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个性和心理因素与发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的6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定同时期的68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定。结果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显示:肠易激综合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在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敌对性、精神病诸因子及阳性项目数方面存在很大差异(P〈0.05)。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定结果显示:肠易激综合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EPQ中的E分比较低,N分比较高(P〈0.05)。结论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个性和心理因素与正常人群相比具有特异性,对其发病有很大影响,在临床治疗上我们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性及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的心理因素及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分别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康对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IBS患者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EPQ中的精神质与神经质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BSQOL中各项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IBS患者存在较多的精神心理问题,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性、心理社会因素对肠易激惹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测评46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的个性、精神心理状态。另3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肠易激惹综合征病人EPQ中E(内-外向)分低于对照组,N(神经质)分高于对照组(P<0.01)。在SCL—90中,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等因子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前一年内接受负性生活事件的频度及刺激量高于对照组,生活事件总刺激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心理特征、病前生活事件与肠易激惹综合征发病相关,患者常发生神经质、情绪易激动、不安、焦虑及抑郁等心理异常,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黄金龙  张明 《广东医学》2006,27(11):1696-1697
目的探讨影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个性、焦虑度及抑郁度的检测,并与100例正常人作对比分析。结果肠易激综合征组在内倾-内向型性格、不稳定型情绪、中重型焦虑度和重型抑郁度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性格特征呈内倾-内向型和情绪不稳定型个性,伴有中重度焦虑及重度抑郁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5.
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个性与心理健康状况,为调整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54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SCL-90和EPQ测查,进行逐个分析,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128例). 结果: 女性不孕症患者EPQ的神经质(N)维度分数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患者情绪不稳定. SCL-90各因子分显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等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卫生问题,以人际敏感、焦虑、抑郁为主要特征性表现. 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情绪不稳定,有明显的神经质反应,心理卫生状况不佳. 以人际敏感、焦虑、抑郁为主要表现. 应重视患者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早的进行心理干预和患者的自身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物质(Substance P)的表达及其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焦虑、抑郁的关联.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IB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试,评定心理状况;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IB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乙状结肠和回盲部粘膜P物质的含量.结果 IBS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敌对负性情感;IBS腹泻型患者结肠粘膜中P物质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及IBS便秘型组(P<0.01);IBS患者焦虑、抑郁与乙状结肠和回盲部粘膜P物质的表达相关.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与结肠黏膜P物质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物质(Substance P)的表达及其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焦虑、抑郁的关联.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IB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试,评定心理状况;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IBS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乙状结肠和回盲部粘膜P物质的含量.结果 IBS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敌对负性情感;IBS腹泻型患者结肠粘膜中P物质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及IBS便秘型组(P<0.01);IBS患者焦虑、抑郁与乙状结肠和回盲部粘膜P物质的表达相关.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与结肠黏膜P物质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个性与心理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左国文  农兵  张法灿 《广西医学》2006,28(9):1370-1371
目的 探讨个性、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与IBS的关系.方法 采用龚耀先修定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测10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个性、精神心理状态,并与健康对照组(100例)的相数据对比.结果 在EPQ量表中,IBS组的E(性格内-外向)分值低于健康组(P<0.05)、N(神经质)分值高于健康组(P<0.05);在SCL-90中,IBS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饮食障碍各项分值高于健康组(P<0.05);在SAS、SDS中,IBS患者的分值高于与健康组(P<0.05).结论 个性、负性情绪(焦虑、抑郁)与IBS密切相关,并且较易产生各种躯体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难治性胃肠道疾病的关系及抗抑郁药和心理治疗对其疗效.方法:分别对30例健康正常人和难治性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再用抗抑郁药配合心理治疗,治疗8周后再进行上述量表的评定.结果:难治性胃肠道疾病患者的SCL-90各因子分除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病人接受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8周后,前后评分对比,患者精神和躯体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难治性胃肠道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用抗抑郁药和心理治疗能改善病人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与心理状况、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其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72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量表(EPQ)测定,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躯体化障碍组的TAS总分、F1因子分、F2因子分、F3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②躯体化障碍患者TAS与SCL-90的相关分析:TAS总分以及各因子分均与SCL-90总分、躯体化因子分呈正相关,与焦虑因子分呈负相关(P <0.05或P<0.01);③躯体化障碍组TAS与EPQ的相关分析:躯体化障碍患者的EPQ-E与TAS的F2因子呈负相关,与F3因子分呈正相关;EPQ-N分与TAS的F1、F2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且与患者的心理症状及人格存在一定互动的关系,这为躯体化障碍患者心理干预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TMDs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应激反应状况。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事件调查表、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调查表 ,分别对 80名TMDs患者和 6 5名正常人进行问卷测试 ,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患病组E量表分偏低而N量表分偏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②两组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③患病组的S AI和T AI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TMDs患者个性倾向内倾、不稳定型 ,且遇到压力时更易紧张焦虑  相似文献   

12.
