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周光盛 《现代保健》2011,(30):110-111
目的比较分析AO微型钢板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8例102处掌指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AO微型钢板组手指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8.9%,显著优于克氏针内固定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O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较好,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并分析应用微型钢葩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1998-06-2004-06,对患者手部掌、指骨骨折24例30处作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随访3-12(平均6)个月,骨折愈合顺利,手部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微型钢板质薄,体小,坚强,固定后可早期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是治疗手部骨折的一种理想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经治的微型钢板内固定的70例81处掌指骨骨折病例。并记录患者发生感染、骨不连、延迟愈合、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情况。术后随访2~15个月,平均4.2个月。结果 81处骨折中41处愈后优,32处愈后良,8处愈后不佳,优良的比率占总例数的90.1%。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在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一定的优势,是掌指骨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只要能合理的掌握手术的适应症,术后早期进行功能的锻炼,就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微型钛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并取得随访的28例患者共37处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8~19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手指功能按照TAM评定标准,优13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为掌指骨骨折提供了牢固的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手功能恢复,是一种治疗掌指骨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付彦春  王玉  付忠田 《现代保健》2010,(13):126-127
目的探讨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采用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2例(35处)手部掌、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切开复位,AO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根据术中固定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3~14个月,无伤口感染及骨髓炎发生,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结论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45d,无不愈合病例,元钢板断裂病例,肌腱黏连3例。微型钢板治疗手部骨折使用方便,固定稳定,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是治疗手部骨折的较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结合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患者56处骨折(掌骨骨折36例42处,指骨骨折12例14处)分别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3~9个月,骨折均解剖复位,切口均一期愈合,关节活动范围佳.根据TAF评分,优40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5.8%(46/48).结论 对于复杂的伴有骨缺损的掌指骨粉碎性骨折,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结合微型钢板治疗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等优点,可获得确实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对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具体效果,指导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治疗工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5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掌侧锁定钢板、加克氏针,加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结果:以Cooney腕关节评分标准为根据,总优良率为90%;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工作,5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经X线片复查,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尺偏角均转为正常,桡骨短缩、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较好.结论:对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效果显著.为了保证治疗总优良率,可以根据患者具体背侧骨折块情况,联合克氏针、背侧钢板内进行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桡骨小头骨折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1例MasonⅡ、Ⅲ、Ⅳ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骨折类型与复位情况,33例使用克氏针、微型空心螺钉、"T"或"L"形微型钢板等固定;5例使用金属假体行人工桡骨小头置换术;3例行桡骨小头切除术.按Broderg与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7个月,平均(28.3±3.4)个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平均肘关节评分92.3分,优良31例,占93.9%(31/33);桡骨小头置换患者平均肘关节评分90.7分,优良4例;桡骨小头切除患者平均肘关节评分62.3分,遗有轻度疼痛2例,3例均出现肌力下降及肘关节不稳.结论 MasonⅡ及Ⅲ型骨折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MasonⅢ及Ⅳ型骨折可采用桡骨小头置换术,术后功能良好;桡骨小头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宜谨慎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 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应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3例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采用Dienst功能评分.判定功能:优34例,良4例,优良率为89.5%.结论 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解剖钢板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2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桡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22例均获得随访,术后照片结果示:平均尺偏角24.50°(20~320°),平均掌倾角12.20°(10~180°);桡骨短缩17侧中16侧纠正至<2 mm,1例短缩4 mm;根据改良的SHEA功能评估标准,优16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0.9%.结论 解剖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能够牢固维持术中恢复的解剖形状,有利于患肢早期的功能锻炼,是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ennett 骨折固定困难的原因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Bennett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 例Bennett 骨折患者综合分析损伤机制,进行手术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17 例患者均获随访,拇指腕掌关节活动功能无障碍.结论:Bennett 骨折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其固定可靠,利于拇指关节早期活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掌侧LCP治疗3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按AO/ASIF桡骨远端骨折分类:B2型4例,B3型9例,C1型7例,C2型8例,C3型2例)患者。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17例、良9例、可3例、差1例。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19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达90%。结论:对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掌侧LCP具有手术简便、复位准确、固定牢靠、有效防止复位丢失疗效满意的优点,辅以植骨能有效防止关节面塌陷、促进骨折愈合,避免肌腱激惹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和/或螺钉治疗指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0年4月-2002年12月,采用微型钢板和/或螺钉内固定治疗12例16指指骨开放性骨折.其中3例伴有骨质缺损,采用取自体桡骨远端骨一期植骨.4例有软组织缺损,采用带指动脉的邻指皮瓣或锁骨下随意皮瓣修复.结果 平均随访3个月(2~5个月),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皮瓣坏死的情况.16指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2.7个月,其中14指于术后3个月内达到骨折愈合,2指于术后5个月达到骨折愈合.按TAM标准评定关节运动功能,优4指,良5指,可3指,差4指.结论 在彻底清创的前提下,采用微型钢板和/或螺钉固定、一期无张力直接缝合伤口或皮瓣覆盖创面是治疗指骨开放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2例.结果 32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8~18)个月.全部创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后按Dienst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2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3.75%(30/32).结论 掌侧入路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固定稳定、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允许关节早期功能活动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尤其适合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掌指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治疗中分别应用微型钢板、克氏针治疗,比较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4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克氏针治疗,观察组20例应用微型钢板。比较两组围术期及恢复指标、治疗效果、掌指骨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住院时间较长,但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00%,70.00%,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掌指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30.00%,P<0.05)。结论:克氏针治疗掌指骨开放性骨折的手术及住院时间更短,但微型钢板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且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笪晓伟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60-2961
目的 比较克氏针内固定、钢丝捆扎与微型钢板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196例(220指)掌、指骨骨折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65例(72指)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B组63例(71指)采用钢丝捆扎内固定法治疗;C组68例(77指)采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法治疗,并分别采用不同指标比较三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TAFS评分优良率:A组为96.9%;B组为71.4%;C组为92.6%,三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研究结果说明掌指骨干稳定性骨折病人可以选择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其他类型的骨折尽量选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而钢丝捆扎内固定应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传统微创外固定架治疗与新兴掌侧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利辛县人民医院骨科2004-12/2010-12收治的75例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外固定架组36例,掌侧钢板组39例,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比性研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纳入研究的7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43月,平均26月。外固定架组3例钉道感染,7例固定失败。掌侧钢板组1例延迟愈合,2例螺钉松动。影像学及功能评估显示掌侧钢板组临床效果优于外固定架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外固定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的治疗效果总体优于外固定支架,故对于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应优先选择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Orthofix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18例20处掌指骨骨折。其中掌骨骨折12例14处,指骨骨折6例6处。开放性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15例,病理性骨折2例。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顺利愈合,临床愈合时间5—10周,平均(8.0±1.2)周。无骨髓炎、骨不连及螺纹针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手指功能按TAM法评价:优10例,良6例,优良率为88.9%。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良好方式,特别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微型钢板固定术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义马煤业集团耿村煤矿职工医院骨科86例手掌骨、指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骨折稳定性及愈合情况.结果:骨折固定后稳定性好,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掌骨、指骨骨折固定牢靠,稳定性强,术后活动早,骨折愈合快,康复周期短,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临床应用并探讨微型钢板及螺钉内固定手部骨折的技术和疗效.方法 对22例26处掌、指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及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26处骨折完全愈合,根据ATM评分,优22指,良4指.结论 应用微型钢板及螺钉治疗手部骨折得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