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检测了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清瘦素水平,并分析其与其它一些指标的关系。 对象与方法 1.对象与分组:选择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HD)患者55例,男33例,年龄(38.8±10.0)岁;女22例,年龄(41.4±8.8)岁。原发病均为慢性肾炎,尿毒症,病情稳定。健康对照组40例,为本院门诊健康体检人员,男23例,女17例。 2.方法:所有患者均于血透后(干体重)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2.
左室肥厚的血透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析(HD)患者左室肥厚(LVH)发生率高达75%,我们采用超声心动图(UCG)对伴左室肥厚的尿毒症维持血透患者和其它引起LVH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肥厚性心肌病的左室舒张功能作系统比较。 对象与方法 1.对象:(1)HD组30例,经UCG诊断符合LVH(室间隔 左室后壁≥24mm),20例男女各10例,年龄53±14岁。(2)高血压性心脏病(HHD)组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57±10岁。(3)肥厚性心肌病(HCM)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51±12岁。(4)正常对照(N)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46±16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血清25(OH)D、可溶性Klotho蛋白(α-Klotho)水平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200例行HD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钙化特征评分分为无钙化组(n=53)、轻(n=32)、中(n=63)、重度钙化组(n=52).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  相似文献   

4.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笔者单位2005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住院的89例重度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合治疗组、血必净组、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复合治疗组25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40±13)岁,烧伤总面积(55±7)%、Ⅲ度面积(12±7)%TBSA;血必净组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37±11)岁,烧伤总面积(53±38)%、Ⅲ度面积(12±5)%TBSA;乌司他丁组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39±12)岁,烧伤总面积(52±35)%、Ⅲ度面积(15±6)%TBSA;对照组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40±14)岁,烧伤总面积(50±20)%、Ⅲ度面积(13±9)%TBSA.组间患者在年龄、烧伤总面积、Ⅲ度面积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295~0.411,P值均大于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征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相似文献   

5.
当血液透析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或经多次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失败自身血管无法再利用时,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是必然选择.我们对本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两种部位深静脉留置长期导管的临床应用情况.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留置带涤纶套的长期深静脉双腔导管患者65例为对象.股静脉置管30例,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41~74(56.09±13.83)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肾病3例,多囊肾2例.颈内静脉置管35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19~77(54.63±18.82)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病7例,梗阻性肾病3例,反流性肾病1例.  相似文献   

6.
两种前列腺素E1制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外源性的前列腺素(PG)E制剂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慢性肾炎。我们探讨两种PGE1制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的差异。对象和方法1.对象:按照第二届全国肾脏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选择我院2001年6月~2003年2月65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男13例,女8例,年龄(36±17)岁,病程(20±15)月;(2)微脂球制剂(LipoPGE1组:男12组,女10例,年龄(37±19)岁,病程(22.5±16)月;(3)PGE1粉针剂-(CD)组,男14例,女8例,年龄(37±16)岁,病程(23±17)月。3组性别、年龄、病程及…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对伴有左室肥厚的尿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血液透析对伴有左室肥厚的尿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我们应用多普勒超声波检测左心室结构形态与功能 ,并以心血管测绘仪 (C -VPI)测定血液透析前后心功能指数的变化及短期透析与长期透析心功能指数的比较。兹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肾衰 1组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4 6岁~ 71岁 ,平均 (5 7± 8)岁 ;透析时间 3~ 8月 ,平均 (4.2± 3.5 )月 ;原发病中慢性肾炎 3例 ,糖尿病肾病 3例。肾衰 2组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 2 2例 ,男 13例 ,女 9例 ;年龄 2 7岁~ 71岁 ,平均(48± 1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80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血液透析治疗85例80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死亡原因.结果:血透能有效延缓80岁以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命,其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其次是感染.成活期≥12月与<12月的患者比较,开始透析前年龄更小,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浆蛋白水平更高,贫血程度较轻,而透析期间的营养状况更好,透析更充分,另外,心血管和感染并发症更少,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Cox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透析前年龄、原发病为糖尿病、透析中发生心血管或感染并发症、血浆白蛋白水平、贫血纠正程度等是高龄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高龄(≥80岁)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常出现胰岛素抵抗(IR),改善其IR抗可减少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我们探讨红花黄色素对非糖尿病MHD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及IR的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MHD患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高血压肾病7例,狼疮肾炎2例,间质性肾炎4例.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用红花黄色素为治疗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50.14±15.32)岁;未用红花黄色素治疗为对照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52.31±13.47)岁.两组在年龄、性别、透析龄、原发肾病等方面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入选条件:年龄大于18周岁,透析时间半年以上,Kt/V>1.2,非糖尿病,排除血液病、急慢性活动性出血、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果糖胺水平测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糖基化产物 (AGE)作为新的尿毒症毒素〔1〕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早期糖化产物果糖胺 (FA)是形成晚期不可逆产物的前体之一 ,为此我们研究了果糖胺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6 1例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均为我院肾内科住院病人 ,且血肌酐均大于 4 4 5 μmol/L。其中糖尿病肾病 (DN) 15例 ,男 6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49± 12 .3)岁 ;其余均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其中男 2 0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48± 15 .6 )岁。正常对照组 16例 ,男、女各 8例 ,平均年龄 (47.6…  相似文献   

