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调查郑州市二七区8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分析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为学龄前儿童龋齿三级预防保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郑州市二七区8所幼儿园2 500名幼儿为调查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全面口腔检查,记录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2 500名受检儿童中,共有1 016例患有龋齿,患龋率为40.6%;(2)男女幼儿的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幼儿的患龋率低于4岁组和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早晚不刷牙、常吃甜食、不定期口腔检查是引起幼儿龋齿的危险因素。结论郑州市二七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患龋率较低,但仍有必要加强学龄前儿童龋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郑州市京广路街道3所幼儿园选取257例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龋病检查,并向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口腔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现141例患龋儿童,患龋率为54.86%。3~6岁各年龄儿童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刷牙年龄<3岁儿童患龋率低于年龄≥3岁儿童,每日刷牙次数≥2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日刷牙次数≤1次儿童,每日甜食摄入次数≤1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日甜食摄入次数≥2次儿童,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2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3次儿童,家长重视口腔健康儿童患龋率低于家长不重视口腔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与年龄、开始刷牙年龄、每日刷牙次数、每日甜食摄入次数、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以及家长重视口腔健康情况等因素有关,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预防口腔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校医学院学生患龋齿的现况以及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我校医学院1~4年级266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 医学院学生总的患龋率为36.5%,男生患龋率为35.29%,女生患龋率为37.14%,男女生的患龋率无显著差异(χ2=0.084,P>0.05).城市学生患病率为9.1%,城镇学生患病率为20.0%,农村学生患病率为63.5%.调查结果每天刷牙的次数、刷牙方式、喝碳酸饮料与龋齿发生无显著相关,而换牙刷的频率、吃甜食、睡前吃甜食、早晚用同一根牙刷等因素与龋齿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医学院学生龋齿患病率较低.男、女生患龋齿无显著差异.针对分析所得影响因素,进一步认识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及生活习惯均与龋齿的关联,做好相关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家庭因素对2~6岁儿童龋齿患病的影响。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深圳市辖区6所幼儿园1610名2~6岁儿童进行龋齿的家庭影响因素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后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辖区6所幼儿园1610名儿童患龋率为51.68%,喜食甜食、喜食碳酸饮料、睡前进食是龋齿发病的危险因素,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使用含氟牙膏、儿童乳牙蛀牙家长处理方式、饭后漱口对预防龋齿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P〈0.05)。结论深圳市辖区附近的儿童龋患率较高,应该主要从喜食甜食、喜食碳酸饮料、睡前进食3个危险因素着手开展预防工作,同时要注意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使用含氟牙膏、儿童乳牙蛀牙家长处理方式、饭后漱口等,这对降低龋齿发病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海南垦区山区农场中小学生龋病现患情况。方法 普查场部中学初中部和场部小学各年级6~15岁930名中小学生的乳牙及恒牙龋患率。同时对被调查进行刷牙情况询问调查。结果 6、8、10岁儿童乳牙龋齿(dmf)患病率为74.36%,患龋均2.70颗。结论 海南农垦山区农场中小学生齿患病率仍然居高不下。龋患率与有无刷牙习惯、是否规范刷牙和刷牙频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中原镇华侨中学652名13 ̄19岁中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及病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是患龋率为66.26%,受检都龋均1.53,患者龋均2.31。女生患龋率显著高于男生。恒龋好发部位为下颌两侧,其中六龋齿占龋牙总数的74.70%。龋齿的患病因素分析发现。龋齿患病率与刷牙方式和次数,睡前听零食习惯,锻炼身体情况,家庭成员患龋情况有密切的关系。据此提出要提倡早晚刷牙,睡前不吃零食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以  相似文献   

7.
