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晨  李超  吴翠娥  陈振东 《安徽医药》2019,40(4):399-402
目的 分析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行再程调强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中心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37例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行再程调强放疗患者的资料,分析其近期疗效,1、2、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37例患者完成再程调强放疗,完全缓解3例(8.1%),部分缓解20例(54.1%),无缓解14例(37.8%),近期疗效总有效率62.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5.9%、21.6%、10.8%。总生存时间2~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3~4级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5.4%(2/37)、2.7%(1/37)、5.4%(2/37)、8.1%(3/37),气管食管瘘发生率为10.8%(4/37)。结论 再程调强放疗对于放疗后局部复发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可作为复发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3种同步化疗方案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5例ⅡB-ⅢB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DDP组、FP组、TP组,每组各35例,均行根治性放疗,DDP组放疗期间给予顺铂单药周疗,共4~5程,FP组给予氟尿嘧啶及顺铂联合化疗,间隔3周疗法,共2程,TP组给予紫杉醇及顺铂联合化疗,间隔3周疗法,共2程,对3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别进行记录。结果 根治性放疗结束1月后3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 rate,CR)分别为88.6%,82.9%,82.9%,部分缓解率(partial remission rate,PR)分别11.4%,17.1%,11.4%;治疗结束3月后3组患者的CR率分别为97.1%,97.1%,94.3%,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的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1%,85.7%,91.4%,2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9%,85.7%,8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要近期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TP组3~4度白细胞减少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最显著,FD组3~4度恶心、呕吐、腹泻及肠梗阻的发生率最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不良反应为放射性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3组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3种同步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相似,2年的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无差异,紫杉醇联合顺铂组的骨髓抑制最严重,氟尿嘧啶联合顺铂组的胃肠道反应最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行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行再程放疗,B组行手术切除,就术后并发症、再放疗不良反应及治疗后随访3年复发率、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施以对比。结果 A组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B组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3年A组的复发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3%(P<0.05);两组随访1、2、3年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无病生存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施行手术切除复发率较低,且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小磊  张明军  轩菡  洪艳艳  王年飞  李超 《安徽医药》2016,37(10):1225-1227
目的 探讨75岁及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调强放疗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安徽医学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不宜或拒绝手术且无远处转移的75岁及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49例,均行调强放疗,总剂量6 000 cGy。观察放疗过程中患者的急性不良反应,放疗结束后1个月,采用钡餐造影结合CT检查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4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27例,无变化5例,病情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81.63%(40/49)。不良反应多为1~2级,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未发生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结论 调强放疗治疗75岁及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且较为安全,可作为老年食管癌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行手术和再放疗效果.方法 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57例中,手术治疗23例(A组),再放疗34例(B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和生存率.结果 A组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3例;B组再放疗后并发食管穿孔1例,食管气管瘘2例.A组3年复发率低于B组(43.5% vs.82.4%,P<0.05).A组1、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6.5%、34.8%、26.1%,明显高于B组的41.2%、20.6%、8.8%(P<0.05).但两组1、2、3年总生存率相仿.结论 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能提高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放疗后复发再程放疗的价值。方法 42例老年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接受再程放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单放组(21例)和同步希罗达化疗组(21例)。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DT:50-56 Gy;化疗采用希罗达1000 mg/m^2,2次/d,连用14、21 d为1个疗程。结果单放组与同步放化疗组的近期局部控制率、6个月、1年、2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2+3级血液学毒性较单放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RT联合希罗达治疗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老年患者,毒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但疗效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疗优化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后程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组(对照组)和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组(加超组).放疗方法均在前2/3疗程普通模拟机定位常规放疗40 Gy,后1/3疗程加超组改为CT模拟定位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剂量为1.5 Gy/次,2次/d,共计24 ~ 30Gy,总剂量为64 ~ 70Gy,36 ~ 40次,全疗程为38 ~ 42d);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剂量为2.0 Gy/次,1次/d,总剂量为64~70Gy).结果 加超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放疗后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未有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艳  杨林 《安徽医药》2016,37(3):295-298
