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仙红  徐兰芹 《吉林医学》2011,(35):7462-746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MI患者45例临床资料并与常规治疗的4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观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AMI行静脉溶栓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人(≥6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我院符合溶栓标准且资料完整的48例AMI患者按年龄段分成<60岁(18例)和≥60岁(30例)两组,并对其中30例老年AMI患者的近期预后进行分析(以同期未接受溶栓治疗的76例老年AMI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年龄<60岁与≥60岁其溶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病死率和溶栓副作用有升高趋势;老年溶栓组治疗后主要并发症梗死后心绞痛、再梗塞发生率极显著高于低龄组(P<0.005或P<0.01);老年AMI患者溶栓组的病死率及治疗后主要并发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低于未溶栓组(P<0.05或P<0.005)。提示老年(≥60岁)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有效,并可显著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变化,探讨其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66例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将其分为再通组(48例)和未通组(18例),于治疗前后检测其血清CRP水平,并与3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MI患者溶栓前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相比血清CRP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溶栓再通组第7天时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检测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对溶栓的疗效观察、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肺复苏术后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ST段抬高伴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AMI患者,根据是否获得溶栓治疗,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31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均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或抗休克治疗、抗心律失常、脑保护等对症处理,溶栓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结果溶栓纽23例血管再通,对照组4例血管再通,溶栓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4周平均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住院4周死亡1例,对照组住院4周死亡9例,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心肺复苏术后行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溶栓与非早期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AMI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按溶栓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6 h内进行溶栓),对照组39例(6~12 h进行溶栓),对2组患者进行比较其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5周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5周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MI死患者采用早期溶栓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发生AMI预后更差 ,死亡率更高。静脉溶栓治疗是AMI治疗上对住院死亡率下降最显著的疗法。糖尿病患者合并AMI时溶栓治疗的近期疗效已被临床广泛重视。我们将我院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住院诊断的 80例糖尿病AMI患者分为溶栓治疗组与对照组 ,现将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入选的 80例糖尿病病人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接受溶栓治疗 3 2例 (均符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制订的《AMI溶栓治疗参考方案》溶栓适应症 ,且除外禁忌症 ) ,对照组 48…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探讨其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CRP的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了33例AMI患者溶栓前后和30名健康正常人血清CRP水平。结果:AMI患者溶栓前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溶栓再通组与未通组相比血清CRP峰值差异显著(P<0.05);溶栓再通组第7天时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检测AMI患者溶栓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有利于溶栓疗效观察、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尿激酶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予以PCI治疗。比较两组再通率、出血情况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总出血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尿激酶溶栓相比,对老年AMI患者实施PCI治疗效果更优,能有效提高患者动脉再通率,减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张艳 《中华医护杂志》2007,4(6):541-542
目的 为缩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至溶栓治疗前迟滞时间。方法 对5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观察)开展AMI症状及就医急迫性教育、并填写医患联系卡。结果当有AMI症状时,医护人员到其家中进行救护、溶栓与转送,对照组选择急诊住入本科的AMI48例患者显著缩短p〈O.01。结论家庭溶栓为抢救AMI患者赢得了有效时间,是抢救AMI患者和护士实行家庭救护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32例12~24h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 12~2 4 h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确诊的AMI患者5 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32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血流再灌注及死亡率。结果 对照组无血流再灌注,死亡4例;治疗组13例出现血流再灌注,死亡3例,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 .0 1)。结论 对发生AMI 12~2 4 h的患者可以采用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围溶栓期用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优化的AMI患者围溶栓期用药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期间的低血压或低心率发生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且HAMD和HAMA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优化的AMI围溶栓期用药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0例,作为观察对象,一组为溶栓治疗组共28例,给予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另一组32例未溶栓治疗,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静脉溶栓组死亡率,严重并发症少,心衰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溶栓(P<0.05),结论:尿激酶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将128例AMI患者中96例进行溶栓治疗,32例未溶栓治疗。分为再通组、未通组、未溶栓组,比较组间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再通组临床预后明显好于未通组,而未通组与未溶栓组比较,临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治疗是AMI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急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12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溶栓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溶栓组治疗90 min、120 min后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53.1%、71.9%,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1%、0,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可明显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袁伟龙 《海南医学》2013,24(24):3689-3690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96例AMI患者,根据其选择的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36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21.4%,治疗后LVEF为(48.3±8.6)%,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68.75%,治疗后LVEF为(57.1±9.8)%,实验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4.4%,治疗后LVEF为(66.3±9.3)%,三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和对照组,三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老年AMI患者与常规治疗比较具有疗效明显、安全性高的特点,但较PCI治疗效果仍有所欠缺,可作为临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心梗的一种急救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ST呈“墓碑形”改变的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ST呈“墓碑形”改变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接受溶栓治疗与否分为两组:接受溶栓组26例,未进行溶栓组14例,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测量治疗前与治疗后6h两组的QTd、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作分析。观察溶栓前后再通组(10例)与未通组(16例)的QTd,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溶栓组的临床资料与非溶栓组大多没有显著差异性,而病死率低于非溶栓组。治疗6h内溶栓组与非溶栓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QTd及溶栓后3h内再通组与未通组Qrid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成功的早期溶栓治疗使QTd缩短,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使“墓碑形”ST改变AMI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链激酶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29例AMI接受链激酶溶栓治疗和21例未溶栓的AMI患者,分别在急性期及6个月后随访时测量并计算左心室容积(EDV和ESV)、射血分数(EF)等参数。结果急性期各组心功能差异无显著性。随访期再通组EF值明显增加,且明显高于未通组和未溶栓组。结论链激酶溶栓能明显减轻老年AMI患者的左心室扩张,改善左心室功能和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抢救治疗AMI的基础上 ,用尿激酶静脉溶栓 ,治疗组 38例与对照组 36例作比较。结果 再通率 :治疗组 84 .2 % ,对照组 6 3.9% ,P <0 .0 5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开展院前溶栓治疗AMI可明显提高冠脉再通率  相似文献   

19.
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抢救治疗AMI的基础上,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18例与对照组15例作比较。结果:再通率:治疗组83.3%,对照组60%,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展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提高冠脉再通率。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治疗组22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常规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同时,加用川芎嗪80mg/d静脉滴注、独参汤65ml/d口服,连用7d。结果:治疗组22例全部治愈出院,有效率100%,明显好于对照组68.18%(P<0.05),两组住院天数、ST段下降>50%时间、胸痛症状缓解时间(P<0.01)及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时间(P<0.05)差异显著,治疗组好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肌酸激酶(CK)及CK-MB达到高峰时间也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加独参汤联合西药溶栓治疗AMI,比单纯西药溶栓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