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镇平县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CIN(Ⅱ、Ⅲ级)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B组接受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治愈率高于A组,术后复发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IN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宫腔镜宫颈锥切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正阳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CINⅢ级患者7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宫腔镜宫颈锥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12/39),低于对照组的53.85%(2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冷宫刀宫颈锥切术,宫颈镜宫颈锥切术治疗CINⅢ级手术耗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愈合快,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朱定  李劼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44-46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在诊治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行宫颈锥切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变化,评价宫颈锥切诊断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LEEP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冷刀锥切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诊断一致率为71.12%(101/142)。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级别升高15例(10.56%),手术前后HPV-DNA负荷量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锥切手术较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宫颈浸润癌检出率更高,宫颈锥切在切除病变的同时可以有效消除高危型HPV感染,是一种诊断、治疗CIN的非常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电刀与冷刀的宫颈锥切术治疗CINⅢ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比较以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CINⅢ病变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观察组采用电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作为本次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比较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进行CINⅢ病变手术治疗的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50%、2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INⅢ病变治疗中,电刀宫颈锥切术的治疗方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和经济负担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冷刀宫颈锥切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优势较为突出,所以在CINⅢ病变治疗中,可以选择电刀宫颈锥切术。  相似文献   

5.
赵秀芳 《吉林医学》2012,33(6):1152-1153
目的:探讨电环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共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环锥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观察切口愈合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术后6个月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为痊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环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尽早使切口愈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宜徽 《中外医疗》2013,(24):76-77
目的探讨冷刀锥切(Cold-Knife Conization,CKC)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优缺点。同时,评估冷刀锥切术中是否行缝合术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患者。比较LEEP组与CKC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平均术中出血量等;分析术后出血量、术后发生宫颈狭窄以及两组术后病理结果。对CKC术中缝合组与非缝合组在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①LEEP组与CKC组术前和术后病理一致率,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及出血量和宫颈管狭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KC术中,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在切口缝合与非缝合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变面积较大、绝经患者、宫颈管受累及的特定人群的CINⅢ患者,CKC更优于LEEP,可使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减少,切缘阳性降低;切口缝合术有助于锥切创面的对合,更利于宫颈塑性,建议在CKC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改良式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式官颈冷刀锥切术在处理宫颈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行宫颈锥切术的130例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改良式宫颈冷刀锥切组(改良组)67例和传统官颈冷刀锥切组(传统组)63例.术前诊断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术后病理和术后住院时同.结果 改良组平均手术时间35min,明显短于传统组55 min(P<0.01);平均术中出血量40 mL,明显少于传统组95 mL(P<0.01);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5 d,少于传统组7.5 d(0.05>P值>0.01).两组术后病理无明显差异.结论 改良式宫颈冷刀锥切术不影响锥切治疗效果及病理诊断,能有效进行创面止血,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冷刀宫颈锥切术(CKC)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 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经宫颈细胞学筛查、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CIN 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3例行LEEP,对照组79例行CKC,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病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冷刀锥切术与高频电波刀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襄阳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运用高频电波刀环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冷刀锥切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运用冷刀锥切术与高频电波刀环切术,其具有各自的优势,均能够作为临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谷琳 《安徽医学》2013,34(11):1646-1647
目的探讨宫颈电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158例经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患者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取宫颈电锥切术(Leep刀)治疗,对照组采取冷刀宫颈电锥切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5.5%,对照组为95.7%;观察组复发率为3.4%,对照组为0;观察组的残留率为1.1%,对照组为4.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及宫颈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电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效果明显。该术式缩短了临床治疗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降低了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冷刀锥切术或Leep术在治疗CIN2~3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4例LCT异常,高危型HPV阳性,阴道镜活检证实为CIN2~3的患者行Leep锥切或宫颈冷刀锥切,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病理、病变残留和复发率、高危型HPV转阴率等。结果①Leep锥切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冷刀锥切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冷刀锥切组;但术后出血量则明显多于冷刀锥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后病理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无病变残留,其治愈率为100%。