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超应用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高频彩超诊断,观察淋巴结门部回声、边缘有无缺损或钙化情况,同时对淋巴结纵径、横径、内部阻力指数和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等进行测量,将其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频彩超检测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7例(69枚),非颈部淋巴结转移者23例(102枚)。高频彩超检测的阳性诊断率为83.78%(31/37),超声敏感性为86.11%(31/36),诊断正确率为81.67%(49/60)。转移性淋巴结的部位以Ⅲ区和Ⅳ区分布最高,分别为80.56%(29/36)和61.11%(22/36)。转移性淋巴结的各超声特征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高频彩超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2004~2006年经超声检查手术证实的检出淋巴结的甲状腺癌患者58例.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主要观察的指标:淋巴结的数目、纵横比、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微钙化、内部血流状态等.[结果]58例患者病理共检出144枚淋巴结.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的60枚,超声显示纵横比<1.5的51枚(85.0%),淋巴结内部回声不均匀46枚(76.7%),淋巴结边界不规则43枚(71.7%),淋巴结内部有微钙化的21枚(35%).病理诊断非转移性淋巴结84枚,超声显示纵横比《1.5的10枚(11.9%),淋巴结内部回声不均匀的9枚(10.7%),淋巴结边界不规则的14枚(16.7%),淋巴结内部有微钙化的5枚(6.0%).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组间上述超声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中血流分布较丰富,多普勒血流速度(PSV)和阻力指数(RJ)也高于非转移淋巴结(P<0.05).[结论]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是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意义。方法:选取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患者62例,分析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的高频彩超检查结果,比较非转移性和转移性淋巴结不同的高频彩超表现。结果: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以Ⅲ、Ⅳ区分布为主,其转移率可达72%,59.3%,非转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的纵横比值Dv/Dt<2;内部微钙化,边缘不完整、回声不均匀等检查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组中,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也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诊断甲状腺癌患者是否颈部淋巴结转移有重要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区别,评价术前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的63例甲状腺癌患者共计164枚淋巴结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应用灰阶超声评估淋巴结大小、形态、边界、边缘、晕圈、内部结构、内部回声、回声均质性、有无钙化,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血流分布及血流丰富程度,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测量收缩期最高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术前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相比,纵横比≥1、有丰富血供、淋巴结内有微小钙化、RI较高者常见于转移组。转移性淋巴结以Ⅵ区、Ⅲ区、Ⅳ区分布为主,转移率分别为52.2%、43.5%、43.5%。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61.6%,特异度为92.3%。结论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综合多个指标判断可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应用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60例,均给予高频彩超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的检查结果,并将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高频彩超检查转移性淋巴结共334枚,诊断符合率为91.51%。转移淋巴结的区域以Ⅱ、Ⅲ和Ⅳ为主。转移性淋巴结的各超声特征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应用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较高,能有效判断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方法选择2004年10月-200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28例,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8例中23例(82.14%)甲状腺癌结节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砂砾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周围组织浸润、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一项或多项。彩色多普勒表现为部分肿块血流丰富、少数血流速度较高、肿块的阻力指数较高、患侧的甲状腺上动脉Vmax、Vmin、RI均高于无肿瘤侧(健侧)(P〈0.05)。结论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观察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超声特点,探讨超声在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 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 169 例患者 503 枚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影像特征。结果 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 淋巴结呈中等或偏低回声,淋巴结血流以周边型和无血流型血供为主,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长径 ( L )、短径( S )、 L / S 及阻力指数( resistanceindex , R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L / S 比值均数 <1.8 ,血流 RI 均 数 >0.6 。微钙化(钙化灶 <2mm )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的特征性表现。结论 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 有典型的超声影像特点,掌握其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检出率,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前超声及MRI影像资料,以所有患者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单独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及高频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对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结果显示转移性淋巴结46例,非转移性淋巴结52例;MRI结果显示转移性淋巴结47例,非转移性淋巴结51例;超声联合MRI结果显示转移性淋巴结53例,非转移性淋巴结45例。转移性淋巴结患者L/S、皮质厚度、ADC值、边缘不规则、脂肪间隙不清晰、高DWI、强化不均及未见淋巴门与非转移性淋巴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移性淋巴结的Adler血流分级及血流类型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用于转移、非转移性乳腺癌淋巴结患者的诊断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9.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琼  肖兵  王海思  陈代途 《西部医学》2009,21(6):1004-100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158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观察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不同病因所致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其超声特征。急性淋巴结炎30例,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35例,结核性淋巴结肿大26例,恶性淋巴瘤21例,转移性淋巴结肿大46例。诊断准确率为9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肿大淋巴结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0例良性淋巴结28枚,43例转移性淋巴结112枚的内部回声、L/S比值、CDFI及PD频谱特征。结果:良性淋巴结L/S2.15±0.12,转移性淋巴结L/S1.25±0.24。CDFI显示良性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主要为0~Ⅰ级,转移性淋巴结内血流信号主要为Ⅱ~Ⅲ级。良、恶性淋巴结内血流Vmax分别为4.58±1.21cm/s和16.25±2.34cm/s,RI分别为0.41±0.06,0.63±0.09。