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传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3):1993-1994,199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3例CHD患者(单支病变28例、多支病变45例)及6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TB、UA、CRP检测,然后进行CHD组与对照组、CHD组内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的TB、UA、CRP结果比对及分析研究。结果CHD组与对照组比较:TB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及CRP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内的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TB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清TB可能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高UA、高CRP可能是导致CHD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重视冠心患者TB、UA、CRP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D-二聚体和血尿酸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血尿酸(UA)含量的变化,探讨D-D和UA含量与CHD危险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5例不同类型CH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的D-D和UA水平。结果各种类型CHD患者的D-D、UA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D-D含量在急性心肌梗死组(32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0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25例),P〈0.05;UA含量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中增高明显,而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D-D水平与CHD危险程度呈正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浆UA水平与CHD关系密切,与不稳定病变无明显相关性。将D-D和UA结合起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CHD的诊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 (CRP)、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和补体C3的水平 ,探讨炎症和免疫反应在CH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将 7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其冠脉有异常改变的CHD患者和 2 8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其冠脉无异常改变的非冠心病患者 (NCHD)作为观察对象 ;CHD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 (SAP) 2 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2 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 2 0例 ,测定血清CRP、CIC和补体C3浓度。并分析浓度的改变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CHD组中血清CRP和CI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补体C3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对CHD各亚组分析发现 ,SAP亚组仅CRP高于正常 ,其余两项均无显著性差异。UAP亚组与对照组相比 ,CRP和CIC均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C3无明显改变 ,而且UAP亚组CRP水平比SAP组SAP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在AMI亚组中 ,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其CRP和CIC水平比SAP亚组的浓度明显增高 (P <0 0 1) ,补体C3水平虽有升高 ,但与CHD其他各亚组比较无差异。CHD患者中CIC和C3增高水平与CRP呈正相关 (r =0 69,0 65 ,P <0 0 5 )。并发现血清CRP、CIC升高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r =0 71,0 5 7,P <0 0 5 ) ,而血清C3浓度与冠脉狭窄程度无关 (r =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6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60例非CHD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空腹采集所有研究对象静脉血,检测其血清HCY及UA。结果 (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AMI组、UAP组、SAP组、对照组血清HCY、U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AMI组血清HCY最高、UAP组次之、SAP组再次之、对照组最低,各组之间血清HCY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SAP组血清U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UAP组、SAP组血清U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CY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UA是CHD的非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与血清UA相比,血清HCY与CHD发生发展、病变严重度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血清尿酸、胆红素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尿酸(UA)与胆红素(BIL)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CHD)发生的关系。方法符合条件并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12例冠心病(CHD)患者为冠心病组,正常健康体检者150例为对照组,空腹抽血检测两组的血清UA与TBIL、DBIL及血浆Fib浓度,应用公式计算出IBIL浓度,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CHD组UA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Fib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BIL、IBIL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DBIL变化不明显。结论血清尿酸(UA)与胆红素(BIL)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同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是导致C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6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88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CRP和UA水平及其相关血脂生化指标.结果 CHD组血清CRP、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HD的发病与TC、TG、HDL-C、LDL-C有关.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和高尿酸血症常和CHD的危险因子并存,并非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毒症非透析患者脂蛋白(a)[Lp(a)]、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7例尿毒症非透析患者血清Lp(a)、UA及CRP的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尿毒症患者血Lp(a)、UA、CRP水平均较对照组呈显著性升高(P<0.01).47例患者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4例,无心血管疾病患者23例,心血管疾病组的Lp(a)、UA及CRP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P<0.01),且两组的Lp(a)、UA及CRP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证实:Lp(a)、UA及CRP是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及慢性炎症状态,Lp(a)、UA、CRP升高是导致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分析危险因素的影响 ,为防治青年CHD提供依据。方法将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 192例分为 2组 ,青年组 (≤ 40岁 ) 91例、中老年组 ( >40岁 ) 10 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CHD危险因素特点 ,并对危险因素做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青年组患者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 ,占 64 % ,狭窄程度均匀分布 ;中老年组患者冠脉病变多为多支病变 ,2支和 3支病变占 71% ,狭窄程度轻重分布不均匀。