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目的明确肝胆管结石患者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38例肝胆管结石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再手术原因及治疗情况。结果患者再手术原因主要是肝内病灶清除不彻底、肝内病灶未处理、肝胆管残留结石及狭窄等,术后优良率为89.5%。结论术前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术中仔细、深入探查是避免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手术失败原因。结果患者再手术的原因中,肝胆管结石残留或复发26例,占各类原因的65.00%,显著高于其他各类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原因包括术式选择不当(17.50%)、反复感染(12.50%)以及其他原因(5.00%)。结论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结石残留复发及吻合口瘢痕狭窄,对于再手术的预防需要合理及时的辅助检查,发现病变早期及时处理,避免患者后续手术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述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效果及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0年56例肝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9.3%,并发症发生率为10.7%,再手术率为17.9%。结论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应以"去除病灶、解除梗阻、通畅引流"为目的 ,加强术前检查和术中探查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0年2月至2009年5月共53例二次胆道手术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肝胆管结石复发的原因,选择再次手术方式及预防结石复发的方法.结果 本组患者中优良率为82.7%(43/52).术后B超复查或T管造影,4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经T形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出结石,4例复发右肝内胆管结石,3例患者复发胆管炎.结论 本组患者再次手术原因主要是原术中残留结石、反复胆道感染以及胆道狭窄.应当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亦应加入适当的巩固性治疗,对预防结石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雷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464-464,466
目的探究分析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肝胆管结石再手术患者共40例,以回顾性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的手术史、进行再手术诱因、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方式以及肝叶切除范围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患者的手术次数、再次手术诱因、手术时机、再手术方式以及再手术肝叶切除范围等针对肝胆管结石再手术有很大的影响。结论需要对于肝胆管结石患者再手术原因有比较系统的归纳并且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该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肝胆管结石进行再次手术的原因,浅析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60例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导致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的原因是前次手术有结石残留,结石再生,未纠正肝内胆管狭窄,未对肝外胆管囊状扩张进行处理,初次手术为急诊手术,分别占26.7%(16/60),36.7%(22/60),16.7%(10/60),13.3%(8/60),6.7%(4/60)。结论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选择非常重要,其对减少结石复发率有积极意义,一般在临床上的手术方式必须基于肝叶切除术,这样术式选择比较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的再手术方式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患者,疗效优良20例,差2例,优良率为90.9%;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胆道再手术病因复杂,以肝胆管结石复发和结石残留居多,在治疗中,精湛的肝脏外科手术技术是开展复杂胆道外科手术、并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病多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12年2月入我院行肝胆管结石再次手术12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患者均随访624个月。结果肝胆管结石病多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前次手术肝胆管残留结石32例(26.0%),结石合并胆管狭窄24例(19.5%),结石合并胆肠吻合口狭窄16例(13.0%),反流性胆管炎合并胆道感染10例(8.1%),医源性胆管损伤12例(9.6%),结石再生29例(23.6%)。再次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4例,胆瘘2例,膈下脓肿2例,总发生率为8.94%,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随访过程中失访3例,120例得到随访并且再次手术后胆管结石复发的有11例(8.9%)。结论肝胆管结石病需多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此病病情比较复杂,并发症高,因此在术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评估、诊断、检查准备,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对肝内病灶彻底进行清除,尽量选择肝叶切除作为基础的手术方式,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以降低肝胆管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原因、手术方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至2012年在我院进行复发性肝胆管结石再手术患者72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肝胆管结石行再次手术以结石残留和结石复发并胆道感染为主,有55例,占76.39%;胆肠吻合术后狭窄6例,占8.33%;胆道狭窄7例,占9.72%;肿瘤2例,占2.78%;胆漏2例,占2.78%。本组患者再次手术后,死亡1例、切口感染3例、胸腔积液4例、残石未净并有胆道炎症4例,其他60例患者在手术后随访中复发7例。结论复发性肝胆管结石进行再次手术之前,应该仔细分析再次手术原因,并且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仔细进行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量降低再次复发率,手术中应该严谨仔细,避免多种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基层医院由于急诊胆道手术病例多,加之术前检查不够充分,手术者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手术条件限制等因素,术后肝胆管残余结石发生率较高。本文目的在于分析其残余结石发生的原因,讨论手术及非手术方法,旨在与基层医院之同行如何正确选择治疗方案,作共同探讨。1肝胆管残余结石的原因1.1肝内胆管残余结石:①术前未能检查出结石分布情况,术中疏于探查。②肝内胆管狭窄未能矫治、术后结石残余。③术中未能取尽结石。1.2胆总管残余结石:①病情危重,需尽快行引流结束手术,如急性化脓梗阻性胆管炎。②术中未能取尽胆总管结石,尤其是下端结石伴狭窄患者…  相似文献   

11.