随访3年,两组均无复发,高危型HPV的转阴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Leep锥切术治疗效果和冷刀锥切术相同,Leep锥切术能有效进行创面止血,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但术后出血量则明显多于冷刀锥切组,因此,Leep锥切术和冷刀锥切术各有利弊,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频电波刀手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CIN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电波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IN患者实施高频电波刀手术,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普通电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行宫颈锥切术的疗效。方法对CIN Ⅲ级患者80例(观察组)行普通电刀宫颈锥形切除术,观察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同时选取同期100例行冷刀宫颈锥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随机选取切缘阴性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和60例随访12~24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0.05)。两组宫颈锥切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切缘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术后发热和宫颈残端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CINⅢ级患者,利用普通电刀行宫颈锥切术,不影响切缘的完整性,能取得冷刀锥切的手术效果,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流血量少的优点,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与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差异。方法:收治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7±1.8分钟,术中出血量8.1±2.4ml,切口愈合时间明29.3±3.7天;对照组手术时间26.2±7.6分钟,术中出血量36.2±9.0ml,切口愈合时间明39.7±5.8天,两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宫颈充血肥大、下腹疼痛、宫颈赘生物、创面化脓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EEP对CIN进行治疗,简单、安全、术中出血少,切口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6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宫颈锥切术63例C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分析手术前、后病理符合情况,术后切缘阳性及再次手术情况。结果:63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22.5min,术中出血14.5ml,锥切术后的病理诊断较阴道镜下活检或宫颈多点活检有降级或升级,手术前、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69.84%。63例锥切术前诊断为CIN的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浸润癌3例,浸润癌1例,均再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另CINⅢ级中,3例切缘阳性,补充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与锥切术后相符。结论:宫腔镜宫颈锥切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净率高的诊治CIN的方法,并对宫颈早期浸润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锥切术后为浸润癌或切缘阳性者,需根据情况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16.
林海燕 《广东医学》2012,33(6):856-858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冷刀宫颈锥切术中的应用。方法宫颈病变(CINⅡ~CINⅢ)患者80例,需行冷刀宫颈锥切术,分为两组,A组为垂体后叶素注射组;B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创面愈合情况、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间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创面愈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术后并发症、切缘阳性率的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用于冷刀宫颈锥切术中,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效果理想,患者创伤少,术后恢复快。操作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费用低,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官颈上皮内瘤病变(CIN)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近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吉安市妇幼保健院24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CIN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120)和对照组(n=120),其中观察组患者行LEEP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冷刀锥切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病灶残留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切缘阳性率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8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病灶残留率、治愈率、切缘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官颈环形电切手术与冷刀锥切手术相比,其临床治疗效果无差异,但宫颈环形电切手术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46例,随机将其分成LEEP组和CKC组,各73例。LEEP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CKC组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LEEP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CKC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CK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K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残留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与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均有明显效果,相对而言,LEEP能有效的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可作为临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冷刀宫颈锥切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因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Ⅱ~CINⅢ)而需要行宫颈冷刀锥切的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手术进行前在宫颈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则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宫颈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1±8)min,对照组为(47±6) 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40±5)mL,对照组为58±7 mL;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量为(30.3±8.1)mL,对照组为(40.8±7.5)mL;观察组住院天数为(5.1±1.3)d,对照组为(6.9±1.5)d;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量和住院天数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宫颈愈合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冷刀宫颈锥切术的患者术前应用垂体后叶素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阴道流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并能加快术后宫颈的伤口愈合,但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中环形缝合止血方法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55例,其中,采用环形缝合宫颈成形法30例(研究组),行8字缝合25例(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病理诊断及宫颈管狭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病理诊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宫颈管狭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切宫颈创面采用环形缝合止血法有助于创面对合,恢复宫颈解剖学形态,止血快,效果好,操作简单,术后住院天数短,术后未发生宫颈管狭窄及术后阴道镜检查满意度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