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CYP1A1是代谢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合物的重要Ⅰ相代谢酶,GSTM1是参与多种致癌物的代谢解毒的Ⅱ相代谢酶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熏它们与口腔鳞癌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多数研究认为熏CYP1A1的基因多态性合并GSTM1的缺陷可使口腔鳞癌的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研究有利于为诊断、治疗及预防口腔鳞癌提供新途径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2.
TGF-β1、Smad4和CyclinD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TGF-β1、smad4及cyclinD1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TGF-β1、smad4、cyclinD1在正常口腔黏膜和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为35.7%,口腔鳞癌组织中为69.0%(P〈0.05);smad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4.7%,明显低于口腔正常黏膜85.7%(P〈0.05);TGF-β1、smad4表达的改变与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smad4和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TGF-β1的过表达与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紧密相关;smad4的失表达不仅有利于提高细胞对TGF-β1的生长抵抗,也增强了口腔鳞癌的侵袭性;cyclinD1过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EMS1基因扩增与口腔黏膜癌变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EMS1基因扩增是否参与口腔黏膜癌变。方法采用显微解剖技术分别获取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口腔白斑患者的单纯增生,轻、中、重度异常增生上皮和原发性口腔鳞癌组织标本78例,应用差示PCR反应检测EMS1基因扩增。结果①分别有20.0%的口腔白斑组织,57.6%的口腔鳞癌组织观察到EMS1扩增;②在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EMS1扩增开始于中度异常增生黏膜,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组织中其扩增率有显著增高(P=0.015)。结论EMS1基因扩增与口腔黏膜癌变的演进相平行,似是口腔黏膜癌变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软骨分化表达基因1 (differentiated embryo-chondrocyte expressed gene l,DEC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以期为口腔鳞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口腔鳞癌组织及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DE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DEC1的阳性表达率为92.50%,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DEC1的阳性表达率为6.67%,两者差异显著(P<0.05).DEC1的表达在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口腔鳞癌组织之间以及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组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C1的表达上调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Cyfra 21-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在口腔鳞癌组织中有表达,我们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和唾液Cyfra 21-1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口腔鳞癌根治性手术前后血清TGF-β1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和口腔鳞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40例口腔鳞癌根治性手术前后患者血清 TGF- β1 浓度 ;免疫组化法分析癌灶组织的 TGF- β1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组的血清 TGF- β1 浓度和 TGF- β1 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0 .0 5~ 0 .0 1) ,切除癌灶后上述各组的血清 TGF- β1 浓度均明显下降 (P<0 .0 5 )。结论  TGF- β1 可能与人口腔鳞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TGF-β1、Endoglin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GF-β1、Endogl(inCD105)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Endoglin在42例口腔鳞癌和14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蛋白表达,分析与组织病理学分级以及TGF-β1和Endoglin的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TGF-β1在正常口腔黏膜和口腔鳞癌中均有表达,在口腔鳞癌中随癌的分化程度降低而表达增强。在低分化鳞癌中表达最高(48.94±11.01)。Endoglin在正常口腔黏膜中不表达,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均可见表达,主要见于癌巢及其周围,其MVD值在低度分化鳞癌标本染色明显升高(16.73±3.63)。两者的表达在口腔鳞癌中呈显著正相关(r=0.648,p<0.01)。