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无痛导尿对患者生理干扰程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手术患者在麻醉前或后留置导尿管对患者的生理干扰程度,探讨无痛导尿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胸外科中老年男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选用一次性导尿包,包内是14号一次性乳胶气囊导尿管。第1组病人在全麻后操作,第2组在操作前麻醉师静脉给予镇静药,配以尿道局部护士用注射器抽注5ml利多卡因注入的方法,第3组病人麻醉前按常规方法行导尿留置尿管操作。按疼痛评定标准对1组、2组、3组患者导尿操作过程中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导尿操作期间1组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疼痛评定结果为0级。2组部分病人出现轻微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现象,3组95%的病人出现中度疼痛。结论:手术患者无痛(麻醉后)导尿可减少导尿操作对患者的生理干扰。  相似文献   

2.
郑亚珍  韩文峰 《中国病案》2011,12(5):64-65,62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病房晨起麻醉前导尿,观察麻醉成功后留置尿管,检测记录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尿道刺激症状,粘膜损伤及留置尿管一次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前血压,心率均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留置尿管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均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一次性留置尿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尿道刺激症状及粘膜损伤情况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患者麻醉成功后留置尿管,可稳定患者术中的血压及心率,减轻因留置尿管引起的尿道刺激症状及粘膜损伤,提高一次导尿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老年男性患者术前无痛留置导尿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岁以上老年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无痛留置导尿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下的无痛留置导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无痛导尿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无痛导尿过程中疼痛程度、术后麻醉苏醒期(苏醒即刻、苏醒后5 min、苏醒后10 min)的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后的收缩压(125.3±5.2 mmHg)、舒张压(82.6±4.0 mmHg)、心率(83.4±5.1 r/min)均低于导尿前,且均低于对照组留置导尿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导尿过程中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期各阶段尿管躁动反应:苏醒时(0.33±0.479分)、苏醒后5 min(0.30±0.466分)、苏醒后15 min(0.13±0.346分),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男性患者术前无痛留置导尿过程中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对导尿的抗拒感,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带来良好的手术效果,体现了现代医学人文关怀的特质。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因气囊尿管导尿引起尿道损伤患者12例,均为男性,年龄21~73岁,因尿潴留或术前准备而行导尿术,或因原发病治疗需要而行导尿术。因使用气囊尿管留置导尿临床操作不当而致男性尿道损伤5例,因患者意识障碍自行拔出气囊尿管致尿道损伤4例。损伤的临床表现为尿道疼痛、尿道出血、肉眼血尿。  相似文献   

5.
丁卡因胶浆导尿对降低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为全麻手术病人行无痛导尿时,丁卡因胶浆的局部应用对降低病人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全麻手术男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101例于全麻诱导后行无痛导尿术。对照组:99例在全麻前清醒状态下用丁卡因胶浆作尿道表面麻醉行导尿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痛效果及在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差异。结果:常规组与对照组比较,置尿管过程均顺利,血压、心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麻前导尿、丁卡因胶浆的应用,可降低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叶海棠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1906-1907
目的比较分析无痛留置尿管与常规留置尿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600例中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0例,观察患者留置尿管前、留置尿管操作中、留置尿管后的生命体征,同时观察B、C 2组患者操作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结果 A、B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C组。结论无痛留置尿管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尿道损伤机会,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丁卡因胶浆在全麻男性患者导尿中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100例全麻男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0例在全麻诱导后行无痛导尿术,研究组50例在全麻前清醒状态下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做尿道表面麻醉后行导尿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术后舒适度、患者满意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拔除尿管后肉眼血尿发生率、尿路刺激症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和尿道损伤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拔除尿管后肉眼血尿发生率、尿路刺激症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和尿道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患者满意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等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丁卡因胶浆在全麻患者导尿,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拔除尿管后肉眼血尿发生率、尿路刺激症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和尿道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患者满意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导尿时机对男性手术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燕玲 《海南医学》2010,21(12):149-150
目的探讨男性手术患者导尿时机对拔尿管后排尿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泌尿外科手术患者98例按摸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在全身麻醉诱导前用药(苯巴比妥、阿托品)10min后留置导尿,对照组57例在全身麻醉诱导后留置导尿,观察两组插导尿管前、插导尿管时的血压、心率变化和拔管后排尿疼痛的程度。结果两组插导尿管时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诱导前用药(苯巴比妥、阿托品)10min后置尿管优于全身麻醉诱导后插导尿管。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91-95
目的 探讨常规留置导尿失败后处理急性尿潴留留置导尿的不同方法,以期提高患者一次性留置导尿成功率,尽早解除尿路梗阻并减少尿道损伤。方法 分析2014年1月~2019年9月我院208例急性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尿道扩张后留置导尿组(尿扩组)和内镜下导丝引导留置组(内镜组),分析两组留置导尿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尿扩组中所有女性患者、无尿道手术史患者及尿道外口狭窄患者经尿道扩张扩后均能成功留置导尿;内镜组中TUR及TURP患者均可成功留置导尿管。TUR及SP患者两组留置尿管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TURP(P0.001)及RP(P=0.008)患者内镜组留置尿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尿扩组。内镜组留置尿管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尿扩组(95.7%vs 80.9%,P=0.001);内镜组术中VAS疼痛评分(2.2±0.3 vs 5.7±0.9,P0.001)及术中明显肉眼血尿发生率(5.4%vs 23.5%,P0.001)均显著低于尿扩组;术后3个月拔除尿管后,内镜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尿扩组(15.1%vs 28.7%,P=0.02)。结论 女性及无尿道手术史的男性患者大多可经尿道扩张后即可成功留置导尿;而对于合并尿道手术史,尤其合并前列腺手术史的男性患者,内镜下留置导尿管优于单纯尿道扩张。  相似文献   

