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小鼠腹腔注射贝母乙素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反相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血浆样品经乙醚提取后,柱前用2,4-二硝基苯肼衍生,分析色谱柱:Hypersil C18,流动相:乙腈-乙酸铵(0.1 mol·L-1,pH=5)(39∶61),UV375 nm检测。结果 在0.114~1.26 μg·ml-1区间,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126X-0.0013,相关系数r=0.9923,平均日间、日内精密度 RSD 分别为5.85%和5.30%。平均相对回收率为96.5%。结论 小鼠注射贝母乙素(1.5 mg·kg-1)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t1/2为0.84 h,cmax为0.87 μg·ml-1,tmax为0.15 h。  相似文献   

2.
太白贝母祛痰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太白贝母的祛痰作用,并与暗紫贝母和梭砂贝母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小鼠气管苯酚红排泌法考察太白贝母、暗紫贝母和梭砂贝母的祛痰作用。结果:太白贝母、暗紫贝母和梭砂贝母均能显著促进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量。太白贝母与梭砂贝母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的作用相近,但均比暗紫贝母弱。结论:太白贝母、暗紫贝母和梭砂贝母均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暗紫贝母的祛痰作用最强,太白贝母与梭砂贝母祛痰作用相近,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川贝母。  相似文献   

3.
罗汉果皂苷Ⅴ的镇咳、祛痰及解痉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罗汉果镇咳祛痰的有效部位,并进一步研究罗汉果皂苷Ⅴ的镇咳、祛痰及解痉作用。方法通过观察罗汉果水提部位、体积分数95%醇提部位及体积分数50%醇提部位对浓氨水致小鼠咳嗽次数及咳嗽潜伏期的影响,筛选出罗汉果镇咳的有效部位为体积分数50%醇提部分。进一步观察了50%醇提部分中的罗汉果皂苷Ⅴ对小鼠酚红排泄量及组胺致豚鼠离体回肠及离体气管痉挛的影响。结果罗汉果水煎剂50g生药·kg-1,罗汉果体积分数50%醇提部位50g生药·kg-1及罗汉果皂苷Ⅴ300,150,75mg·kg-1能明显减少小鼠的咳嗽次数,罗汉果体积分数50%醇提部位50g生药·kg-1及罗汉果皂苷Ⅴ300mg·kg-1还能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罗汉果皂苷Ⅴ150mg·kg-1能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提示有一定的祛痰作用;5g·L-1的罗汉果皂苷Ⅴ能明显拮抗组胺引起的回肠收缩;2.5及1.25g·L-1剂量对组胺引起的气管痉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结论罗汉果皂苷Ⅴ显示出一定的镇咳、祛痰、解痉活性,推测为罗汉果镇咳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俞滢  朱亚尔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3):1026-1028
 目的建立癃闭康泰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含量测定法。方法癃闭康泰片经碱化,用氯仿-甲醇(4∶1)提取生物碱有效部位,提取液浓缩,残渣用甲醇溶解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2.1 mm×1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0 mmol·L-1甲酸铵(pH 8.0),梯度洗脱(0~15 min:乙腈30%~55%;15~25min乙腈55%);流速0.2 mL·min-1;柱温30℃。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电离源(ESI),以选择性正离子方式检测,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选择性检测离子分别为m/z 432.4和m/z 430.4。结果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的线性范围均为0.01~10 mg·L-1,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测限均为0.45μg·L-1,方法回收率均大于9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线性关系良好,操作简便,适用于癃闭康泰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HPLC-ELSD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艳  李萍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6):1257-1259
 目的建立HPLC-ELSD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的方法,并对市售17批样品进行考察,制定含量限度。方法色谱柱:Agilent Hypersil BDS-C18(4.0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二乙胺(70:30:0.03),流速:0.8 mL·min-1; 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85℃,载气流速为2.2 L·min-1。结果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线性范围分别为47.02~1 003.46.92~1 001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7%,98.7%,RSD分别为2.1%,2.5%(n=6)。