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应用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30例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为我院内科按WHO的诊断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门诊和住院病人 ,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符合本病的诊断 ,并根据临床症状维持血糖基本平衡在 2个月以上 ,原用治疗本病的药物停服 2周以上 ,按顺序随机分为二组。穴位注射组 30例 ,其中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30岁~ 71岁 ,平均年龄 5 7岁 ;病程 2浕~ 15浕 ,平均 5 7浕。对照组 16例 ,其中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31岁~ 5 7岁 ,平均 5 3岁 ;病程 3浕~ 17浕 ,平均 4 6浕。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单纯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性腹泻是幼儿时期的常见病 ,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 ,严重时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病程长者可引起患儿营养不良。笔者自 1999年 2月~ 2 0 0 0年5月应用 6 5 4 - 2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并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单纯性腹泻患儿 2 8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中 ,男 12例 ,女 16例 ;年龄最大 2 .5岁 ,最小 4个月 ;其中 4个月~ 1.5岁 8例 ,1.5~ 2岁 14例 ,2~ 2 .5岁 6例。1.2 治疗方法 :患儿取仰卧屈膝位 ,取足三里穴。用1m L注射器、 6号针头抽取 6 5 4 - 2注射液 (0 .0 5 mg/ kg) ,常规消毒皮肤 ,右手持注射…  相似文献   

3.
自 1 993年以来 ,笔者运用维生素 K1及阿托品穴位注射缓解急性腹痛 ,方法简便 ,止痛效果较好。一般资料本组共 1 47例 ,男 79例 ,女 68例 ;年龄 1 0~70岁 ;引起腹痛的疾病为急性胃肠炎者 5 7例 ,单纯性胃痉挛者 1 1例 ,单纯性肠痉挛者 1 5例 ,胆绞痛者 2 5例 ,肾绞痛者 2 8例 ,急性菌痢者 8例 ,其它疾病者 3例。治疗方法抽取维生素 K1注射液 1 0 mg及阿托品注射液0 .5~ 1 mg(小儿剂量酌减 ) ,混合。取穴一侧足三里及对侧阳陵泉。进针后待有明显酸麻胀感时 ,抽无回血 ,即可将药物注入。治疗效果本组 1 47例中 ,1 2 1例在注射后 2 0 min内…  相似文献   

4.
当归维生素B12混合穴位注射治疗高血脂症5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血脂症已成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自 1996 -0 1~ 2 0 0 0 -0 8用小剂量穴位注射治疗本病 ,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为门诊病例 ,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6例 ,男 35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 (45±7.5 )岁 ;平均病程 (5 .1± 2 .6 ) a。对照组 45例 ,男 2 8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47± 4.5 )岁 ,平均病程 (4.8± 3.5 ) a。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两组病例符合高血脂标准。胆固醇 (TC) 5 .7m mol/…  相似文献   

5.
女性单纯性腰痛临床很常见,诊断不难,治疗却较顽固,笔者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气海俞穴治疗本病4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治疗方法本疗法每天穴位注射双侧气海俞穴各2ml 的当归注射液,10天为1疗程,部分体弱,腰部畏冷患者,在穴位注射同时给予肌注梅花鹿茸精注射液2ml 配合治疗。治疗结果笔者临床中共收治46例本病患者,一般为1个疗程,重及顽固者2个疗程,中间休息1星期,其中38例痊愈,8例显效,治愈率83%,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慢性胃炎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为胃粘膜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临床上主要表现有慢性腹痛和消化不良症状。1981年以来,我们采用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18~62岁,病程1~15年;均经钡餐、胃液分析和胃镜检查确诊,属浅表性胃炎31例,萎缩性胃炎5例,肥厚性胃炎4例,药物性胃炎3例。治疗方法药用5%当归注射液2毫升(江西青峰制药厂生产),注射时另加2%普鲁卡因2毫升作穴位封闭,主穴足三里、中脘、内关。每次注射左右两穴,轮流注射。取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以6(1/2)号针头刺入,待有针感后缓慢注射。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时间为7~10天。治疗结果经用本法治疗,1个疗程即可见  相似文献   

