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西南地区武警某部擒敌术训练伤发生情况,分析医学干预措施对降低训练伤发生率的作用和效果.为保障擒敌术训练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武警部队驻渝全训特勤某部1050名官兵实施医学干预1年后,采用调查问卷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干预前后训练伤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训练伤发生率(5.1人次/100人年)比干预前(8.8人次/100人年)的训练伤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动作要领掌握不当在擒敌术训练伤发生的原因中所占的百分比表明,干预后(24.1%)比干预前(42.4%)也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武警全训部队擒敌术训练中,实施科学的医学干预可有效降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武警某部战士运动系统训练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为了做好武警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卫生保障工作,调查运动系统训练伤在武警部队训练中的发生特点,探讨降低训练伤的有效预防对策。方法: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填表调查的方式对武警某部队1986名战士运动系统训练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武警部队运动系统训练伤的发生率为25.3%,全训练组(29.6%),明显高于非全训组(21.1%),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发生率与入伍时间及训练科目,训练时间,训练强度有密切关系,训练伤主要以骨关节伤(全训组41%,半训组40.7%),和软组织伤(全训组45%,半训组35.7%)为主,致伤因素主要为器械,擒敌技术,400m障碍,5km越野等。全训组在战术科目上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半训组,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该部队训练伤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全训部队及新兵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强化基层医务人员的医学监督职能,基层指挥员应学会合理安排军事训练,科学施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摸清某全训部队官兵因病、因伤致残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为保障官兵身体健康,维护部队战斗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查阅卫生工作统计表、评残存档资料与医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部5个全训单位官兵因病、因伤评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20名评残官兵中伤残占76.7%,明显高于病残(23.3%);士兵致残率(76.7%)明显高于士官(16.7%)和军官(6.6%);新兵的病残和伤残的致残率最低,分别占评残人数的7.2%和13.0%,2年军龄以上兵的病残和第1年兵的伤残最多,分别占评残人数的39.3%和30.4%。结论:要针对伤残和病残发生特点,采取对策,控制发病率和训练伤发生率,从而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某步兵部队战士外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摸清驻西北地区步兵部队战士外伤的发生情况及共流行规律,并提出预防措施,以保障官兵身体健康,维护部队的战斗力。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采取询问,填表及查阅医疗档案的方法,对某上兵部队战斗外伤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某部外伤发生率为33.4%,例次率40.2%,其中训练务占81.2%,非训练外伤占18.8%,训练伤中入伍1年的新兵发生率明显同于2年兵和3年兵(P〈0.01),非训练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军事训练等级考核期间部队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和特点,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就诊登记,定期巡诊的方法,整群调查8个建制连的男性官兵在训练考评期间训练伤的发生情况。[结果]该部队在8个月的军事训练等级考评期间训练伤发生率为23.22%;训练伤发生率随军龄的增加逐渐下降;急性创伤性损伤发生率高于慢性过劳性损伤,急性创伤性损伤中关节扭伤发生率最高(占9.47%),其次为挫伤(占2.00%)、擦伤(占1.60%)、急性腰扭伤(占0.67%)和撕脱撕裂伤(占0.26%);慢性过劳性损伤以滑膜炎发生最多(占2.54%),其次为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占1.87%)、跖筋膜炎(占1.74%)、肌腱炎(占1.20%)、腰肌劳损(占1.07%)、疲劳性骨折(占0.53%)、髌骨软骨软化症(占0.27%)。损伤部位以下肢最多,占78.74%;其次为上肢、躯干和头部。下肢损伤以踝关节损伤最常见,其次为小腿、膝关节和足部。训练伤影响因素主要有训练强度过大、技术动作错误、场地不良、心里紧张、思想麻痹、有外伤史、睡眠不良、身体素质差等。伤员住院及伤休人均3.63d,其中有45.98%恢复良好。[结论]在高强度军事体能训练中,要普及训练伤防护知识,科学施训,特别要重视入伍1~2年士兵下肢急性创伤性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武警某部官兵健康素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部队健康教育提供基本依据及评价指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部839名官兵,应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其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具备健康素养官兵比例为12.6%,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为102人(12.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为297人(35.4%)、基本技能持有率为275人(32.8%)。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β=1.116,P〈0.05,OR=1.123)。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β=0.778,P〈0.05,OR=2.178)。结论武警某部官兵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人群平均水平,但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小于其他两方面水平,与任职要求不符合。