通过市售17批样品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的测定,制定了不同规格浙贝母的含量限度。结论此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可用于浙贝母的质量评价,为2005年版药典中浙贝母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多糖对环磷酰胺的增效减毒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金针菇多糖(FVP1)对化疗药环磷酰胺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①NIH小鼠右腋皮下接种0.2mL的1×107·mL-1的S180肉瘤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腹注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在第1,3天腹注30mg·kg-1体重的环磷酰胺,其余时间用生理盐水;FVP1合并环磷酰胺组在第1,3天腹注30mg·kg-1体重的环磷酰胺,同时每天腹注10mg·kg-1的FVP1,连续10d。剥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②小鼠腹注100mg·kg-1环磷酰胺,连续2d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环磷酰胺组腹注生理盐水;FVP1小、中、大剂量组分别腹注5,10,20mg·kg-1的FVP1,连续7d;另设不用环磷酰胺造模的作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的外周白细胞、胸腺指数、脾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淋巴细胞转化和NK细胞活性。结果:①FVP1与小剂量环磷酰胺伍用能明显提高环磷酰胺对小鼠S180的抑瘤率。②5,10,20mg·kg-1的FVP1均能明显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白细胞减少和免疫器官萎缩,拮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降低,恢复免疫受抑小鼠的淋转功能以及NK细胞杀伤活性。结论:FVP1对环磷酰胺具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镇咳、祛痰为药效学指标对比太白贝母和暗紫贝母的药理作用,为太白贝母的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浓氨水诱咳法建立小鼠咳嗽模型观察两种贝母的镇咳作用,采用酚红祛痰法观察祛痰作用。结果:太白贝母低剂量组对小鼠咳嗽反应潜伏期有延长趋势,并能显著减少小鼠的咳嗽反应(P0.05);太白贝母高、低剂量组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作用显著(P0.01),暗紫贝母高剂量组祛痰作用明显(P0.05)。结论:在相同剂量下比较,太白贝母的祛痰作用优于暗紫贝母,镇咳作用无显著差异,但太白贝母减少小鼠咳嗽反应次数的作用相对为优。  相似文献   

8.
关木通及其马兜铃总酸对小鼠肾脏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马兜铃酸A为剂量标准比较了关木通醇提物和关木通马兜铃总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探讨关木通致毒的剂量关系。方法:小鼠单次灌胃关木通醇提物及其马兜铃总酸后,测定LD50、肝、肾功能及观察了肝、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小鼠给予关木通醇提物的LD50值为4.4g·kg-1,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0mg·kg-1,与小鼠灌胃给予马兜铃总酸后的LD50值(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33mg·kg-1,♀37mg·kg-1)相近。给予关木通醇提物剂量折合成马兜铃酸A为4.5mg·kg-1以上时,可引起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增高,同时可见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折合成马兜铃酸A25mg·kg-1以上时可引起AST增高和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以上病变程度均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结论:关木通除了有明显的肾脏毒性外,还有肝脏毒性,致肾毒剂量较致肝毒剂量低,肾脏毒性是关木通致死的主要原因,马兜铃酸是主要的致肾毒成分。关木通的致死和致肾毒作用与马兜铃酸A的剂量成正比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对皖贝母醇提取物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 采用CORTEC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2.7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和10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40 mL·min–1,进样体积为2 μL。质谱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扫描采集数据。结果 通过二级高分辨质谱分析结合对照品数据及相关文献,共鉴定出皖贝母醇提取物中14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生物碱类成分12个、非生物碱类2个,其中8个成分为首次从皖贝母中鉴定出来。结论 采用UPLC-Q-TOF-MS/MS建立了快速分析皖贝母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方法,该法快速、准确,为皖贝母生物碱化学成分鉴定提供了新的策略,并为皖贝母质量控制和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制川乌与川贝、浙贝反药配伍组合不同配比和剂量变化对小鼠镇痛、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小鼠醋酸致扭体次数、气管酚红分泌量、咳嗽次数为指标,分别观察制川乌与川贝、制川乌与浙贝2种合煎液口服给药后对小鼠镇痛、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并选取有显著意义的配比和剂量进行验证。