目的 比较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尼莫司汀联合放疗及单纯放疗三种治疗方法对胶质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97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I组)的患者66例,接受尼莫司汀联合放疗(Ⅱ组)的患者64例,接受单纯放疗(Ⅲ组)的患者67例。统计并比较3组患者近期疗效、1年、2年、3年生存率、总体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6.7%,35.9%和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和Ⅲ组相比,I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延长,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胶质瘤术后联合放化疗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胶质瘤的疗效明显优于尼莫司汀联合放疗及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SCEC)患者接受放化疗后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和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行放化疗治疗的38例局限期SCE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调强或三维适形放疗,放疗总剂量50~66 Gy,每日剂量1.8~2.0 Gy。放疗同步化疗(顺铂和依托泊苷)2周期以及序贯2周期。随访3年并分析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年和3年生存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3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0.4±4.6)月,中位生存时间25.2个月(9~41个月),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5.12%和32.31%。其中18例(47.37%)患者出现3~4级粒细胞减少,16例(42.11%)患者出现3~4级血小板减少,12例(31.58%)患者出现3级贫血。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纵隔或胃周淋巴结转移为影响SCE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根治性放化疗对局限期SCEC患者的疗效可期,有无纵隔或胃周淋巴结转移是其预后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联合紫杉醇加顺铂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紫杉醇加顺铂化疗组(放化疗组)和单纯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放疗组)。两组均进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前4周常规分割2.0Gy/次,1次/天,5天/周,照射至40Gy,20次后于第5、6周避脊髓1.4Gy/次,2次/天,5天/周,总剂量68Gy分40次6周完成。两次放射时间相隔≥6h。放化疗组在放疗同时行紫杉醇加顺铂联合静脉化疗:紫杉醇175mg/m2,顺铂75mg/m2,静脉输注,3周为1个周期,共完成2个周期。观察两组总有效率、1年和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总有效率为56.7%,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16.7%,与目前大多数的临床报道一致。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再联合紫杉醇加顺铂同步化疗的总有效率为80%,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6.7%,36.7%,明显优于放疗组(P<0.05)。结论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联合紫杉醇加顺铂治疗能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患者对后程加速超分割联合紫杉醇加顺铂的耐受性可。  相似文献   

11.
韦燕  赵善琳  黄店 《中国药师》2013,(10):1559-1560
摘 要 目的: 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肺癌、乳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使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肺癌、乳腺癌脑转移患者36例。头部放疗为常规全脑放疗,2 Gy/次,5 d/周,共4周,总量40 Gy,全脑放疗后,对部分局部病灶三维适形局部加量至50~56 Gy。放疗过程中同步化疗,替莫唑胺75 mg·m-2, po,放疗当天同时服用。放疗结束后4周开始替莫唑胺治疗,第1周期150 mg·m-2,  po,连续5 d,28 d一疗程,耐受良好增量至200 mg·m-2, po,共化疗6个周期。评价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36例患者全部完成同步化疗,26例患者完成4个周期化疗,10例患者完成6个周期化疗。放化疗结束后颅内病灶评价: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7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72.22%(26/36),疾病控制率86.11%(31/36)。主要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的消化道反应,Ⅰ~Ⅱ度骨髓抑制,患者均能耐受。结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肺癌、乳腺癌脑转移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4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艾注射液6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点滴,1次/d,4周为1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评价两组的疗效、生活质量、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54%、56.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QOL)评分提高率74.36%,对照组为43.59%;治疗组体质量好转率56.41%,对照组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NK比例升高,CD8+比例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艾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体质量,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丽  汪志  崔珍珍  刘自强  童铸廷 《安徽医药》2018,39(9):1048-1051
目的 探讨简化调强适形放疗计划(sIMRT)与调强适形放疗计划(IMRT)在胸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每例患者设计sIMRT、IMRT计划,并给予计划靶区剂量60 Gy/30次。通过剂量、体积等参数比较2种放疗计划方式在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和照射野参数上的差异。结果 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及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均优sIMRT计划,且IMRT计划的脊髓最大受照剂量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及心脏受量两者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MRT计划单次治疗机器跳数(MU值)及子野数少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计划及sIMRT计划均可满足胸段食管癌放疗计划要求。IMRT计划虽然在靶区剂量分布方面优于sIMRT计划,且能更好保护脊髓,但是sIMRT计划子野数和MU值明显减少,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和减少机器耗损。  相似文献   

14.
三维适形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汉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21-122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治疗中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08年6月~2009年12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鼻咽癌35例,首程治疗患者18例,再程治疗患者17例。对于初程患者,缩野时采用适形放疗技术,照射15~45Gy,鼻咽部总量为70~76Gy,照射35~38次共7.0~7.6周。对于复发再程治疗患者,则采用全程适形放疗技术,总量为56~66Gy为28~33次共5.6~6.6周。结果:近期疗效首程治疗有效率为100%(18/18);再程治疗88%(15/17)。随访时间为5~21个月,局控率为100%,89%(31/35)患者生存。结论:对于鼻咽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进行治疗,放射不良反应较轻,取得满意的局部控制率,因而三维适形放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对比剂对中上段食管癌动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方法 选取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放疗科2018年3~4月中上段食管癌患者10例,中位年龄69岁,CT模拟定位均做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使用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Monaco-TPS)设计IMRT计划。同一患者射野相同,优化条件相同,分别制作改变大血管内对比剂电子密度的计划plan A和不改变大血管内对比剂电子密度的计划plan B,对比两组放疗计划的子野数、机器跳数、靶区的剂量学指标、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剂量学指标。结果 两组计划的子野数、单次跳数和靶区的CI、HI、95%的靶区体积所得到的绝对剂量(D95%)、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lan A和plan B右肺受5 Gy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5)分别是(53.5±9.39)%、(56.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n A和plan B左肺的V5分别是(53.0±10.5)%、(56.5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n A和plan B双肺受20 Gy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和双肺D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定位时使用对比剂的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设计动态调强放疗计划时,改变增强CT图像中大血管内的电子密度,能降低肺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6.
