医案为基础,探析其临证特色用药.蝉蜕宣肺祛风、清热解表,僵蚕具有化痰、息肝风的功效,地龙可清热祛风、凉血活络.这三味虫药皆入肺、肝二经,故张钟爱教授认为这三味虫药可祛外风清肺、平肝息内风.张钟爱秉承中医异病同治的治法,以这三味虫药治疗风痰上扰引起的中风、眩晕,以及风痰恋肺的慢性咳嗽,往往取得良...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脉综合征"络风内动"假说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根据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斑块破裂并发血栓形成的病理机制,结合中医理论,提出急性冠脉综合征"络风内动"假说。方法:将冠心病分为血瘀内停、痰阻血瘀和络风内动3个证型,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IVUS)等影像学方法,结合检测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络风内动"假说的特征。结果:在络风内动证组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狭窄程度、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病变类型、Levin病变类型,IUVS测定的重构指数、正重构和负重构以及血浆炎症标志物水平等均具有特征性改变。络衡滴丸在缓解心绞痛、降低炎症介质等方面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和通心络。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络风内动"假说有一定的病理学基础,为祛风除湿法治疗冠心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肿瘤机理。方法:引述恶性肿瘤的中医病因病机及穴位注射疗法的理论基础和治疗原则和作用。结果和结论:恶性肿瘤又称癌症,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病症。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恶性肿瘤,既具有传统中医学的治疗特点和作用途径,又具有现代西医药理治疗作用的特点及治疗途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成功方法。笔者从穴位注射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经穴的治疗作用和药物对机体的药理作用三个方面,深入探讨穴位注射疗法在恶性肿瘤中的治疗原理。  相似文献   

13.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之风是指中风病,而不是病因学中的外风及内风;血是指瘀血,血行瘀除则中风病自愈.外风致病,宜祛风为主;内风致病,宜熄风为先.风邪较燥,长期使用易耗伤阴血,在祛风剂中配伍使用养血活血之品,实为佐使之法.内风中之血虚生风者使用养血活血药物治疗,是针对病机用药,而非治风先治血之义.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之认识历时4个阶段,从外风、内风、非风到现在的脑血管疾病,瘀血是中风病之病理基础,瘀血行,经络通,则中风病自愈,故日: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南宋以前中医大家治疗中风病之经验总结及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恶性肿瘤与痰有密切关系,痰浊内阻是肿瘤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恶性肿瘤转移的病因和重要机制。在恶性肿瘤及转移的治疗中,以扶正为基础,重用生半夏、生南星、生牡蛎;擅用全虫、蜈蚣配服胶囊通络散结,控制癌瘤;辨证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佐以解毒散结药物,对恶性肿瘤及转移患者能起到杀死癌细胞、控制转移、抑制瘤体生长和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生存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中药及其成分干预肿瘤转移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秀峰  苏式兵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2):2583-2583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防止和阻断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重要途径。鉴于目前抗肿瘤转移化疗药物疗效的局限性及其毒副作用,从中药中寻找安全性高、且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肿瘤转移的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药在干预肿瘤转移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几年来对中药及其成分干预肿瘤转移的研究报道较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综述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面肌痉挛以肝风内动为主因,也有因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吹风受凉,外风入侵,引动内风而诱发者;因阴血不足,无以涵肝,相火升腾,浮阳不潜而阳亢风动,故以肝肾阴虚为病理基础;肝风挟痰上窜,风痰胶结阻络为主要病理因素。临证之时尤须分清本虚标实主次,以养阴息风、祛痰定痉为治疗大法。标实者重用咸寒介类潜阳药,必用搜风祛痰虫类药,配合活血化瘀通络药。养阴旨在柔肝涵阳缓急,临床用药不必拘泥是否有阴血不足,现附验案一则以例证。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但转移是肿瘤恶性行为的特征性表现,也是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古今中医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肿瘤的转移途径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恶性肿瘤的转移除经典转移学说外,要以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结合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来分析,但这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在深入研究了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恶性肿瘤转移的新学说——“经络转移学说”,从恶性肿瘤转移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但转移是肿瘤恶性行为的特征性表现,也是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古今中医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肿瘤的转移途径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恶性肿瘤的转移除经典转移学说外,要以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结合五行生克乘侮关系来分析,但这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在深入研究了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恶性肿瘤转移的新学说——"经络转移学说",从恶性肿瘤转移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瘀血生风”的兼证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瘀血生风”就是因瘀血导致的内风。“瘀血生风”病证除了表现出瘀血和动风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外,常常伴有气虚、阴虚、血寒、血热等较多的兼证。正确认识这类兼证,揭示其规律,对“瘀血生风”病证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瘀血生风”过程中出现的兼证及其病机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出其兼证规律。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疗效越来越受到肯定,探索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工作之一。何世东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8载,潜心研究肿瘤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认为脾肾不足是肿瘤发病的内在原因,故提出补益脾肾贯穿肿瘤治疗全程的原则,临床上得到肯定的疗效,受到肿瘤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