结果: 对扭体次数的影响:合煎液能降低小鼠扭体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协同作用,且1:1时协同作用最小,总剂量大于5 g·kg-1时,1:1合煎液对扭体次数的降低作用最小。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合煎液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拮抗作用,且1:1时拮抗作用最大,当总剂量小于10 g·kg-1且川贝:制川乌等于5:1时,合煎液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升高作用接近最小。对咳嗽次数的影响:合煎液降低小鼠咳嗽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拮抗作用,且当1:5<制川乌:川贝<10:1时拮抗作用最强,制川乌与浙贝未见交互作用,浙贝降低咳嗽次数,制川乌对其无效应。结论: 制川乌与川贝配伍能增强制川乌的镇痛作用并降低川贝的祛痰镇咳作用,其作用强度随配比和剂量的不同而改变;制川乌与浙贝配伍对浙贝的镇咳作用无影响。本研究为十八反中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忍冬叶总黄酮(TFLLJ)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FLLJ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1)和联苯双酯组(150 mg.kg-1),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日ig给药1次,共10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ip 0.1%CCl4花生油溶液(0.01 mL.g-1)1次,造成急性肝损伤。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计算肝脏指数(LI),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TFLLJ(400,200,100 mg.kg-1)剂量组可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中的ALT和AST(P<0.01或P<0.05)。可降低小鼠肝组织中MDA和SOD活性(P<0.01或P<0.05)。TFLLJ各剂量组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忍冬叶总黄酮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抗脂质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地黄连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小鼠ig 80,40,20 mg.kg-1地黄连提取物1次,采用醋酸致扭体反应、热板法测定痛阈,观察地黄连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小鼠、大鼠ig 80,40,20 mg.kg-1地黄连提取物,每天1次,连续3 d,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鼠耳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采用Bliss法测定了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地黄连提取物(80,40 mg.kg-1,qd×1)能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其提取物80,40,20 mg.kg-1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其LD50为478.9 mg.kg-1,LD50的95%可信限为(446.8~513.2)mg.kg-1。结论:地黄连提取物对实验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小鼠单次ig的LD50为478.6 mg.kg-1。  相似文献   

13.
薯蓣皂苷元和黄山药总皂苷抗高脂血症作用比较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目的 :比较黄山药总皂苷 (TSDP)和薯蓣皂苷元 (Dio)抗高脂血症及对胆固醇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形成高胆固醇动物模型同时或之后ig或ip给予TSDP和Dio ,以血清总胆固醇含量评价TSDP和Dio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将TSDP或Dio与胆固醇及离体猪胆汁温孵形成微胶粒 ,以未形成微胶粒的游离胆固醇含量评价TSDP与Dio抑制胆固醇吸收作用。结果 :给小鼠igTSDP和Dio ,Dio对高脂血症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 ,而TSDP只有大剂量才有一定预防作用。小鼠ip给予Dio仍然有效 ,TSDP无效。大鼠igDio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TSDP。Dio体外抑制胆固醇微胶粒形成作用明显强于TSDP。结论 :Dio抗高脂血症作用优于TSDP ,可能与其抑制胆固醇微胶粒形成和吸收抑制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浙贝止咳颗粒镇咳祛痰及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观察浙贝止咳颗粒的镇咳、祛痰、抗菌等相关药效学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NS、阳性药和浙贝止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4.4,12.2,6.1 g.kg-1),ig 6 d,采用小鼠氨水引咳实验观察其镇咳作用,小鼠酚红排泌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将大鼠随机分为NS、阳性药和浙贝止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8.4,9.2,4.6 g.kg-1),ig 6 d,采用毛细管排痰实验观察其祛痰作用;体内外抗菌实验观察其对相关细菌的抗菌作用及对细菌感染的小鼠死亡保护作用。