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中术后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分析11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术后利用胆道镜检查、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结石取尽率82.61%(76/92),2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经T管窦道的结石取尽率为85%(17/20)。结论肝胆管结石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有助于指导治疗,减少胆管残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2.
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中术后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术后利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患者中有86例术中取石,结石取尽率82.56%(71/86),20例患者术后经T管窦道取石,结石取尽率为85%(17/20)。结论肝胆管结石术中常规应用纤维胆道镜有助于指导治疗,减少胆管残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纤维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肝部分切除术、肝胆管成形胆肠吻合术、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手法方式。观察术后残石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43例中,有残石19例(44.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肝部分切除术37例中,有残石3例(8.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肝胆管成形胆肠吻合术31例,有残石4例(12.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6%。纤维胆道镜取石术9例中,有残石3例(3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的残石所占比例高于肝部分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的残石所占比例最低;肝胆管成形胆肠吻合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肝内胆管探查取石术。结论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是降低残石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相关手术指标、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02.6±24.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67.8±48.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4±2.1)d。术后结石完全清除率为93.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4%。结论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是有效可行的,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肝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结石病之一,也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治疗大多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据临床资料表明,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复发结石再手术者高达20%~30%。  相似文献   

16.
刘刚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39-140
目的 8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外科治疗进展探讨。方法对8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的治疗方式临床疗效疗效分析。结果本组84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失血量为180mL,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针对每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取最适宜和最安全有效的个体化外科治疗手段是治疗肝胆管结石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戴江峰 《中国药业》2009,18(19):69-70
目的总结肝胆管结石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式选择、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残石情况。156例中肝部分切除术64例,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2例,肝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内引流术34例,肝门部胆管切开成形+肝胆空肠Roux-en-Y术16例。结果132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6个月~5年,术后治疗效果优良率及结石残留率肝部分切除术分别为90.74%和7.41%,肝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分别为72.22%和33.33%,肝胆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内引流术分别为72.41%和27.59%,肝门部胆管切开成形+肝胆管空肠Roux-en-Y术分别为84.62%和30.77%,总优良率为81.06%,结石残留率为21.21%。结论应用现代诊疗手段,对病情作出正确判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肝胆管结石病治疗效果的关键。肝叶段切除术可明显减少结石的残留和复发率,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14例,对照组14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的净石率、再手术率,残石率,结石清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净石率、残石率及再手术率依次为100%、0、0,对照组依次为85.71%、14.29%、14.29%,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结石清除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4.28%,对照组为35.7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清石时间短、出血量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探讨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对24例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其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存率等。结果临床B超,CT及MPCP是临床诊断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的有效手段,其临床诊断检出率分别为40.0%(8/20),58.3%(7/12),75.0%(6/8)。24例患者中,6例非手术治疗,其余18例行切除手术,其中行根治性手术者8例,占33.3%,为根治组;行姑息切除手术者为10例,占41.7%,为姑息组。根治组与姑息组患者的术后1、3年的生存率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容易造成延误诊断,临床根治切除率低,预后比较差。临床应提高对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癌的重视,尽量早期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中B超联合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较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手术中应用B超联合纤维胆道镜进行外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残石复发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B超配合纤维胆道镜可以降低传统经胆总管切开取石的盲目性,有效减少术后结石的残留,有利于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既可有效地降低术后残石率,又能减少手术创伤;术中B超联合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情况,直接关系到肝内胆管结石最终残石率,应常规使用。该方法效果明显疗效显著,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疾病上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