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临床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DM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据统计DM发病率为3.21%,其中30%~40%的患者可发展为DN。DN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60%。DM患者死于DN肾衰者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7倍。延缓或阻止DN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自2004年3月~2006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DN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的饮食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它是糖尿病(DM)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严格的代谢控制,积极治疗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尽早进行饮食干预都是预防和减慢DN进展的良好措施,其中饮食干预是延缓DN不断进展恶化的有效措施。现将DN的饮食干预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继发性肾脏病,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范畴,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DN占糖尿病患者病死率的60%,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主要给予饮食控制、降糖、降压等对症处理以延缓其进展,后期采取替代疗法或肾移植。目前中医药治疗DN具有很大的优势。活血化瘀消瘕通络中药是我们在临床上治疗慢性肾病的基本方,该方可以防止或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在此基础上,我们观察了活血化瘀消瘕通络中药对DN患者血尿Ⅳ型胶原(Col-Ⅳ)及层黏连蛋白(LN)的影响,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N是引发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美国2000年统计,每年新增ESRD患者中由DN导致的近50%^[1]。目前DN已成为全球性非传染性疾病,冠状动脉事件(CE)是其重要并发症之一,且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CE事件多为无症状或不典型性,发生率在16%-42%。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以提高SLE患者生存率。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确诊的610例SLE中死亡25例的临床资料,对其病程、死亡原因为存活时间、肾脏病理活检情况、疾病活动度及患者治疗依从性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死率为4.09%(25/610),前三位死因为感染12例(48%),神经精神性狼疮5例(20%),心脏猝死3例(12%),平均病程4.9年。死亡因素分析,处于中、重度疾病活动期19例(76%),治疗依从性差19例(76%)。结论增强SLE患者治疗依从性,定期评估疾病活动度,积极防治感染、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保持病情稳定,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未积极治疗的DN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ESRD)。因此,也是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作者于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用丹红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对早期DN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治疗作用及机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N)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也是糖尿病(DM)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T1DM)患者DN的患病率为7%,是首要的致死、致残原因,2型糖尿病(T2DM)进展为DN的危险性高于T1DM,其发生仅次于大血管并发症。目前DN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因此其防治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与各相关因素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及早期防治。方法:对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56例合并DN)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N发生率为28.6%,DN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尿白蛋白及治疗情况等指标密切相关。结论:多因素影响DN的发生,积极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对预防和延缓DN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可引起微血管和大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是引起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200μg/min时出现微量蛋白尿(MA),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EDN)。EDN具有可逆性122,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望延缓DN进展。黄芪注射液由中药黄芪提取的有效成分精制而成,主要含有皂苷、黄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杏丁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杏丁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抽血测TM、vWF、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及血黏度。结果:杏丁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M、vWF、FIB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全血黏度下降(P〈0.05),APTT显著延长(P〈0.01),且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DN患者体内存在内皮的损伤,高凝倾向。对DN患者早期使用杏丁治疗,可以有效地保护其血管内皮系统,改善其体内的高凝状态,对延缓疾病的进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羊海燕 《华西医学》2009,(7):1734-1736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与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用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量使空腹血糖达标,三餐时联合阿卡波糖口服控制餐后血糖,辅以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及尿白蛋白/肌酐的变化。结果:经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使UAER明显下降。结论: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量、联合阿卡波糖控制血糖,辅以盐酸贝那普利口服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方法之一,疗效肯定,无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就诊的糖尿病病程5~10年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73例(T2DM组)以及临床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3例(DN组).比较两组血常规、生化指标、动态血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DN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PBL)数、血小板(PLT)数、血沉(ESR)、尿酸(U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以及日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和夜间平均舒张压及24h、日间、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数(P=0.03)、夜间平均舒张压(P=0.01)、夜间收缩压变异性(P<0.001)是DN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PLT计数、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变异性是DN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胱抑素C、白细胞介素6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M组)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C)含量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DN组血清CysC显著高于DM组与对照组(P<0.05),DM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cys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血清IL-6显著高于DM组与对照组(P<0.05),DM组血清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IL-6含量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CysC、IL-6的含量与DN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DN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2次皮下注射诺和灵30R(DNl)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DN2)组,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PG)、血糖变异系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C)的变化。