7.
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视网膜色素变性 (RP)是一种进行性损害视细胞的遗传性眼病。目前本病确切病因不明 ,且无特效疗法。近年来我科对本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以图像视诱发电位 (PVEP)为观察指标 ,用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肝俞、肾俞治疗 16例 (32只眼 ) RP患者 ,并进行疗效判定分析 ,以探讨穴位注射疗法对 RP视觉系统功能所产生的生理效应及其临床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病例来源于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5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及住院的 16例 RP患者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7例 ;年龄 10~ 5 3岁 ,平均 2 7.75岁 ;病程 3~ 2 5年 ,平均 12 .31年。患…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是在相关穴位注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由于其操作简单 ,疗效可靠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现据有关资料 ,将穴位注射在皮肤科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1 治疗银屑病  王氏运用 6 5 4-2加维生素B1 2 行神阙穴注射以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40例 ,结果痊愈 2 7例 ( 6 7.5 % ) ,显效9例 ( 2 2 .5 % ) ,有效 4例 ( 10 % ) ,总有效率 10 0 %。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1 ] 尚氏等采取患者肘静脉血 ,选取大椎、肺俞、脾俞、曲池、血海、三阴交等穴 ,行自血穴位注射 ,共治疗银屑病 6 8例。结果痊愈 47例 ( 6 9.1%…  相似文献   

9.
隐匿性肾炎以无症状性的镜检血尿及少量蛋白尿、管型尿为其特点。如以血尿为主 ,也称为复发性血尿或良性再发性血尿 ,蛋白尿为主则称之为持续性蛋白尿 ,为临床上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病情缠绵 ,反复发作。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 5 5例 ,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 38例作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两组共 93例均为本院 1 994~2 0 0 2年肾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治疗组 5 5例中 ,男 31例 ,女 2 4例 ;年龄 1 4~ 6 2岁 ,平均 2 8.5岁 ;病程 6个月~ 2 1年 ,平均 3.5年 ;单纯性血尿 2 1例 ,单纯性蛋白尿 …  相似文献   

10.
隔姜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敏 《中国针灸》1998,18(7):389-390
应用隔姜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CPHD) 30例 ,同时设药物治疗对照组 2 9例进行对照观察。经 3~ 6个疗程治疗并随访观察 1年 ,临床治愈 3例 ,占 1 0 .0 % ;显效 1 1例 ,占 36 .7% ;有效 1 3例 ,占 43.3% ;无效 3例 ,占 1 0 .0 % ;总有效率 90 .0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临床结果表明 ,艾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 CPHD提高了本病治疗的优良率 ,并使呼吸系感染的发生率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1.
梅花针艾灸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皮炎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性皮炎亦称慢性单纯性苔癣 ,是一种以瘙痒和苔癣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由于本病经常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结合艾条灸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皮炎 52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2例中男性 38例 ,女性 1 4例 ;年龄 1 7~ 58岁 ;病程 5个月~ 1 5年。治疗方法梅花针叩刺加艾灸 :充分暴露患部 ,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刺皮损局部。叩刺顺序是从皮损周围向中心叩刺 ,使局部皮肤微微出血为度。然后点燃艾条 ,对准患处部位进行旋转施灸 ,每次施灸2 0 min。穴位注射 :取阿是穴 ,在病灶周围上、…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针刺与穴位注射的方法 ,根据病情变化随症加减穴位 ,治疗急性乳腺炎 ,效果甚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年龄 2 4~ 30岁 ,其中 2 4~ 2 6岁 2 6例 ,2 7~ 30岁 4例 ;肿块最大直径 8cm ,最小直径 3cm ;经用中药与抗生素治疗无效者 18例 ;体温 37.5℃以下8例 ,37.6~ 38.5℃ 17例 ,38.6~ 39.2℃ 5例。1 2 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 :取患乳同侧之内关、足三里两穴常规消毒后 ,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4mL(2支 )刺入所选定的穴位 ,每穴注入 2mL。针刺治疗 :取肩井、膻中、少泽、内关、曲池、太冲等穴 ,留针 30min ,…  相似文献   

13.
我们根据乙肝病毒及免疫耐受的中医学特性 ,以温阳益气、清热化湿解毒立法 ,以鹰不泊为主药组成百鹰汤 ,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 (Ara—AMP)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符合全国第五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慢性乙肝诊断标准 (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5 ,(4) :2 4 1)。83例患者随机分成 ( )空白对照组、( ) Ara—AMP穴位注射组、( )百鹰汤加 Ara—AMP穴位注射组。 ( )组 2 3例中 ,男性 17例 ,女性 6例 ;年龄 18~ 4 3岁 ;病程 1~ 8年。 ( )组 30例中 ,男性 2 6例 ,…  相似文献   