应该将健康素养纳入到部队基础健康教育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摸清部队官兵伤病残发病规律,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官兵身体健康,维护部队战斗力。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与医学鉴定相结合,问卷调查与座谈了解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部6个全训单位的6881名官兵伤病残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某部伤病残发生率1.2%,其中军事训练致伤病残占31.3%,带病入伍占22.9%,在队发病占32.5%,长期滞留部队占13.2%,伤病残发病与入伍把关不严、训练组织不严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医学干预措施对降低武警某部新兵擒敌术训练伤发生的作用效果,为减少训练伤的发生,保证武警部队官兵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12月对驻华北地区武警某部2个大队官兵的擒敌术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以其中1个大队作为对照组,按以往常规组训方式进行擒敌术训练;另1个大队作为干预组实施医学干预措施1年.对擒敌术训练期间2个组训练伤发生情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干预措施对擒敌术训练伤的发生率及发生原因均有显著影响:动作要领掌握不当在擒敌术训练伤的发生原因中所占的百分比,干预组(44.2%)明显高于对照组(22.6%),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擒敌术训练伤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11.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武警部队官兵擒敌术训练中,实施医学干预可有效降低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武警官兵伤害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提出武警官兵伤害发生的预防措施,为武警部队伤害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国内通用的标准对武警某总队3367名官兵在2005年6月1日~2006年5月31日发生的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武警官兵伤害发生率为31.2%,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为23.9%,非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为12.4%;军事训练伤主要发生在4月、5月、9月,非训练伤高发月份为5月、7月、8月、9月;军事训练伤主要发生在营区内,非训练伤主要发生在营区外。结论武警官兵伤害发病率较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群分布均有一定的规律;武警部队应将伤害预防工作列人议事日程,建立伤害预防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军队伤害监测体系,及时总结伤害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摸清不同兵种官兵训练所致的脑震荡发生率和致伤因素、特点,有针对性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驻某地区1999年5月-2002年5月全训步兵师、坦克旅、特种大队、武警、海军基地官兵13594人进行随机整群抽样填表,诊断由调查军医结合住院记录认定。结果:5个兵种官兵脑震荡发生率为2.77%,其中武警为3.32%,特种兵3.28%,步兵3.20%,海军最低,为1.50%(P<0.01);武警、特种兵、步兵致伤因素以例功训练、400m障碍跑为主,海军、坦克兵以碰撞伤为主;在377例脑震荡中,军龄<半年的官兵占60.%%。结论:军龄<半年的官兵是军事训练中脑震荡伤高发人群,脑震荡发生与训练科目、强度及环境有关。应采取科学施训,对入伍半年以内官兵进行倒功和40Om障碍跑训练应加强心理教育,适应环境场地,训练中要有辅助性保护措施,降低脑震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武警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查明武警部队新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部807名男性武警新兵随访1年。军事训练伤的诊断依照《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进行。结果 武警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累积发生率为16.1人次/100人年,骨骼骨肉系统的过劳性损伤占77.7%,应力性骨折最多,占各种损伤的63.8%。开始训练的前5个月是训练伤的高发期,发生的损伤占全年损伤的90%。受伤部位以下肢为主,损伤项目以5公里跑最多。全年人均训练日损失12天。受伤新兵就诊率低,仅为60%。结论 武警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低于解放军,但训练伤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2.
某部官兵抗震救灾期间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部官兵既往与抗震救灾期间口腔健康状况,为紧急行动期开展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由口腔专业医师向某部1273名官兵发放口腔疾病和刷牙习惯的调查问卷,官兵根据个人情况填写,结果经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官兵既往与抗震救灾期间牙疼的发生率分别为7.38%和12.49%、智齿冠周炎的发生率分别为9.11%和14.45%、口腔溃疡发生率分别为6.28%和14.93%;既往官兵以每日刷1次牙为主,占53.73%,到灾区后的前3d、前4~7d以不刷牙为主,分别占73.68%、54.83%。结论官兵在救灾期间冠周炎、牙疼、口腔溃疡发病率增加,刷牙次数减少,提示紧急行动时部队需加强口腔保健及检查治疗,以保障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武警某部伤残官兵的回顾性调查,探索其致残的主要原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武警某部1995-2000年551份评残存档资料为依据。并逐一查阅伤残官兵的原始病历,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结果:武警某部干部的伤残率为1.02‰,士兵的伤残率为7.19‰,其中入伍第一年度的士兵占39.20%;从伤残部位来看,脊椎骨折占22.87%,四肢骨折占15.61%,椎间盘突出占14.16%,关节损伤占13.97%。手外伤占11.25% ,颅脑损伤占9.98%;从伤残原因来看,擒敌技术训练伤占34.85%,军体训练占30.67%,结论:入伍第一年度的士兵是伤残中的主要人群,伤残部位居前6位的依次是:脊椎骨折,四肢骨折,椎间盘突出,关节损伤,手外伤和颅脑损伤,擒敌技术训练,军体训练是发生训练伤的主要课目。  相似文献   

14.
