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脂质代谢的特点及其与血清前清蛋白(PA)的关系,了解两者对MHD患者营养状态评价的意义.方法 以9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及血清清蛋白(ALB)、血清前清蛋白(PA)、C反应蛋白(CRP).(1)根据PA水平分为A组(PA≥300 mg/L)和B组(PA<300 mg/L),比较两组间脂质代谢指标的差异.(2)分析PA与各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3)比较A、B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A、B两组与对照组比较,HDL-C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G、TC、LDL-C、VLDL-C、ApoAI、ApoB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A与TG、TC、HDL-C、LDL-C、VLDL-C、ApoAI、ApoB 呈正相关(P<0.01),与CRP呈负相关(r=-0.297,P<0.05).(3)B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6,P=0.023).结论 MHD患者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与PA呈正相关;低TC、低PA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维生素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34例MHD半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阿托伐他汀钙组(B组),以及维生素C+阿托伐他汀钙组(C组)。分别测定各组血脂指标TG、TC、LDL-C、HDL-C;营养指标Alb、PA和Hb,以及炎症因子CRP和IL-6。结果:治疗3个月后,B组、C组的TG、TC、HDL-C、LDL-C较治疗前具有明显改善(P<0.05)。营养指标在治疗3个月后,B组、C组患者的Alb、PA、Hb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B组改善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指标治疗后3个月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组较B组改善得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维生素C较能有效地改善MHD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液标志物对心血管疾病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心血管疾病组27例和对照组36例,检测血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结果 心血管疾病组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CRP均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心血管疾病组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血管疾病组患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MHD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并发症与血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瘦素、微炎症状态与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关系.方法:测定9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及23例健康者血脂、瘦素(Leptin)、血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MHD患者出现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eptin、CRP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的400例MHD合并CV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未死亡组378例,检测透析前两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血肌酐(Scr.PHD)、载脂蛋白B(apo B)、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白蛋白(ALB)、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MHD患者CVD死亡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C、hs-CRP、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死亡组,LDL-C水平明显低于未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DL-C、apo A1、apo B、ALB、ScrPHD、Hcy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及hs-CRP水平升高是MHD患者CV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NT-proBNP及hs-CRP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发生CV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脂质代谢紊乱的相互关系。方法:测定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S)体重指数(BMI)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结果:MHD患者出现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减低,BMI也轻度降低,但总胆固醇(TC)、FBS、FINS水平变化不大。其HOMA-IR与TG、LDL-C、BMI成正相关,与HDL-C成负相关。结论: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脂质代谢紊乱,二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黄联合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对照组)10例、Ⅱ组(辛伐他汀组)15例和Ⅲ组(大黄+辛伐他汀组)15例。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检测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肌酐(Cr)、白蛋白(ALB)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Ⅰ组8周前后TG、TC、LDL-C、HDL-C、Alb、BUN、Cr、CRP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Ⅲ组治疗后TG、TC、LDL-C、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HDL、ALB上升(P<0.05),但两组的BUN、Cr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黄和辛伐他汀具有降脂、抗炎的作用,两者联合运用,能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检测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150例老年正常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150例正常对照组HS-CRP、TC、TG、LDL-C、ApoB、Lp(a)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HDL-C、ApoA1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 HS-CR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HS-CRP与血脂代谢异常有相关性;其与血脂联合检测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脂单项指标和血脂指标比值在不同病情程度冠心病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情况分为A组(1支,25例)、B组(2支,34例)和C组(3支及以上,61例),另选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血脂指标比值(TC/HDL-C、TG/HDL-C、LDL-C/HDL-C),分析其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TC/HDL-C、TG/HDL-C、LDL-C/HDL-C均高于对照组(均<0.05)。C组HDL-C低于A组和B组(均<0.05);B组和C组的TC/HDL-C均高于A组(<0.05),C组的TC/HDL-C高于B组(<0.05);C组的TG/HDL-C低于A组和B组(均<0.05);B组和C组的LDL-C/HDL-C均高于A组(均<0.05)。HDL-C与冠心病病情呈负相关(<0.05),TC/HDL-C、LDL-C/HDL-C与冠心病病情呈正相关(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指标比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TC/HDL-C值是预测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陈振球  喻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664-3665
目的: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方法:38例肥胖型PCOS患者(体重指数BMI≥25)为研究组,20例正常月经周期的育龄妇女为对照组。分别进行C-反应蛋白(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检测。结果:CRP、HDL-C、TG、ApoA1、ApoB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肥胖型PCOS患者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