10.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尿潴留防损伤留置尿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属有损操作项目。尿道黏膜损伤是留置尿管过程中并发症之一,具体表现是在插尿管中或留置尿管过程中出现血尿,既造成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机会。山西省一0九医院自1998年开展防损伤留置尿管的护理实践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尿道黏膜损伤的并发症明显减少,与传统留置尿管导尿护理比较尿道黏膜损伤的并发症明显减少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患者行全麻手术进行导尿的最佳时机。方法:150例老年男性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50例,分别在麻醉前、麻醉诱导期、麻醉后10min进行导尿。观察3组人室后麻醉前、导尿时的心率和血压,对比3组患者导尿时、导尿后1d的舒适度和拔除气管导管后30min内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入室后麻醉前的心率及血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导尿时A、B组患者的心率均较入室后麻醉前加快(P〈0.01)。A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B组患者的收缩压较入室后麻醉前升高且高于同期的C组(P〈O.01)。C组心率及血压较平稳(P〉O.05)。导尿时及导尿后1d时C组患者的舒适度优于A、B组(均P〈0.01),且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均较A、B组低(P〈O.05),发生术后躁动的程度亦较A、B组低(P〈O.01或0.05)。结论:老年男性全麻手术老患者选择在麻醉后10rnin行导尿术,利于术期心率、血压稳定,有效提升导尿舒适度和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程度。  相似文献   

12.
王宁  蒋新  郭情 《实用全科医学》2010,8(3):394-395
目的探讨男性全麻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男性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麻醉前10min留置导尿管)和对照组(麻醉后留置导尿管),观察两组留置导尿管前后的心率、血压变化,以及在麻醉苏醒期患者对导尿管的适应程度。结果麻醉前10min留置导尿管组患者的心率、血压有波动,术后苏醒期对尿管的适应性较好;而麻醉后留置导尿管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平稳,术后苏醒期对尿管的适应性较差。结论男性全麻患者留置导尿管宜在麻醉前10min时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男性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对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拟行全身麻醉成年男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A组)全身麻醉诱导前按照常规操作插导尿管;观察组(B组)全身麻醉诱导后置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变化、躁动情况以及对尿管的耐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SBP、DBP、HR基础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两组患者SBP、DBP、HR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SBP、DBP、HR于拔管后5min、10min均较术前基础值和对照组组同时间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为46.7%,观察组为73.3%。结论全麻男性患者麻醉诱导前留置尿管,麻醉苏醒期对尿管耐受性好,躁动少,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提高病人在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探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最佳时间.方法:对潮州医院近四年来收治的85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将85例患者按手术日期分为两组:麻醉前置管组和麻醉后置管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置管时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及置管的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置管时的血压无差别(P>0.05),麻醉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导尿方法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导尿效果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将门诊前列增生症且行导尿的195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99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导尿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导尿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导尿操作中疼痛程度、黏膜损伤情况、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顺利程度、两种方法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导尿操作中疼痛程度、黏膜损伤情况、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顺利程度、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导尿方法使患者疼痛减轻,提高插管成功率,黏膜损伤减少,插管顺利程度提高,使患者满意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杨玉兰 《当代医学》2010,16(26):11-12
目的减轻成年女性患者留置尿管后的不适感。方法将200例成年女性择期手术患者按手术日期单、双日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成人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组使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观察2组患者留置尿管后产生不适感的程度及留置尿管后有无尿管自行脱出及管周漏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后的尿道刺激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留置尿管后均无尿管自行脱出及管周漏尿现象。结论成年女性手术患者应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能明显减轻置管后的不适,且不会漏尿及尿管脱出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尿道注油法置管在男性导尿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需要导尿的200例男性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方法置管(对照组)和注油方法置管(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置管一次成功率、尿道出血率、尿道疼痛情况、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尿道置管一次成功率为98%,优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尿道出血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纽的10%;观察纽尿道感染发生率为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观察组尿道疼痛的总例数及疼痛级别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尿道注油法置管在男性导尿术中有明确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