平玉县城区2~8岁儿童龋齿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儿童龋病流行学特征,进一步加强防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以平玉县城区2~8岁儿童为调查对象,直视检查法观察齿色、形、质改变,记录乳牙龋齿数、患龋牙位、龋失、龋补等,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分布、防治情况、饮食嗜好、卫生生活习惯等。结果:(1)总患病率62.05%,5岁和6岁儿童为乳牙龋齿高发年龄,分别占82.15%和73.26%;(2)乳牙龋齿以第一乳磨牙最常见,占45.61%;(3)男、女患龋率分别是59.32%和64.85%,χ2=6.796,P=0.009;(4)口腔卫生不洁,喜食甜食与龋发生有关;(5)龋齿填充治疗率12.25%,新生龋患者氟化物防治率27.58%。结论:儿童乳牙患龋率相当严重,龋齿预防和口腔卫生保健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原镇华侨中学652名13~19岁中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及病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是患龋率为66.26%,受检者龋均1.53.患者龋均2.31。女生患龋率显著高于男生。恒龋好发部位为下颌两侧,其中六龄牙龋齿占龋牙总数的74.70%。龋齿的患病因素分析发现,龋齿患病率与刷牙方式和次数,睡前吃零食习惯,锻练身体情况,家庭成员患龋情况有密切的关系。据此提出要提倡早晚刷牙,睡前不吃零食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以提高防龋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儿童乳牙患龋与早期刷牙的关系.方法 选3岁前刷牙的6岁儿童和6岁前不刷牙或不经常刷牙的儿童各50名,观察其乳牙患龋情况.结果 3岁以前刷牙的乳牙患龋率为46%,平均龋齿数为1.4个.没有刷牙的儿童患龋率为78%,平均龋齿数为3.4个.结论 儿童早期刷牙能够大大的降低乳牙患龋率.  相似文献   

10.
张攀  杨鹏飞  李亚奇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372-1373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与口腔卫生习惯、饮食情况、家庭有关因素的关系,探讨集体儿童龋齿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检查基本方法》,对该市2626例2~6岁集体儿童乳牙龋齿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患龋率为59.9%,总龋齿数5042颗,龋均3.2颗,其中女童患龋率为60.1%,男童患龋率为58.0%,龋损程度以浅龋多见,构成比为45.9%,其次为中龋,构成比为25.9%,龋齿充填率为8.1%。龋齿发生原因除与小儿生理原因及乳牙自身解剖影响较大外,与当地的饮食习惯,睡前饮奶后不刷牙,平素喜好酸奶、甜食,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结论:渭南市区学龄儿童龋齿发生率高、充填率低。加强监督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协助清洁口腔,注意儿童膳食习惯,少摄取含糖食物,定期口腔检查,适时使用氟化物是预防儿童龋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河池市城区集体儿童龋齿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河池市城区2583名学龄前集体儿童乳牙龋齿患病情况.结果 儿童患龋率58.92%,其中男童患龋率59.90%,女童患龋率57.79%.龋齿的发生与乳牙自身解剖结构、睡前进食后不刷牙、平素喜好酸奶、甜食等因素有关.结论 注意儿童的膳食习惯及家长指导监督儿童口腔的卫生行为,定期进行口腔卫生检查,实施氟保护是预防儿童龋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贵阳市两所幼儿园 6 19名 3~ 6岁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及相关龋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方法 :对患者母亲文化程度、吃甜食、刷牙情况与患龋率进行了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被调查对象随年龄增长 ,患龋率增加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三个危险因素在回归分析中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龋齿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喜甜食、不注意口腔卫生是导致儿童患龋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指导防龋工作并为制定防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学生健康监测手册要求进行检查诊断,只查恒牙,同时对被调查者结合健康监测进行刷牙情况询问调查。结果 共调查3 037人,龋患1549人,总龋患率为 51.0%;龋牙总数 3 471颗,总龋均1.14颗,患者龋均 2.24颗,龋牙补数 2 020颗,占龋牙总数 58.20%。有刷牙习惯与无刷牙习惯的龋患率有显著性差异(x2=28.56,P<0.01);有早晚刷牙习惯与无早或晚刷牙习惯龋患率也有显著性差异(x2=12.25,P<0.01)。结论 龋患率与有无刷牙习惯和刷牙频数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范琳琳  况琴  唐玉娟  杜跃华  秦朴 《重庆医学》2015,(19):2657-2658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中区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及口腔卫生习惯,为今后口腔健康教育及防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1所幼儿园996名3~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了解其患龋情况和口腔卫生习惯、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49.4%,龋均为2.18.上颌乳中切牙患龋率最高,下颌乳侧切牙最低。患龋率、龋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年龄、看护人、进食甜食的频率、睡前是否吃甜食对患龋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每天刷牙次数对患龋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看护人”与儿童患龋率呈负相关,“年龄、甜食频率、睡前甜食”与儿童患龋率呈正相关。结论该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有待提高,家长口腔保健意识薄弱,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及防龋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儋州市1820名3~7岁儿童乳牙龋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素珍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823-1824