两组各指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性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的定量评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对150 例临床怀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数据及手术后病理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高频彩超提示转移性淋巴结癌42.67%(64/150),而病理结果提示转移性淋巴结39.33%(59/150),诊断准确率为87.33%.结论 高频彩超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准确率较高,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客观依据,可作为术前常规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4月期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超声仪检查颈部淋巴结,术后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将临床病例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测定诊断效能、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超声特征与诊断结果.结果:与未转移淋巴结比较,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阻力指数、内部回声不均匀、收缩期峰值速度、边界不清、纵径/横径<1.5与内部微钙化分值高;甲状腺癌颈部非转移性淋巴结27例,转移性淋巴结43例;超声检查准确67例,误诊2例,漏诊1例,准确率95.71%;病理检查准确59例,误诊7例,漏诊4例,准确率84.28%,与病理检查比较,超声检查准确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显示,甲状腺癌颈部非转移性淋巴结28例,转移性淋巴结42例,其中单侧转移36例,双侧转移6例;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癌颈部非转移性淋巴结27例,转移性淋巴结43例.结论: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超声诊断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便于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8例(147枚)临床疑诊颈部结核性(或未定诊)肿大淋巴结超声二维及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47枚颈部淋巴结中。37枚为炎性淋巴结,74枚为结核性淋巴结,36枚为转移性淋巴结,超声将结核性淋巴结误诊为炎性淋巴结2例。结论:高频超声可对颈部肿大淋巴结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在淋巴结结核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细针抽吸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水平联合超声风险特征参数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92例DTC患者102枚颈部淋巴结为研究对象,按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转移性淋巴结组(MLN组,n=72)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组(NMLN组,n=30).分析FNA-Tg水平联合超声风险特征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检测淋巴结呈现团状高回声、伴微钙化、伴囊性变、颈部淋巴结可疑转移组数≥2组、血流呈杂乱混合灌注、RI、S、L/S被认定为超声风险特征参数,单参数诊断的敏感性(SE)为67.4% ~90.2%,特异性(SP)为62.5% ~85.2%,≥3个超声风险特征多参数诊断SE 96.1% ~100%,SP 90.7% ~98.2%,FNA-Tg单参数诊断SE 83.3%,SP 74.2%.FNA-Tg结合1~2个颈部淋巴结超声风险特征进行联合诊断,诊断SE 94.2%和96.5%,SP 86.4%和95.6%.结论:超声风险特征只显示1~2个异常变化时,FNA-Tg阳性结合超声风险特征进行联合诊断能克服单一参数和单一技术的不足,提高DT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总结甲状腺癌超声图像特征.[方法]观察5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二维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以及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56例甲状腺癌患者,发现69个病灶,检出率为100%,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超声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7.5%,术前超声未明确诊断为12.5%.甲状腺癌二维超声图像表现的特征是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规则,无包膜,常呈毛刺状或分叶状,甲状腺微小癌实质为不均匀低回声,纵横比大于1,较大结节可为低回声或中等回声,癌结节内常可见簇状分布的细小点状砂粒样钙化体,彩色多普勒显示结节周边及内部可见条状、短棒状及分支状血流信号,54例患者肿瘤内脉冲多普勒可探测出高阻力搏动性动脉频谱.36例患者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占64.3%.[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甲状腺癌检出率高,能充分显示肿瘤的二维图像特征、血流分布状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应作为甲状腺癌筛查及术前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2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148枚淋巴结行超声检查,同时对淋巴结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分析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的超声特征表现.结果 148枚淋巴结中有119枚淋巴结为转移性.占穿刺淋巴结的80.4%,非转移性淋巴结29枚,占19.6%.转移性淋巴结中有34.5%出现在Ⅲ组,有40.3%出现在Ⅳ组.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类圆形,呈等回声或偏高回声结节,回声分布不均匀,淋巴结内部有钙化,血流信号2~3级.若根据超声表现为短轴/长轴〉0.5,回声分布不均,淋巴结内部有钙化,淋巴结内血流信号2~3级其病理诊断为转移性和非转移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颈部转移淋巴结在形态、内部回声结构及血流分布等方面有较为特征性表现,同时结合超声引导下的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可对颈部淋巴结的病理性质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率。方法对59例(62个癌结节)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个癌结节超声诊断符合率64.5%(40/62),漏误诊率35.5%(22/62);声像图显示低回声者占88.7%,边界不清占77.4%,伴微小钙化占53.2%,血供丰富占62.9%,血流阻力指数(RI)≥0.75占59.7%,淋巴转移占19.4%。结论甲状腺癌声像图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特异性,低回声、边界不清、簇集微小钙化、血流RI增高及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伴钙化为甲状腺癌的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高频、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方法:对135例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的患者,采用灰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观察肿大淋巴结的长径/短径(L/S)值、形态、内部结构及CDFI特征。结果:各种不同病因所致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各有其超声特征。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34例,急性淋巴结炎26例,结核性淋巴结肿大20例,恶性淋巴瘤19例,转移性淋巴结肿大36例。结论:灰阶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明显提高了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及检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出定性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颈部肿大淋巴结的灰阶、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方法 对68例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的患者,采用超声高频探头观察肿大淋巴结的长径/短径(L/S)值、形态、内部结构及CDFI特征.结果 各种不同病因所致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各有其超声特征.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16例,急性淋巴结炎15例,结核性淋巴结肿大12例,恶性淋巴瘤11例,转移性淋巴结肿大14 例.结论 灰阶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明显提高了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及检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出定性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3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对甲状腺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14例(41.2%),未能确定良恶性11例(32.3%),误诊为良性病变9例(26.5%);本组甲状腺癌声像图表现如下:单发20例(58.8%),纵横比≥1者25例(73.5%),边界不清18例(52.9%),实质性低回声29例(85.3%),有钙化灶23例(67.6%),有血流信号26例(76.5%),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0例(29.4%).结论: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