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临床病例讨论咳证发病诸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咳嗽”之中医病证其范围涉及到临床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多种呼吸道疾患 ,对于其病因病机的认识 ,《内经》及后世医家已有详细、独特而全面的阐述 ,其理法方药在临床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 ,在收集临床相关病例的基础上 ,结合有关“咳”证的四诊指标和中医辨证、用药等各项内容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咳之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 ,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1 调查方法1.1 调查时间 :2 0 0 0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1.2 调查例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专家门诊因“咳”就诊患者 ,…  相似文献   

2.
仲景治疗崩漏病证有常有变,用方精当,疗效卓著,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整理总结仲景对妇人崩漏病的辨治特点,依据病机,将崩漏病证分为五种证型,即:冲任虚寒挟瘀型,冲任虚寒型,肝络血瘀型,瘕病漏下型,胞阻下血型。并总结梳理导师王庆国教授对妇人崩漏病的临证治验及用方特色,探讨妇人崩漏病的临床证型及方药运用,针对妇人崩漏病属冲任虚寒夹瘀的主要病机,切中“虚寒”与“血瘀”的病机特点辨证施治,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抓住主症,详审病机书中每一证论,叙症简略,一般只列举主症1~2个,而且主要着墨于主症的特点。主症往往反映病证的主要病机,病机为病证本质之所在,而病证本质则是论治的依据。傅山临证即从主证入手,尤其善于抓住主症的特点,对每一病证的病机都进行详审。例如:“妇人有每行人道,经水即来,一如血崩”,傅山谓之“血海太热血崩”,作了如下分析:“夫子宫即在胞胎之下,而血海又在胞胎之上。血海者,冲脉也”,说明子宫、胞胎、血海(冲脉)的解剖关系,作为确定病位的根据;“冲脉  相似文献   

4.
李鸣 《中医药导报》2011,17(4):9-10
莫燕新是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名中医,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40余年,擅长治疗急、慢性肾炎,男性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随莫老师学习,受益匪浅,多年侍诊,将莫老师从肾论治内科杂病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5.
王宝亮教授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第六批继承班导师,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王师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内科疑难杂症。其治疗呃逆病经验丰富,治疗用药特色鲜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李修五教授诊治胃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修伍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 ,生前系河南中医学院内科教授、研究生导师 ,为全国 5 0 0名带徒老中医之一。李老师从医 5 0余年 ,擅治疑难杂症及各类内科肿瘤 ,尤以消化系统肿瘤见长。笔者有幸拜李老为师 ,侍医多年 ,受益匪浅。在临证学习中 ,对李老师治疗胃癌的独特经验 ,颇有体会 ,现介绍如下。1 析证论因 中西合参李师认为 ,胃癌 ,古医籍中虽无明确的记载 ,但祖国医学中的“噎膈”、“胃反”、“积聚”、“伏梁”、“胃脘痛”等症状记载 ,均有类似于胃癌的临床症状。其病机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多由情志不遂、肝气不舒或饮食不节…  相似文献   

7.
武继涛教授擅长应用中药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对临床虚实夹杂证候有独到见解,尤其在疾病虚实的动态变化中,精确运用升清降浊法,用药颇具特色。本文介绍其治疗常染色体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病案1则。  相似文献   

8.
杜武勋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崇尚“病证结合”作为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指导思想,推崇以“诊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为指导,构建了极具中医特色的心血管病“诊病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血管疾病以及内科疑难杂症,特别是运用“条畅气机,恢复气机平衡”法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本文介绍其运用该法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李粉萍  薛敬东 《陕西中医》2004,25(2):147-148
张瑞霞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数十载,擅长治疗肝胆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经长期临床探索,形成了独到的辨证及用药特色,现就张老应用五苓散临证治验四则介绍如下,以反应其应用五苓散经验之一斑。  相似文献   

10.
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纷繁复杂,常寒热易混,虚实夹杂。孙玉信教授以“脾统四脏”理论为主导,临床治疗内科疾病,凡见脾胃病证,即从调理脾胃入手,处以“异病同治”,往往取效较好。该文介绍孙玉信教授应用“脾统四脏”理论治疗内科疾病经验。  相似文献   

11.
四逆汤治疗疑难杂症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逆汤在治疗内科疑难杂症中的疗效。方法:以《伤寒论》"脉微细,但欲寐"为应用四逆汤的指征,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结果:四逆汤治疗"癫证"、"郁证"等精神、情志病,临床症状可获缓解。结论:应用四逆汤治疗疑难杂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丽芬 《陕西中医》2004,25(3):248-250
黄文政教授是天津市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著名中医内科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 40余年。以诊治肾脏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著称。笔者侍诊两年多来 ,领略一二 ,述于此 ,与读者共享。验案 1 :当归芍药散治疗特发性水肿 由某 ,女 ,49岁。 2 0 0 2年 4月 1 2日初诊。患者主诉下肢浮肿 1 1  相似文献   