11.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9例长期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高通量组19例,常规透析组20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研究开始第1次治疗前、后治疗2周和12个月时透析前血清β2-MG浓度,同时观察生活质量.结果:两种透析方式清除小分子毒素BUN、Cr无差异,但治疗12个月后H-HD清除中大分子尿毒物质,如β2-MG的能力较CHD提高;H-HD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Hb水平明显高于HD组;高通量透析能够明显减少感染发生,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贫血、减轻和缓解关节痛、皮肤瘙痒症状,生活满意度明显优于HD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够明显提高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高通量透析有效清除并持续降低患者血清β2-MG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观察肝癌患者血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表达,并与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 -AG)、甲胎蛋白(AFP)比较,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本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的住院肝癌患者83例,其中男59例,年龄(57.6±9.3)岁,女24例,年龄(54.0±9.0)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2例,其中男25例,年龄(48.1±8.8)岁,女7例,年龄(46.0±15.0)岁;所有研究对象乙肝表面抗原全部阳性.肝癌诊断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肝癌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常规间歇性血透(IHD)、IHD串联活性炭吸附器YTS-200、IHD串联树脂吸附器HA-330、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日间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5种治疗模式对急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磷的清除情况。方法: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30例交叉行IHDI、HD YTS-200I、HD HA-330治疗;20例危重急慢性肾衰竭患者交叉行SLED、CVVH治疗。治疗前后检查血磷和血尿素,计算其下降率,比较治疗模式对其影响。结果:上5种治疗模式对肾衰竭患者血磷均有明显的清除,磷下降率(P-RR):IHD 41.16±13.774I、HD YTS-200 50.236±10.968I、HD HA-33045.67±17.05、SLED 54.12±17.277、CVVH为28.06±22.71;秩和检验示SLED与IHD YTS-200治疗之间无差异,IHD与IHD HA-330治疗之间无差异(P>0.05),其余的模式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UN下降率(URR):IHD77.39±5.38I、HD YTS-200 74.82±6.36I、HD HA-330 73.80±5.45、SLED 80.59±9.9、CVVH 43.66±18.19;配对T检验示同一治疗URR明显高于P-RR(P<0.05)。结论:IHDI、HD YTS-200I、HD HA-330、SLED、日间CVVH5种治疗模式对肾衰竭患者血磷的清除不同于BUN,每次每种治疗P-RR明显小于URR;YTS-200吸附器对血磷有显著的吸附效果;IHD YTS-200、SLED治疗对血磷的清除效果类似,显著高于其他3种血液净化模式;SLED的P-RR显著高于相同时间日间CVVH(10 h);SLED对高血磷治疗有高性价比优势。  相似文献   