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CHD危险因素中的男性、吸烟、高脂血症、家族史和C反应蛋白 (CRP)升高与青年CHD高度相关 (均P <0 0 1)。结论青年CHD患者冠状动脉以单支病变为主 ,狭窄程度分布均匀 ,其主要危险因素是男性、吸烟、高脂血症、家族史和CRP。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中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22例UA、24例冠状动态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和30例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NON-CHD)患者的血清CRP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UA组血清CRP均异常升高,与CHD及NON-CHD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HD与NON-CHD组血清CRP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UA患者急性心肌缺血中炎症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血清CR 定可作为UA冠状动脉粥样病变不稳定的检测方法。CRP异常升高的水平及持续时间与UA的再发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水平以及IL 1Ra/IL β比值在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中的变化以及IL 1β与IL 1R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 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3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2 0例稳定性心绞痛 (SA)和 2 7例健康人血清IL 1β、IL 1Ra和IL 1Ra/IL1β水平。 结果 UA组和AMI组患者血清IL 1β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UA组患者血清IL 1Ra水平以及UA组与AMI组患者血清IL 1Ra/IL 1β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 ;UA组与AMI组患者血清IL 1β和IL 1R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 >0 .0 5 )。结论 IL 1β在CHD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 ,而IL 1Ra可能起着抑制作用 ;二者的免疫失调状态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 ;IL 1Ra/IL 1β比值可作为CHD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 CHD)、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 HFHD)及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 HDF)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3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根据血液透析方法的不同分为CHD组48例、HFHD组46例和HDF组40例。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肾功能指标[血尿酸(UA)、尿素(BUN)、血肌酐(SCr)],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淀粉样蛋白A(SAA)],血液净化相关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状旁腺素(PTH)、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营养相关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①治疗6个月后,3组UA、BUN、SCr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3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6个月后,3组CRP、SAA均低于治疗前,且HFHD组和HDF组降幅均大于CHD组,HDF组降幅大于HF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6个月后,HFHD组和HDF组TNF-α均低于治疗前和同期CHD组(P<0.01)。③治疗6个月后,HFHD组和HDF组Hcy、PT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3组AGE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HFHD组和HDF组治疗6个月后Hcy、PTH、AGEs水平低于同期CHD组,且HDF组PTH降幅小于HF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3组Alb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3组PA均高于治疗前(P<0.01),HFHD组和HDF组Hb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6个月后HFHD组和HDF组Hb均高于CHD组(P<0.01),但HFHD组和HDF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6个月后,CHD组AOPP、MDA均高于治疗前,SOD低于治疗前,HFHD组和HDF组AOPP、SOD、MDA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6个月后,HFHD组和HDF组AOPP、MDA均低于CHD组,SOD均高于CHD组,且HDF组AOPP、MDA降幅大于HFHD组,SOD降幅小于HF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FHD和HDF用于尿毒症血液净化效果均优于CHD,且HDF在清除炎症因子、降低氧化应激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空腹血糖(FBG)、血脂(BL)、尿酸(UA)水平以及白细胞(WBC)计数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尿酸与白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标本79例(冠心病组),健康体检者标本44例(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FBG)、血脂(BL)、尿酸(UA)、白细胞总数(WBC)以及各类白细胞绝对数。结果冠心病组组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和中性粒细胞(N)计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TC、UA和HDL-C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结论 FBG、TC、UA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而HDL-C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与心肌微循环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和江苏省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就诊住院的109例心绞痛患者和54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根据WHO分级标准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44例、UA组65例、健康组54例,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抑制法、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cTnI、CK-MB、CRP水平,并记录其阳性检出率。UA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入院时的Braunwald分级标准另分为Ⅰ级低危险组20例、Ⅱ级中危险组23例、Ⅲ级高危险组22例,对比各危险组患者血清cTnI、CK-MB、CRP水平及阳性检出率,并分析UA组患者血清cTnI、CK-MB、CRP水平与心肌微循环状态关系。结果 UA组、SA组与健康组的血清cTnI、CK-MB、CRP水平及其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均呈UA组>SA组>健康组变化(P<0.05)。高危险组、中危险组与低危险组的cTnI、CK-MB、CRP水平及其阳性检出率、病变血管支数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险组、中危险组与低危险组CTFC值由高到低呈高危险组>中危险组>低危险组变化(P<0.05)。UA组中cTnI、CK-MB、CRP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发生血管病变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结果为阴性者(P<0.05)。结论 UA患者血清CK-MB、CRP水平较SA患者及健康人群高,其血清水平上调可能预测心肌微循环状态不良,临床监测上述指标对其具有重要诊断及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彤  李凡 《临床荟萃》2006,21(6):396-398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C反应蛋白(CRP)、血脂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心绞痛(AP)组度对照蛆患者各35例外周血Cpn IgG抗体,同时测定血脂度CRP。