邓波红  潘桂华  钟妮 《现代医药卫生》2013,(19):2894-2895,2897
目的 评价后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鼻咽癌(NPC)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收集179例NPC患者,其中Ⅰ、Ⅱ、Ⅲ、Ⅳa期分别为16、49、61、53例.所有患者鼻咽和上颈部靶区均采用前程常规放疗联合后程3DCRT,放疗处方剂量为70 Gy/35次,每天1次,每周5次,其中常规放疗36 Gy/18次,3DCRT 34 Gy/17次.结果 179例患者随访率为98.3%(176/179).全组患者5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5.0%(132/176)、57.4%(101/176)、47.7%(84/176)和62.5%(110/176).不良反应以Ⅰ、Ⅱ级为主,其发生率与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程常规放疗联合同期后程3DCRT用于NPC治疗获得了较好的远期疗效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放疗治疗不同分子亚型老年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6—2017年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晚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20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根据分子亚型又将两组分别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对照组采用每天1次,每次1.8~2.0 Gy的常规分割放疗方案,每周照射5 d,共放疗25~28次。试验组放疗方式同对照组,在放疗期间给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剂量为260 mg·m-2,静脉滴注30 min,每3周给药1次,至放疗结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后1年乳房外形评级情况、5年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三阴型、HER-2过表达型、Luminal B型、Luminal A型患者的总有效率(RR,60.00%、53.85%、83.33%、88.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亚型的RR(10.00%、14.29%、62.50%、73.17%),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三阴型、HER-2过表达型、Luminal B型、Luminal A型患者的肿瘤控制率(DCR,80.00%、84.62%、93.33%、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亚型的DCR(20.00%、50.00%、81.25%、92.68%),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三阴型、HER-2过表达型、Luminal B型、Luminal A型患者治疗后1年乳房外形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同亚型(P<0.05)。不同的年龄、临床近期疗效、分子分型、治疗措施的乳腺癌患者,其5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5~70岁为5年无病生存的保护性因素,分子分型、治疗措施为5年无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26%、41.24%(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液学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84%、53.61%(P>0.05)。结论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放疗能有效提升不同分子亚型老年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治疗后1年乳房外形评级,提高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安全性较高。而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分子分型、治疗措施,临床上应考虑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马涛  刘斌  刘丽霞  王萍  杨阳  苏雷  田会平 《河北医药》2016,(14):2185-2187
目的:探讨局部复发鼻咽癌调强放疗的临床结果和预后因素。方法接受放疗的鼻咽癌局部复发患者72例,再程放疗pGTV总剂量50~75创.5 Gy(中位剂量为65 Gy),每次分割剂量1.85~2.4 Gy(中位2.1 Gy)。其中52例患者同时给予化疗。结果截止到随访结束,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6.11%。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其中首程放疗方式、再程放疗总剂量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P <0.05)。首程放疗方式、再程放疗总剂量影响患者预后的系数方面分别为0.626(95%CI0.372~0.863, P =0.008)与0.539(95%CI0.463~0.774, P =0.002)。结论 IMRT可有效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能够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每周铂类化疗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中的效果。方法 53例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放化疗组(27例)和单纯放疗组(26例)。单纯放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放化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每周铂类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1年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化疗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的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放化疗组的1年生存率为66.7%(18/27),高于单纯放疗组的38.5%(1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食管瘘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1.9%(14/27)、48.1%(13/27),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的23.1%(6/26)、3.8%(1/2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再程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每周铂类化疗相比于单纯再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疗效确切;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但可耐受可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未手术的食管癌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比较其与单纯放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入住我科的80 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三维适形放疗(3DCRT)+化疗,化疗采用顺铂(DDP)+氟尿嘧啶(5-Fu),DDP 20 mg/m2 d3-5,5-Fu 500 mg/m2 d1-5,共2个周期,分别于放疗的第1天和第28天给予;对照组(40 例):单纯3DCRT,给予单纯放射治疗。结果 研究组的近期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1、2、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第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白细胞减少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变长度、临床分期、贫血程度、同步放化疗对生存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步放化疗和临床分期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同步放化疗优于单纯放射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