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历介绍 患者,男,73岁,主因发现非何杰金淋巴瘤3a余,发热咳嗽半月余于2006年9月25日以“非何杰金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入我院。患者2003年6月2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5℃,抗感染治疗无效,至天坛医院查腹部CT示:右下腹腔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2.
恶性淋巴瘤是网织细胞瘤,其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发热、盗汗、脾肿大、体质量进行性下降.从组织学的角度,恶性淋巴瘤分为何杰金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淋巴瘤2大类.  相似文献   

3.
非何杰金淋巴瘤4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何杰金淋巴瘤41例临床观察罗秀素,林圣云,虞荣喜,沈一平,胡致平恶性淋巴瘤在血液疾病中较多见,我们自1986~1996年共收治Ⅲ、Ⅳ期非何杰金淋巴瘤4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经过3年以上的随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淋巴瘤是网状组织细胞癌瘤,其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发热、盗汗、脾肿大,体重进行性下降.从组织学角度看,视其有无巨网状细胞,分为何杰金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两大类.笔者自1991年以来,以西医化疗结合中草药治疗恶性淋巴瘤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淋巴瘤是网织细胞瘤,其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发热、盗汗、脾肿大、体重进行性下降。从组织学的角度,视其有无巨网状细胞,分为何杰金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两大类。笔者自1991年以来,以西医化疗结合中草药治疗恶性淋巴瘤4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均为Ⅲ期(Amm Arber分期法)恶性淋巴瘤患者,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40岁,平均58岁。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24例,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16例。常见累及的部位为:横膈下淋巴结、脾脏、皮肤。均经病理组织检查而确诊。 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副睾肿瘤在临床上极为罕见 ,恶性淋巴瘤就更罕见 ,笔者 2 0 0 0年初收治 1例 ,现报道如下。患者 ,男 ,4 0岁 ,因右侧副睾淋巴瘤术后 10天于2 0 0 0年 1月 18日入院。患者半月前自觉右阴囊坠胀 ,洗澡时发现右侧睾丸肿物 ,经抗炎治疗无改善 ,3天后行右副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为非何杰金淋巴瘤 (NHL) ,术后 10天为系统治疗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 ,无出血点及黄染 ,淋巴结不大 ,无贫血体征 ,心肺正常 ,肝脾不大。右阴囊可见 5 cm的手术痕 ,愈合良好。血象、骨髓象、肝功、肾功、全身 CT均正常 ,术后病理经军科院附院会诊诊断为非何杰金淋巴瘤…  相似文献   

7.
长春新碱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何杰金及非何杰金淋巴瘤等肿瘤疾病的重要抗癌药物,但具有较大的神经系统毒性和局部刺激性,为降低其不良反应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目前研究了许多新型给药系统。综述了近10年来有关长春新碱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我院普外科自2006年至2011年间收治原发性结肠系膜非何杰金淋巴瘤(NHL)致肠坏死2例,现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病例,并结合近年文献资料对原发性结肠系膜非何杰金淋巴瘤(NHL)致肠坏死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6岁,住院号027386.因不定期发热、食欲不振、消瘦,左下肢隐痛1月,出现左下肢持续疼痛并进行性加重,血性粘液便,里急后重感4天,弥散致全腹部疼痛2天入院,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左中下腹触及腹腔坚实包块,边界不清,叩诊呈实音,x线检查示:左侧腹腔内见密度增高块影,B超检查见15×15×10cm。  相似文献   

9.
淋巴瘤治验     
例1: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王某某,男,50岁。船员。住院号:861442。因畏冷发热3个月,发现左锁骨上肿块8天于1986年10月28日入院。8月上旬因淋雨后突起畏冷发热,感右侧腰背部麻木胀痛。在本单位保健站经抗炎治  相似文献   

10.
张泽柏 《环球中医药》2013,(Z1):141-142
目的总结我院2004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的特点,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免疫水平、并发症、治疗情况、转归等。结果 21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锁骨上淋巴结肿大1例,腋窝淋巴结肿大3例,腹腔及纵膈淋巴结肿大4例,扁挑体肿大4例;胃肠道3例,咽喉部2例,皮肤1例。病理:21例中19例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例为何杰金氏淋巴瘤。19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3例,粘膜相关淋巴瘤2例,Burkitt淋巴瘤2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2例。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18例低于200个/ul,3例高于200个/ul。LDH高于正常19例,2例LDH正常。2例何杰金氏淋巴瘤予ABVD方案化疗,19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16例予CHOP方案,3例放弃化疗;化疗期间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骨髓功能抑制等。所有患者予高效抗逆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HAART)。何杰金氏淋巴瘤平均生存时间15.6个月;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位生存期5.4个月,黏膜相关淋巴瘤中位生存期6.6个月,Burkitt淋巴瘤中位生存期2个月,外周T细胞淋巴瘤2例生存期分别为1例9年8个月,1例2年7个月。结论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免疫功能低下、入院时已至中晚期,化疗效果早期好,晚期差,并发症多,HAART治疗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但总的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恶性淋巴瘤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淋巴瘤为我国常见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因细胞成分不同,淋巴瘤分为何杰金氏病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两大类。后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远逊于前者,尤其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Ⅲ、Ⅳ期患者,疗效更差。我们自1986~1995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34例Ⅲ、Ⅳ期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经3a以上的治疗观察,获得较为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9例,女15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2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最长19个月,最短13do1.2诊断依据及临床分期34例患者均作病理活检,并按I。hes-Collims分类法,呈…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7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目前 ,对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综合治疗水平低 ,化疗易产生耐药性 ,长期完全缓解率不理想。中医药在提高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综合治疗水平、抗耐药及提高长期疗效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笔者近几年用消瘰丸加味配合化疗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 1 7例 ,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 6例 ,女1 1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65岁。主要表现多以无痛性的浅表淋巴结肿大为特点 ,其中尤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多见 ,可相互粘连 ,融合成块 ,或伴有不规则发热、盗汗、消瘦 ,舌红 ,脉弦滑…  相似文献   