耳的了解儿童乳牙龋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儿童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样调查海南儋州市10所幼儿园3~7岁1820名儿童乳牙龋病情况及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相关因素,将调查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公式计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20名儿童乳牙龋齿率为62.53%,龋均为2.8168,龋齿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筛选出10个与儿童乳牙患龋率有关的因素,其中每日刷牙次数、餐后漱口、喜吃甜食、睡前吃零食、使用含氟牙膏、使用钙剂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母亲文化程度、家长对口腔健康态度与儿童乳牙龋齿高度相关(P〈0.01),而出生体重与儿童龋齿无关(P〉0.05)。结论儋州市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应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加强家长对口腔保健的意识等.减少相关因素对龋齿产生的影响.从而降低龋齿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常平镇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龋齿的情况,旨在为开展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常平镇2011年3月7日~2012年3月7日49所幼儿园1000名2~6岁学龄前儿童发生龋齿的临床资料。结果所调查的1000名学龄前儿童中,患龋人数达680例,患龋率68.0%。不同性别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调查共检出1280颗龋齿,中下颌前磨牙发生龋患率最高,达56.0%。不同年龄段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龋率逐渐增加。结论对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提示我们应加强儿童口腔卫生的宣教,培养儿童养成早晚刷牙等良好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把口腔保健工作纳人儿童保健范畴,深入开展口腔保健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2018年安宁市12岁人群恒牙龋病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防治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多阶段分层随机抽取2 232人,男女、城乡各半,检查全口恒牙冠龋,计算龋均等并分发调查问卷。结果患龋率57.08%,龋均1.56,女性患龋率、龋均、缺失率高于男性,充填率及第一磨牙窝沟封闭率(FS)性别间无差异(P>0.05);农业及乡镇儿童患龋率、龋均、缺失率高于非农及城市儿童,非农及城市儿童FS、充填率高于农业及乡镇儿童(P<0.05)。性别、地区、睡前吃甜食是患龋的危险因素(P<0.05),而刷牙次数、刷牙时间、涂氟治疗、窝沟封闭、预防性充填、学校口腔宣教及正确刷牙方式为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安宁市龋病流行水平高,患龋率高于全国,充填率及第一磨牙窝沟封闭率偏低,睡前吃甜食等不良行为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董丽萍 《河北医学》2008,14(6):713-715
目的:了解大同市学龄前儿童的龋患情况及影响因素,及早发现异常及早诊治,保证儿童牙齿的正常发育。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大同市8所幼儿园的1673名儿童进行全面体检,对家长进行有关询问调查,龋齿标准由牙科医生按统一标准进行检查[1]。结果:在调查的学龄前儿童中,患龋齿634名,龋患率37.89%,龋均1.64,女孩龋患率高于男孩,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龋患率增高,本次调查体格发育差者龋患率明显高于体格发育好者,母乳喂养儿比人工喂养儿龋患率低。另外,爱吃甜食、睡前喜欢吃东西及不常刷牙的儿童易患龋齿。结论:儿童防龋工作应从小抓起,提倡母乳喂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保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对龋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重庆市城市拓展区儿童乳牙龋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大学城曾家拓展区1164名4~6岁儿童进行乳牙龋齿流行病学检查。结果调查的1164名儿童中患龋535名,共发现龋齿2148颗,受检者龋均为1.84,患龋率为45.96%;患龋者龋均为4.01,其中龋均在5~10颗的儿童有174名,龋均达10~20颗的儿童有42名。患龋率与龋均未见性别差异。治疗率和充填率极低,据统计仅有26名儿童曾经接受过龋齿治疗,占本次调查人数的2.23%。后牙患龋率较前牙患龋率高,上颌患龋率较下颌患龋率高出15.46%,其中,龋坏率最高的是下颌Ⅳ(26.67%),其次为上颌Ⅱ(14.99%),龋坏率排第3的是上颌Ⅰ(14.90%),龋坏率排第4的是上颌Ⅴ(14.82%),所有牙位中龋齿率最低的是下颌Ⅱ(0.76%)。随年龄增加,患龋率、龋均升高。结论乳牙龋齿治疗率和充填率极低,与幼儿监护人的口腔健康意识、喂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包头市石拐区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情况.方法:对包头市石拐区辖区内4所幼儿园1216名2-6岁集居儿童进行了龋齿发病情况调查.结果:患龋人数451名,患龋率为37.09%,患龋总齿数1260颗,龋均1.04颗,患龋者龋均2.79颗,男、女儿童龋患率无性别差异,学龄前期儿童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城区与乡镇儿童进行比较,城区儿童患龋率明显高于乡镇(P<0.01).结论:对学龄前儿童,特别是集居儿童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指导口腔卫生,尽早发现龋齿,给予及时治疗,以减少浅龋发生,杜绝深龋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