结论:TGF-β1、Endoglin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呈过表达,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是反映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视网膜母细胞瘤RB1-诱导卷曲蛋白1(RB1CC1)在人和小鼠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组织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口腔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人及小鼠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高分化鳞癌原发灶组织中RB1CC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RB1CC1蛋白在人上皮异常增生组、高分化鳞癌组的阳性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RB1CC1蛋白在鼠正常组、异常增生组、高分化鳞癌组阳性表达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RB1CC1 mRNA的表达量在异常增生组与高分化鳞癌组无明显差异,正常口腔黏膜组均高于异常增生组与高分化鳞癌组(P<0.05);小鼠RB1CC1 mRNA的表达量在正常口腔黏膜组与异常增生组、高分化鳞癌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B1CC1表达在人和小鼠相似, RB1CC1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的早期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抑癌基因doc-1及其与口腔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c-1基因及其家族成员是首次在口腔鳞癌组织研究中克隆到的抑癌基因。这些基因在多种动物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细胞中呈生理性表达,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而抑制细胞增殖。这些基因在口腔鳞癌等恶性肿瘤组织中常出现杂合性丢失、表达下调,经转染在恶性肿瘤细胞重新表达后,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TGF β1、TGF β2 和TβRⅡ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TGFβ2及其Ⅱ型受体TβRⅡ与口腔鳞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口腔鳞癌术后标本和2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TGFβ1、TGFβ2及其受体TβRⅡ的表达。结果:口腔鳞癌和正常口腔粘膜中均表达TGFβ1、TGFβ2和TβRⅡ,但程度不同。与正常口腔粘膜相比,TGFβ1、TGFβ2在口腔鳞癌中呈过表达,而TβRⅡ则表达下降,口腔鳞癌临床分期,在无颈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与TGFβ1、TGFβ2过表达及TβRⅡ表达下降有关。结果:TGFβ1、TGFβ2和TβRⅡ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颈淋巴结转移过程,是口腔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患者颌下腺细胞系(HSG)及颌下腺组织中HBD-1和HBD-2的表达和分布,为恶性肿瘤患者预防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观察HSG中HBD-1和HBD-2的表达;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6例口腔鳞癌颌下腺手术标本中HBD-1和HBD-2在腺泡和导管中的分布。结果:HSG中可检测出HBD-1和HBD-2的表达;颌下腺腺泡和导管中都有HBD-1和HBD-2分布。结论:口腔鳞癌患者颌下腺具有一定的免疫防御能力,颌下腺导管与恶性肿瘤抵御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抑癌基因ING1定位于13q33~34,其与p53有相互依赖作用,参与p53介导的多种转录调控活动,能够抑制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研究发现在口腔鳞癌中存在p33/ING1表达下调或p33/ING1突变。本文就p33/ING1的生物学性能及其与口腔鳞癌关系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酸性缺氧微环境中,蛋白激酶D1(PKD1)对口腔鳞癌HSC-4细胞生长、代谢的调控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 方法 口腔鳞癌HSC-4细胞稳定转染PKD1,将未转染组、对照组和转染组细胞分别置于酸性或缺氧环境下进行培养,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KD1敲除率及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和糖酵解相关蛋白表达情况,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实验成功建立了PKD1基因沉默的稳定细胞株;酸性环境下,PKD1沉默后细胞自噬活性升高;缺氧环境下,相对于对照组,PKD1基因沉默后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糖酵解中丙酮酸激酶(PKM2)的表达均显著降低;酸性和缺氧环境下,相对于对照组,PKD1基因沉默后细胞的生长速度显著降低。结论 在酸性和缺氧环境下,PKD1基因沉默可促使口腔鳞癌细胞凋亡性自噬活性升高,且下调PKD1基因表达可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糖酵解,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揭示PKD1在口腔鳞癌代谢和生长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口腔鳞癌治疗的可能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在口腔疣状癌(OVC)中的表达。方法选择15例口腔疣状癌、10例正常口腔黏膜、20例口腔鳞癌标本(高、低分化鳞癌各1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IMP-1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口腔疣状癌组织中TIMP-1阳性表达率为80%(12/15),高于高分化鳞癌(60%,6/10)和低分化鳞癌(40%,4/10)(P<0.05);平均染色强度高于高、低分化鳞癌(P<0.05);口腔疣状癌、口腔高分化鳞癌、口腔低分化鳞癌组织中TIMP-1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结论OVC是一种不同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独立类型的恶性肿瘤,TIMP-1可以抑制肿瘤的浸润与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细胞易位基因1(BTG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8例口腔鳞癌组织、78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及80例颈淋巴结中BTG1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蛋白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78例口腔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BTG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 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及颈部阳性淋巴结中BTG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及阴性淋巴结,低分化口腔鳞癌中BTG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高分化鳞癌(P<0.05)。