邓永超  邹文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8):919-920,95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社会心理因素。方法:对61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等进行对照调查。结果:糖尿病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焦虑、抑郁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负性生活事件分更高(P<0.01)、社会支持度更低(P<0.01);在个性特征方面糖尿病组N维度T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维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多发,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个性以情绪不稳定为特征,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等显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这样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丁蓉  黄青枝  高扬  朱琳 《西部医学》2014,26(11):1553-1555
目的 研究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心理需求.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就诊的240例CP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正常人2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以自评的形式反应患者的心理健康、个性特征及心理需求,对比两组EPQ以及SCL-90评分,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心理需求.结果 观察组躯体化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偏执评分、精神病性评分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E维评分、P维评分、N维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需求较多,应予以及时关注并解决.结论 对CP患者进行心理健康以及个性特征分析,了解其心理需求,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比较轻性抑郁障碍(MinD)与重性抑郁障碍(MDD)的临床症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方法选择288例MDD患者(MDD组)和222例MinD患者(MinD组)作为研究对象,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生活事件量表(L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作为评估工具,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心理应激、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结果 MinD组与抑郁有关症状的发生率和HAMD-17评分均显著低于MDD组(P〈0.01,P〈0.05);两组生活事件发生率相近,但MDD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明显强于MinD组(P〈0.01)。PSSS、TCSQ和EPQ显示,与MDD组比较,MinD组朋友支持因子分较低;较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内外向因子分较高,神经质因子分较低(P〈0.01或P〈0.05)。结论与MDD比较,MinD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低;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应激较轻,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和比较轻性抑郁障碍(MinD)与重性抑郁障碍(MDD)的临床症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方法 选择288例MDD患者(MDD组)和222例MinD患者(MinD组)作为研究对象,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生活事件量表(L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作为评估工具,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心理应激、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结果 MinD组与抑郁有关症状的发生率和HAMD-17评分均显著低于MDD组(P<0.01, P<0.05);两组生活事件发生率相近,但MDD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明显强于MinD组(P<0.01).PSSS、TCSQ和EPQ显示,与MDD组比较,MinD组朋友支持因子分较低;较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内外向因子分较高,神经质因子分较低(P<0.01或P<0.05).结论 与MDD比较,MinD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低;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应激较轻,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人格特征.方法:对55抑郁症患者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A型行为问卷(TABQ)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并对83例正常人评定了TABP.结果:抑郁症患者的A型行为发生率与正常对照组相似(P〉0.05);抑郁症患者EPQ的N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抑郁症患者的A型行为总分、TH因了分与HAMD及HAMA总分呈显著正相(P〈0.05或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A型行为特征与抑郁的严重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中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为干预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SCL-90、SOS和EPQ对36例高中生网络成瘾者(成瘾组)和105例正常使用网络高中生(对照组)进行测试,比较两组间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的差异。结果成瘾组的网络成瘾总分、耐受性、强迫戒断症状、人际健康和时间管理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瘾组的躯体化、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成瘾组的SDS总分及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成瘾组与对照组在人格的E、N、P、L维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中生网络成瘾者具有明显的不良心理特征和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18.
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与训练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personality to the injuries arising from military training among the recruits. METHODS: The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and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status of the recruits in an army force unit participating in the basic military training in 2002. RESULTS: The annual incidence of the injuries during the training was 9.6%. Before the training commenced, the scores of SCL-90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njured group and non-injured group (P>0.05), while measurement after the training reveal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 for psychosis in the injured group than non-injured group (P<0.01). The most frequ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before training were obsess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depression, while after train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bsession and psychosis were highlighted as the major problems. The number of recruits with the total score no less than 160 and personality type distribution were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the injuries in relation to military training a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training protocol, and no relation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ersonality was identified with the training.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黏膜催产素受体(OTR)的表达与IBS亚型、症状严重程度、伴随精神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41例受试者,其中,27例IBS患者(实验组)和14例健康者(对照组),根据IBS患者粪便性状又将实验组分为IBS腹泻型组(IBS-D组)和IBS不定型组(IBS-U组)。收集符合罗马Ⅳ标准的IBS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结肠黏膜样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OTR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BS-U组与IBS-D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调查表(IBS-SSS)评分、两组精神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OTR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BS-D组及IBS-U组OT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TR表达与IBS患者病情严重度调查表(IBS-SSS)评分、精神心理状态无相关(P?>0.05)结论 OTR与IBS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20.
不孕症患者抑郁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抑郁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调节其心理失调,提高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79名不孕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孕妇女抑郁检出率44.7%,抑郁组EPQ的P、N得分[(5.24±2.80)分、(15.45±4.01)分]高于无抑郁组[(4.24±2.44)分、(12.34±4.72)分],E分[(9.68±4.45)分]低于无抑郁组[(11.13±4.40)分],其中P、E、N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不孕组EPQ的P分[(5.02±2.59)分]高于继发不孕组[(4.18±2.67)分],而E分[(9.88±4.34)分]低于继发不孕组[(11.39±4.54)分],其中P、E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结果SDS与EPQP,EPQN成正相关,与EPQE成负相关。结论不孕症患者存在抑郁情绪,抑郁的发生与个性特征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