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晓霞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226-1226
目的了解普通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0339例体检人员血清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抗-HCV阳性187例,阳性率为1.81%。其中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3.05%和1.17%;2006-2009年丙肝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5%、2.02%、1.68%、1.79%。结论我区普通人群HCV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全球丙肝感染情况已日趋严重,为防止疾病扩散,早发现、早治疗,将丙肝抗体检测纳入常规健康体检项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南宁市吸毒人群丙型肝炎(抗-HCV阳性率)感染情况的检测分析,探讨吸毒人群传播丙肝的危险性,为预防和控制吸毒人群传播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侧449例吸毒人员和400例普通人群的血清丙肝抗体(抗一HCV).结果吸毒组血清抗-HCV阳性率91.09%,对照组血清抗-HCV阳性率0.25%,吸毒人员丙肝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99.09, P<0.01).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者HCV阳性率(95.57%)显著高于不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者(52.63%)(χ2=47.38, P<0.01).结论吸毒人群是丙肝病毒的重要携带者和传染源,是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管理和干预,防止丙肝在人群之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437名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为12.50%,抗-HCV阳性率为1.15%,抗-HIV阳性率为0.05%,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56%。结论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对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丙肝抗体检测结果,为临床医师提供本地区丙肝抗体阳性率变化趋势数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2016年门诊及住院患者丙肝抗体结果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丙肝抗体.结果2014年—2016年受检者中的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1.4%和1.3%.结论 2014年—2016年3年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丙肝抗体阳性率者基本呈持平状态,有略微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海南省住院精神病人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TP)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为该人群传染病的管理医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2017年在海南省安宁医院首次入院的精神病患者采集血样,进行HIV、HBV、HCV和TP血清学检测。结果 2013—2017年共检测首次入院患者13 616人,HBsAg阳性 2 634例,阳性率为19.35%;丙肝抗体阳性355例,阳性率为2.61%;梅毒抗体阳性251例,阳性率为1.84%; HIV抗体阳性3例,HIV阳性率为0.002%,在男性组与女性组比较中,HBsAg和HCV 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这4种传染病在精神病人群内均有发生,感染以HBV 感染为主,其次是 HCV 和 TP,HIV 占很少数;对于精神病人入院时需做好相关传染病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元顺女 《吉林医学》2011,(8):1520-1522
目的:了解吉林省延吉市丙型肝炎(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延吉市丙型肝炎防治提供基本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就诊于延边大学福祉医院的体检、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血清中HCV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延吉市人群丙肝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2.54%;其中,男性阳性率为2.64%,女性阳性率为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丙肝抗体阳性率分析,医护人员最高。并且HCV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结论:延吉市丙型肝炎感染率与年龄和职业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状况,有利于医患双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院内感染,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统计324例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结果:检出HBs Ag阳性率为3.39%,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93%。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54%,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0。结论:明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对防止医患纠纷,有必要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术前和输血前患者相关血液检测的重要性,对2012例患者在术前和输血前检测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9.69%,抗-HCV阳性率2.24%,抗-HIV未检出,梅毒抗体阳性率0.94%.认为检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血液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感染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陈宇辉 《海南医学》2010,21(18):102-103
目的了解临高地区产前、术前及输血前患者乙肝表面抗原、丙肝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感染情况,为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预防和避免医院感染,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防止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本院3323例产前、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血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肝炎病毒抗体(HCV-Ab)、艾滋病抗体(HIV-Ab)和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检测分析。结果 HBsAg阳性407例,阳性率为12.25%;HCV-Ab阳性34例,阳性率1.02%;HIV-Ab阳性未检出;梅毒抗体阳性42例,阳性率为1.26%。结论对产前、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清学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对于血液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减少因分娩、手术及输血后感染引起的医疗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输血前患者血液传染指标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宁  冯星  羊建 《吉林医学》2010,31(23):3825-3826
目的:对拟输血患者3678例在输血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反应素等输血传染病因子进行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输血前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7%;丙肝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5%;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1%;梅毒反应素阳性率为1.6%。结论:输血前检查能作为上述几种病原体流行的信号灯,为预防、诊断和治疗提示方向,也是鉴别是否因输血感染疾病的依据,减少输血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某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抗-HCV检测结果,为丙肝的预防提供科学的指导,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1 65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结果:1 65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中,女性患者(30~39)岁和(50~59)岁人群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为3.49%和3.31%;而男性患者(30~39)岁和(40~49)岁人群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为4.10%和3.81%,总抗-HCV阳性率为2.85%,男女性别间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丙肝病毒抗体筛查很有必要,可为预防丙肝提供帮助,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及其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相关血液检测的重要性。方法:对6851名患者在输血前和手术前检测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HB sA 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 IV)和梅毒抗体,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 sA g阳性率12.14%,抗-HCV阳性率1.33%,抗-H IV阳性率0.38%,梅毒抗体阳性率0.39%。结论:检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血液传染性疾病标志物,对避免输血医疗纠纷,减少院内交叉感染,预防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启东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在肝病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法对 3 90名肝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进行AFP定量检测。结果 :肝癌丙肝抗体的阳性率为 15 % ,肝硬化为 2 .5 % ,慢性肝炎为阴性。结论 :肝癌患者丙肝抗体呈阳性者较多见  相似文献   