13.
章文庚老中医内科杂病治疗经验拾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亚萍 《陕西中医》2008,29(3):324-325
目的:介绍章文庚老先生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方法:整理长期随诊恩师左右之笔记,从中采撷一二。结论:章文庚在治疗内科疑难杂症方面师古不泥,重视吸收现代医学精华,认为用现代医学手段诊断,用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可相辅相成,以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西北燥证经验方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设病证治疗组、病证对照组、唯病对照组3组,病证治疗组施以西北燥证经验方药治疗,3组均予西医常规降糖治疗,按传统中医理论进行病因病机和证候表现综合分析评价,数据分析和统计过程使用Excel和SPSS 17.0统计软件。结果:2型糖尿病西医症状积分各观察组间分级疗效比较,病证治疗组显效率(41.67%),高于病证对照组(16.07%)及唯病对照组(6.35%)(Ridit分析:χ2=38.718,P<0.01);3组间西医症状积分差值协方差分析,病证治疗组调整后差值大于两对照组(P<0.01)。各观察组间治疗前后5类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协方差分析,均有病证治疗组调整后差值大于两对照组(P<0.01)。两病证组间西北燥证分级疗效比较,病证治疗组显效率(27.78%)高于病证对照组(5.36%)(χ2=23.251,P<0.01),病证治疗组总有效率(86.11%)高于病证对照组(37.5%)(χ2=21.071,P<0.01);两病证组间治疗前后西北燥证积分差值协方差分析,病证治疗组调整后差值大于病证对照组(P<0.01)。结论:西北燥证经验方药对西北燥证证情及携证型2型糖尿病的病情和证情均有明显治疗作用,用防治西北燥证的方法防治新疆地区2型糖尿病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舒劲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5):645-646
李树楷为甘肃省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从医四十多年来对中医理论及前人的经验理解和运用上多有独到之处,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尤对脾胃病的治疗造诣颇深,自成风格。笔者有幸跟师学习3年,获益至深。现将李师脾胃病临证观点举要如下。  相似文献   

16.
探讨小儿肺系病证核心信息特征的表征及分析方法。“同病异证”与“异病同证”一直以来是中医学所独有的特色理念,以小儿肺炎证候学为例,“同病异证”体现为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湿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阴虚肺热证等,以上证型的病理机制中存在着递进与关联。同时,在病证的演变过程中患者的病理生理指标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能够客观反映这些变化的临床常用指标则可以用来构造该病证知识模型的应用域和客观观察域。根据这些信息特征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展现此种变化内外机制,揭示中医病机证候特征从量变到质变的复杂关系。按照这一理论,针对儿童肺系疾病中常见的“异病同证”: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将此3种疾病同在风热证阶段的核心指标组合在病证指标矩阵中,并以此设计出同证病种同心环图,确立不同的疾病之间核心指标的分布,进而设计了病证指标耦合图,用来分析同证不同病种的核心信息指标的耦合情况,探究病证指标分析与图论计算相关联的研究方法。阐明针对此种信息特征指标计算所需要的核心信息病例报告表的定义及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刘殿池主任医师,师从名医王大经,从医40余年,精通内科杂病,尤擅于治疗内分泌系统、风湿免疫疾病等,对于疑难杂症及危重病证辨别精准,遣方用药轻灵。结合脏腑六经辨证,以少阴虚寒为基础,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糖尿病。1 少阴证与糖尿病《伤寒论》曰:"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三阴病[1],因其阳气  相似文献   

18.
在德国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郁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郁证多因长期承受过度压力 ,精神紧张致使肝气郁结、气机逆乱、心 (脑 )神失养所引起的一类病证 ,包括中医文献记载的“奔豚气”、“梅核气”、“厥证”、“脏躁”等证候类型及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症中的焦虑证、抑郁证等。该病的罹病率在欧洲及中国均呈上升趋势 ,我们于 2 0 0 0年~ 2 0 0 1年在德国诊所工作近 1年 ,运用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68例郁证患者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8例患者 ,来源于德国斯图加特市和海尔布隆市中医针灸中心 ,均为门诊病人。男性 2 2例 ,女性 46例 ;年龄最小者 1 4岁 ,最大者 78…  相似文献   

19.
王立忠教授在治疗内科疑难杂症时善于从痰论治。对痰邪壅肺型风痰咳嗽治以疏风固表,化痰止咳;对痰湿中阻型眩晕治以化痰和胃,健脾补肾利湿;对痰火内扰型失眠治以化痰和胃,清热除烦;对风痰阻络型面肌痉挛治以祛风活血,化痰通络;对痰火上扰型耳鸣治以清肝泻火,祛痰和胃,均获良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时善于从痰论治是王立忠教授临证特色之一。同时,王老在治疗中注意固护脾胃,强调健脾运脾,所谓“脾胃为生痰之源”之理。通过介绍王老从痰论治内科杂病的学术经验及辨治验案,与同道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20.
周红霞 《河南中医》2003,23(6):17-18
王新志教授 ,幼承庭训 ,精研《灵枢》、《素问》 ,勤学《本草》 ,星露卅易 ,终成名家 ,先后荣膺“中华全国中医脑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省管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等各种名誉和奖励。王新志教授施诊一隅 ,造福一方 ,每遇贫微 ,恻隐衍溢 ,诊疾省病 ,更至深心。临证重视舌诊 ,详辨病证 ,证病结合 ,善用经方 ,衷中参西 ,长于疑难杂症。其立法处方 ,谨守病机 ,执简驭繁 ,疗效显著。余有幸随师临诊 ,颇受师之教诲 ,受益匪浅。虽感悟良多 ,犹脱牙角于象犀。现举一二 ,以飨读者。1 顽固性失眠王某 ,女 ,5 4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