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翁心华  张文宏 《肝脏》1998,3(2):34-35
我国肝病的患病率很高,而肝病患者中肝硬化合并感染甚为普遍。这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明显降低,特别是肝内网状内皮系统受损、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及白细胞粘附趋化与吞噬功能降低等原因有关。有效控制肝病患者的细菌感染是改善肝病预后的关键。本文以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为主讨论肝病合并细菌感染的特点与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肝硬化的病因组成情况,为肝硬化的合理防治提供一些线索。方法 按照感染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遗传性代谢性肝病、药物性和环境因素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原因不明肝病对住院肝硬化患者进行病因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80例肝硬化患者中,病因仍以感染性疾病,以HBV、HCV感染最常见,单纯HBV感染占64.8%,单纯HCV感染占5.3%,HBV和(或)HCV合并其他病因占10.3%。单纯HBV感染引起肝硬化的组成比呈现下降的趋势,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的比例较高,其中酒精性肝病占6.7%,自身免疫性肝病占6.2%。结论 感染性肝病诊断和治疗逐渐规范化的同时,应注重非病毒性肝病的诊治,以减少越来越常见的非病毒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  相似文献   

3.
慢性肝炎患者糖尿病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患者糖尿病的发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1995年以来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108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各年龄组及各型慢性肝病患者糖尿病发病情况。结果慢性肝病患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而且年龄越大、肝病越重者,糖尿病发病率越高。结论慢性肝病患者糖尿病发生率较正常人高,患者年龄、肝病的病程及病情轻重与糖尿病发生率有关;慢性肝炎、肝硬化是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2年至2011年10年间中国“北方”地区住院肝硬化患者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我院过去10年出院第一诊断为肝硬化的53092例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和自身免疫性肝病为前4位的病因,分别占74.2%、10.8%、5.8%和3.9%;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构成比从2002年的81.5%下降至2011年的66.8%,而酒精性肝硬化从2002年的3.3%上升至2011年的7.7%,10年间上升了2.3倍;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多为女性(84.3%),而乙型肝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男性占绝大多数,分别占80.1%和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平均年龄均不足50岁,而丙型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患者的平均年龄均在50岁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籍贯以华北地区最多;4种常见病因所致的肝硬化患者的好转率均在70%以上,酒精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好转率接近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和自身免疫性肝病是肝硬化前4位的病因,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构成比在逐年下降,而酒精性肝硬化的构成比在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5.
正血小板减少是慢性肝病常见的并发症。不同原因导致的肝硬化均可伴发血小板减少症。在我国引起肝硬化的各种原因中,尤以慢性病毒性乙型及丙型肝炎、慢性血吸虫病、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多见。慢性肝病并发血小板减少症与肝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并导致患者临床常规检查及治疗变得比较棘手。正确处理好血小板减少症对改善肝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肝脏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绮夏  华静  马雄 《胃肠病学》2009,14(11):652-655
近十年来肝病领域的最大进展为针对各种肝病的病因治疗。病毒性肝病的抗病毒治疗是近年肝病领域的热点,但同时也应重视非病毒性肝病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阐明肝病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探寻潜在的特异性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艳红  江建宁  黄力毅 《内科》2007,2(4):485-486
目的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与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2例慢性肝病组(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组)患者血浆ET浓度,并进行横向比较。结果慢性肝病组ET水平较正常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肝病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降低;(2)血浆ET水平在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住院的肝硬化患者病因和并发症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我院消化内科、感染内科、肝胆外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病因及并发症特点。结果十年期间在2890例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中,乙型肝炎1632例(56.5%),酒精性肝病216例(7.5%),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475例(16.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7例(1.3%),自身免疫性肝病218例(7.5%),以2011年为界前后年份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由60.2%下降至53.6%,酒精性肝病由5.4%上升至9.0%。丙型肝炎由1.5%上升至2.8%;肝硬化患者主要并发症依次为原发性肝癌628例(21.7%)、自发性腹膜炎596例(20.6%)、低钠血症539例(18.7%)、上消化道出血512例(17.7%);肝硬化患者血钠浓度与Child分级、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仍为肝硬化患者主要病因,但不同时期比较其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酒精性肝病、丙型肝炎肝硬化呈上升趋势。低钠血症作为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往往预示预后差,临床医师应根据其发生原因预防低钠血症尤其是重度低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小肠黏膜的异常改变。