13.
长春花抗癌成分长春新碱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卢懿  侯世祥  陈彤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1):1006-1009
长春新碱是从抗癌中药长春花叶中提出的二聚吲哚类生物碱 ,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何杰金及非何杰金淋巴瘤有确切疗效 ,但由于具有较大的神经系统毒性和局部刺激性 ,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在简述其理化、药理、药动学特性基础上 ,综述了为解决长春新碱副作用 ,临床上主要采用联合用药方式的研究进展 ,及制剂学上 ,采用与抗体结合、脂质体包裹以及控释膜等制剂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何杰金氏病(HD)和非何杰金氏病(NHL),临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典型。恶性淋巴瘤对放、化疗药物敏感,但某些病例对常用化疗药物抗拒或返缩后很快复发,成为当前治疗难题。新研制的复方金蚣胶囊治疗恶性淋巴瘤。经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李颖骥  黄能 《河北中医》2001,23(5):346-346
1994 - 0 9~ 1999- 0 9,我们应用中药内外并治恶性肿瘤并发带状疱疹 2 1例 ,并与西医治疗 2 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4 1例均为各种恶性肿瘤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2 1例 ,男 17例 ,女 4例 ;年龄 2 3~ 68岁 ,平均 5 3.3岁 ;其中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 6例 ,肺癌 5例 ,鼻咽癌 4例 ,多发性骨髓瘤 1例 ,食管癌 1例 ,肝癌 2例 ,结肠癌 2例。对照组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31~ 67岁 ,平均 5 1.5岁 ;其中鼻咽癌 5例 ,肺癌 4例 ,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 2例 ,胃癌 1例 ,(直 )结肠癌 2例 ,肝癌 1例 ,…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发热:多见于恶性淋巴瘤、肝癌、肺癌等。临床多表现为正虚邪实。拟补泻结合,用清热解毒合补中益气。例:张某,女,27岁。患何杰金氏病(活检证实)伴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已3年。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停化疗后高热不退已3周,服消炎痛无效。1984年6月21日初诊。舌淡苔  相似文献   

17.
癌性发热多见于癌症进展期 ,一部分见于并发感染 ,而很大一部分找不出发热原因 ,这种发热多与肿瘤病程有关。癌性发热可见于所有肿瘤 ,但更常见于何杰金病、淋巴瘤、急性白血病、骨肉瘤、肺癌、肾上腺肿瘤、肝原发性或转移性晚期肿瘤。癌性发热一般表现为弛张热或持续发热 ,绝大多数体温在 3 8℃左右 ,一般不超过 40℃。1 阴虚津枯发热 常见于肺癌、鼻咽癌、食管癌等 ,尤其是化疗后出现的低热缠绵不退 ,每到午后或夜间加重 ,多伴有乏力、手足心灼热、咽干舌燥、烦渴欲饮、痰少发黏、小便短赤、舌质红或有裂纹、舌苔薄黄或无苔、脉细数。治…  相似文献   

18.
近3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23例,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3例恶性淋巴瘤病人均经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确认。女性7例,男性16例;年龄14~30岁3例,31~40岁5例,41~50岁9例,51~63岁6例;23例中何杰金氏病(HD)6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17例;Ann Arbor分期:Ⅲ期病人18例,Ⅳ期病人5例;病理类型;低度恶性7例,中高度恶性16例。治疗前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全胸片、B超、CT检查有可测量病灶。K·S评分≥50分。患者均为初次就诊者。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 2月 2 5日 ,患有何杰金氏淋巴瘤病结节硬化型IIA期 9年的患者住进我院。该患者联合化疗多次 ,骨髓耐受力降低 ,惟一治愈的希望是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根治性的替代治疗。它的基本过程是采集患者缓解期的外周血干细胞 ,在体外经适当的  相似文献   

20.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11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求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1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对比治疗,治疗组112例用中药联合化疗,对照组55例单用化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91.96%,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54.5%、29.5%,中位生存期554天;对照组有效率及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3%、76.4%、38.2%、18.2%,中位生存期465天,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