14.
覃军 《右江医学》2011,39(3):285-286
目的通过对柳州市319922例无偿献血者丙肝(HCV)抗体检测和结果分析,了解柳州市无偿献血者中丙肝抗体的感染情况,加强对献血者的筛选和HCV抗体检测,有效预防输血后丙肝的传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CV抗体。结果 2004~2009年柳州市共检测无偿献血标本319922份,丙肝抗体阳性反应2655例,阳性率为0.83%;2004年到2009年的丙肝抗体阳性率呈现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从2004年的1.19%下降至2009年的0.54%。柳州市与来宾市两地的丙肝抗体阳性率在总体上差异无显著性(χ2=3.46,P>0.05)。结论柳州市的血液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假阳性及灰区样本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青海省吸毒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下一步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根据青海省地域和吸毒人群分布特点设立4个调查点,将吸毒人群作为调查对象,2013-2017年每年进行面对面调查,并采血检测丙肝抗体。结果吸毒人群总体丙肝抗体阳性率为23. 03%,不同地区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 42,P <0. 01),不同年龄组、是否静脉注射吸毒和最近一年是否有商业性行为之间丙肝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否静脉注射吸毒是影响丙肝抗体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吸毒人群宣传教育和干预,尤其是重点加强对居住在西宁市等城市中吸毒人群的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就医患者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状况,预防医疗纠纷。方法:对9 706例门诊或住院患者输血前、术前、产前等创伤性诊疗前进行血液乙肝两对半、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 IV)及梅毒抗体(TRUST)检测分析。结果:乙肝感染率8.52%、单独HBsAb阳性率34.13%、抗-HCV阳性率0.53%、抗-H IV阳性率0.01%、梅毒抗体阳性率0.81%。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有助于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减少因输血后感染、院内感染等引起的医源性感染,防范因非医源性感染引发的医疗纠纷的发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组合检测丙肝抗体和丙肝核心抗原并联合丙肝RNA在丙肝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3 117例患者进行HCV抗体和HCV抗原组合检测,对两种方法中的阳性标本进行HCV-RNA确证检测。结果:13 117例患者中,丙肝抗体阳性188例,丙肝核心抗原阳性52例,其中丙肝抗体和核心抗原均阳性者48例,单独核心抗原阳性4例,总阳性数192例。丙肝抗体阳性188例中HCV抗体阳性标本中有121例HCV-RNA阳性,检出率为64.4%;有48例HCV-c Ag阳性,检出率为25.5%(48/188)。丙肝抗体和核心抗原均阳性者HCVRNA阳性45例,检出率为93.75%;单独核心抗原阳性4例中有3例HCV-RNA阳性,检出率75%。结论:抗-HCV和HCV-c Ag组合作为HCV感染初筛实验联合HCV-RNA确证检测,对HCV感染患者阳性检出率更高,假阳性率更低,可作为临床对HCV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检验程序。  相似文献   

18.
张菊梅 《甘肃医药》2012,(8):605-606
目的:了解患者术前及输血前血液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HIV)以及梅毒(TP)的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各科拟输血患者4113例进行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的血清学检测。结果:4113例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总阳性率为16.60%,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5.00%(617例)、梅毒抗体阳性率0.60%(28例)、丙肝抗体阳性率0.80%(37例)、HIV抗体阳性率0.04%(2例)。结论:受血者进行各项病毒感染指标检测非常必要,不仅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还可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感染中传播中输血的作用.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输血的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丙肝病毒抗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梅毒螺旋抗体检测,并比较输血前和输血后的各项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输血后丙肝病毒抗体阳性率1.67%、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率0.00%及梅毒螺旋抗体阳性率0.50%与输血前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感染等传播中输血并不是主要途径,但为了确保输血安全,应当加强对学院的严格监控.  相似文献   

20.
张妮  车凌云 《当代医学》2011,17(6):107-107
目的探讨患者输血及手术前相关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对各科输血及手术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HCV)抗体、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TP)抗体进行检测,共2101例。结果乙肝表面阳性率11.90%(250例)、HIV抗体阳性率0.09%(2例)、丙肝抗体阳性率1.04%(22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0.47%(10例)。结论输血及手术前患者血源性疾病感染水平较高,强化检测有助于减少纠纷,增强医护人员防护意识,对患者进行输血及手术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