方法:应用OMOM胶囊内镜观察50例肝硬化患者和53位非肝病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的小肠影像改变并进行比对。结果:肝硬化患者较非肝病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的小肠患溃疡、糜烂、黏膜下血管扩张扭曲发生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小肠内大量细菌繁殖和血供异常是导致小肠病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男性患者甲状腺及性腺功能的变化及与肝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162例慢性肝病男性患者的甲状腺及性腺激素水平,慢性肝病患者根据有无肝硬化分为肝硬化组及非肝硬化组,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依据Child-Pugh标准分为A、B、C级,比较各组患者的甲状腺及性腺激素水平.结果:约13%的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TT3,FT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1.73 nmol/L±0.38 nmol/L vs 2.59 nmol/L±0.46 nmol/L;4.09 pmol/L±1.35 pmol/L vs 5.23 pmol/L±1.56 pmol/L,均P0.01),特别是存在肝硬化的患者,其血清TT3、FT3水平显著低于无肝硬化患者(0.96 nmol/L±0.33 nmol/L vs1.84 nmol/L±0.32 nmol/L;3.02 pmol/L±1.10 pmol/L vs 4.33 pmol/L±1.42 pmol/L,均P0.01),此外Child-Pugh分级B、C级的肝硬化患者TT3、FT3、TT4、FT4水平显著低于A级患者.42%的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4.36 ng/mL±2.12 ng/mL vs 7.85 ng/mL±3.31 ng/mL,P0.01),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5.53 pg/mL±18.79 pg/mL vs 32.26 pg/mL±12.19 pg/mL,P0.01),特别是存在肝硬化的患者更为明显,而且与非肝硬化患者比较亦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此外在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分级B和C级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低于A级患者,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A级患者.无低T3综合征和性腺功能减退的慢性肝病患者其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如AST,ALT等显著好于存在性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结论: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甲状腺及性腺功能的异常,甲状腺激素及性腺激素水平的测定对评价慢性肝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判断病情和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姜天俊  赵敏  闫慧颖  范荣  石磊 《肝脏》2005,10(4):294-295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无腹腔脏器穿孔而发生的腹腔急性细菌感染,最常发生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患者。其发生与肝病预后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我们对肝硬化患者合并SBP的临床早期预警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沛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10):627-627
肝肾综合征(HRS)是严重肝病、肝硬化腹水患者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的肾功能衰竭,预后极差。在临床治疗中,尽管对严重肝病和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但仍有相当大比例的患者发生HRS。多数在临床诊断后1个月内死亡。因  相似文献   

13.
MELD联合血清钠水平评估肝硬化患者预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已被广泛用于评估各种肝病患者的预后,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血清钠水平是肝硬化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与MELD评分联合应用可以增加其预测的准确性。此文就MELD评分及其联合血清钠水平在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住院的肝硬化患者病因和并发症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我院消化内科、感染内科、肝胆外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病因及并发症特点。结果 十年期间在2890例住院的肝硬化患者中,乙型肝炎1632例(56.5%),酒精性肝病216例(7.5%),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475例(16.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7例(1.3%),自身免疫性肝病218例(7.5%),以2011年为界前后年份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由60.2%下降至53.6%,酒精性肝病由5.4%上升至9.0%。丙型肝炎由1.5%上升至2.8%;肝硬化患者主要并发症依次为原发性肝癌628例(21.7%)、自发性腹膜炎596例(20.6%)、低钠血症539例(18.7%)、上消化道出血512例(17.7%);肝硬化患者血钠浓度与Child分级、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呈负相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仍为肝硬化患者主要病因,但不同时期比较其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酒精性肝病、丙型肝炎肝硬化呈上升趋势。低钠血症作为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往往预示预后差,临床医师应根据其发生原因预防低钠血症尤其是重度低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门静脉高压是影响肝硬化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严重程度决定了肝硬化并发症(如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腔积液、肝肾综合征等)的发生和发展[1-2]。据报道,我国肝病患者人数已超过4亿,是全球肝病负担最重的国家,其中HBs Ag阳性或HCV抗体阳性者约1. 06亿,酒精性肝病人群约6 000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约2亿[3-4]。尽管感染性肝病发病率较前有所下降,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人数呈稳步上升趋势,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3. 1亿[5]。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均有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由此可  相似文献   

16.
