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罗勇 《华西医学》2009,24(2):423-424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手术时机和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4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0例,死亡4例;12例急诊手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死亡2例;169例延期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治愈;56例择期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以胆道梗阻为主的ABP应急诊手术解除胆道梗阻;胆道无梗阻先采用非手术治疗,胰腺炎控制后,再处理胆道病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于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不再作为治疗的主要手段,除非是胰腺坏死感染,代之为积极地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段治疗。但是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尤其是有胆道梗阻的病变,应该急诊手术或早期手术治疗。我院1997年7月至2003年12月收治胆源性胰腺炎3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3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6例,22例有急性胆道梗阻,其中16例行急诊或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T型管引流,小网膜胰腺区置管引流,术后腹腔灌洗;6例病程超过36h者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胰腺被膜切开减压引流。14例无胆道梗阻或经保守治疗胆道梗阻缓解者,待胰腺炎缓解后延期行腹腔镜确定性手术。结果早期腹腔镜手术组16例治愈出院,发生器官功能不全3例,占18.8%;剖腹手术组6例死亡1例(占16.6%),发生器官功能不全3例(占5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有胆道梗阻者行早期微创手术治疗,安全可行,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永新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6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中13例伴胆道梗阻者行急诊手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23例不伴胆道梗阻的患者先经2~3周保守治疗.待胰腺炎症状控制后,19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行开放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结果13例伴有胆道梗阻的患者,早期急诊手术治愈11例,并发左膈下脓肿l例,经彩超定位穿刺引流治愈,1例死亡(呼吸衰竭)。不伴急性胆道梗阻的23例患者术后2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半年后再次行囊肿内引流术治愈。36例患者中治愈32例.好转3例,死亡1例(2.8%),总有效率为97.2%。结论胆源性胰腺炎应根据入院病情及有无胆道梗阻行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重症胰腺炎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及死亡率高的急腹症,可分为早期的急性生理紊乱期及后期的坏死感染期.低血容量、休克、ARDS、心肺肾功能不全等是致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以胆道疾患为病因的占50%,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1].多数人主张对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应早期手术,手术方式虽众多,但多数主张简化手术,常用的有开腹灌洗引流、坏死组织清除等方式[2].我院于1995年6月~2000年5月间采用经急诊腹腔镜置管灌洗治疗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11例,取得了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及损伤小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6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2例患者,对26例有急性胆道梗阻者,24例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和(或)胰床清创引流术.术后予以腹腔灌洗.2例急诊鼻胆管引流(ENBD)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16例无胆道梗阻或经36h保守治疗胆道梗阻缓解者,待胰腺炎控制后,在同一住院期间行腹腔镜手术.结果 急诊手术的24例患者中,20例胆总管探查有结石,4例探查阴性.延期手术18例中,6例合并胆总管结石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2例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2例均治愈.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减少并发症发 生率,疗效好,是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6年收治的36例SAP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36例中治愈35例,死亡1例,非手术治疗33例,手术治疗3例。结论:SAP的早期尽可能采取非手术治疗,但对有明确的胆道梗阻。胰腺组织坏死继发感染时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简单易行保证充分引流及解除胆道梗阻为目的。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治疗18例SAP患者的经验。结果 17例治愈,1例死亡。手术治疗2例;非手术治疗16例。结论 SAP的早期尽可能采取非手术治疗;但对有明确胆道梗阻、胰腺组织坏死继发感染时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简单易行保证充分引流及解除胆道梗阻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BAP)的治疗对策进行分析,总结其诊治经验,提高对本病诊断治疗的认识.方法 对4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按其是否有胆道梗阻及胰腺是否水肿或坏死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非梗阻水肿型BAP 24例和梗阻水肿型BAP 13例均治愈.非梗阻坏死型BAP 4例,治愈3例,1例死亡;梗阻坏死型BAP 6例,治愈5例,1例死亡.