结果AMI组、AP组及对照组血清Cpn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2%、65.7%及25.7%,AMI蛆、AP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AMI组与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RP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我脂蛋白A(apoA)AMI组、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MI组、A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MI组也明显低于AP组(P〈0.01);Cpn感染者特异性抗体IgG滴度与血中CRP、TG、LDL-C及apoA有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44、0.64、0.36和0.32),而与HDL-C成负相关(r=0.78)(均P〈0.01)。结论CHD患者Cpn感染率明显增高,Cpn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及影响脂质代谢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与C反应蛋白 (CRP)、纤维蛋白原的相互关系 ,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多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了 5 4例冠心病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16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2 0例 ,稳定型心绞痛 18例 )血清肺炎衣原体DNA ,选 2 0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 ,同时用免疫浓度法检测各组血清CRP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 ,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组肺炎衣原体DNA阳性率分别为 81.3%、75 %、6 6 .7% ,与对照组 2 5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RP浓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并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CRP浓度和纤维蛋白原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r =0 .96 2 ,P <0 .0 1) .结论∶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率明显增高 ,肺炎衣原体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和凝血机能增强在冠心病的发生、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水平升高与其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及血脂[三酰甘油(TG)与总胆固醇(TC)]检测结果。方法将2018年10-11月1 007例Hb升高的成年男性按Hb水平不同分为A1、A2、A3、A4、A5组,另选取同期85例Hb水平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FBG、UA及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1、A2、A3、A4、A5组FBG、UA及血脂水平均值及异常百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值比较:A1、A2、A3、A4、A5组血脂及A3组U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3组UA与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UA与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百分数比较:除A1、A2、A3、A4、A5组TG,A1、A2、A3、A4组TC与对照组及A1组与A4组FBG与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男性Hb水平升高与其生化项目FBG、UA及血脂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与FBG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对非传染性流行病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瘦素(Leptin)-胰岛素抵抗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56例AECOPD患者,按空腹血糖(FBG)水平将其分成两组:高血糖组(FBG≥6.2 mmol/L)42例,低血糖组(FBG 3.1~6.2 mmol/L)1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FBG为(5.49±1.06)mmol/L].所有入选者均常规测定FBG、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Leptin、空腹血清胰岛素(FISN)、胰岛素敏感性(ISI).肺功能及呼吸阻抗测定并记录如下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呼吸总阻抗(Zrs)、气道总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呼吸阻抗中弹性阻力和惯性阻力之和(X5,X20)、中心阻力(Rc)、周边阻力(Rp)、共振频率(Fres).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糖组FBG、FISN、CRP均显著升高,体质指数(BMI)、ALB、ISI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而Leptin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血糖组CRP、FISN显著升高,BMI、ALB、Leptin、ISI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低血糖组比较,高血糖组FBG、FISN、Leptin、CRP均显著升高,ISI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而BMI、ALB无明显变化(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eptin与Zrs、R5、R20、Rc、BMI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与FEV1、X20呈显著负相关(P<0.01和P<0.05),与FEV1/FVC、PEF、MMEF、X5、Rp、Fres则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ISI与FEV1/FVC、FEV1、PEF、MMEF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Zrs、R5、R20、X5、Rc、Rp、X20、BMI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而与Fres则无明显相关性.高血糖组平均住院天数[(25.00±0.13)d]较低血糖组[(17.93±0.22)d]显著延长(P<0.01),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14%,6/42例)明显高于低血糖组(7%,1/14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AECOPD在应激状态下可诱发高血糖,Leptin-胰岛素抵抗可加重肺功能损害,延长患者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C反应蛋白(CRP)、血脂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CHD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2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心绞痛(AP)组及对照组患者各35例外周血Hp抗体(HpIgG),同时测定血脂及CRP。结果AMI组、AP组及对照组血清Hp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4.3%、45.7%及25.7%,AMI组、AP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MI组与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RP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AMI组、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MI组、A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MI组也明显低于AP组(P<0.01);Hp感染者HpIgG水平与血中CRP、TG、LDL-C及apoA有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44、0.64、0.36和0.32),而与HDL-C成负相关(r=-0.78)(P<0.01)。结论CHD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高,Hp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及影响脂质代谢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C-反应蛋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46例(冠心病组)和冠状动脉造影基本正常的患者3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疯芦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26,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其与CRP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