14.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作为各类人群近1个月睡眠质量的综合评估,已被广泛应用.我们分析了血液透析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特征,并与同期常规体检者进行比较.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择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3次以上患者136例为观察组,男85例,女51例,年龄(55.12±11.34)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2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84例;居住在农村59例,居住在城镇77例.  相似文献   

15.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高危出血患者(近期手术后、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的血液透析(Heamodialysis简称HD),是从事HD工作者探索的问题。1990年~1992年,我科对45例高危出血患者,施行了180例次无肝素血液透析(Nepavin-free dualysis)全过程顺利,达到预期的透析效果,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45例患者中,男31例、女I4例;年龄20~70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 α2-glycoprotein-1,LRG1)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并将其分为正常组55例,其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50.26±7.94)岁,年龄范围40~80岁;内膜增厚组5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60.72±8.63)岁,年龄范围41~80岁;斑块组47例,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70.14±8.28)岁,年龄范围40~80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LRG1水平。采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MT与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清LRG1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斑块组LRG1为(83.74±9.94)mg/L,年龄为(70.14...  相似文献   

17.
我中心于1997年~1999年采用自拟肾复康Ⅲ号颗粒联合降氮胶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CRF)40例,并与尿毒清颗粒(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按CRF的标准,选择早中期CRF患者70例,均为住院和门诊病人,血肌酐在177~707μmol/L之间,并排除肾衰的一切可逆因素,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9岁~66岁,平均(41±19)岁;病程0.8年~20年,平均(8.7±4.5)年;原发病:慢性肾炎28例,糖尿病肾病2例,高血压肾病3例,慢性肾盂肾炎7例;CRF分期:早期(Scr177~442μmol/L)22例,中期(Scr442~707μmol/L)18例.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0岁~65岁,平均(40±17)岁;病程0.9年~20年,平均(8.1±4.8)年;原发病:慢性肾炎21例,糖尿病肾病1例,高血压肾病2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CRF分期:早期18例,中期12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和病性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维持血液透析(HD)患者在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后血清瘦素(Leptin)浓度及一些营养指标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40例HD前血清Leptin浓度,对其中20例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的HD患者,予口服碳酸氢钠,比较治疗前后血清Leptin浓度变化,将Leptin与体重指数(BMI)、血清碳酸氢盐、血浆胰岛素、血浆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及其他生化指标作相关分析.设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各组均以性别再分组.结果:HD患者血清Leptin男组(5.987±5.708)μg/L,与BMI正相关(P<0.05),女组(8.081±4.524)μg/L,与BMI无相关性.酸中毒组治疗后Leptin、胰岛素略升,血脂代谢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酸中毒的HD患者血清Leptin与碳酸氢盐、胰岛素、iPTH、白蛋白、血脂等均无相关性.男、女两组Leptin均与健康对照组和无酸中毒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后HD患者营养状况有所改善,血清瘦素浓度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CRF)患者往往有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本文观察血液透析 (HD)对CRF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探讨这类病人HD前后甲状腺功能的改变。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CRF患者 32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2例 ;年龄 2 1岁~ 6 7岁 ,平均 (34 .3± 12 .7)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 2 5例 ,糖尿病肾病 6例 ,多囊肾 1例。既往均无甲状腺疾病及服用影响甲状腺激素的药物史。正常对照组2 8例 ,男性 19例 ,女性 9例 ;年龄 2 3岁~ 5 6岁 ,平均 (37.2± 11.8)岁 ,为本院健康职工体检者。2 检测指标 全组病例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细胞是黄嘌呤氧化酶及尿酸产物沉积的主要位点犤1犦,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肾能量图(CDEI)观察血尿酸(UA)对高血压患者肾小动脉血流指数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对象:正常对照组:共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60.68±7.95)岁。高血压组:(1)正常血尿酸高血压组(NUA H):共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61.74±7.55)岁;(2)高血尿酸高血压组(HUA H):共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63.00±7.31)岁。高血压组患者均符合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2.方法:入选对象抽静脉血送检血尿酸(UA),BUN、Scr、血脂等。用二维超声扫描观察肾内结构,用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