结论 手术时机对BAP患者的预后有重大影响,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宜,重型胆源性胰腺炎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与个体化相结合来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分析38例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手术时机及方法。结果38例病例经早期手术治疗,36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应早期手术,可阻断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急诊内镜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急诊内镜治疗的方法。方法:3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急诊经内镜逆行胆道造影和乳头括约肌切开并取石,35例治疗成功。结果:24例轻型胰腺炎经内镜治疗后均得到治愈,11例重症胰腺炎中8例缓解,2例因胰腺脓肿接受开腹手术,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是胆源性胰腺炎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治愈,住院期间均顺利接受胆道手术。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个体化营养支持的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伴发胆道疾病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急诊内镜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4月至2006年6月间4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急诊内镜治疗结果。结果于入院72h内41例均接受了EST、胆总管取石治疗,20例同时接受了ENBD治疗,其中38例得到治愈,1例因治疗后并发胰腺脓肿接受开腹手术,1例治疗未成功转外科手术,1例出现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早期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显著,无明显内镜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BAP)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时机。方法:2005年6月—2008年12月之间收治的143例BAP患者,根据其是否有胆道梗阻及胰腺是否水肿或坏死分为非梗阻水肿型、非梗阻坏死型、梗阻水肿型以及梗阻坏死型4型,对其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非梗阻水肿型BAP93例和梗阻水肿型BAP28例均治愈。非梗阻坏死型BAP11例,治愈10例,死亡1例;梗阻坏死型BAP11例,治愈7例,死亡4例。结论:手术时机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重大影响,早期宜行积极的保守治疗,根据其具体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内镜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经十二指肠镜治疗的胆道蛔虫病临床资料。结果 7例蛔虫嵌顿于乳头者,取虫成功率100%;在97例疑为胆管腔内蛔虫者中,直接取虫成功者23例,结合ERCP取虫者74例,71例插管成功者中66例经EPBD或EST后取虫成功,3例插管不成功而转手术治疗;总的成功率92.3%(96/104)。术后发生急性胆管炎3例(2.9%),急性胰腺炎1例(0.9%)。结论 经内镜取虫治疗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胆囊微小结石引发的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胆囊微小结石引发的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方法27例胆囊微小结石引发的急性胰腺炎采取先行EK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术后继续保守治疗,待病情控制后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情加重者行腹腔镜下腹腔灌洗引流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并发症少,恢复快。结论采用微创方法治疗胆囊微小结石引发的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31例妊娠合并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7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4例。入院后均先接受非手术综合治疗。结果:因胎儿宫内窘迫急诊行剖宫产3例,术中1例MAP未扰动胰腺仅行腹腔引流,2例SAP行小网膜囊灌洗和腹腔引流,其中1例合并胆囊结石加行胆囊切除术。1例SAP积极非手术治疗效果差,行急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胰周引流术,同时行剖宫产娩出死亡早产儿。其余患者均在AP病情好转后终止妊娠,全组在住院期间终止妊娠共13例(41.9%),胎儿(新生儿)死亡2例(6.5%),母亲无死亡。结论:妊娠合并AP多见于晚孕期,胆道疾病和高脂血症等是其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不甚典型,上腹痛伴上中腹部固定压痛,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以及B超发现异常等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合并MAP者常可安全地维持妊娠,合并SAP者亦以内科治疗为主,必要时早期手术,术中先行剖宫产。是否终止妊娠应个体化处理,优先保证孕妇安全,必要时果断终止妊娠。终止方法首选剖宫产,术中根据胰腺炎病因和术中发现做相应外科处理。经过恰当的诊治,妊娠合并AP可望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8.
十二指肠镜治疗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治疗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该院2002年5月-2005年10月收治的18例高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首先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同时置入鼻胆管引流;合并胆囊结石者,待胰腺炎恢复后,施行腹腔胆囊切除术等。结果全组18例病人均行鼻胆管引流(ENBD),11例胆管结石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取出,胰腺炎顺利治愈17例,治愈率94.4%:6例取石失败。二次内镜治疗行胆道支架引流术、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ENBD+EST,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胰管压力,避免急诊手术,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该微创技术尤为适合高龄、合并有多脏器功能不全、难以耐受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