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32例给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熊去氧胆酸胶囊(UDC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络化纤丸,疗程均为三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肝功能、肝纤维化、肝脾影像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疗效相比,治疗组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68.8%(P=0.024);治疗后血清ALT、AST、ALP、GGT水平相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减低(a P=0.082,*P=0.0008,#P=0.037);治疗后肝脾影像学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a P=0.021);结论安络化纤丸与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可以改善患者临床不适、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及临床肝脏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异甘草酸镁对早中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3例PB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UDCA联合异甘草酸镁,对照组单独给予UDCA;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患者免疫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Bil、AST、ALT、γ-GGT、AL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为60.8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2,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均显著降低,其中治疗组各免疫指标降低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DCA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Ⅱ、Ⅲ期PBC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考虑作为PBC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滋水涵木利胆方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庆市中医院肝病科门诊就医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滋水涵木利胆方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疗程2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生化指标、肝纤维化、免疫球蛋白IgM、血清胆固醇水平。结果:治疗2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生化指标(ALT、GGT、ALP)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指标(HA、CIV)明显下降、血清IgM和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水涵木利胆方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其疗效优于单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VIP)数据库、MEDLINE、PUBMED,检索2009年11月~2014年11月正式发表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按照相关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提取相关性研究指标,应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Jadad量表评分均为1~3分;纳入研究中提及治疗疗效的共有8个RCT文献,包括368例PBC患者,其中中药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组187例,单用UDCA治疗的对照组181例。Meta分析显示中药联合UDCA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UD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83,95%CI (2.09,7.02),P<0.0001];联合组患者血清ALP、GGT、TBIL、ALT、AST、TBA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 中药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但该类研究的论文质量不高,可信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会发生应答不佳或不耐受,更换为奥贝胆酸或贝特类单药或联合治疗后,部分治疗方案也会出现应答不佳或不耐受。近年奥贝胆酸和贝特类药物临床研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奥贝胆酸/贝特类药物与熊去氧胆酸的联合治疗对非晚期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熊去氧胆酸联合埃索美拉唑加依托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56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 1次/日口服;埃索美拉唑胶囊20mg 1次/日口服加依托必利片50mg 3次/日口服,对照组为埃索美拉唑胶囊20mg 1次/日口服加依托必利片50mg 3次/日口服,2组疗程为2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中各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埃索美拉唑加依托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优思弗)在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继续行护肝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优思弗口服。用法用量:按体重每日10 mg/kg。体重60 kg,每日剂量2粒,早晚各1粒;体重80 kg,每日剂量3粒,早、中、晚各1粒;体重100 kg,每日剂量4粒,早、中各1粒,晚2粒。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片(国产)每日8~10 mg/kg,早晚进餐时分次给予。治疗均为26周。结果全部患者完成26周治疗。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中的ALT、GGT、TBil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皮肤瘙痒及乏力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熊去氧胆酸片(国产)相比,优思弗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各项酶学指标,治疗皮肤瘙痒及乏力的有效率高,可作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首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国产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随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国产熊去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功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北京友谊医院经肝穿活检病理学或AMA-M2阳性而确诊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应用国产熊去氧胆酸(13-15)mg/ks day,分三次口服,定期(每隔3个月)复查肝功.结果 从用药第三个月起,γ-GT、ALP、ALT、AST水平开始明显下降(P<0.05).结论 国产熊去氧胆酸可以改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胆汁淤积相关指标(GGT、ALP),降低转氨酶(ALT、AST)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一般对症支持治疗。给予43例治疗组患者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和熊去氧胆酸治疗;给予43例对照组甘草酸二铵治疗。结果 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分别为(48.2±43.4) U/L和(67.6±27.2) U/L,TBIL分别为(37.9±22.3) μmol/L和(82.2±26.1) μmol/L,DBIL分别为(14.4±7.9) μmol/L和(63.7±28.4) μmol/L,ALP分别为(85.3±20.2) U/L和(109.1±27.8) U/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期为早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15~20mg.kg-1.d-1;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茵陈蒿汤,1剂/d,疗程均为2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γ-GT、ALP、ALT、AST、TBil)、免疫指标(IgM、IgG及IgA)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26例(86.7%)患者得到完全反应,与对照组19例(6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γ-GT、ALP、ALT、AST、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指标IgM、IgG、IgA均较前有所下降,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较单用熊去氧胆酸疗效更好,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云芝肝泰胶囊辅助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11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6例。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同时口服云芝肝泰胶囊。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乏力、黄疸、肝区不适症状体征的比例都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Ⅲ型前胶原(PⅢP)、层黏连蛋白(LN)、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低于对照组(P0.01),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P0.01),Ig M低于对照组(P0.01),内静脉(PV)内径、脾静脉(SV)内径小于对照组(P0.01),PV、SV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云芝肝泰胶囊辅助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效调节患者血清肝纤维、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免疫抵抗力。  相似文献   

12.