寒区某部野营冬训中训练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寒区某部野营冬训中训练伤发病情况的调查表明,发病率较高的是:踝关节扭伤(占44.9%)、腰扭伤(占22.7%)、腰肌劳损(占12.1%)、腰椎间盘脱出(占8.1%)。干部伤员以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脱出为主,战士伤员以踝关节扭伤和腰扭伤为主。训练伤发生与地理气候条件及官兵体质、野营训练经验等因素有关,提示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特种部队某部官兵在特种技术科目训练中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探讨训练伤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预防特种技术科目所致训练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特种部队某部693名参训官兵进行训练伤情况调查.结果 特种部队某部官兵训练伤发生率为36.4%,发病率随官兵服役年限增加而降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占训练伤的49....  相似文献   

16.
华北北部地区某部团队训练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掌握华北北部地区团队训练伤的发病规律,探索行之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提高训练效果。方法:1997 年2 ~9 月对某部三个全训团队随机抽查部分连队参训战士共452 人,对训练伤及训练相关伤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389 人有伤病发生,占参训总数的86 .06 % 。其中训练伤307 人,占伤病人数的78 .92 % ;训练相关伤病82 人,占伤病人数的21 .08 % 。训练伤的致伤原因主要是技术要领不熟悉,对训练科目易致伤的部位及防护知识和措施缺乏;训练相关伤的原因,主要与北方气候有直接关系。结论:部队训练伤的发病情况不容忽视,应提高对训练伤及训练相关伤病的认识,早防、早治是降低其伤病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探讨部队军事训练伤发生特点及规律,以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减少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方法 以2006-2010年度某部军事训练伤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按ICD-9诊断标准和《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对出院第一诊断进行军事训练伤病例分类,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军事训练伤住院病例2 014人次,占该部军人住院总人次的8.71‰,其中2010年最高,为11.4‰.战士1 709人次,占军训伤人次构成的84.85%.军训伤住院病例中,骨折853人次,占军训伤住院人次的42.35%,居军训伤类别首位.关节扭伤与脱位、软组织损伤、器官损伤的构成比分别为26.07%、17.97%和12.26%.2009、2010年军事训练伤发生的高峰时间均呈三高峰期现象.结论 2009、2010年军事训练伤年度发生率呈明显上升态势.训练中应严格执行《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加强军事训练伤防护,其中骨关节损伤应作为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医学防护措施对武警基层部队擒敌术训练伤的干预作用,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武警部队不同地域的6个全训支队共4945名官兵,在对其实施训练伤防护的医学干预措施一年后,采用问卷调查与查阅门诊登记相结合的方法,对6个支队的训练伤发生情况及其诱发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医学干预措施后训练伤发生率为(5.8±1.0)人次/(100人·年),明显少于干预前训练伤发生率(9.6±1.6)人次/(100人·年),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施医学干预措施后,动作要领掌握不当在擒敌术训练致伤原因中所占比例为23.6%,明显少于干预前的42.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武警全训部队的擒敌术训练中,实施医学干预可有效降低擒敌术训练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部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为科学施训和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供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医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训练伤登记数据,分析训练伤发生原因,提供预防策略。结果参加全训新兵1 250人,发生训练伤263人次,发生率为21.04%;训练伤发生部位主要包括踝关节、小腿、膝关节、上肢等,其中下肢训练伤发生较频繁,膝关节以下部位训练伤发生181人,占68.82%;在各种训练科目中,致伤课目分别为5 km越野、器械训练、投弹训练、体育锻炼等;在全训的第1-12周中,训练伤的发生高峰出现在第4-6周,共发生训练伤126人次。结论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存在着主客观因素,某部训练伤的发生与个体因素、训练强度、训练环境以及训练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建议部队预防训练伤在组织领导、科学训练、综合保障、健康教育等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20.
某部军事演习期间训练伤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军事演习部队训练伤的发生状况和特点,为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调查参加军事演习某部官兵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 该部军事演习期间训练伤发生率为23.3%;训练伤发生率随官兵军龄的增加逐渐下降;训练伤中软组织损伤发生率最高(占63.7%),其次为骨关节损伤(占35.3%),器官损伤最低(占1.0%);不同演习阶段训练伤的发生率、性质不同(P<0.01);损伤部位以下肢为主(占66.7%);训练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为环境不良,官兵睡眠不足、疲劳,训练强度过大,心理、身体素质不适应,动作不熟练,缺乏防护知识,思想麻痹.结论 在军事演习过程中,要普及军事训练伤防护知识,建立军事训练伤监测系统,重视入伍1年以内新兵在演习准备、训练阶段下肢急性软组织损伤的预防,特别要注意防止骨折、脏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