结果与常规2次皮下注射相比,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改善了血糖控制,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减小血糖变异系数(均P〈0.01)。同时UAER、β2-MG、C反应蛋白(CRP)等也均较DNI组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进一步降低早期DN患者UAER,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控制血糖的波动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1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异常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及血小板参数变化与1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46例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即糖尿病无肾病组(单纯DM)2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16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临床DN)8例。另选3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测患者血糖、血脂及脂蛋白、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患者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P〈0.05或P〈0.01),而单纯DM组TG升高,LDL—C正常;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TC、载脂蛋白B(ApoB)均升高(P〈0.05或P〈0.01),HDL、载脂蛋白A1(ApoAl)均下降(P〈0.05或P〈0.01)。单纯DM与DN组,随着DN程度的加重,TC、ApoB升高(P〈0.05或P〈0.01),HDL、ApoAl均下降(P〈0.05或P〈0.01)。TG、LDL—C、ApoB水平与HbAlc呈正相关(P〈0.01)。DN组PL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MPV、PDW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DN早期即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血脂及血小板因素可能参与了1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不同类型肾脏损伤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分型,探讨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分析1998年12月-2008年12月53例接受肾活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8例,女15例,平均52岁,糖尿病病程0~22年,平均5年。分析纳入患者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和肾脏损伤程度。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伤以中老年多见,年龄50-74岁,其中糖尿病肾病(DN)34例,44.1%的患者肾脏损害出现在发现糖尿病5年后;非糖尿病肾病(DM+NDRD)16例,81.3%的患者肾脏损害出现在发现糖尿病5年内;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DN+NDRD)3例,平均糖尿病病程均〈5年。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伤的肾脏病理类型多样,除DN(占64.2%)外,17.0%的患者为膜性肾病,7.5%的患者为系膜增生性肾病。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以DN为多,亦可出现DM+NDRD或DN+NDRD,通过肾活检明确肾脏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肾小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VEGF-NO)轴失衡,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NC组予普通饲料喂养,DN组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并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检测大鼠血糖(GLU)、血胰岛素(INS)、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尿白蛋白/肌酐(ACR)比值,取胸主动脉于器官浴槽中观察离体胸主动脉对乙酰胆碱或硝普钠的舒张反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CD34、VEGF表达水平,Griess法检测肾小球NO浓度。结果与NC组比较,DN组GLU、INS、CHO、TG、MDA、hs-CRP、ACR水平明显升高(P<0.01)。DN组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受损。与NC组比较,DN组大鼠肾小球CD34表达明显增多(P<0.05),V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NO水平明显减少(P<0.05)。结论肾小球VEGF-NO轴失衡与糖脂代谢紊乱所致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增多有关,VEGF-NO轴失衡引起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导致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增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rs1143627-C/T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应用MassARRAY分子量阵列技术检测132例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病患者(DN组),128例T2DM无肾病患者(NDN组),124例健康对照者(NC组)白介素-1β基因rs1143627-C/T多态性.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并测定体质量指数(BMI).[结果]DN组与NDN组合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T分布频率显著高于NC组,DN组又高于NDN组;DN组与NDN组C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C分布频率显著低于NC组,DN组又低于NDN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β基因rs1143627-C/T多态性可能与DN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晨尿胱抑素C及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损伤诊断中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研究组),予以晨尿胱抑素C及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诊断,另选50例我院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比晨尿胱抑素C及微量白蛋白检测指标。结果:对照组晨尿胱抑素C平均水平为(0.11&#177;0.09)mg/L、微量白蛋白检测平均水平为(12.85&#177;3.52)mg/L,研究组晨尿胱抑素C平均水平为(1.02&#177;0.49)mg/L、微量白蛋白检测平均水平为(33.50&#177;5.25)mg/L,研究组晨尿胱抑素C与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晨尿胱抑素C及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可准确反映DN病情,应用两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DN临床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及早期药物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早期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DM)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无微血管并发症组(NDC)43例,另一组为糖尿病肾病组(DN)42例;健康对照组(CON)75例。采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mAlb)含量。结果 (1)糖尿病组HCY高于健康对照组,有微血管病变组又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2)正常HCY组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为23.33%,而高HCY组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为63.33%,是正常HCY组的2.71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89,P0.010)。(3)尿微量清蛋白组(DN1)与尿中有大量清蛋白组(DN2)相比,DN2组HCY为14.81μmol/L,DN1组的HCY为11.02μmol/L,DN2组HCY明显高于DN1组HCY(P=0.026);而且高HCY发生率大于DN1组(P=0.016)。结论高HCY血症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肾脏病变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