14.
翳风穴电针加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5年以来 ,笔者对 1 2 0例 Hunt氏面瘫 ,Bell氏面瘫及单纯性面神经炎三种临床多见的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组治疗 ,进行疗效和疗程的观察 ,其中以翳风穴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组疗效最好 ,疗程最短。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符合《疾病临床诊断与疗效标准》(江苏省科技出版社 ,1 990 )中的诊断标准。男性 56例 ,女性 64例 ;年龄 1~ 71岁 ,以 1 8~ 45岁者居多 ;病程 1~ 7天者 55例 ,8天~ 1月者 40例 ,1月~ 3月者 2 0例 ,3月以上者 5例 ;第二次发病者 4例 ,余均为首次发病 ;左侧面瘫者 62例 ,右侧者 58例。全部患者按治疗先后随机分为翳风…  相似文献   

15.
穴位注射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47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夏丽  胥晓云 《四川中医》2000,18(12):44-44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祖国医学称“肝斑”、“黧黑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多与妊娠、月经不调、内分泌疾病、日晒等有一定关系。我们采用穴位注射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 4 7例 ,临床观察疗效满意。1 一般资料4 7例均为门诊女性病人 ,未婚 5人 ,已婚 4 2人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4 8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9年。2 治疗方法穴位注射 :取穴足三里 (双 )、三阴交 (双 )、曲池 (双 )。 2ml一次性注射器 2支。皮肤常规消毒后 ,垂直刺入足三里、曲池穴 ,刺入深度为 0 8~ 1cm ,三阴交刺入深度为 0 3~ 0 5…  相似文献   

16.
1990年3月~1992年4月,我们采用三阴交穴位注射前列腺素E_1(PGE_1)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引起的疼痛24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按随机原则,分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穴位注射)24例,均为男性,年龄28~40岁,平均35.1岁,病程2个月~8年。病变局部缺血期5例,营养障碍期14例,坏死期5例。所有患者均有肢体局部疼痛等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对照组(颅痛定加针刺)24例,均为男性;年龄26~41岁,平均36.2岁;病程1.5个月~6年,平均5.2年;缺血期6例,营养障碍期17例,坏死期1例。治疗方法治疗组用PGE_1100mg溶于0.9%生理盐水500ml中,取该溶液3ml三阴交(双侧)穴位注射,每日1次,疗程10天。对照组:颅痛定90mg,每日1次口服;针刺双侧三阴交穴,每日1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呃逆的效果。方法:对近2年诊治的45例呃逆患者,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观察呃逆的初次治愈率。结果: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单纯性呃逆,初次治愈率可达到93.3%。器质性疾病所致呃逆,单一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效果欠佳。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单纯性呃逆,效果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起效快,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骨性膝关节炎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5年来采用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骨性膝关节炎 64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同时设单纯针刺组和单纯穴位注射 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穴位注射加针刺组64例,男17例,女47例;年龄45~76 岁;病程2~6个月16例,6个月~1年21例,2年以上27例;左 膝关节20例,右膝关节34例,双膝关节10例。单纯穴位注射 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42~70岁;病程2~6个月6例,  相似文献   

19.
呃逆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其病因复杂 ,中医有寒热虚实之分 ,西医可分为 :神经性呃逆 ;上腹部及胸腔病变刺激隔神经而致的反射性呃逆及颅内疾患而致的中枢性呃逆。笔者在临床上应用穴位注射治疗本病 ,取得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   1 7例中 ,男 1 1例 ,女 6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79岁 ,病程 3天~ 1年。2 治疗方法  取穴 :足三里 (双侧 )。  注射药物 :6 5 4 - 2或胃复安 (对呃逆伴有腹胀 ,时有嗳气者 ,用胃复安注射液 ,余用 6 5 4 - 2 )  操作方法 :用 5ml注射器 ,6号针头 ,抽取药液 2ml,选准穴位 ,常规消毒后进针 ,待有针…  相似文献   

20.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多发病 ,四季皆见 ,但以冬春季为主。多由风寒侵袭面部所致。临床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针灸及理疗的方法 ,近年来笔者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本病 ,取得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96例患者中男 72例 ,女 2 4例 ;年龄 30岁以下者2 4例 ,30岁~ 5 1岁者 5 4例 ,5 1岁以上者 18例 ;病程在 1~ 3个月者 5 7例 ,3~ 4个月者 2 5例 ,4~ 5个月者 8例 ,5个月以上者 6例。2 治疗方法2 1 取 穴 阳白透鱼腰 ,迎香透四白 ,地仓透颊车为主穴 ,以翳风、下关、听宫等为配穴。每次选主、配穴共 3个~ 5个穴位。2 2 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