正【据《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6年1月报道】题:对熊去氧胆酸不完全应答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非诺贝特可改善预后(作者Cheung AC等)贝特类似乎能够改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生化指标,但是哪些因素可以预测应答以及治疗是否可以提高无肝移植的生存率仍不清楚。来自加拿大的Cheung等在一家三级医疗中心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熊去氧胆酸(UDCA)不  相似文献   

13.
【据《Hepatology》2013年2月13日报道】题:关于熊去氧胆酸早期生化应答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长期预后关系的14年队列研究(作者Zhang LN等)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生化应答可以很好地预测PB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许多预测标准都是以UDCA治疗1年时间后的生化应答为依据制定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异甘草酸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内服当归芍药散,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及血清MMP2、MMP9、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口干、皮肤瘙痒、黄疸及乏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27%)明显高于对照组(67.27%)(P0.05);2组治疗后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γ-谷氨酰胺转肽酶(γ-GG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M(IgM)、MMP2、MMP9和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能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与肝功能,提高免疫力,改善肝纤维化,消减肝腹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治疗正虚瘀结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共纳入64例诊断为正虚瘀结型PB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脏转氨酶、黄疸、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 AST、 TBil、 Alb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治疗组在降低ALT、 AST、 TBil,升高Alb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对正虚瘀结型PBC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1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和组织学特点以及熊去氧胆酸的治疗反应.结果 4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女性与男性之比为9:1,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乏力、纳差和黄疸,所有患者碱性磷酸酶(ALP)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升高.40例(97.6%)患者的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亚型抗体阳性.共有24例患者行肝穿刺病理检查,早期(Ⅰ、Ⅱ期)占83.3%,晚期(Ⅲ、Ⅳ期)占16.7%.41例患者经过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6月后,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PBC主要累及中年女性,其特征为碱性磷酸酶与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和AMA及M2亚型阳性,熊去氧胆酸治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据《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9年11月报道】题:IgM反应是熊去氧胆酸和苯扎贝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作者Takano K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对熊去氧胆酸(UDCA)不敏感,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苯扎贝特可作为这些患者的二线药物选择。该研究旨在评价UDCA联合苯扎贝特治疗UDCA难治性PBC的远期疗效,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愈肝方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PBC患者共66人,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愈肝方与UDCA治疗组及UDCA治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愈肝方与UDCA组的好转率优于UDCA组,且在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两项主要生化指标方面均较UDCA组有显著下降。结论:愈肝方联合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较单用UDCA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茹素娟 《肝脏》1998,3(4):41-4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病因尚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至今无特效药物。近年发现熊去氧胆酸(UDCA)可改善肝病患者胆汁郁滞和肝组织的炎症,故有人试用于PBC的治疗并取得一定效果。作者就熊去氧胆酸治疗PBC的价值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肝脏》2017,(9)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前列地尔对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治疗的15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为常规剂量组(77例)和大剂量组(80例)13~15 mg·kg-1·d-1、20~25 mg·kg-1·d-1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疗程持续6月。再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的81例患者分为维生素D组、前列地尔组和联合组,3组均给予20~25 mg·kg-1·d-1熊去氧胆酸治疗,27例维生素D组患者加用维生素D0.02 mg/次,1次/d,27例前列地尔组加用前列地尔2 mL+10 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次/d,每月治疗7 d,联合组加用维生素D+前列地尔,用法用量同前两组。3组均治疗3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2、TNF-α的变化、并比较治疗有效率和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常规剂量组(77例)和大剂量组(80例)对于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比较[58.4%(45/77)对48.7%(3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值=1.481,P=0.224)。治疗后,维生素D组、前列地尔组和联合组总胆红素、ALT、AST、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均降低,联合组下降程度优于另外两组,维生素D组下降程度优于前列地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CD4+水平下降,CD8+水平上升,CD4+/CD8+比值下降,同时IL-2及TNF-α水平也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后CD4+、CD8+、CD4+/CD8+、IL-2、TNF-α变化差异优于另外两组,维生素D组变化差异优于前列地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8.9%(24/27)和维生素D组的77.8%(21/27)要高于前列地尔组48.2%(13/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维生素D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熊去氧胆酸应答不佳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疗效良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