从慢性肝病胃粘膜的改变探讨中医“肝病传脾”理论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从慢性肝病患者胃粘膜等的改变泉探讨中医“肝病传脾”理论的意义。方法:对115例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指定专人辨证分型,按常规检测肝病有关指标,并作胃镜检查,部分病例作肝穿刺检查。结果:93.9%的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胃部炎症及溃疡改变。随着肝病患者病情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加重,胃粘膜的病变范围及食道静脉曲张的程度也逐渐扩大和加重。结论:胃粘膜和食道静脉的改变是“肝病传脾”理论的病理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特征,为其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206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酒精性肝病的构成情况以及2011-2016年酒精性肝病占所有肝病患者的比例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各种酒精性肝病患者的年龄分布特点;对比2011-2013年和2014-2016年前后3年各种酒精性肝病的构成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酒精性肝硬化占比69.90%(144/206),其次为酒精性肝炎,占19.42%。2011-2016年酒精性肝病占同期住院肝病患者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40~60岁年龄段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最高,为66.99%(138/206);酒精性脂肪肝以40~60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最高,60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χ~2=8.16,P=0.01);40~60岁年龄段酒精性肝炎占比18.84%(26/138),酒精性肝硬化占比68.84%(95/138),酒精性慢加急性肝衰竭占比5.07%(7/138)。2014-2016年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中,酒精性肝硬化占比显著高于2011-2013年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所占比例(73.20%vs 60.38%,χ~2=9.24,P0.05)。结论酒精性肝病好发于40~60岁人群,临床应当加强酒精性肝病的早期诊治,延缓或逆转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关于血浆钠与终末期肝病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MELD)的关系研究较多,并有人[1]发现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致力于研究MELD联合血浆钠判断终末期肝病的预后,说明对肝硬化腹水及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低钠血症问题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重视,并提出了含钠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Na)对终末期肝病判断的新概念。现研究认为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与终末期肝病并发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多角度分析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特征,为防治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肝硬化腹水患者99例,根据腹水量分为1级或少量腹水、2级或中量腹水及3级或大量腹水,比较肝硬化腹水患者占同期接诊肝病患者比例变化;肝硬化腹水病因构成情况;不同腹水量Child-Pugh分级、Alb、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肝纤维化指标;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情况。结果肝硬化腹水患者占同期接诊肝病患者比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肝硬化腹水由乙型肝炎引起比例逐年降低,由酒精性肝病引起比例逐年上升。1级腹水量组乙型肝炎发展至肝硬化腹水的比例显著高于3级腹水量组乙型肝炎发展至肝硬化腹水的比例;3级腹水量组酒精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腹水的比例显著高于1级腹水量组酒精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腹水的比例。1级腹水量组Child-Pugh评分A、C级的病例百分比与2、3级腹水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腹水量组患者与3级腹水量组患者比较,血清Alb、腹水Alb、SAAG、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腹水量增加,并发SBP病例比例有所增加。结论乙型肝炎发展至肝硬化腹水的比例逐年减少,酒精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腹水的比例逐年上升。随着腹水量的增多,Child-Pugh分级评分呈增加趋势,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越来越差。腹水量越多,SAAG越高,大量腹水的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更明显,与酒精性肝硬化相关性最大,发生SBP的机率明显增加,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肝病患者糖代谢的异常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肝硬化有极高的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本文主要通过对肝硬化患者的胰岛素水平的测定,探讨肝硬化患者的糖代谢的异常改变。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肝硬化组(均为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