生存分析显示,BTG1低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时间(OS)显著低于高表达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BTG1表达均是影响口腔鳞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BTG1在口腔鳞癌中低表达,其表达与口腔鳞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酸性缺氧微环境中,蛋白激酶D1(PKD1)对口腔鳞癌HSC-4细胞生长、代谢的调控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 方法 口腔鳞癌HSC-4细胞稳定转染PKD1,将未转染组、对照组和转染组细胞分别置于酸性或缺氧环境下进行培养,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KD1敲除率及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和糖酵解相关蛋白表达情况,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实验成功建立了PKD1基因沉默的稳定细胞株;酸性环境下,PKD1沉默后细胞自噬活性升高;缺氧环境下,相对于对照组,PKD1基因沉默后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糖酵解中丙酮酸激酶(PKM2)的表达均显著降低;酸性和缺氧环境下,相对于对照组,PKD1基因沉默后细胞的生长速度显著降低。结论 在酸性和缺氧环境下,PKD1基因沉默可促使口腔鳞癌细胞凋亡性自噬活性升高,且下调PKD1基因表达可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糖酵解,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揭示PKD1在口腔鳞癌代谢和生长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口腔鳞癌治疗的可能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A1(ANXA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NXA1在口腔鳞癌细胞株和30例原发口腔鳞癌中的表达,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与人永生化口腔黏膜上皮细胞(HIOEC)相比,Tca8113、TSCC、OSC和NT细胞中ANXA1的mRNA表达降低;Tca8113、TSCC、CAL-27、OSC和NT细胞中ANXA1的蛋白表达降低。30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ANX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癌旁组织降低(p〈0.001)。ANXA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有关(mRNA:P=0.007;蛋白:P=0.006),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ANXA1在口腔鳞癌中表达降低,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组织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4-1BBL在口腔鳞癌组织和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PCR、Real-time PCR、免疫组化检测4-1BBL mRNA和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炎症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CR 结果显示4-1BBL在口腔鳞癌组织、炎症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织组比较,口腔鳞癌组4-1BBL mRNA表达量为其2.2106倍,(P<0.05);炎症组织为其1.1151倍,也高于正常组织组(P<0.05);在不同分化期的口腔鳞癌中,高分化组是中分化组的1.516倍(P<0.05),同时也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鳞癌组织4-1BBL表达显著增高;炎症组织4-1BBL表达介于正常组和鳞癌组之间。同时4-1BBL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癌组织中,其表达随分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强。结论:口腔鳞癌组织4-1BBL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炎症组织;且其表达随分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PD-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口腔鳞癌组)和2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中可溶性PD-1(sPD-1)和可溶性PD-L1(sPD-L1)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口腔鳞癌组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及CD4+/CD8+T亚群百分数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口腔鳞癌组外周血CD4+、CD8+ 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口腔鳞癌组血清sPD-L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sPD-1水平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D-L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无关。结论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抑制,CD4+和CD8+ T淋巴细胞表面PD-1及PD-L1表达显著升高。异常升高的sPD-L1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在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分析ZO-1相关的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参与口腔癌发生发展的情况。方法:取20例口腔鳞癌及其癌旁组织,10例口腔疣状癌组织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荧光实时定量Real-time PCR方法检测ZO-1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口腔疣状癌与鳞癌组织中ZO-1基因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与癌旁组织(P<0.05);口腔疣状癌中ZO-1基因mRNA的表达高于鳞癌(P<0.05)。结论:ZO-1作为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其在口腔疣状癌与鳞癌中表达水平的差异,表明口腔鳞癌与口腔疣状癌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