结果:浙贝止咳颗粒高、中剂量可延长氨水所致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P<0.01);增加小鼠离体气管酚红排泌量及大鼠毛细管排痰量(P<0.05或P<0.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14 mm,MIC 3.9 g.L-1,MBC 7.8 g.L-1)和肺炎链球菌(抑菌圈直径16 mm,MIC 15.6 g.L-1,MBC 31.2 g.L-1)有较强的体外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引起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P<0.01)。结论:浙贝止咳颗粒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建立四氯化碳、D-半乳糖胺及卡介苗加脂多糖诱导小鼠肝脏损伤模型 ,以测定血清谷丙氨酸转换酶 (ALT)、谷草氨基酸转换酶 (AST)、一氧化氮 (NO)和肝匀浆丙二醛 (MDA)含量为指标观察姜黄素对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姜黄素与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相仿 ,均能明显降低动物模型的血清ALT ,AST ,NO和肝匀浆MDA含量。结论 :姜黄素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暗紫贝母、栽培瓦布贝母及浙贝母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明确栽培瓦布贝母作为野生川贝母替代资源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及豚鼠枸橼酸引咳法比较3种贝母的镇咳作用.小鼠酚红排痰法及大鼠毛细管排痰实验法比较3种贝母的祛痰作用;整体动物引喘实验法比较3种贝母的平喘作用.每个实验均分为5个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暗紫贝母组,栽培瓦布贝母组及浙贝母组.阴性组采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灌胃5d.镇咳实验中3种贝母的剂量分别为2.5g·kg-1·d-1(小鼠),1.5g·kg-1·d-1(豚鼠);祛痰实验中3种贝母的剂量分别为2 g·kg-1·d-1(小鼠),1 g·kg-1·d-1(大鼠),平喘实验中3种贝母的剂量为1.5 g·kg-1·d-1.结果:栽培瓦布贝母祛痰作用与暗紫贝母相当,小鼠酚红排泌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大鼠毛细管排泌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栽培瓦布贝母平喘作用与暗紫贝母相当,哮喘潜伏期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暗紫贝母与栽培瓦布贝母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栽培瓦布贝母镇咳作用与暗紫贝母及浙贝母相当,减少枸橼酸引咳后5 min内咳嗽次数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栽培瓦布贝母可作为野生川贝母的替代资源推广种植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胃安对四氧嘧啶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5-羟色胺2A(5-HT2A)受体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四氧嘧啶加200%熟地黄浓煎液造成四氧嘧啶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将40只该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糖胃安高剂量组在用格列齐特片20mg·kg-1的基础上,给予糖胃安31.75g·kg-1灌胃;糖胃安低剂量组在用格列齐特片20mg·kg-1的基础上,给予糖胃安15.88g·kg-1灌胃;阳性对照药吗叮啉组在用格列齐特20mg·kg-1的基础上,联合吗丁啉3.75mg·kg-1配合灌胃;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中药糖胃安对该模型大鼠受体的影响。结果:糖胃安不仅能降低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血糖,还可以明显改善大鼠胃肠5-羟色胺2A受体水平。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5-HT2A受体含量的增高是糖尿病胃轻瘫的重要原因之一,糖胃安能够明显改善5-HT2A受体水平,有显著的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兔儿伞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方法: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棉球诱发小鼠肉芽肿及小鼠气囊炎模型,观察兔儿伞总黄酮对不同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动物均分为模型(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2.0 mg· kg-1)组、兔儿伞总黄酮高、中、低(400,200,100 mg·kg-1)组,1次/d,灌胃给药,连续7d.结果:兔儿伞总黄酮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P<0.01);兔儿伞总黄酮高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抑制作用,肿胀抑制率51.55% (P <0.01);兔儿伞总黄酮能减轻小鼠肉芽肿,兔儿伞总黄酮各剂量组气囊渗出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数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兔儿伞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PGE2的生物合成或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